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用力了,他說,我怎麼沒感覺,到底是要這麼樣,你的用力,對方來講沒有感覺,一個說,我輕輕的打,他說“喂,我這是骨頭不是木頭,你不要用力那麼大”。那到底什麼標准才叫作用力?什麼標准叫不用力?生命的感受就是這個樣子。你沒有辦法一概而論。
所以要設定在哪個地方你自己設定,這是每個人對于生命的認知它不一樣的緣故。你說我們自己摸索自己的頭顱就好了,哪個地方突出來,哪個地方凹下去,你去看看,一個人說凸的地方另外一個人一定說凹。他爲什麼會這樣講?因爲你講的那個點跟他講的那個點,剛好就在旁邊,所以凸出來的剛好就是他講的,平的地方。所以你要講凸出來的,剛好就是他所要講凹下去的那種狀況,才會有這種情形。
所以這個是每一個人對于生命的認知不同,因爲我們的生活環境跟背景都不一樣,生命的認知也不一樣,所以那個固定的地方,每個人一定要有,但是不一定要一樣。所以同修當中不在這個地方爭。那你可以說,我用這個方法我得到的效果比較好;那別人他自己去參考。那假如他認爲沒有必要那就沒有必要,你不要老是跟他講“唉,你這個人怎麼那麼頑固,跟你講你也不聽”。那是你頑固,不是人家頑固。
所以可以設定在呼吸的起點或是終點,或者風門,或者丹田,或者眉尖等等。每個人去感受,每個人去設定,不一定在哪裏,那在運作上有什麼困難,那再講。
所以我們講說注意息入息出,那你把它設定在丹田,那我怎麼看息出入呢?那你自己要去處理。假如你認爲說這樣子不好,你就設定在息入息出的地方,那你認爲這樣好那你就設定這樣,那這個是個人在運作的部分。
但在初學以設定在呼吸呼或吸的起點或終點,四選一爲原則。剛開始我們這樣子比較好,呼就是息出,息出盡或息出的開始就是起點跟終點,有二個,息入就是吸氣,息入的起點或終點二個選一個,反正這一個循環嘛一定有息入有息出,只出不入那就可以挂黃牌了,沒有只有一個的,都一定兩個都有。
所以它有四個點。那麼這個點,不一定同一個,你或許會講,息出盡剛好就是息入的起點,我們是這樣看喔,息出盡,就是息入的起點也就是息出的終點就是息入的起點,息入的起點就是息出的終點,這基本上好像就這樣修行人不這樣想,因爲我們息出盡要轉爲息入的時候,它有一個轉換點,我們臺灣話,叫做**,一個開關一樣,它到那個地方要再轉回來,那個轉回來的地方就是息出息入之間,它有一個既不息入也不息出的地方,現在那個時間很短,你不知道怎麼運用,你這一法修成以後那一個時間,直接就在這個地方你就可以擴大,就可以有神通變化啦,就這個地方只是你不知道要領而已。
同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那個點在時間上就不同一點了,息出盡了,那個時間不一定是息入的起點,同樣的息入盡了也不一定是息出的起點,它那個時候可拉很長,所以真的用功的這些行者一天沒有幾個呼吸,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忙忙碌碌在呼吸。人家一天,只要吸一口氣就可以從深夜淩晨,吸一口氣到完畢,要吐氣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中午十二點吐氣吐完了,剛好深夜十二點,那你也可以更長,但是這個要功夫,你不要現在就試,你現在就試,明天人家就不好辦事啦。所以這是告訴你,那個息入跟息出的起點跟終點它有不同的地方。
再後面,由于對生命的認知未能明確,所以需要有前行的訓練,而此前行的訓練 ,以能把心妥善的安置在固定的地方,使心念清清楚楚不會散亂爲原則。各位要記得這兩個條件,要使心念清清楚楚同時要不會散亂。不會散亂,是不會散亂。可能心念不清楚,這個叫做空心靜坐。假如心念很清楚又會散亂的話,那就叫做識性很發達,識性很發達那就不一樣啦。所以我們這兩個要同時有,那才是禅定那才是我們講的,佛法中修行訓練的大原則大方向。
安那般那的訓練共有六個階段,是數法隨法止法觀法還法淨法,這個六個你 要把它記得很清楚,不然我在講什麼你會常常搞不清楚。我講止法你還在想是什麼法。我在講隨法,隨法是怎麼修的,你自己已經過一番踏踏實實的走過,那應該就沒有問題啦。就怕你沒有踏實的走過。就像我們搭車一樣一上車就睡覺結果到了,沿途都不知道下次再來,人家說你去過了那你帶路好了那你說,喔,要怎麼走,怎麼走,因爲上次來在睡覺。當你親自開車或親自走過一趟,那你就知道了走到哪裏有一棟房子什麼什麼什麼什麼加油站什麼,那你就清楚了是這個樣子。所以一定要我們很清楚的走過一趟。希望各位進入華嚴的列車上面不要睡覺,被人家把你帶過去,這樣的話叁個月下來你從起點,也到終點,要你再跟人家講一遍你說我在睡覺。
所以一定要清清楚楚自己好好曆練自己就像沿途的風光你很清楚一樣。這其中六法當中六個階段當中每一法雖然都有它不同的要領,但法法都以息入息出爲本體,還是息入息出,我們叫數息都以數息爲本體來做進行的。
