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耳根圓通章 第十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以後不一定亡所。首先你有所,那能所相對用能來追所,這個就是置心一處的地方,對不對?有能觀、有所觀。你從根性來講有六根是能、六塵是所,你從聞性我們講耳根來講,耳根能聞,這個是能,耳根所聞聲塵是所。所以你先發掘你的根性,根性先發掘以後,那塵境呢?要先捕捉塵境,首先你要把塵境先亡,所以你在捕捉到塵境到亡塵境這就一個功夫了,你想想看要不要半年。

  我簡單講半年,你不要說這我兩個禮拜就可以,我講半年你就說好,我用一年功夫,這樣我想你就比較會成就,你說這簡單,你講我就懂了,那你就完了。要能夠入流,現在開始假如我們,假設你前行的資糧道不說85應該75了,最少要75嘛,已經有了,假如你只有70分,別人用一年的時間你要兩年,你要記得,假如我說75分你有75分那一年,你就一年,假如我說一年你是85分的話大概半年,就是這樣子,除非你有特別的善根,我想不要這樣想。所以你要到能入流,大概要花一年的時間,入流要由所要亡所大概還要再花半年的時間,知道嗎?你捕捉到塵境是什麼,就是我們講在住的地方,你入流以後要捕捉那個心識,心識那個地方大概要一年,心識捕捉到要亡所要半年,要半年呵。這時間你慢慢的去體會,我講的一年不是剛好365天,講的半年也不一定180天了,你自己慢慢的去調那個地方。

  那麼到亡所以後,你就會發現有動相亡了,靜相來了。那你靜相會常常捕捉不到,因爲在動靜之間兩相沒有那麼快,所以這個大概動相亡、靜相再亡也要半年,不過你聽過以後“那大概要兩叁個禮拜就可以了”。動相亡我們理論已經知道,亡靜相就快了,就快了,因爲你的工程面已經建立了,所以這個地方技術面要突破會很快。所以它講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是講到動靜二相,所以從頭到這裏基本上來講大概兩年,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你的識性就過了,過了識性就進入根性了,那麼進入根性這個時候就破無明了。這個時候從第二念要到第一念破無明這裏,叫做如是漸增,其實你這個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時候,在識性這邊或者已經破無明進入到根性那邊,那就個人的修法了。有的是先破然後進入根性,生命能量爆發出來了,有的沒有,在識性不起作用的前提之下,他還要再加工用行一段時間,他才能破無明入根性。有的在這邊動靜二相一靜止以後,他很快就會破,這個是每個人的進行不一樣。

  那麼在這個時候有一種狀況,我附帶的跟各位提一下,你身體的變化你自己可以感受到,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因爲你在做這樣的訓練的時候,會有一種情形叫做注意力,這個注意力就是我們的意念,你的意念到哪裏,意念的活動,這因爲是做意修行,這個意念的活動會使你産生一種氣動,不是氣動,叫氣流。那氣流會在你的身體上到處亂轉,這個氣流跟觸功德的那個狀況不一樣,觸功德所産生的氣動那有點像是肌肉或神經系統,大概主要是這兩個系統,它引發你的氣動。那麼另外一種你聽到聲音,看到光,有沒有,這一種都屬于內分泌系統,你注意,主要是這四個東西。一個是肌肉細胞的問題,一個神經細胞的問題,這兩個會造成身體的氣動,假如是內分泌的問題跟血管內的問題,血管就是血管壁的硬化,血管壁有沒有積什麼,積油,積油呵不是雞呵,不是地上跑的那個雞,血管壁裏頭的油很多了,那叫膽固醇是嗎?那還有如血液裏頭,什麼水份太多了,什麼血濁那些,那是一個系統,它這四個部分都會調整。那麼調整血管系統的部分常常會聽到聲音,因爲你血管那都是微血管的問題被阻塞到,那現在通的時候,啵的一聲它剛好在你的耳神經附近你就會常常聽到像土石流一樣,整個山崩地裂的狀況。遠一點的聲音小一點,近一點就是離那個耳神經系統越近的聲音越大,那內分泌問題,你就會常常感覺輕安。

  所以這四個系統裏頭所造成的東西都是觸功德,觸功德。但是你到了這個地方來的時候,它所發生的變化那就不是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很難跟你講了,我能夠用現代語言講的,我想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那其他我不會講了。到達識性到根性之間轉化的時候,每一個人的身體裏頭你那個氣流會推動,有的從哪裏開始不一定。一般來講就傳統的標准講法是從海底輪,七個輪脈,七個輪脈那每個輪脈蓮花瓣不一樣多,加一加七個剛好五十叁片,你就知道五十叁參是怎麼參的,都跟這個有關。那我們不在這裏跟你做彙合,這個東西今天的佛教沒辦法講,誰去彙合誰變外道,誰倒黴。我已經很倒黴了不想再那麼倒黴,所以我就不講這些,但是這樣就好了。這個地方我們是可以說他會通,這個通叫神通,因爲神經都通了,所以一般叫神通。他從海底輪到有的叫百會、有的叫頂門就到這裏就對了,不見得每個人都七個,像釋迦牟尼佛這種身體的人,他一通就全通了,因爲他七個輪脈,他平常的武功訓練的時候他就通了,所以練武的人要通很快,他啵啵啵可能兩叁個就通了。像我來通的話大概要變七十個,這障礙不知道有多少,弄了老半天我只知道海底很大而已,其他不通,打不上來,因爲身體不好一直要運氣的時候不會運,也沒有人指導,我都自己摸的,就摸到那裏就摸不上來了。

