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B>
一樣,這個是西方世界,一二叁四五六七個佛,沒錯,我應該是沒有記錯了。《彌陀經》我是初學佛的時候念過,後來我就沒再念了,因爲我專攻華嚴了。《彌陀經》是去年十一月到溫哥華講經的時候才拿起來再看一遍。我們大概在十年前,我在槟城佛學院講四十八願的時候,那是《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不是這個部分,所以這個已經很久沒看了,我印象中是這個經文結構。各位可以了解到,經文結構不會錯的,因爲它是生命的結構,我們叫法界,就是身相結構,叫法身就是“能”的部分,法界是“所”的部分,它同一個結構,就是昨天講的多維流淌的部分。這個是很殊勝的,我這樣講各位聽不太懂,你沒有進入那個領域沒有體驗到,所以那是什麼東西你不知道。法身不是你講的說一個身相一個狀況,它是一個宇宙存在的本然狀態,你要去體驗它。
好,這西方世界的情況,我們前面講過,這裏也不再講,我們再看北方。北方是成就以後的妙用,所以福報很大。“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四方講完了,都有一句話,這些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有沒有,遍覆叁千大千世界。佛的舌頭聽說伸出來,能夠把臉蓋住,那什麼舌頭,可能基因突變,那是青蛙的舌頭,佛陀不是青蛙,那個舌頭伸出來出廣長舌相,那個舌頭薄到遍覆叁千大千世界。初學佛的人,尤其講經的人很喜歡講這個,佛陀神通真厲害,舌頭伸出來,我們伸出來聽說頂到鼻尖的人是已經叁輩子沒說謊話了。你來伸伸看有沒有頂到鼻尖,你一定常講謊話,我都不敢伸出來,這個叫著相解釋法。著像解釋法是古代,有一些非常忠誠的基本教義派的這些佛子所做的解釋,我們不批評他不對了,不要批評他不對,反正他是做最忠誠的人嘛。它意思、法義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它法義是說這佛的法音流宣,沒有死角,遍覆叁千大千世界他都窮盡,知道嗎?我們不窮盡,你看我不會講,一講人家都睡著了,師父講的太深了,這就是死角嘛,對不對。
你要留意到,佛陀的法音,是各階層的人都能夠體會,那就表示他的語言很厲害哦。他語言怎麼厲害,我們看這經典,叁千年前他這樣講,現在來看,你也能解釋,不會解釋是個人的事了。這部經再放叁千年,還可以用,所以佛經不可能去刪的,因爲你不會解釋是你家的事,你不要怪到佛的身上去。所以那些宗教都莫名其妙,他否認了他們的教主,他才會把他的經典刪掉,爲什麼他會刪,因爲他沒有生命的體驗,所以他沒有辦法感受,他的教主在教他什麼。他用大腦想,想不通,大腦只能夠局限在這一世,這幾十年來我們生活的環境裏頭,那些記憶拿來做推理,推理不通。那已經是前輩子的事了,甚至于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事,他怎麼能懂,不懂就改了,那你弄錯了。
所以佛教一定要我們去體驗,要我們修行,修行就體驗,體驗叫正量,體驗到叫正量,限量界,馬上境界現前,那你就知道了。你體驗不到,你修行不到那裏,體驗不到。你當然也不會講。不會講那怎麼辦,然後佛經講的,佛是如語者、實語者、不诳語者,我只好鑽牛角尖,亂講。因爲佛沒錯、佛沒錯,我不懂,我只好想當然爾,自己解釋,自圓其說講過去就好了。那也有功德,那什麼功德你知道嗎?那叫福報,他接引初機可以,他想要生命改造了生死就不可能,接引初機可以。有這種結善緣,修福田這個可以,講經也變成這個樣子,那跟各位供養一樣,要加入法供養,他加不上去。講經要加法供養,比你供花加法供養難,因爲他講經就在法了,可是他法轉不動的話怎麼辦,他只好亂動,對不對,就變這種狀況。所以我們要留意到,它有這種狀況,古代有這種情形,現代也有這種情況。
不是我們不信,佛陀在轉*輪的時候,你看他的語言,幾千年前,乃至從現在幾千年後,他都是圓潤的,非常圓融,非常smooth,就是他有一套語言模式,配合他的思惟模式,所以這部經跟那部經可以連起來。這一部跟《無量壽經》,跟《華嚴經》,乃至于跟密教的《大日經》都能連接起來,它不會矛盾,生命的體驗不會矛盾。所以你在佛經那麼多經典裏頭,它不沖突的。你不要看跟《般若經》,這個叫性宗經典,《般若經》是空宗經典,它們對在一起不沖突的,不沖突的。這是報身佛境界,報身佛有沒有證得空性?當然要證空性,沒證空性怎麼進得了報身世界呢,對不對。但是他不敢講空,一講空的話極樂世界就消失了,因爲它是在化身的極樂世界裏,不是在報身的極樂世界裏,所以它會産生矛盾,會産生矛盾。
