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行法 第四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的人很麻煩就是,你讀了一點書,就自己以為怎麼樣。上帝死了,上帝有沒有死沒關你屁事。你宣布他上帝死亡,上帝就死啦。那怎麼會是你想的呢!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一再的警告大家,你是個知識分子你特別要留意這一點,在修行中我們一再,我剛才跟各位講,我這一點講講常忘記,你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打坐,念經,念佛誦經,拜佛,持咒,修法,這些鏗鏗鏘鏘,一大堆喔,我跟你講,唐朝這些叫左道,旁門左道你知道嗎?。現在不好意思,為了民族大團結它叫密法,其實他是左道。

  真正的修法,我們叫真實法的那東西,他有叁個條件:第一個是疑情,疑情不是叫你非懷疑,是這樣子對嗎?我這樣念佛對嗎?我這樣拜佛對嗎?你有沒有這樣想過?你講的啊,他說我照你講的去做啊,弄錯你要背因果啊。我請問你,弄錯是你背因果啊?我背因果啊?你會說我是照你講的啊,你照我講的去,我講的要帶疑情,獨立思考。師父說要念佛,沒錯,你要念,你在念的時候,你要想說我這樣念對嗎?我這樣念是佛講的念法嗎?你就會發現,佛根本就沒叫人念佛啊,你知道嗎?佛在教我們念佛只有兩個地方,昨天講的,一個是藥師經,一個是普門品。普門品跟那個那個觀自在菩薩章,這兩個地方,一個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一個是藥師法門,他有叫你念他們的佛號。在彌陀經那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重點不在執持名號,它只有那四個字而已啊,重點在什麼,一心不亂,你是不是用阿彌陀佛聖號並不重要,所以你要懂得你在念佛也好,在持咒也好,在拜佛也好,誦經也好,打坐也好,你有沒這樣想過,我這樣做對嗎?這就疑情嘛!然後第二個步驟就是摸索,我要怎麼念才對?我怎麼拜才對?為什麼叫參禪?什麼叫做參?如何參?怎麼參才對?怎麼參才會開悟?有沒有,你有沒想過這個問題,有沒有去找尋這些答案。沒有的話不叫修行。所以你在摸索所的過程裡你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在摸索啊,摸索摸索只是摸索嗎?摸索總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你會去解決問題。第叁個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你不見得成功,但是你一定進一大步。所以疑情,摸索,解決問題構成真實法的本質,修行的本質。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弘一大師大家都認識吧?你不要點頭,你根本不認識,你只知道這個人叫弘一大師。弘一大師這個人你注意看,他一輩子都在修行,一輩子啊,但是他出家以後我跟你講,他根本沒修行,因為他出家已經快死了,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我問我師父說那你跟弘大師在一起,他怎麼講經!他說講經啊,他講一句話很喘,所以他講一句就有一個人要到他旁邊來聽,聽了以後把他的話傳出去,現在講叫麥克風,擴音器放給大家聽。他身體已經那個樣子了他怎麼修,你說他怎麼修?但是呢他一輩子都在修,你知道他怎麼修?疑情,摸索,解決困難。你去留意看看,我說他都沒修是指他出家這一段,他出家這一段其實是養病,你知道他的字很有名,你知道他很有名的字是什麼時候的字你知道嗎?是出家後第叁個階段的字。因為第個一階段的字我有,那寫得比我寫得還難看。可是他第叁個階段的字就是那麼好啊。他雖然病了那個手已經抖了,他寫的字,你注意看他是抖的痕跡啊。這是他德行。他開始匯集起來的狀況,所以你真要修行要懂得這叁個條件,帶疑情。所以拜佛,為什麼拜了八十萬拜,比我多那麼多,還不能成就,所以你不帶疑情嘛!所以我從第一拜就開始罵了!吃到這麼大書讀這麼多,那對著一張紙畫個小姐就一直拜,拜什麼拜,自己的爸爸媽媽為都不拜還拜??。我這樣拜跟那些人一樣,把狗背在身上,你狗背在身上,為什麼不把爸爸媽媽背在身上?。這不是莫名其妙嘛!那我這樣拜我到底拜什麼?我只是因為我現在要學佛,我要進入這個狀況,我必須跟大家一樣,我要走進來,這樣拜應該是對的。但是我找不到對的答案,對的理由。

