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圓通章第十叁集
海雲繼夢和上
今天佛教界之所以到末法,要到無法的階段,就在那邊亂剪貼,用大腦亂剪貼。
大概在十年前,有個初學,大概也學不久,我想叁五年一定有啦,也是屬于很精進的,他就告訴我:“《楞嚴經》要趕快修。”我說:“爲什麼?”“因爲第一部被滅的就是《楞嚴經》。”我說:“被誰滅?”“到時候,你知道那個印刷都印不出來。”我說:“你去死啦。”印刷會印不出來?那不知道從哪一個大德那邊……所以我說這不叫大德那叫大竹(臺語竹與德同音),不是大德,孟宗竹的大竹。怎麼會是這種講法呢?但是這一個我們認爲都無所謂,它只是一個枝末,冰山一角。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你要特別注意,你不要光是文字中剪來剪去,用文字剪來剪去法就滅了,你放心,所以我們一再跟你講,你要去找到那個實體,真實的是什麼?
現在,我們在跟各位講的是整個結構當中的那一個結構而已,皮肉都還沒講,大的格局還沒跟你講。假如要講法界叁觀,那你就知道,叁法印怎麼樣子轉到空性一法印來,那空性一法印又怎麼轉入人性,人性又怎麼轉入到人情味,那一脈的變化那你可不知道了。從真空絕相觀到理事無礙觀,理事無礙觀又到事事無礙觀,那是什麼?那個變化在哪裏?都不知道啊,就是語言文字在那邊轉來轉去,怎麼會轉到佛法裏面去?你完全轉不到位。
所以我們希望每一個人在修行的時候——修行,你不是做知識。有些人他當學者我們也會鼓勵他進到禅堂、進到佛堂,參加一點活動。就是有些人他辦學問,什麼都不去,自己在那邊亂搞瞎搞,一定出問題。你要進來一下,那你才知道“爲什麼修行人都在創造第一手資料?”“爲什麼這些修行人都是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哲學家?”你到叁民書局去看看,世界一百位哲學家,你看在中國所選的每一個都是出家人,爲什麼?你就要知道說這些出家人的那個親身體驗的那個體驗是多麼的重要!那你今天要修行了,要講體驗的東西,絕對不是你口頭語言接來接去就可以,這個先弄清楚。
我們昨天講到“入流亡所”,這個地方我們要跟各位講的(內容)沒那麼容易講。就是你前面要先揀別清楚,你那個心境不先調好、心態不健全,你根本沒辦法碰。心態有兩個:一個是很高興的,來到這裏像看偶像一樣,“劉德華講的都對”,你不要把我當劉德華;“林志玲講的都對”,還好,我不是女生。像偶像崇拜的時候,他講什麼都對,他打個噴嚏也很好!那你什麼也沒聽到,你聽不到真的,因爲你變成偶像的話,就跟影歌星一樣,沒用了,你聽不到東西了。你要很真誠地去接受那個真理,不是你看我對眼那我講的都對,那就完了,不能這個樣子。那個人我很討厭,但人家講的是對,我還是接納,討厭歸討厭。可是真理呀,你要有這種情況,你不能夠說不看真理只看人,那你就依人不依法,那不對。另外一種狀況,是那情境心境很惡劣,你什麼也聽不進去,聽進去也沒用,那就皮皮的過去了,那不起作用的。
那兩個心境一定要除掉。我們跟各位講說,你在人生中情緒很高、情緒很低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只有錯誤。你一做了決定以後,你要後悔就來不及了,你已經決定了。所以我們說爲什麼離婚,你離了就昏,爲什麼什麼昏倒,你在情緒最低的時候蓋章,那你一蓋下去就完了,等後悔“哎呀,不該”,不該,已經離了,不該?所以假戲真做的很多,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接納,真理給你也沒有用。
而且你就最容易對號入座:人家在講真理跟你也沒關系,你也萬箭穿心哪,通通射到你這邊來了,都在說你了,因爲你的心境就這樣啊。我們在講修行在講心性的東西就有缺點要改,有優點要學。你看,情緒好的時候人家講有優點要學,你看都在說我,我都是優點,情緒不好的時候有缺點要改,你看都在說我!沒人說你,只是人家講這樣子而已,跟你有什麼關系?所以你要進禅堂,還沒進禅堂之前自己先調好,調好以後再進禅堂。
那個時候,你自己在打坐的時候,那個心境、那個塵境要怎麼出現,你才有辦法掌握。所以我們常常入座的時候會有這種情況:這只香完了,完了歸完了,還是要坐,因爲你已經知道你的情緒不穩。不穩那個時候就是調心、調氣、調心的時候,要調進來。看我功夫夠不夠,我幾分鍾調進來?本來叁分鍾可以的現在叁十分了還調不好,也調到那個地方而已再也進不去。情緒很不好的時候會有,那個應該不多。修行人常有這種狀況啊!那你根本就沒修,情緒會有變化你就一直在變異念那邊,你連善惡念都進不來,那怎麼到生滅念呢?哪有可能修行呢,所以當你那個情緒一直在起伏的時候,你別想,你只要好好做人不造業、不墮落、不入叁惡道,那就叫做阿彌陀佛。所以情緒一定要調好,修行人假如一直還有情緒,那不叫修行人。這個先弄好。
