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麼雙身修也就是這樣意思。我們在這個地方看,你現在選了哪一個識,在這外面這一圈,到最後你選了哪一個念,那就在這一圈,裏面這一圈,到最後你會停在受這裏。受,就第叁念,有沒有,這是叁果,進入第二念,色是四果向,等著破無明入第一念。在這裏哦,從這裏看,所以你現在把因果看清楚了。
“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這是因,你要到這個地方來才叫因,然後呢,果,我們剛才把果也給你講,“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于世名觀世音”,你就在這裏看到果了。真的發菩提心你是要到第二念、到第叁念,二、叁念之間才發菩提心。我于彼佛發菩提心,你的果確定以後你才能發菩提心,你果都不確定怎麼發菩提心?
現在頂多你也只能夠照著我們的話講,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所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我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什麼叫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呢?我聽師父說叫做發止于至善生命境界的心。什麼叫做止于至善的十全十美的境界的生命的心呢?就是止于至善,我哪知道。就是這樣,你只能發這種心,因爲你現在根本不知道止于至善是什麼。但是當你到了這個時候,最後這一圈,跟受之間的時候呢,那你就知道佛國度是什麼,因爲你已經隱約看到了,那個果才能真的發,真的感受到果的存在。
現在你只能夠知道,因爲師父說、因爲經典說,師父這樣講好像有道理,只能夠說好像,那這個圖看的很清楚了,我終于相信了,你就跟著這樣畫葫蘆。這個時候只能說你念佛,念佛一聲福增無量,增多少呢?我哪知道,師父這樣講就福增無量。福增無量怎麼還沒有福呢?因爲我業障重,禮佛一拜罪滅河沙,都拜那麼多拜怎麼沒有滅呢?因爲我的罪比河沙多的不知道多少倍。
就這樣子也只能夠這樣講,理論上好像都可以通,事實上你的大腦裏頭還是都一片空白,因爲你都沒有經驗。到了二果、叁果之間你就逐漸看到了,那個識定了,念也快要定了,逐漸的你那個果地的那個佛果,你就看清楚了。識的取舍及住心即性德、出離因,這個出離因跟性德已經都逐漸感受得到了,再來佛刹也隱約可見了,那個真菩提心才發的起來。
因爲你一定,一定這個地方你的菩提心就確定了,就確定了。一定下來,這定位啊,在跟各位講說,你要定位,定位是定這個,從智正覺世間來講,定位是定這裏,是定在這個地方。那麼這一定,器世間你也定了,佛刹,對不對,因爲你在這個地方性德展現,你的眷屬世間也能夠定了。所以這定位怎麼樣,爲什麼我們跟各位講說,你一定要領執事,發心當義工,從這個地方去曆練,你這個“識的取舍跟住心”你才容易定,才容易確定。
當你一確定以後,其實你要做什麼大概都知道了,大概就知道了,更何況你從這個“受”到第二念,那這個時候大概,因爲你必須確定,不然你這第二念怎麼到第一念,這個無明你要怎麼破?無明起的作用相當的廣,你來到這個地方就要等一個機會破這裏嘛,等那個機會破啊,因爲你已經定位了,有沒有,從這個地方,二果位到叁果位,確定以後來到“四果向”。這有一點好像是“等覺菩薩”,當然跟等覺菩薩差很多,在二、叁果之間等著這一個無明起,“啵”就進去了,破無明就到第一念了。這個地方它是相當明確的,當你不到這邊你看不出來。
我們跟各位談,修行論功夫在這個地方。在這裏呢,我們沒有別的,這裏就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怎麼走了。我們在這裏告訴你因果之間的狀況,這個狀況,這個理論從這裏來看,要進去就容易了。至于你從這裏進到第一念來,這個證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怎麼樣入這邊呢?我們在這裏面講的,這個動、靜、根、覺、空、滅,動靜在這邊,這個一破到這裏叫根,從根開始,這動、靜、根,都破了以後,因爲無明起這邊就識嘛,這邊用根嘛,根以後要有覺的能力,才是從這裏進這裏,這個時候呢是舍識用根,那麼轉識成智,還要再轉過來成爲智慧呢,這個根才會能覺而入這邊,從這裏要入娑婆若海,那覺、空、滅要起作用,那是第二個階段。
在這個地方我們跟各位講,從這裏第二念到第一念,你的生命有一次非常大的爆炸,生命能量整個爆炸出來。那就是爲什麼“哈達瑜伽”我們叫“力瑜伽”。力、那個能量,從這裏爆發出來的。要怎麼爆發?可以用力去推動它,這哈達瑜伽的訓練法,那我們在訓練呢,這個地方不做特別的去推動,差別在這裏,因爲那個推動要有指導的技巧。這一個爆炸,是你力量的産生,那個力量不是我們講的那個POWER的力量,它是ENERGY能量,生命能量。從這裏這個色第二念到這邊呢,因爲破無明,把無明一推翻你的生命能量整個出來了,但是這些能量出來以後,你只能安住在相這邊,就是用根,一直用根,根要怎麼導入娑婆若海,那就要智慧的能力了,這個地方還要再一次發大願。
