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的時候就已經入初禅定了。所以,我們整個技術面,從技術來講的技術面,往前提,從這個地方開始。前行的部分就開始了。那麼成就的部分,最後那個階段,淨法的部分,我們就可以把它當作那本來如此。因爲你到還法完成的時候,淨法它自然就會成就了,這樣就會成就。就像你開車開到最後,最後那裏怎麼樣?最後就最後了,就沒有路了,不然怎麼叫最後,他已經到終點站了,你還要再問最後在哪裏,最後就是那個樣子,高速公路走到最南端,下來高速公路又怎麼樣,诶,就下了高速公路了,還要怎麼樣,難道還有路繼續走?像你到基隆也是一樣,下來了,下來以後,下來就基隆了,還要怎麼樣?同樣,那就已經成就了,沒有再怎麼樣了。所以最後那一法,淨法是從工程面來取名的,前面五個階段統統是從技術面取名。
所以我們先看,你雖然有呼吸,但是你不清楚,現在先讓你清清楚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呼吸情況。這是第一個,講呼吸。後面我是講成果的部分,前面是講因地,後面講果地。
又“人雖有身”,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有身體,此身,這個身體屬于色身,色身存在,這個沒有錯,但是色身如何運作,也是人,人人呐,也是一樣,你不知道你這個色身是怎麼運作的,依然無知。
我們不是只看呼吸,當你進入色界天以後,怎麼告訴各位,差不多就不要呼吸了,你想不通,那是什麼什麼,什麼修行狀況?因爲你現在在欲界裏頭你需要呼吸,進入色界以後的那個所謂呼吸狀況,那就不是你想象的這種狀況。
除此色身之外,還有一身。注意,即呼吸身,此呼吸身即是操作色身的本體,只是色身是怎麼運作的呢?那還要靠呼吸身來運作。我們很籠統的把它稱爲呼吸身,將來你得成就以後,那運用你的智慧,把這個名字,去做更明確的定義也可以,不一定照我講的。
若無此呼吸身與色身和合,和合一體,此色身馬上就壞了。所以很簡單講,只要你不呼吸,這個色身很快就完蛋了。那個呼吸身怎麼運作?你現在都不知道。這樣講,你也“對哦,好像是這樣”,不是好像,本來這樣。你不呼吸看看,叁天不呼吸,這種天氣你就會很香。诶,這種情況你可以先去感受。呼吸身的作用,它是存在的,可是我們都不知道。
“今”現在行者修行,首先就在明白這個色身跟呼吸身和合爲一的實際詳情。爲什麼修行身體健康會改善?這不是講著玩的,是真實的!所以在講這個部分,你不要以爲在講神通,修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但是也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反應那麼大,變化那麼大,你(也許)感受不出來,你不要以爲我修行,身體怎麼樣怎麼樣,大概你還沒有那種神通力。能夠變化到你現在就能搖撼你色身的狀況,那不可能。我們是靜靜的,慢慢的在發生變化,而你自己一定知道。你只要不帶有那種狂心,妄心,妄想心,那種自大心,一定都很清楚,都很清楚。
欲明色身與呼吸身合一的情形,須先識得呼吸在。呼吸的存在,你要先了解呼吸的存在,要不了解那根本就是廢話。诶,有的人說師父我呼吸,數息觀學多久,現在學到那裏去了?問你學到哪裏,“我學到四禅了”,我看你吃飯吃那麼多還說四禅,對不對?你不要開口說大話,有沒有成就,你的色身馬上就知道了。你要先了解呼吸的狀況,連這個都不了解,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也就是徹底明了呼吸的實際運作狀況,你的呼吸狀況要很清楚,徹底明了。你不要含糊籠統跟我講,我要小參我要找師父,哦,你看我的境界怎麼樣。你是每講這一句話,其實你在跟我講的話就有,有這種調調。你有沒有徹底明了呼吸的狀況,我在問的都是問你這個。你對你的呼吸明了到哪裏,知道到哪裏?你一口氣多久、多長你知道嗎?我告訴你,這個都是下二十大板的地方。你一開口我說好,那你呼吸怎麼樣?那你講出來。诶,我一口氣呀大概叁分鍾這個都可以打到爛掉了,一口氣呼多久,你根本沒有在呼吸,你是在看表嗎?你怎麼知道你一口氣有幾分鍾幾秒鍾,那個都不對。我在問你說你一口氣有多長?不是問,跟你講時間,是跟你講境界。你沒有境界你才會講我這個,這個這個一分鍾大概哼哼,不要講那麼多了,你真的有修行以後,那個感受,那種觸感呐,不一樣。
不信你去問問看,你買一個東西很好吃送給人家吃,然後你問他有沒有吃,他說有,好吃不好吃?很好吃很好吃,哦怎麼好吃?馬上就知道了,很好吃很好吃,真的吃了他會告訴你,是怎麼好吃。就是因爲沒有吃所以才說很好吃很好吃,他總不能跟你說不好吃。
現在我們修行也發生同樣的情況,诶,師父修得很好很好,什麼很好,我修得很好要你講?你經過這樣實踐以後,你那個感受的實際狀況,你要提供出來!那才有辦法小參。你經過實踐以後,沒有真的踏入狀況你就很慚愧,我還在摸索還沒有進入狀況,如果這樣比較踏實。哎,師父你知道我這個呼吸以後這個地方會這樣會那樣,你演戲呀,那只是自己漏氣,你要很踏實的去進入那個狀況。所以徹底明了,能知呼吸的詳情,已屬修行中的高手。已經給你標出來了。
今前行階段中,爲此了解自己呼吸的總相,也就是呼吸的過程而已。只要你去了解你呼吸的整個過程,大概的這種狀況。所以我們跟你講,你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一吸一吐之間很自然的狀況的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樣,你要弄清楚這一點就好。每一次呼吸就好像生一個蛋出來,而你那個蛋是多大?長成什麼樣子?那你了解就好。我沒有問你說那個蛋殼有幾個洞,裏面蛋黃有多大,我沒有跟你問這些,這是已經是修行中高手的事。現在我們就你了解你的呼吸狀態。大概,所謂了解呼吸的狀態,是指行者對于自己每一次呼吸循環的軌迹,以及時間是幾秒鍾必須很清楚的掌握住。你自己對你呼吸循環的軌迹。你到底知道不知道?
