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用力了,他说,我怎么没感觉,到底是要这么样,你的用力,对方来讲没有感觉,一个说,我轻轻的打,他说“喂,我这是骨头不是木头,你不要用力那么大”。那到底什么标准才叫作用力?什么标准叫不用力?生命的感受就是这个样子。你没有办法一概而论。

  所以要设定在哪个地方你自己设定,这是每个人对于生命的认知它不一样的缘故。你说我们自己摸索自己的头颅就好了,哪个地方突出来,哪个地方凹下去,你去看看,一个人说凸的地方另外一个人一定说凹。他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你讲的那个点跟他讲的那个点,刚好就在旁边,所以凸出来的刚好就是他讲的,平的地方。所以你要讲凸出来的,刚好就是他所要讲凹下去的那种状况,才会有这种情形。

  所以这个是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认知不同,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跟背景都不一样,生命的认知也不一样,所以那个固定的地方,每个人一定要有,但是不一定要一样。所以同修当中不在这个地方争。那你可以说,我用这个方法我得到的效果比较好;那别人他自己去参考。那假如他认为没有必要那就没有必要,你不要老是跟他讲“唉,你这个人怎么那么顽固,跟你讲你也不听”。那是你顽固,不是人家顽固。

  所以可以设定在呼吸的起点或是终点,或者风门,或者丹田,或者眉尖等等。每个人去感受,每个人去设定,不一定在哪里,那在运作上有什么困难,那再讲。

  所以我们讲说注意息入息出,那你把它设定在丹田,那我怎么看息出入呢?那你自己要去处理。假如你认为说这样子不好,你就设定在息入息出的地方,那你认为这样好那你就设定这样,那这个是个人在运作的部分。

  但在初学以设定在呼吸呼或吸的起点或终点,四选一为原则。刚开始我们这样子比较好,呼就是息出,息出尽或息出的开始就是起点跟终点,有二个,息入就是吸气,息入的起点或终点二个选一个,反正这一个循环嘛一定有息入有息出,只出不入那就可以挂黄牌了,没有只有一个的,都一定两个都有。

  所以它有四个点。那么这个点,不一定同一个,你或许会讲,息出尽刚好就是息入的起点,我们是这样看喔,息出尽,就是息入的起点也就是息出的终点就是息入的起点,息入的起点就是息出的终点,这基本上好像就这样修行人不这样想,因为我们息出尽要转为息入的时候,它有一个转换点,我们台湾话,叫做**,一个开关一样,它到那个地方要再转回来,那个转回来的地方就是息出息入之间,它有一个既不息入也不息出的地方,现在那个时间很短,你不知道怎么运用,你这一法修成以后那一个时间,直接就在这个地方你就可以扩大,就可以有神通变化啦,就这个地方只是你不知道要领而已。

  同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个点在时间上就不同一点了,息出尽了,那个时间不一定是息入的起点,同样的息入尽了也不一定是息出的起点,它那个时候可拉很长,所以真的用功的这些行者一天没有几个呼吸,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忙忙碌碌在呼吸。人家一天,只要吸一口气就可以从深夜凌晨,吸一口气到完毕,要吐气的时候是中午十二点,中午十二点吐气吐完了,刚好深夜十二点,那你也可以更长,但是这个要功夫,你不要现在就试,你现在就试,明天人家就不好办事啦。所以这是告诉你,那个息入跟息出的起点跟终点它有不同的地方。

  再后面,由于对生命的认知未能明确,所以需要有前行的训练,而此前行的训练 ,以能把心妥善的安置在固定的地方,使心念清清楚楚不会散乱为原则。各位要记得这两个条件,要使心念清清楚楚同时要不会散乱。不会散乱,是不会散乱。可能心念不清楚,这个叫做空心静坐。假如心念很清楚又会散乱的话,那就叫做识性很发达,识性很发达那就不一样啦。所以我们这两个要同时有,那才是禅定那才是我们讲的,佛法中修行训练的大原则大方向。

  安那般那的训练共有六个阶段,是数法随法止法观法还法净法,这个六个你 要把它记得很清楚,不然我在讲什么你会常常搞不清楚。我讲止法你还在想是什么法。我在讲随法,随法是怎么修的,你自己已经过一番踏踏实实的走过,那应该就没有问题啦。就怕你没有踏实的走过。就像我们搭车一样一上车就睡觉结果到了,沿途都不知道下次再来,人家说你去过了那你带路好了那你说,喔,要怎么走,怎么走,因为上次来在睡觉。当你亲自开车或亲自走过一趟,那你就知道了走到哪里有一栋房子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加油站什么,那你就清楚了是这个样子。所以一定要我们很清楚的走过一趟。希望各位进入华严的列车上面不要睡觉,被人家把你带过去,这样的话三个月下来你从起点,也到终点,要你再跟人家讲一遍你说我在睡觉。