  那要怎麼通呢?那以後再講,所以我一直在找瑜伽師跟氣功師的原因也在這裏,其實不是要幫我,因爲我已經老骨頭了不用了。但是每一個人假如有這種訓練,它是有效的,瑜伽跟氣功其實它在訓練的就是這個哈達瑜伽。所以印度佛教進來以後爲什麼瑜伽沒有進來呢?是因爲中國有氣功,有氣功它速度比瑜伽快,比瑜伽快那個東西就沒用了,你來的東西要是比氣功好的話,當然就會在中國留下來。但是因爲在盛唐時代瑜伽進來的效果不會比氣功好,所以它就沒有留下來。那現在因爲氣功衰退了,所以瑜伽就很興盛,因爲它的指導步驟比較微細,所以你從兩方面,哪邊來都可以。但是這一個地方我們告訴各位因爲它跟你的身體健康有絕對的關系,你要學要好好學,我們不能夠說外面的那些瑜伽都不對,因爲我們實在無法去分辨,大家都透過廣告我們看不清楚到底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這個我們就暫且不談。但不管怎麼樣你要跟誰學你一定要好好學,不要急著愛表現,愛表現就會變成假修行,到時候不只像外面那個賣膏藥的十八般武藝,很有可能你就變成外面的美容、健康的那種瑜伽,這樣的話就是假修行了,不是真修行。所以我們每年有一次請印度Acharya來教我們,那我想這是非常可靠的,所以大家應該要學你就從頭到尾仔細的學,每個禮拜共修一定要有。

  不要說21天學好就好,那你沒有辦法再進入狀況,這東西都要一再一再的訓練,這個訓練以後你的色身本身就會有一些變化,而且這個步驟、感受都很清楚、很明白,這個叫如是漸增。其實身、心、靈各方面都同時在起變化,所以在這個行法裏頭重點就是在這個如是漸增。在漸增當中這第一個就是從動解、靜解到根解,他一直上來,所以他前面講的後面講的都不太一樣,因爲隨著你的進步逐漸的展現。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第一個從識性這邊,第二個從識性這邊到根性這邊,第叁個根性這邊要到根盡所以能聞所聞盡了,這個地方這個根性的部分走到這邊的時候還要用盡了,不用根了,這不是不用根就是把根性變成你的生命因素了,這是一個轉化。在這裏面我們講的就是舍識用根,舍識用根我們跟各位講過,是舍掉第一生命,第一生命的識性爲主導的生命動力,舍掉這邊。

  那用根呢?就是進入第二生命的領域,可是在這個地方基本上舍識用根從行法中來講,初用根的時候還是屬于第一生命,因爲你做意用根,要到這根性完全變成你生命因素的時候,那已經不是用根不用根的問題了,所以到這個時候叫做盡了。盡聞就是根已經變成無功用行,不是有功用行,他不是做意用根,這個盡聞,聞性能聞的這聞已經不用了,用盡了,那就用根了。那根成爲他的生命因素以後就用覺,覺就已經超越跟識的問題了,從這個地方開始才叫做第二生命。他還要再繼續成長,還要繼續如是漸增,這個時候叫能覺所覺空了,這能覺所覺用覺,覺還要再超越,叫能覺所覺。當能覺的覺也空的時候就了然不生,這個時候就進入了所謂的滅,進入空的領域能覺所覺盡了,那就是進入空。那麼空呢?空跟覺是一體的,空只是比覺更高級的覺而已,那麼這個時候的空要逐漸的前進,它不講不住也不講漸增,它叫做極圓。

  空跟覺都到了極圓,就到了終極的地方。這個時候能空所空滅了,他用空用滅這兩個字其實是爲了要接下一個能空所空,滅了,那就滅再出現了,能空所空盡了,盡了再來就産生滅的現象,既然有滅就有生,所以呢它要生滅都滅,也就能滅所滅皆滅。有滅就有生嘛,所以它這個地方就講生滅既滅的滅也都滅了,是指這個樣子。這裏面我們都看到它一步一步往上走,一階一階一直往上走,它不是停止的也不是靜態的,這一點大家要把它弄清楚,修行就是這個樣子。這一種成長的部分我們要不能弄好的話,這現在跟各位談的,它就變成工程面了。那你在實修的時候、這個地方你工程面很清楚的時候、實修的時候它很快,一階一階一直往上爬,那你就不會疑義了。工程面弄清楚你也不必問了,我來到這裏我很清楚,來到這裏我很清楚,這是一條路。

  有一種狀況你必須要小參的就是-----咦?那我們是這樣子,我修到這裏怎麼變成這個到底算什麼……有沒有?,因爲我們在談的語言文字這個部分,你只吸收這個部分,因爲你實際進行的時候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那你的感覺符不符合呢?那個時候我們就要叫做小參了。那要小參的時候你一定要記得,絕對的恭順心聆聽。當然大家很樂意,我們都知道,但是你這個地方一定從修法的立場呵。我們今天是很麻煩,有這種情況,我跟師父約一下,就來了這已經很恭敬了,已經先約了,沒有突然間冒出來,這…

《耳根圓通章 第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