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真生活就是一部華嚴經 第一集

  認真生活就是一部華嚴經

  第一集

  海雲繼夢和上

  大家好!我們又一次在這裏跟大家見面。這次我們要跟各位談的是:認真工作就是一部《華嚴經》,這樣的一個主題。

  首先呢,要跟各位再一次介紹《華嚴經》是什麼?這樣的一部經,一般人通常這麼說,《華嚴經》是佛陀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所講的第一部經,這是一般人的印象。事實上佛陀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沒有半個人,他跟誰講經?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華嚴經》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之時的那個境界,這樣你就比較能夠了解。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那麼他成道是成什麼?那是個什麼樣的狀況?我想你要是個認真的學佛人,你一定很想了解那個東西。他坐在菩提樹下,坐一坐就說:“哦,我成道了。”他這樣就算成道嗎?你也可以去坐在一棵樹下,坐一坐說:“哦,我成道了。”反正都沒人知道嘛。你到底成什麼道?

  而他是有依據的,那個依據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就是描述他的那個境界。可是現在問題來了,就是說他在菩提樹下,誰在啊?誰能證明?那麼《華嚴經》所記載的就是他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個境界,又變成這樣一個問題啊。那假如我們要再講下去啊,那就叫做太深了。不是太深了,佛法不會跟你講太深,它就講說不可說不可說。那不知道是不可說還是不會說,還是不會聽,那我就不知道了。那這個地方是可以再繼續,再深入研究,就好像各位不止大學畢業,你還可以再進博士班,拿到PHD以後還可以再做博士後研究,這個都沒問題,它可以無限深廣的研究。而這個部分,我們已經有過相當多的成就者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我想我們今天要跟各位談的不是朝這方面講,因爲講太多的不可說跟不會說,大家都會聽不懂。

  我重新跟各位做一個定義:《華嚴經》是人類五大古文明的精華。這樣大概你就比較容易了解。人類到目前爲止有五個大文明:第一個,當然中國人講說就是中國文明;印度人講說就是印度文明;埃及人也講就是埃及文明;那巴比倫也是大家共認的,兩河流域的文明;另外一個就是最晚的老幺,那就是希臘、羅馬文明。那麼有的話,剩下來一個還在的就是當今的歐洲文明,還有現在正在興盛的美國文明,所以我們都移民到美國來。這兩個新文明現在有很多爭議,因爲它有很多的缺憾。從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到一次大戰、二次大戰把歐洲文明給打垮以後,才讓美國文明興盛起來。那麼美國文明興盛起來以後又進入恐怖時代,以後要如何了結這一段恩恩怨怨,現在還言之過早,我們就暫時不談。

  那麼反省過去的幾大文明,有一些比較獨立的文明,像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和瑪雅文化幾乎跟我們沒有關系。有沒有關系呢?現在還研究不到。那就我們所知在歐亞大陸有五個大文明,就我們剛才所講的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還有後來的希臘、羅馬文明。你可以留意一下,在地圖上留意一下,這五大文明圍繞著一個真空區域。這五大文明剛好從東向南走到西方,你去注意看看,中間有一塊是真空狀態的,叫做中亞細亞,也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中亞大草原。這個地方原來不叫草原,原來是森林很茂盛的地方。當然現在我這樣講是沒有研究過,我更沒有到過中亞地區。不過從人類曆史的文明發展上面來看,這塊土地有一個特色:它沒有過強而有力的政權,沒有過統一的國家,也沒有過統一的語言跟文字。它包括的幅度到哪裏啊?我們就不用去探討了,我只簡單跟各位這樣談。

  那麼《華嚴經》就是誕生在這個地方的一部偉大的著作。當然我們不否認《華嚴經》的根和種子是來自于印度,但是整個思想的形成它是在中亞細亞這個地方。那麼中亞細亞因爲受到這五大古文明的洗禮,我們要跟各位強調的是這一點。這五大古文明有一個特色,曾經興衰幾度。我們知道回教它有波斯帝國,後來最近一次是奧匈帝國,那麼這個就有兩度興衰了。埃及已經過去了,它不再來了,巴比倫也過去不再來了,那都只有一次。印度呢幾次興衰,中國也幾次興衰。所以你要注意到當它興起的時候,全世界這一帶的從歐洲一直到亞洲,它所有的文明資源通通會向興盛的地方集中,當它衰落的時候,它的文明就會散開,所以它民族會産生大遷徙的移動。

  這文明一産生遷徙,民族一流動的時候文化跟著走,文化跟著走。各位記得,好文化會跟著走,不好的文化會揚棄,你留意這一點。什麼叫好文化,不是你定義好我定義好就叫好,能夠爲人所接受,能夠生存下去的。各位從故鄉來到這個地方,這裏的飯菜你吃的習慣嗎?這就是個問題啊。你能接受的就是好的,你知道嗎?你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不好的,好不好不是你講的。所以經過五百年後會留下來的一定是好的。你從故鄉帶來的東西會留下去嗎?不會留下去的一定淘汰了。對不對?所以我們講的,文明的精華就是這樣,透過民族遷移的過程裏,把那最好的留下來了,不好的就淘汰掉了。是不是這樣?