各位你仔細看看,我講的提供你參考,包括這廣長舌相的解釋。當然你要解釋說舌頭伸出來整個法界都蓋住,那也可以啦,鼓掌鼓掌就好了,就跟那個地藏王菩薩跟闵公要化緣一袈裟土地一樣,闵公說好,一袈裟有多少,他說試試看,袈裟一張開,九華山全部蓋住了,有沒有。這下子,哇!那就死定了,不給也不行。因爲地藏和尚有這種威神力,所以佛陀的威神力更厲害,對不對。所以你用那種類比解釋不太好,不過我們知道有人這樣解釋就好了,以後人家在講你不要給人家漏氣:“法師你這樣講不對,應該怎麼講才對。”你等一下走出去當心人家揍你。
好,再看下面兩個,“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經文,格式都一致,有沒有,你就看到說這個經典其實很好翻,對不對,你看公式一套,一套就通通出來了,這個叫流水文,這六段經文叫流水文,但在流水文當中它有玄機,有沒有?五個,五個,七個,五個,再五個,再來就是上方,上方就十個了,你看看這種布局,這個叫做巧運機心,他布局得非常好,非常微妙。他爲什麼加一個上方、下方,那個立體感全部出來,假如只有東南西北,你只看平面的,再加一個上方、下方,立體感就出來。所以古代佛法在講十方,講立體的,它是跟我們那個平面腦筋是不一樣的。它整個是立體的,所以才有上下方,有沒有,這個就出來了。而上方是最後一個,窮盡了,結束了,他告訴我們整個法界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只有一個,所以你在講西方到底是那一方,對不對。它上方下方這個當中,不是只有一個水平而已,它還有很多哦。你看上方要過多少世界,也是十萬億佛刹,下方也是十萬億佛刹,那個整個的立體感裏頭,你看平面水平怎麼拉的,對不對,這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讀經的時候,時空的立體感要有。
好,“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一共十個,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到這個地方,通常我們誦《阿彌陀經》的人,你會發現誦到佛要說東方的時候,就“锵!”一聲大家合掌,到這裏“锵!”一聲大家放掌,對不對。你不懂得意義,你就這樣子流水一樣的念過去,但是你要懂得意義,你就覺得說它這個六方佛的布局,它顯得非常的莊嚴,非常的神聖,非常殊勝,爲什麼,因爲他把重點都標出來。
西方是成就,那麼它在這個地方、這部經裏特別強調成就,因爲有些經典特別強調空性,那就指南方,有的時候是指東方,有的經典特別強調北方,因爲他成就以後的妙用。各位要修那消災、拔度,有沒有,消災法、拔度法,其實都要修北方法,北方法一定要東南西走過才有北方,你東南西都沒有,直接修北方,那就變成法會的佛教了,因爲你一直在辦法會。那個法會是妙用,所以叫不空成就,原來你透過東方的空性,或者南方的正確行法,所得到的成就是西方,北方就是要起用。光證得空性,證得成就要幹嘛,要起用才有用。所以這四方的法都有人在修。
但是你常常不知道,在修哪一法也不知道。這部經在告訴我們的是,西方的成就最重要。所以在西方有七個佛,它的完整不是西方就好了,完整是十方,所以上方他講十個佛,告訴我們要入法界。所以你在初階學到報身佛的時候,西方最重要。事實上當你在經過北方的時候,你就要入法界了,那就不是停在報身的淨土裏,而是要進入法身的法界裏,這整個經文的這種結構,那就講的很精彩很精彩。我們不懂得經文的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這些你就不知道了,這經文在講什麼。所以我告訴各位這幾天你來聽,值回票價,因爲我要講這個機會也不多,因爲我不是講《阿彌陀經》的人,我是講《華嚴經》的人,所以你今天是拿十塊錢來買到一萬塊錢的東西,你知道嗎,我是拿《華嚴經》講這《阿彌陀經》給你聽的。所以你會聽的很累:我以前聽《阿彌陀經》都很好笑,而且很有信心可以往生,聽你這麼一講好像不是那麼容易哦。我告訴你,你往生的是化身的極樂世界,不是報身的極樂世界,沒有人會跟你講,沒人…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