有些人呼吸一次,這樣子繞一圈,嘟、跳一下,再繞一圈,再嘟再跳一下,你去注意看看,所以那個人都要去看心電圖啦。在呼吸的時候,你從你的呼吸循環當中你就可以看的到,我的呼吸是什麼狀況,等你慢慢的把那個調整到很均很勻的狀況,你的身體自然就改善了
換言之,就是每分鍾呼吸幾次,必須很清楚的掌握到,不能有長短差。所以,吸氣吐氣之間,吸吐之間可能有長短差,但是我告訴你,吸的肺活量跟吐的肺活量,是要平均的,是相等的,吸的肺活量大于吐的肺活量號,那你等一下就會變氣球了,有沒有可能一吸進來然後存一些在裏面?存一些在裏面,那你等一下就會變氣球了。你這幾十年來,難怪我只會那麼大,你都在成氣球一樣,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吐出去的肺活量大于吸進來的肺活量,絕不可能。因爲你不是氣球,不可能的事。
所以吸吐之間應該是肺活量相當。你可能有一種感覺,我吸的很短促吐得很長,有這種情況,那是進氣量比較強,出氣量比較慢,比較弱。換句話說,入口處比較大,出口處比較小。用現在的話來講是這樣,但是總量還是一樣的,那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入口處比較大出口處比較小,所以進口的量大出口的量小,因爲小,所以它時間就加長了。告訴你,這是你的心理因素,你的鼻孔不會變的,鼻孔不會變的。
所以當你經過數息的訓練以後,它會逐漸的調整下來,進入正常的狀態。所以,它不可能有長短差,你這個觀察一定要觀察的很清楚。而且對于呼吸的細長,或者急促、柔軟等情形也要能了然于胸。我對我這個呼吸的狀況,它是很柔細的,或者很短促的,那要能夠了解的很清楚。
因爲這是下一步階段訓練的時候,你要用功的地方。行者若能准確的掌握到這些要領,不但沒有長短差,又能很清楚的看到每一個呼吸循環的軌迹,這軌迹就它起點到終點之間的關系。甚且,對于自己呼吸的柔細或粗急或不正常的循環等等,都能了然于胸,都能夠很清楚。
這個階段,你就是看你的呼吸,你不可能沒有呼吸,要把自己的呼吸這個部分先看清楚,清楚自己的呼吸狀態是數息觀的基礎。而數息觀是入住禅定乃至滅盡定的基礎。雖然禅定是通外道的共修法,但是行者若不能止卻或棄舍欲界中的妄想及欲望,將無法獲得禅定!乃至于無漏智導引出離叁界,所以禅定爲一切修行的共法,若欲真實修行者,務必實踐之。
我們這裏告訴各位,這個觀察自己的呼吸狀態,你假如沒有弄好,急急忙忙就開始數息的話,通常這樣的人有兩種失敗的現象。一種就幹脆放棄了,我不適合修這個法,那個是大善根器的人,那我還是老實念佛去。這個叫做心質狹劣,很脆弱,被人家一拳,打倒了以後,我輸給他了,幹脆讓他死好了,就是那一種。任何修行都會有這種挫折感,那你必須要去克服它,去超越它。告訴你,你不是跟別人打仗,你是跟自己在打仗,那你就必須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我們自己連自己戰勝自己的勇氣都沒有,那你要跟誰站?黑白無常來你怎麼辦?你只有任由他拖,這個不是修行者。所以修行者一定要堅強起來,堅強起來!
第二種失敗的狀況就是,他會去跟這種,他沒有辦法調過來的,不能適應的狀況,他會去妥協。我們臺灣人這種情況特別多,尤其是女衆。我跟各位講,尤其是女衆,男衆也有這種心理。像太太嫁了一個先生,不是太太嫁了先生,小姐嫁了一個先生,兩個很不合,天天吵,但他們會妥協的很好,其實妥協都是女生在妥協的,沒有辦法,忍氣吞聲,他要罵就給他罵,他要打就給他打,反正我一天還是二十四小時。這這種修行觀相當普遍。我跟數息沒有辦法去戰勝數息,那我幹脆就妥協了,就待下來了,在這種狀況中,我願意一直呆在這個範圍裏面,但是你一直沒有進入數息的狀態,一直沒有進入。
你也會,很奇怪的,你也會一數到十,十數到一,就坐在那邊猛打妄想。跟誦經人一樣,他還誦的很好,好像誦的韻也很好,海潮音什麼都很好,這裏面連續劇不斷,節目一直換,而且他相上做的很好,你要注意這一點,這…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