  所以一定要清清楚楚自己好好历练自己就像沿途的风光你很清楚一样。这其中六法当中六个阶段当中每一法虽然都有它不同的要领,但法法都以息入息出为本体,还是息入息出,我们叫数息都以数息为本体来做进行的。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节是数法。数法是指基本的计数法训练,这个计数法的训练,应该分技术面跟工程面二个层面来训练。这个部分是我们跟各位特别强调,其他地方大概都没有这样的讲法。我们是这样跟你很简单的分出来,一个是技术面、一个是工程面。那么工程面是我们真正修行的地方。

  换句话说,技术面是使我们把心念妄想给抛弃的一个基本动作。但是心念还要起作用。你要注意,我们这个佛法中的任何修法是两者同时进行,要把那些不当的心念,我们叫做秽恶(的)那个部分给除掉;同时,你又要把清净的这一方面给予建立。应该来讲,建立清净的这个层面,秽恶的那个部分它就把它消除。可是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大家可能还不太能够了解这是怎么运用。现在我们要跟各位讲的是,二者同时进行的这种状况。

  这里讲数法是指基本的计数法训练,计数计算数字的这个训练,这个计数法的训练应该分技术面跟工程面二个层面来训练,这个只有看字才看懂。中国字只有那么几个所以两个技术(计数)不一样。

  第一个,我们先来看技术面,六妙门本来就是就技术面而命名,六个数字嘛。所以数法是指数呼吸的循环或者数呼吸的状态而言,是用来数的。数呼吸的循环、数呼吸的状态,你每一次呼吸的那个状态怎么样,就算一次。再一次呼吸的状态再加个一,再一次再加个一,那么加到十次,我们就回过头来,再重新算起,是这个样子。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定义,所以你要知道,数法是指数呼吸的循环或呼吸的状态。

  随法,那就不是这样啦。随法是跟随着呼吸,这很清楚嘛,跟随着呼吸,所以它也是技术面命名。第一个数法是技术面命名,第二个随法也是技术面命名的。所以你去注意看它的名字你就知道它的修法是怎么样。所以第一个阶段要我们用呼吸的循环来做基本的计数。那大家这个要会做好。大概一般人阵亡都在这里就阵亡了,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因为你有长短差,那个长短差其实是一种错觉。你的息,你会觉得说我吸进去好长好长,吐出来怎么那么短?那有的人呢,会说我吸进去好短,怎么吐出去那么长?那是你的错觉。基本上肺活量进跟出是一样的。因为你有这种错觉,这种错觉就把我们自己打败了。你会以为“哎呀,这个我不适合,不是我的根器”。那你就去打妄想,你是打妄想的根器。我们修行人没有一法不能修的,我真的跟各位讲,八万四千法门,法法你都能修,是因为你的错觉跟意识形态。

  比方有些人他喜欢修藏密,藏密你就好好的修,他就很奇怪他去买那个西藏香,那一点,魂神颠倒,那个叫做脑神经错乱。我看他怎么修?并不是说要修密法一定要点那个香,那是神经病。人家那个东西的做法在印度来讲,印度是一个热带地方,他点的香有除虫有杀菌除臭的作用,那你那么臭吗?他们的人是黑要有体臭,那你有吗?怎么跟人家比,那莫名其妙。那在西藏的地方是冷,所以他们点香的方式跟我们也不一样,所以你看西藏人一点香澎澎昏(烟雾弥漫)它熏得很好,那你也跟人家乱熏你用这种房子,金碧辉煌的给你这样熏二次就OK了。所以这个都是不对的方式。

  我们现在在运作的时候,你要懂得,你现在要做什么要很清楚的去做。行法一样,别的我们不讲,这个地方你要把这部分弄好。所以不要贪图太多,不要自己想象,自己去执着,不要去执着。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要在这里修法那你就按照这里的这种标准跟方式来进行。

  下面开始就是技术的运用了。当设定好固定的起点或者终点以后,起点或终点确定以后,那就要开始计数了。那换句话说,前面的准备已经完成了。因为你的这种修法,前行阶段完成了,呼吸的整个状况都很清楚了,那现在我选定要在这个地方开始,每次到这里那我就加个数字再到这里,就再加个数字,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才叫开始计数。

  原则上是数一到十,一到十,12345678910或者1234567890也可以,这都无所谓,或者你要012345679,0123456789那都无所谓,就像有人说礼拜一到礼拜七有人说不对礼拜七要在前面,那就礼拜七,到礼拜六嘛那你就这样算嘛,那你就星期一星期二一直算到星期六,然后星期日,或者星期日星期一一直算到星期六我想这都无所谓那是人为的。当你日历印这样就这样你印那样就那样,在社会法中它可能有个惯性,因为礼拜天都印在前面意思就是叫你先放假然后再开始工作,工作完再放假再工作。那你假如说不是,上帝是先工作了六天以后第七天很累,他才休息,上帝也会累。所以我们就跟着累。那这个是那个社会的一种共识,大家都如此。那我们这个,没有社会共识。这个心法修行,是自己来的。所以你自己怎么订都可以。

  原则上是这样。但是我们初学的人生命能量不够往往不能尽数即告失数,也就是往往不能算到十,你现在一算12345就…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