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四集
我們今天來看第10頁的第叁段,本階段是延續第二階段的功夫,但是本階段的重點是在觀察呼吸本身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如何。就是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連續的,他本身就是一個階段了,雖然分爲叁個階段,我是跟各位談的是,他的工程變化,我們在觀察事情的時候,他是這個樣子。
譬如說我們在看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你首先先看到他的外相,然後你會去看到他,這是一個具體的什麼,他做什麼用的,然後你才會去進一步去看他的品質,做什麼用的,假如這是一只人家在炸油條在夾的那個夾子的話,跟你要拿來打人家的東西,那是不一樣的,你的要求會不同。品質也會在這個地方産生差別認識。你要用來吃飯喝茶的瓷器,跟用來種花的,那顯然有明顯的不同。所以你在這個判斷跟分別的時候,會逐漸的微細化。
同樣的,現在你在看我們的呼吸狀況,從一個雛形的狀況,逐漸逐漸你會走入到一個很深很深的地方。那麼我們在講數法這個階段,他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了,也就在這裏。當我們說呼吸是什麼狀況,你很簡單的把他帶過去,呼吸就是這個樣子,那麼這個樣子是不是我們所說的樣子呢?那可不一定,因爲我們所認爲的都是你已知的部分,修行是要進入那個未知的部分,你假如已經開始在進行,你就可以發現這個部分。未知的境界是什麼,只有你走入,走進去以後你才知道。
所有講的部分,對你來講,都不是真實的,那只是一種印象跟猜測。修行(則)必須把這一種猜測,舊有的那一種概念的剪接跟組合,要把他排除掉。
跟各位講,很多宗教裏頭的理想國,那都是不正確的。宗教裏頭的這種上帝、佛菩薩,都是錯誤的。跟你講百分之百錯。但是,你沒有辦法接受,因爲那個理想國度,不管把他叫做天國,或者叫做極樂世界,都是你印象中的東西去剪接出來的。他不是真實狀況。所以你會去說,那個理想國裏面有什麼有什麼。那告訴你,那個理想國裏面他缺少一個東西,你知道嗎?他沒有電梯。你爬那七層樓閣,你早上爬過了,要怎麼辦?他只是就當時的生活環境做猜測的而已,不是真實的。在那樣的理想國裏頭,還要像你們早上爬的這樣嗎?你有沒有想過,那每一層樓閣當中有多高,你不知道。這是器世間的想象,不對了。智正覺世間也一樣,你怎麼知道那佛菩薩長成什麼樣子?不是了,那個想象的都不是,因爲在生命的未知領域裏頭,既然是說未知,你就沒有辦法講他,
你記得這個原則,你在這裏就要打住,否則禅修你不能成就。那不可說就不可說,而我們硬要說,那已經落入了我們印象派裏頭,你憑印象産生的都不是真實境界那不是諸法實相,你要記得這樣一個原則。所以我們透過實修,實際的體驗跟實踐,這種狀況會逐漸的出現,他會逐漸的兌現,我們是要在這個兌現的過程當中去成長自己,去認知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
並不是說,推理都錯,也不是這個樣子。但是,生命經驗中走過來的東西,絕對不是腦筋裏頭想象的。所以,這裏面劃分不管是六妙門的六個階段,或者這個數法中的叁階段,他都告訴我們它是一體的,你必須一步一步走入,它就一步一步的出現,它會一步一步的出現,你不用擔心。但是你不做,光是憑想象那是沒有用。所以我們講的是修行,不是修講,也不是修想,它不是叫你修著在那邊想的,它是修你去行的,實踐的所以才叫修行。
那麼這個階段也就是數法當中最高層次的階段,他的重點是在觀察呼吸本身的變化,這個已經很微細了。現在我們坐香,跑香,還有爬香,爬山的香,你去看看,你的呼吸狀況,這個變化是從外力,因爲你運動,所帶來的一種呼吸變化。但是你會發現,我們在靜坐的時候那個本身的呼吸變化,你要去感受到。大概現在大家還沒有辦法去感覺,去覺知,他爲什麼會吸氣,爲什麼會吐氣,你不知道,前面第二階段已經講過,清楚、明白呼吸的因,呼吸的果。你會說心髒像幫浦一樣,一直壓縮,所以就會一直呼吸,那是物理現象講的色身的狀況,那假如這樣,他一直呼吸就好爲什麼人要死,你會說,那心髒已經不跳了,那心髒不跳,把心髒換一個人工心髒繼續跳嘛,現在已經人工換心髒,已經可以了,是這樣嗎?不是,這裏面還有背後的因,造成這個物理現象的因是什麼?你要把那個因找出來。
所以你從這個地方靜觀,你就可以看到,呼吸本身的變化,他的因在哪裏,然後那個因一起變化呼吸就變化,這個時候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你才會感受得到。現在你感受不到,因爲呼吸他本身可以對身體産生一種指導作用,我們現在這個認知都沒有,我現在跟你講的不是生理學也不是心理學,是真正生命的原貌。下面跟各位做一個補充解釋,也就是需要觀察到呼吸是身體的支配者,看清楚,呼吸是身體的支配者,呼吸是能,是主格,是操縱者,身體是所,是受格,是被影響者。
