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討。什麼叫忏悔,忏悔就是反省跟檢討嘛,對不對,忏悔的定義呀,你知道嗎?不是一定要唱歌,唱往昔所造諸惡業,哭的眼淚大小滴亂滴,那個不叫忏悔,那個照相叫演戲。忏悔真實意就是反省、檢討,自己真正的反省跟檢討。假如沒事的話,大概把這個禮拜來的事情反省一下,有事的話,針對那件事情,爲什麼我會犯這個過,做這個事,好好去檢討。
那麼檢討我們有原則,第一個叫理忏或者通忏,理論的理,通就是一般性的,這個部分是一個的忏悔法。另外一個叫別忏,別忏相對于通忏,一個叫事忏,相對于理忏。就是有發生的事情,這事情明明就這樣,爲什麼會這樣,會不會有我不知道的,保留嘛,會不會這是什麼業。想清楚了,基本上問心無愧,那就不是我的事,可是明明就是不如意的事,不如意我就拜。這件事情我想一想我沒錯,于理無虧,于事也無損,我也沒做壞,人家對我這樣,當然是誤會,你就算了,你就看開,你就不會悶在肚子裏,老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氣。你不要這樣想,你想開了,我沒錯,大概是他看錯了,弄錯了。他弄錯了,原諒他嘛,事情就過了。這是有事發生的時候叫事忏,或者叫別忏,個別的一個一個去忏。
假如沒有,沒有的話叫通忏、理忏。想不出來,那一定有道理嘛,道理是我不懂,不是他不懂,對不對。爲什麼會這樣,是我不懂,我不懂,我忏悔嘛,免得到時候我後悔,對不對,我不用後悔嘛,我先忏悔,等事情發生了,到時候說,哎呦,我已經一百零八拜了,不要找我,對不對,我就不後悔。不要到閻羅王那邊,閻羅王一講,啊!對!對已經來不及了。閻羅王一講,有啊!我拜一百零八拜。他說不夠,要拜五百拜。那你去找海雲法師,他叫我一百零八拜,其它由他算帳。這個你記得,我們先做你就不後悔,想不通的,就通忏,就理忏,理上一定有道理,只是我不懂而已,我不知道而已,那你就通忏。
還有一個通忏、理忏,就是業不重,不生娑婆。既然來娑婆,就有很多業,所以我就拜,我也懶得去想,少想,不要用大腦,少想,反正這樣子該拜就對,這也是一種通忏的方法。通常事忏跟別忏是比較具體的事情,比較具體,譬如這東西把人家弄壞了,哇!人家很生氣,我們認爲小事一件,可是他認爲大事,你知道嗎。
有一個太太,那太太是已經七十歲了,先生也往生了,七十幾有一天她很傷心地在找一個戒指。戒指,爲什麼傷心,她說什麼一個木頭刻的戒指,木頭刻的丟了就算了,她說不是,那是我先生在訂婚的時候做給我的。那就不一樣哦,那是價值的問題,在我們來講可能不認爲是怎麼樣,在她來講,那是終生大事,對不對。先生不在,我唯一懷念先生就摸著這個戒指,現在戒指不知道丟哪裏去了。這個可能就是個大事,這個我們可能都不懂,不知道,我們就忏悔,你不要到時候想到才後悔。這個功課都是這樣做,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就會充滿著一種喜悅跟感恩。
有一次,一個婆婆找不到假牙,假牙不知道弄哪裏去了,哇!全家大家找找找,找到沒辦法,一套假牙很貴。他兒子說,媽,就再去配一個,她說我不甘心,又翻箱倒櫃,那個晚上找到天亮都沒找到。沒找到,第二天就去配了。又花了一個多月,因爲沒假牙吃東西不方便,她就沒住家裏,去住兒子那邊了。花了一個多月,把假牙弄好,回到家了,回到家,打開冰箱,啊!牙齒怎麼冰在冰箱裏面!然後又打電話給他兒子講,說她新配的假牙要退還醫生,她的找到了,爲什麼,因爲她總是舊的比較習慣,新的總是還怪怪。她吵著她兒子,非得把它退回去不可,她兒子說好吧,那就退吧,退就退吧,不然怎麼辦。退了以後她怕兒子沒退,錢給我拿來。他說錢是我付的,怎麼要給你?我怕你沒有給我拿去退,你把錢拿來。害的她兒子就付兩倍錢,給醫生一條,還要給媽媽一條,然後說我去跟他要回來。你要知道人的執著就這個樣子,那個媽媽,她家很有錢,可是你看,那個腦筋轉不過來,就說我沒用,試戴現在不合格要還給你了。哪有這種講法,對不對,可是當你轉不過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好了,過了叁年她再跟我講,不然我怎麼知道。啊!我不應該這樣子,把那牙齒人家做好了,爲什麼還硬要退還給人家。我說,哦,退了。是啊!我是不好意思。我說不好意思怎麼樣?把錢拿去還給人家,我說那你就拿去還。她拿去了,那個醫生莫名奇妙,一愣一愣的,有啊,你不是拿去戴了嗎?後來這醫生就跟她兒子講,他說那就還給我吧。這個事情就往往會這樣繞一大圈。在當時的情境中你轉不過來,可是事後你想一想,你會想通了,那你就忏悔呀,不是把錢退還給人家就好了。你想的容易,人家內心裏頭是多難過。那個兒子也是氣的,跷胡子,瞪眼睛,要跟媽媽怎麼講,他只好說莫名其妙,我花兩條錢。只是這個樣子,所以這個東西,人世間常有這種事,你要想得開,要怎麼想得開,常反省,常檢討,忏悔是最好的法門。
問:惡業是因,可否滅業障?
