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的时候就已经入初禅定了。所以,我们整个技术面,从技术来讲的技术面,往前提,从这个地方开始。前行的部分就开始了。那么成就的部分,最后那个阶段,净法的部分,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那本来如此。因为你到还法完成的时候,净法它自然就会成就了,这样就会成就。就像你开车开到最后,最后那里怎么样?最后就最后了,就没有路了,不然怎么叫最后,他已经到终点站了,你还要再问最后在哪里,最后就是那个样子,高速公路走到最南端,下来高速公路又怎么样,诶,就下了高速公路了,还要怎么样,难道还有路继续走?像你到基隆也是一样,下来了,下来以后,下来就基隆了,还要怎么样?同样,那就已经成就了,没有再怎么样了。所以最后那一法,净法是从工程面来取名的,前面五个阶段统统是从技术面取名。
所以我们先看,你虽然有呼吸,但是你不清楚,现在先让你清清楚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呼吸情况。这是第一个,讲呼吸。后面我是讲成果的部分,前面是讲因地,后面讲果地。
又“人虽有身”,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有身体,此身,这个身体属于色身,色身存在,这个没有错,但是色身如何运作,也是人,人人呐,也是一样,你不知道你这个色身是怎么运作的,依然无知。
我们不是只看呼吸,当你进入色界天以后,怎么告诉各位,差不多就不要呼吸了,你想不通,那是什么什么,什么修行状况?因为你现在在欲界里头你需要呼吸,进入色界以后的那个所谓呼吸状况,那就不是你想象的这种状况。
除此色身之外,还有一身。注意,即呼吸身,此呼吸身即是操作色身的本体,只是色身是怎么运作的呢?那还要靠呼吸身来运作。我们很笼统的把它称为呼吸身,将来你得成就以后,那运用你的智慧,把这个名字,去做更明确的定义也可以,不一定照我讲的。
若无此呼吸身与色身和合,和合一体,此色身马上就坏了。所以很简单讲,只要你不呼吸,这个色身很快就完蛋了。那个呼吸身怎么运作?你现在都不知道。这样讲,你也“对哦,好像是这样”,不是好像,本来这样。你不呼吸看看,三天不呼吸,这种天气你就会很香。诶,这种情况你可以先去感受。呼吸身的作用,它是存在的,可是我们都不知道。
“今”现在行者修行,首先就在明白这个色身跟呼吸身和合为一的实际详情。为什么修行身体健康会改善?这不是讲着玩的,是真实的!所以在讲这个部分,你不要以为在讲神通,修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也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反应那么大,变化那么大,你(也许)感受不出来,你不要以为我修行,身体怎么样怎么样,大概你还没有那种神通力。能够变化到你现在就能摇撼你色身的状况,那不可能。我们是静静的,慢慢的在发生变化,而你自己一定知道。你只要不带有那种狂心,妄心,妄想心,那种自大心,一定都很清楚,都很清楚。
欲明色身与呼吸身合一的情形,须先识得呼吸在。呼吸的存在,你要先了解呼吸的存在,要不了解那根本就是废话。诶,有的人说师父我呼吸,数息观学多久,现在学到那里去了?问你学到哪里,“我学到四禅了”,我看你吃饭吃那么多还说四禅,对不对?你不要开口说大话,有没有成就,你的色身马上就知道了。你要先了解呼吸的状况,连这个都不了解,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也就是彻底明了呼吸的实际运作状况,你的呼吸状况要很清楚,彻底明了。你不要含糊笼统跟我讲,我要小参我要找师父,哦,你看我的境界怎么样。你是每讲这一句话,其实你在跟我讲的话就有,有这种调调。你有没有彻底明了呼吸的状况,我在问的都是问你这个。你对你的呼吸明了到哪里,知道到哪里?你一口气多久、多长你知道吗?我告诉你,这个都是下二十大板的地方。你一开口我说好,那你呼吸怎么样?那你讲出来。诶,我一口气呀大概三分钟这个都可以打到烂掉了,一口气呼多久,你根本没有在呼吸,你是在看表吗?你怎么知道你一口气有几分钟几秒钟,那个都不对。我在问你说你一口气有多长?不是问,跟你讲时间,是跟你讲境界。你没有境界你才会讲我这个,这个这个一分钟大概哼哼,不要讲那么多了,你真的有修行以后,那个感受,那种触感呐,不一样。
不信你去问问看,你买一个东西很好吃送给人家吃,然后你问他有没有吃,他说有,好吃不好吃?很好吃很好吃,哦怎么好吃?马上就知道了,很好吃很好吃,真的吃了他会告诉你,是怎么好吃。就是因为没有吃所以才说很好吃很好吃,他总不能跟你说不好吃。
现在我们修行也发生同样的情况,诶,师父修得很好很好,什么很好,我修得很好要你讲?你经过这样实践以后,你那个感受的实际状况,你要提供出来!那才有办法小参。你经过实践以后,没有真的踏入状况你就很惭愧,我还在摸索还没有进入状况,如果这样比较踏实。哎,师父你知道我这个呼吸以后这个地方会这样会那样,你演戏呀,那只是自己漏气,你要很踏实的去进入那个状况。所以彻底明了,能知呼吸的详情,已属修行中的高手。已经给你标出来了。
今前行阶段中,为此了解自己呼吸的总相,也就是呼吸的过程而已。只要你去了解你呼吸的整个过程,大概的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跟你讲,你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一吸一吐之间很自然的状况的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你要弄清楚这一点就好。每一次呼吸就好像生一个蛋出来,而你那个蛋是多大?长成什么样子?那你了解就好。我没有问你说那个蛋壳有几个洞,里面蛋黄有多大,我没有跟你问这些,这是已经是修行中高手的事。现在我们就你了解你的呼吸状态。大概,所谓了解呼吸的状态,是指行者对于自己每一次呼吸循环的轨迹,以及时间是几秒钟必须很清楚的掌握住。你自己对你呼吸循环的轨迹。你到底知道不知道?