你在這個地方修行我告訴各位,你要放下的那些雜訊,不只佛教裏面的雜訊,任何宗教界的雜訊統統要放下,甚至于來自社會上的教學,你以前讀書時候所學的那一些思維模式你統統要放下,統統要放下。你還帶著那些影子來,你這個地方會進不去,你知道嗎?學校讀的那些書,對你是一道很強的一個障礙。因爲你在學校就一直背。有好多觀念我跟各位講,那個都錯誤的,你們都覺得很奇怪,這個老和尚好像外星球來的,我跟你講不一樣,你真的不知道。像現在流行的不要吃味素,那麼你要那個味道怎麼辦?就用一個東西去弄一弄後加糖,加糖下去煮來吃,告訴你,那叫要命,可是你不知道,告訴你吃味素反而對身體會有平衡作用,你不知道,你會說,恩,人家醫生說,我告訴你,我是修行說,我不是醫生說。你從修行當中去體驗,你身體真的很微細的變化你都可以感受得到,我的意思不是叫你把那個味素像糖果一樣吃,他加在那個菜裏頭,他就是對你的身體有平衡作用。大家不知道怎麼樣子,聽這樣說,好吧,這種叫邪說勢力不可擋。你要講,老和尚就變怪和尚,到處跟人家不一樣,你就變成這樣,
可是你要從修行當中去看你身體的狀況,那麼這個時候,你必須把即成的社會上的那些意識形態你要能夠放下。很多人常講,奇怪,你怎麼知道?我怎麼知道,你坐在那裏就會知道,你怎麼會不知道我才覺得奇怪,就那麼簡單的一個問題。你的身體,我們講那個警覺性,用現在的話來講,就保持高度的敏感度,你自己要有很高度的敏感度。
呼吸當中的變化,你飲食狀況,什麼狀況,對你的影響怎麼樣你應該可以覺知,怎麼會覺知不到呢?那都是你既有的那個意識形態,來自四面八方的意識形態統統固樁,把你固在那裏,你腦筋動不起來,一動到就碰到這邊,碰到那邊,統統把你掐住了。那個意識形態就是最大的束縛,我們修行要獲得解脫,就要把這些束縛放下。結果我們的束縛越來越多。電視一直看,這個可以吃,那個很好吃,結果吃的東西你看現代人吃的都是奇奇怪怪的東西,問他爲什麼吃這個,這個可以治癌病,這個癌症末期吃了很有效,你大家都是癌症末期?好好吃的東西不吃,都要吃那個很難吃的東西,不知道吃什麼意思。所以,因爲這樣的吃法不當,那會引起自己身體那個錯誤的連鎖反應,一個很正常的狀況你不過,結果你過那一種不正常的情況,那你就必須重新再去調整,你是用外來的因素調整你的身體,不是從你自己身體上的覺知去自我調整,那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們要看呼吸是怎麼樣的影響我們的色身,這裏講呼吸是能,是主格,是操縱者;身體是所,是受格,是被影響者。那你自己要把自己的色身盡量的放開讓他自然,那麼主要是訓練你的呼吸。
我們現在的這種教學法,外面社會的教學法是訓練你自己的色身作爲主要考慮的目標,而不是把呼吸作爲你考慮的目標。結果,我們的作意不在呼吸上,作意是在色身上。因爲在色身上面,那麼七情五欲就會很發達。那你假如把它作意在呼吸上面,七情五欲自然減低,就是這樣子。你自己去想想看,你喜歡用大腦,就用大腦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我們不要把它擺在色身上面,是擺在呼吸身上面,呼吸身那就只有鼻息,你不會有七情五欲,七情五欲一來都是妄想,你就可以把它抛開了。修行的時候,這些從我們修行者的立場來講,這些都是枝末小節了,可是你不認知的時候,往往會被這些枝末小節的境界把你淹沒了。
呼吸的變化所産生的不同現象,譬如急促或柔細的情形,會促使身體産生焦躁不安或安甯祥和的結果,這是指身體受到呼吸變化的影響所産生的現象,行者于此宜應徹底了解,至于呼吸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才産生變化,屬于另一個層面的問題,我們這裏不做討論。
你會說呼吸是受到身體的影響,你又說呼吸影響身體,那你要把它厘清楚,色身的變化影響呼吸這是社會層面的考慮,醫學常識的說明,這個你我都知道,不是只有你知道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要告訴你的是,呼吸會影響色身的這一個層面,那我可以告訴你,這個是我知道你不知道。
那你要來學的是呼吸怎麼影響色身,這是完全不同的思維領域,我把它叫做思維領域是因爲我們從社會跟醫學的立場來看,是色身影響呼吸,色身就包括情緒,精神,神經系統他會影響呼吸,這是一個思維模式。你到醫院,大概都是走這一條思維模式。好多人說“師父,走啊,去看醫生”,我不用那種思維模式,爲什麼要去看醫生呢?有時候是盛情難卻,業障深重,不得不去轉一圈,是這個樣子。
我們可以走另外一套,那本身沒有思維模式,但是相應于這一套思維模式,所以說有思維模式。你用身體、用修行,他是不用思維的。但是,他就會産生那種現象。
昨天我們大家在做檢討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多少人就只有坐在這個地方,…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