答:惡業這個因你要滅,就像剛才講的忏悔的這種方法。怎麼滅呢,它不可能說你要滅就滅,但是它可能會有所轉移,有所轉移。譬如說死這種東西,死並不可怕,人人都要死嘛。但問題是二十五歲死跟八十五歲死就不一樣了。八十五歲死,你自己也會安慰自己,我活夠了,對不對。二十五歲死那就很麻煩了,爸爸媽媽才等你要出社會,看你要輝煌騰達,你就死,是不是這樣?可是你假如能夠轉移,把二十五轉移到八十五歲再死,那就不一樣。滅,有沒有滅?沒滅呀,但是你能不能轉移一下,這個很重要,對不對,是不是這樣?這個病也是一樣,病起來好痛苦哦,可是當你會忏悔的時候,病只是個過程,人生的一個過程,你就不會那麼痛苦。這個不是你滅不滅的問題,我們一般來講,忏悔業障好像是把它割掉一樣,不是,它是你在心境中的轉化,轉化。
問:常聽說消業障,可經布施、善事來消除。
答:當然是可以,可是你假如用化身來做的話,基本上是不大,效果不大。從報身來做效果才大,這個是各位要留意到。
問:所以所種叁惡因需由自己負責惡果?
答:如是因如是果。但是你在無知的情況之下所造的,你現在很誠心地去忏悔,效果是可改的。你要弄清楚,無知所造的,是在這個化身的世界裏造的,你誠心忏悔是在報身的世界裏忏悔,有沒有,一定改,一定改。你假如因爲怕惡業來,所以才去消業障,有沒有,這樣子兩個都在化身的世界裏,在化身世界裏,你要相互抵銷就很難,因爲你不知道你造的業有多重,是不是這樣,你想想看。譬如以剛才這種講,你去把它退了,把錢給我要回來,那個心境是什麼心境?假如說,你去跟他說說看,把錢要回來吧,不然打八折也不要緊,這不一樣哦。或者是理直氣壯,你去把錢給要回來。那個業不等重,對不對。
同樣的看起來是個業因而已,那你現在忏悔的呢,好吧,我拜拜看嘛,你拜拜看是怎麼樣。或者你真的很誠心的,或者我針對那件事情很後悔,這樣子忏悔,這都不一樣。所以一般要講說消除這個舊業障,等到你那個苦現前的時候,大概就沒什麼效果了,因爲那已經是對價買賣的關系嘛。所以我們通常在業相來臨的時候,你就開始忏,能夠以報身忏是最好的,這是一種給各位做參考。
我現在跟各位談的這個佛法,是從今以後兩叁千年可以用的,是對我們知識已開發的人講的。你剛才問消業障,可以誦經、布施這些來消除,那是農業時代的,我不能夠跟你說無效,因爲那個時代很有效,可是你現在這個時代就無效,對不對。你可以去慢慢了解是什麼原因。因爲那時代的人單純,師父說我有業障,我就有業障,消業障,他很單純,而且他很誠心。可是現在人不一樣啊,師父說,好吧,懵消了。那個雖然錢是一樣的錢,可是那個心是不一樣的心。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裏,你要弄清楚,要懂。
問:請問奧修與克裏希納穆提等人的言論是否正確?值得我們去跟隨?
答:你這樣問,我怎麼知道呢?奧修,這兩個字,克裏希納穆提,六個字,的言論是否正確?我沒看過,我怎麼知道,對不對。你不能這樣問,你這是假設我對他們都很清楚,對不對。我告訴你一個原則,不要因爲一個人的一句話或一篇文章,你喜歡或不喜歡,就否認他或歌頌他,這樣你都容易犯大錯,知道嗎?針對他的這一句話我認爲不對,那針對那一句話他可能講錯,因爲這一句話有可能是人家斷章取義,弄不完整嘛,對不對,那你就批評他,你可能會把這個人完全否認掉。那你可能因爲這一句話講的很好,就把他捧得像什麼,我想那也不必,對不對。同樣一篇文章的論點也是一樣,不要因爲一小部分而否決那個人的全部貢獻,也不要因爲一小部分的成就,你就把那個人捧得很過分,這樣都不好。所以你假如有看過他的,從法…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