有些人呼吸一次,这样子绕一圈,嘟、跳一下,再绕一圈,再嘟再跳一下,你去注意看看,所以那个人都要去看心电图啦。在呼吸的时候,你从你的呼吸循环当中你就可以看的到,我的呼吸是什么状况,等你慢慢的把那个调整到很均很匀的状况,你的身体自然就改善了
换言之,就是每分钟呼吸几次,必须很清楚的掌握到,不能有长短差。所以,吸气吐气之间,吸吐之间可能有长短差,但是我告诉你,吸的肺活量跟吐的肺活量,是要平均的,是相等的,吸的肺活量大于吐的肺活量号,那你等一下就会变气球了,有没有可能一吸进来然后存一些在里面?存一些在里面,那你等一下就会变气球了。你这几十年来,难怪我只会那么大,你都在成气球一样,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吐出去的肺活量大于吸进来的肺活量,绝不可能。因为你不是气球,不可能的事。
所以吸吐之间应该是肺活量相当。你可能有一种感觉,我吸的很短促吐得很长,有这种情况,那是进气量比较强,出气量比较慢,比较弱。换句话说,入口处比较大,出口处比较小。用现在的话来讲是这样,但是总量还是一样的,那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入口处比较大出口处比较小,所以进口的量大出口的量小,因为小,所以它时间就加长了。告诉你,这是你的心理因素,你的鼻孔不会变的,鼻孔不会变的。
所以当你经过数息的训练以后,它会逐渐的调整下来,进入正常的状态。所以,它不可能有长短差,你这个观察一定要观察的很清楚。而且对于呼吸的细长,或者急促、柔软等情形也要能了然于胸。我对我这个呼吸的状况,它是很柔细的,或者很短促的,那要能够了解的很清楚。
因为这是下一步阶段训练的时候,你要用功的地方。行者若能准确的掌握到这些要领,不但没有长短差,又能很清楚的看到每一个呼吸循环的轨迹,这轨迹就它起点到终点之间的关系。甚且,对于自己呼吸的柔细或粗急或不正常的循环等等,都能了然于胸,都能够很清楚。
这个阶段,你就是看你的呼吸,你不可能没有呼吸,要把自己的呼吸这个部分先看清楚,清楚自己的呼吸状态是数息观的基础。而数息观是入住禅定乃至灭尽定的基础。虽然禅定是通外道的共修法,但是行者若不能止却或弃舍欲界中的妄想及欲望,将无法获得禅定!乃至于无漏智导引出离三界,所以禅定为一切修行的共法,若欲真实修行者,务必实践之。
我们这里告诉各位,这个观察自己的呼吸状态,你假如没有弄好,急急忙忙就开始数息的话,通常这样的人有两种失败的现象。一种就干脆放弃了,我不适合修这个法,那个是大善根器的人,那我还是老实念佛去。这个叫做心质狭劣,很脆弱,被人家一拳,打倒了以后,我输给他了,干脆让他死好了,就是那一种。任何修行都会有这种挫折感,那你必须要去克服它,去超越它。告诉你,你不是跟别人打仗,你是跟自己在打仗,那你就必须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我们自己连自己战胜自己的勇气都没有,那你要跟谁站?黑白无常来你怎么办?你只有任由他拖,这个不是修行者。所以修行者一定要坚强起来,坚强起来!
第二种失败的状况就是,他会去跟这种,他没有办法调过来的,不能适应的状况,他会去妥协。我们台湾人这种情况特别多,尤其是女众。我跟各位讲,尤其是女众,男众也有这种心理。像太太嫁了一个先生,不是太太嫁了先生,小姐嫁了一个先生,两个很不合,天天吵,但他们会妥协的很好,其实妥协都是女生在妥协的,没有办法,忍气吞声,他要骂就给他骂,他要打就给他打,反正我一天还是二十四小时。这这种修行观相当普遍。我跟数息没有办法去战胜数息,那我干脆就妥协了,就待下来了,在这种状况中,我愿意一直呆在这个范围里面,但是你一直没有进入数息的状态,一直没有进入。
你也会,很奇怪的,你也会一数到十,十数到一,就坐在那边猛打妄想。跟诵经人一样,他还诵的很好,好像诵的韵也很好,海潮音什么都很好,这里面连续剧不断,节目一直换,而且他相上做的很好,你要注意这一点,这…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