我們來到這邊,叫哈達瑜伽的修法,“思辨瑜伽”可以幫助你,思辨瑜伽在這裏要把你推動到這裏也可以,用“巴克提瑜伽”來,那就相當快,但是巴克提瑜伽你很難做得到,巴克提瑜伽難做得到。你能不能夠像剛才說講的,拿去吧,你就拿回去放著你都不會吃,你只要想說既然他叫我拿回去當然是叫我吃,因爲他都在吃了所以我也吃,你這類比法這樣子巴克提瑜伽修不成,那你說不吃餓死啊,那就餓死嘛。你的大腦沒辦法,你的大腦會用類比法,會很當然的推理,這個叫做想當然爾,因爲你用大腦去想。
巴克提瑜伽就是告訴你1就是1,沒有1.1,沒有1.5,沒有2,沒有3。那我們很難的就是,跟你講1,你就跑出5678都出來了。這個巴克提瑜伽你就沒辦法修,你這個時候想要修巴克提瑜伽,大概不只無有是處,你的副作用會很強,所以第一個呢我們先叫你修這個。“初從聞中”是指這個,我們都“初從聞中”就變成耳根了,耳根圓通好像也對,因爲用耳根圓通來修,用耳根來修是好。但是這個“聞”,可能不只是耳根六根都可用,用來做什麼?因爲六根都是來自你的身體,透過你的身體這個六根,主要修的是你生命能量的兌現。
我們這樣病恹恹的,不能夠說病恹恹的,你的能量非常有限,要想讓你的生命確定在無限的生命、永恒的生命裏,你的生命能量要能夠完全的兌現出來。那色身呢?色身壞了不要緊,你的生命能量還在,現在你沒有辦法進行,但是這個哈達瑜伽假如只停在這裏的時候,那也很麻煩,你可以修得長生不老。
這個兌現就可以長生不老,你的色身也不會壞掉,色身不壞幹嘛,你不能出叁界,你要記得哦,長生不老不能出叁界。那麼長生不老的,動物可以長生不老,羅刹可以長生不老,那他永遠是羅刹,猴子呢,那永遠是猴子,蟒蛇呢,永遠是蟒蛇,狐狸呢,永遠是狐狸,它不會死的,這有什麼用啊?你不能出叁界,我們目的是要了生死、出叁界要到淨土去,猴子只能在這裏。
同樣你要是人的話,你也只能在娑婆世界,那就麻煩了,娑婆世界色身不死可以鍛煉的出來,因爲你有足夠的生命能量維護你的色身不死。但是呢,不死有兩種,死了以後再來,你很清楚,有這種人,死了以後再來,對前輩子很清楚,生生世世都很清楚,但是一直死了以後再來這裏,因爲這個世間的種種煩惱還是侵襲著你,種種的無常還是一直到你這裏來。那你只是練得一個長生不老的、長生不死的那一種特異功能而已,但是其他的無常還是到你身上來。
你要知道,你不死,你的子孫都死了,對不對,你不死房子也壞掉,你不死山河也變化了,到最後人類都滅絕了就剩下你一個怪物。那個時候人家把你叫人,就像你現在叫羅刹一樣、叫那些神一樣,那只是你是羅刹、神以外另外的人而已,那其他的人呢,都不見了。你要留意哦,這個就是問題,所以特異功能有這種狀況。
那你不能夠說,我有了足夠的能量以後怎麼樣,那不行。我們就要從根這個地方再起覺、智慧的能力,那麼入空就進到第二生命裏頭去了。那空以後呢,你不能執著在這裏,要滅,那這個是百分之百的真實生命領域裏。那不是說我破無明就全部都到了,沒有,那是第二個工程。所以我們說到了極樂世界,還有第叁個世界,還有第四個世界。極樂世界是第二世界,後面還有第叁世界、第四世界。那個呢,是我們建立自己淨土的時候。
這個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你自己要能夠了解到,那一個能量怎麼拿來運用。拿來運用,第一個就進入自受用,你得根的話就根本智,根本智轉成自受用法樂智,完全在你的第二世界、第叁世界裏面,然後從自受用法樂智再成立他受用法樂智,那你的眷屬,你在這個世界你就可以饒益娑婆世界的衆生,就在這裏啊。
那你離開以後,就是說離世間以後入法界,入法界以後呢,事實上從普賢菩薩的定義來講,那入法界、出法界他常在法界中,沒有所謂出入的問題。我們是從因地看果地有入法界的狀況,你到了法界以後呢,法界跟世間,你是一起運作的,那個理論就不是你現在大腦所能想的。所以我們一再告訴各位,你的大腦不要一再的在那邊掙紮,少用大腦,你從實際的行法去做,只要你第一步走上去正確就好了,其他你都不要管。
我們現在關鍵就在你第一步的問題。修法這個東西,二十年前我就講這個,講這個沒有辦法,因爲你的基礎沒有,你沒有辦法入到“住”,沒有辦法“入流”,你初果沒有辦法入。你一直講到四果去沒有用,一直講到從這個相入娑婆若海那沒有用。我們關鍵是在,你到底有沒有辦法入流。
好了,現在發現你一直沒有辦法入流,是因爲你人格有問題,人格性不健全,沒有摸索的耐心、沒有發出離心,真正的出離心沒有的話,那你怎麼入流。你還黏著在這個世界,你怎麼入流啊,入到第二世界的流去不可能。到“住”這個地方才叫入流,要證果,是從第二念到第一念那邊,那你入流都沒有你…
《耳根圓通章 第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