現在我們來看第一節是數法。數法是指基本的計數法訓練,這個計數法的訓練,應該分技術面跟工程面二個層面來訓練。這個部分是我們跟各位特別強調,其他地方大概都沒有這樣的講法。我們是這樣跟你很簡單的分出來,一個是技術面、一個是工程面。那麼工程面是我們真正修行的地方。
換句話說,技術面是使我們把心念妄想給抛棄的一個基本動作。但是心念還要起作用。你要注意,我們這個佛法中的任何修法是兩者同時進行,要把那些不當的心念,我們叫做穢惡(的)那個部分給除掉;同時,你又要把清淨的這一方面給予建立。應該來講,建立清淨的這個層面,穢惡的那個部分它就把它消除。可是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大家可能還不太能夠了解這是怎麼運用。現在我們要跟各位講的是,二者同時進行的這種狀況。
這裏講數法是指基本的計數法訓練,計數計算數字的這個訓練,這個計數法的訓練應該分技術面跟工程面二個層面來訓練,這個只有看字才看懂。中國字只有那麼幾個所以兩個技術(計數)不一樣。
第一個,我們先來看技術面,六妙門本來就是就技術面而命名,六個數字嘛。所以數法是指數呼吸的循環或者數呼吸的狀態而言,是用來數的。數呼吸的循環、數呼吸的狀態,你每一次呼吸的那個狀態怎麼樣,就算一次。再一次呼吸的狀態再加個一,再一次再加個一,那麼加到十次,我們就回過頭來,再重新算起,是這個樣子。這個是一個基本的定義,所以你要知道,數法是指數呼吸的循環或呼吸的狀態。
隨法,那就不是這樣啦。隨法是跟隨著呼吸,這很清楚嘛,跟隨著呼吸,所以它也是技術面命名。第一個數法是技術面命名,第二個隨法也是技術面命名的。所以你去注意看它的名字你就知道它的修法是怎麼樣。所以第一個階段要我們用呼吸的循環來做基本的計數。那大家這個要會做好。大概一般人陣亡都在這裏就陣亡了,我們前面跟各位講過,因爲你有長短差,那個長短差其實是一種錯覺。你的息,你會覺得說我吸進去好長好長,吐出來怎麼那麼短?那有的人呢,會說我吸進去好短,怎麼吐出去那麼長?那是你的錯覺。基本上肺活量進跟出是一樣的。因爲你有這種錯覺,這種錯覺就把我們自己打敗了。你會以爲“哎呀,這個我不適合,不是我的根器”。那你就去打妄想,你是打妄想的根器。我們修行人沒有一法不能修的,我真的跟各位講,八萬四千法門,法法你都能修,是因爲你的錯覺跟意識形態。
比方有些人他喜歡修藏密,藏密你就好好的修,他就很奇怪他去買那個西藏香,那一點,魂神顛倒,那個叫做腦神經錯亂。我看他怎麼修?並不是說要修密法一定要點那個香,那是神經病。人家那個東西的做法在印度來講,印度是一個熱帶地方,他點的香有除蟲有殺菌除臭的作用,那你那麼臭嗎?他們的人是黑要有體臭,那你有嗎?怎麼跟人家比,那莫名其妙。那在西藏的地方是冷,所以他們點香的方式跟我們也不一樣,所以你看西藏人一點香澎澎昏(煙霧彌漫)它熏得很好,那你也跟人家亂熏你用這種房子,金碧輝煌的給你這樣熏二次就OK了。所以這個都是不對的方式。
我們現在在運作的時候,你要懂得,你現在要做什麼要很清楚的去做。行法一樣,別的我們不講,這個地方你要把這部分弄好。所以不要貪圖太多,不要自己想象,自己去執著,不要去執著。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要在這裏修法那你就按照這裏的這種標准跟方式來進行。
下面開始就是技術的運用了。當設定好固定的起點或者終點以後,起點或終點確定以後,那就要開始計數了。那換句話說,前面的准備已經完成了。因爲你的這種修法,前行階段完成了,呼吸的整個狀況都很清楚了,那現在我選定要在這個地方開始,每次到這裏那我就加個數字再到這裏,就再加個數字,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才叫開始計數。
原則上是數一到十,一到十,12345678910或者1234567890也可以,這都無所謂,或者你要012345679,0123456789那都無所謂,就像有人說禮拜一到禮拜七有人說不對禮拜七要在前面,那就禮拜七,到禮拜六嘛那你就這樣算嘛,那你就星期一星期二一直算到星期六,然後星期日,或者星期日星期一一直算到星期六我想這都無所謂那是人爲的。當你日曆印這樣就這樣你印那樣就那樣,在社會法中它可能有個慣性,因爲禮拜天都印在前面意思就是叫你先放假然後再開始工作,工作完再放假再工作。那你假如說不是,上帝是先工作了六天以後第七天很累,他才休息,上帝也會累。所以我們就跟著累。那這個是那個社會的一種共識,大家都如此。那我們這個,沒有社會共識。這個心法修行,是自己來的。所以你自己怎麼訂都可以。
原則上是這樣。但是我們初學的人生命能量不夠往往不能盡數即告失數,也就是往往不能算到十,你現在一算12345就…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