  《華嚴經》就是在這樣民族遷移跟流動的過程裏,那把人類最好的東西留下來了。它不是留下什麼科技什麼文明,它留下了生命的真相,留下了生命裏頭的寶藏。所以《華嚴經》嚴格講起來它的定義就是解讀生命奧秘的百科全書,這是它的基本定義。

  你對你的生命奧秘了解嗎?我們跟各位講,我們人類,歐洲文明發展到現在,對于我們的生命它所了解的還在零的階段,還不到百分之一。說零點零是不可能,零點多有了,還不上百分之一,跟你講你去留意看看。

  我跟各位簡單舉個例子你看看,你有沒有挖過耳朵?有吧?有沒有挖過鼻孔?你知道嗎,全世界對人體了解最清楚的是印度人。你挖耳朵的那個工具,你去問問,你假如到有印度商店裏頭,賣印度用品的商店裏,你去問他們說,你們清耳屎的東西是什麼?你會發現非常令你訝異,他是用虹吸法。泡咖啡有沒有?那叫虹吸。他是點火,你一個管子放在耳口,耳朵這裏,然後上面點火,這邊(另一只耳朵)要壓著,關住,然後呢它會把你耳屎吸掉。你放心不會受傷,當然你要玩火燒到耳朵我不負責任。它有一個標准距離,然後就把耳屎清了。你有沒有用過?你只會用一根(東西挖),挖耳朵是人生四暢之一。對不對?好舒服啊,又好恐怖啊。不挖又不甘心,挖了又更不甘心。爲什麼?因爲你用的是危險的方法。它用的方法很溫,非常好。你有沒有清過鼻孔?你鼻孔越清越大,對不對?快要變成河馬那麼大了。你看印度人怎麼清鼻孔,從這麼清進去從這邊清出來對不對?甚至于把肚子裏面髒東西都可以清掉,有學瑜伽的朋友們你就知道了。印度人對人體的結構了解得比我們今天的人還清楚,這個就是文明對生命的了解。

  但是這個是表面的,對身體的了解而已,對我們真正生命的了解還沒碰到。那麼佛法在這個地方它不但告訴我們真的生命是什麼,假的生命是什麼,又告訴我們說你怎麼樣從假的錯誤的生命醒悟過來到達真正的生命境界裏頭,同時把你的真正生命從低品質的地方一直達到最高的品質,達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這個是《華嚴經》的指導。所以你想要了解生命的奧秘是什麼,那就請你看《華嚴經》。當然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華嚴經》是不夠全,它叫做略本華嚴,是簡略的華嚴,它距離標准的華嚴它還不足一半。標准的華嚴還叫小本華嚴,這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裏頭背出來給我們的。他怎麼背的我不知道,我看他不太及格。他十萬偈背出來現在剩下四萬五千偈,可見只有四十五分而已,百分之四十五而已。那麼是他忘了還是我們丟了呢?那我們不知道,現在留下的是這個百分之四十五的部分,那麼他沒有背出來的,那還很多。

  意思就是在整個文化系統裏都在探討生命是什麼?簡單來講,我是誰?我在這個世間要幹什麼?我要怎麼活著才有價值,才有意義?我想這個問題大家多少都碰過,因爲你找不到答案,所以就算了。沒意義也要活下去,反正今天晚上倒下去明天又醒來,還是要活下去,管它有意義沒意義,那已經沒關系,最重要是要活下去。可是你知道,你活得很無奈,對不對?那怎麼辦呢?你要怎麼樣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要怎麼樣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怎樣讓我們的人生活出燦爛?活出芬芳?這個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永不放棄的一個人生目標。但是現在,我們因爲忙碌,所以你還來不及想到這個問題就死掉了。你知道嗎?這種人生像什麼呢?我舉個例子啊,我不是說你哦,你不要對號入座。

  我在美國沒看過,臺灣是很多,有很多養雞場跟養豬場有沒有?大家知道嗎?你吃的雞肉,那個什麼麥克雞塊啊有沒有?那個雞大概養多久?不到叁個月。不到叁個月的雞,或者不到半年的豬,它成熟了沒有?還沒有成熟啊,對不對?那個肉是最嫩的時候,人最喜歡吃的,所以呢就趕快殺來吃了。換句話說,這個生命根本就還沒成熟就被你吃掉了,它根本就還沒有長大,知道嗎?所以你今天假如對人生的這個意義跟價值都還沒有探討就死掉的話,那跟那個豬跟那個雞差不多,你都還來不及成熟就“咔嚓”,就這樣走了。那不是一樣嗎?我們再想想看,我們的人生跟那個養雞場裏頭的雞一樣不一樣?你可能說你不一樣,我跟你講完全一樣。它是豬住在豬籠子裏面,(雞)住在雞籠子裏面,你是住在人籠子裏面。你不承認你住在籠子裏面嗎?一棟大樓,就隔那麼幾個框框,你把自己……你看塞塞塞怎麼塞進去,有沒有想過?那個天人在天上看,奇怪,那個人怎麼一直鑽到那裏面去,那麼多人一直鑽進去,然後晚上就這樣睡,白天又從那邊一直鑽出來?

  各位有沒有去看過企鵝?企鵝好多,那個公企鵝去玩了回來,從一堆企鵝裏頭鑽進去它會找到它太太。會不會找錯?不會找錯啦。我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對不對?企鵝那麼多它怎麼不會找錯呢?有人在猜,它有一個頻率,它有個味道。是不是這樣?我告訴你,他們都有門牌號,他們不會找錯…

《認真生活就是一部華嚴經 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