弄好以後你才能知道什麼叫入流,因爲你做了,這個時候你一直調到這個地方。一個身心健康的人要入流,大概叁個月,所以你說“我才接觸”,你不用擔心;一個層次比較低的,差不多一年;身心健康再差的人,叁年;一定會過會到這裏來。那麼你假如一直在那裏被波動,環境一直波動你,譬如說事業一直纏繞著你,放不下;子女有特別狀況,你也放不下;這種情況你一直沒辦法入流,你一直在變異念跟善惡念那邊,你不可能到生滅念這邊來。有些人叁不五時,半年一年發作一次,這個大概都是人格有問題,這是他福報大,所以他有權利發作,因爲他有福報就可以發作,那個不算,那個再怎麼修都進不來。不是佛門不歡迎你,是你自己無法進佛門。你不要以爲說我們談到這裏都在說你,沒有那回事,是你自己的問題。
那麼入流這個部分,現在我們要講到最微細的這個部分了。那聲塵你要抓不到的話,你就只有在善惡念那裏。聲塵,你要抓到的是水聲,那就變水塵了,那不是水聲,要留意到這裏。那你說狗叫,那是狗塵,那也不是聲塵,留意!這個你要怎麼去分別,我們叫“綜合法塵”,你要有辦法把它除掉。這個是假如從修行技術面來講,這是真正的資糧道,前行的功夫。這“綜合法塵”你不除掉,你沒有辦法到六塵的元素裏面來,六塵的元素你抓不到你怎麼去參?所以這一個要領我們很期望你真的能夠好好去訓練這些,好好去訓練。
再怎麼講,回過頭來還是到你人格性的問題來,你這個調整好,要掌握到這裏,你才分辨的出來,要不然坐下去你都是“綜合法塵”,既不是法塵,也不是五塵,是“綜合法塵”。有的是從意識形態來的“法塵的綜合法塵”,那你就更扯不清楚了,你坐在那邊“就是這樣、就是那樣”,都你想的,你沒有聽到對方的聲音,都是你自己的聲音發出來的。這個時候你就很容易産生有個聲音在告訴我,然後那個聲音說“我是文殊師利菩薩、我是觀世音菩薩”,大概這兩個最多了。從來沒有普賢菩薩告訴人家什麼,因爲你也不認識他,你的潛意識跟意識流裏沒有;你也不敢說地藏菩薩告訴你,因爲你嚇就死了;要不然就是大智的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你的,要不然就是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告訴你的,所以你看一貫道出來都是濟公跟他說的,因爲那是你意識流裏頭的法塵起作用的綜合法塵。我們跟各位講說你最好少碰這些,你也碰不到啊,要碰到你也不認識,反正他就起作用就對了,所以這些我們都跟你講叫做“鬼通”,那“法塵的綜合法塵”是你意識流裏頭的東西去跟鬼道相結合的。鬼,不是有一只鬼跑到你這裏來,那不可能的,那是你的腦筋那個綜合法塵在起作用的時候,有那個下流的因素在起作用,不是上流的因素起作用,你才有那個東西,所以我們告訴你不要去扯那些東西。法塵你不要動,動了都是那些。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不要通!你通的都是這一通,爲什麼叫“神通六號”,因爲第六塵起作用。
前面五塵它起綜合法塵的時候,那你很容易變成起各種通,你用色塵起綜合法塵,色塵變成綜合法塵去起作用,那你就會有眼通,那個眼通不是真正的五通。那五通仙人你看看,都是從色塵變成綜合法塵以後,你一再去鍛煉的。所以在這個地方假如拿捏不好,你在“生滅念”跟“善惡念”之間去修的話,那就是“五通仙人”,這是指你修得好的,“外道成就”五通仙人。那個不是不行,所以你要修什麼神通我是可以教你,只要你交個幾千萬把我們廟裏蓋好我就可以教你這一招,你出去你就破産了,你財産全部繳光了。我跟你講這個是絕對可以修的,而且那個技術面我們也很清楚,但是副作用很多,這是保證你得副作用我不負責的。我們之所以告訴大家不要這樣修,原因就在這裏。
你必須把綜合法塵給除掉,剩下來的那才是這個五塵,我們不講六塵。法塵我是跟你講最好是不要修,你有那個根器再來講,要不然不用,因爲你那個綜合法塵跟法塵你根本分不清楚,但是五塵跟綜合法塵你就分的清楚了。這個時候,你用這五塵的元素的哪一個修這五根都可以。好修啊,你在分辨這個部分“綜合法塵跟五塵之間的區別”,只要你稍微進入狀況你就可以發現到,在打坐上、靜心上……
所以你那個心要平靜下來,你就不能夠心的頻率不穩定——我們的術語叫“心的頻率不穩定”,事實上就你的情緒波動太大。爲什麼說修行的時候,到那個時候不能吃太油的、不能喝汽水,有沒有?我們在前行都跟各位講了,要打坐你不要鹵肉飯吃完再來,坐下去你就坐在豬油裏面,你全身會油滾滾的。不能喝汽水,那刺激性的,不能吃太辣,這些都是一個基本條件,因爲會造成你的情緒不穩定,不是不能吃,你知道嗎?下了坐以後可能肚子很餓,你說“那下了坐不要緊”,那也不行,下了坐大概要經過半個鍾頭到一個鍾頭以後,讓你的生理機能的運作恢複正常以後,你說“我是四川人一定要吃辣,我是重慶人一定要又麻又辣“,那可以。那個時候一個鍾頭以後…
《耳根圓通章 第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