  我從第一拜就我就這樣了。拜了十萬拜,我還在那邊搞不定。但是拜到二十萬拜的時候,我就發現學佛拜佛不是一般人想的。我開始鑽進去了,那個時候,學佛拜佛的要領自己就抓出來了。到叁十萬拜的時候就發現了,對了!就是這樣,修行就是這樣。那個突然間,有一陣子大概一個禮拜發現自己身體整個都變了。我說這樣拜就對了。那一個時間以後大概有一年多將近兩年,不必睡覺,晚上用功到天亮,寫一支筆,一個原子筆,一天寫一支。白天要上班,中午不一定睡覺,沒有為什麼,你說不可思議啊,是不可思議啊。你行法要這樣走過來。每一拜每一拜都帶著疑情,要怎麼拜,要怎麼拜?我後來拜華嚴經的時侯,我就是這樣子,行(拜),菩(拜),薩(拜),道(拜),這樣子,差不多拜有十萬拜。突然間一個出家人來,你在幹什麼?我在拜佛啊。他看一看,拍拍我肩膀說不是這樣拜。我說那要怎麼拜?一心頂禮南麼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行字法寶,一拜。好,一心頂禮南麼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菩字法寶,一拜。然後我就照他這樣就開始拜,拜拜拜。拜完了,因為我一天大概拜六百到一千二,拜完以後,咦,那剛才哪個師父來?不對啊!我門鎖著,他怎麼進來?一看門鎖得好好的啊,他怎麼來怎麼走啊?,那是誰呀?自然相應啊!你怎麼知道他是誰?那不可思議就不可思議嘛!你用大腦去想就沒有那回事了。我怎麼知道拜佛是這樣拜,我只知道反正家裡沒大人,沒人教,自己看自己拜嘛。反正這個世間就這樣子。佛法是很好,拜佛大家都在講,那你就拜嘛,絕對沒錯!錯的是因為你不知道,那你要怎麼知道?帶疑情,去摸索,你自然就有答案。到那個地方卡不過去了,他就來了。多少人問我“那個人是誰?”我說勉強講可能是地藏菩薩,只差他沒有帶錫杖而已,就這樣呀!你能確定是誰嗎,因為我就在拜,他就教我這樣拜,我就這樣拜。他教我兩叁拜就走了,那你還說什麼。所以學佛修行不可思議是在這裡。你用大腦想不來,大腦你會去想說我拜到那裡你來給我指導,這不是演戲,導演啊,對不對?但是你的定位,在法界中他自然就形成了。這也並不那麼容易。剛開始的時候像這冬天,你知道臺灣冬天又冷又濕,那個早上叁點半要起來,鐘響按了放到枕頭下再睡,睡不到五分鐘,“叭!”棉被掉下去了,你只好爬起來。那個天氣,哪有可能棉被會掉的。第二天還是一樣,大概我是第一天沒問題,第二天出問題,第叁天哪腿被拉出來了,奇怪誰把我的腿拉出來?第四天那不信邪啊,就躲得好好的,結果一支針,很粗的針哪從屁股插下去,爬起來啊趕快找有沒流血。幾天以後你就正常了。起來了,早上一定起來,要不然這韋陀菩薩又來了。拜拜拜。。還是睡著了。因為晚上差不多十二點多睡,叁點,叁點半要起來,拜佛還拜到睡著啊,厲害吧!你怎麼醒來,因為流口水濕了,冬天很冷被凍醒了,起來了,怎麼辦呢?所以我養成喝咖啡習慣就是這樣子。早上一起來來先泡一杯熱咖啡,這樣才不會睡著。你自己要去解決你的困難。假如你不解決困難,是沒辦法修學的,一定要,哪有那麼好的福報,沒有,好福報修不了。

  在那種環境困厄當中,你才有辦法解決你的困難。每一個人在你的環境裡,你一定要挑戰你自己,超越你自己,這才叫做疑情,摸索,解決困難。你不解決你的困難,誰幫你解決,只有你自己解決你的困難,你才能超越你自己。講到這裡是很傷感情的,你說我來學佛拜佛是希望“好命”一下,竟然我來跟你學,你來叫我去過那種歹命的生活,那我還來學幹嘛!不是,這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你想轉要凡成聖啊,你就得改造你的生命。這裡頭對於你的現有的福報,你只有增勝,增勝。只有比你現有的福報更好,不會更差。你說噢這樣我就很痛苦了,你別怕痛苦,假如是痛苦的人來,他會消除他的痛苦,假如你是沒痛苦的人,你會增長你的善根,你知道嗎。自己不會去找麻煩的,修行不是給自己找麻煩,我們是要轉凡成聖。按照每一個人現有的資格跟條件,你在這基礎上往上,有福報的人就有福報,增加善根,沒福報的人把業障消除,增加福報,然後增加善根。你必須走這條路,因為學佛成佛到最後就福慧兩足,這福報善根兩個都具足。所以你沒有福報的你先增長幅報,你有福報的增長善根,這是一定的。所以這個行法你一定要懂得這樣做。所以我們在這個前提之下,我跟各位談的,第一個先釋放,就透過觸功德把自己矯正,然後釋放你被壓抑的能量。其實,在觸功德的時候,假如有觸功德的人釋放根性能量是很快的。假如沒有觸功德的人釋放根性能量的時間會長一點,大概都差不了多少,這種狀況。他過了以後,你就會發現,他進入某一種狀況。“慣性”,你的模式會產生。這個時候你要記得,“參禪金叁角,置心一處”抓進來,很快,你就會看到善根,善根是怎麼動的,這個時侯轉識成智,捨識用根,全部起來,這些詞彙你都會用,在哪裡用你不會用,你只會背這些。學佛就是要捨識用根,學佛就是要轉識成智,怎麼轉?團團轉。他是在這個時候,根性能量釋放以後,你要開始轉識成智,捨識用根,進入初果。那一般來講,從這個唯智的立場不講這個,他就講明心見性。從唯識的立場來講就是“捨識用根,轉識成智”。那這個部分我們到初果以後才跟你講,現在別講太多,講太多你前面又不修了,後面怎麼講又一直,求知識以滿足,滿足自己的狂妄心。求知識沒用啊,這些我們都知道,你修過你就知道,而且你不會亂。但是你從知識上來看,你一定會亂。因為佛教知識太多了,大藏經那麼多,就是講這些,講讓你亂七八糟的,你的大腦分不清。像剛才講的,從唯智的立場叫明心見性,從唯識的立場就是捨識用根,轉識成智。你到底要講哪一個?講一講都打架,講一講都打架。你一定扯不清楚。這是從這個地方來談的。

  那麼我們剛才談到,這個從佛教現代化的立場來講,…

《藥師經行法 第四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