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我常跟各位提醒,你這樣活著對嗎?你這樣念佛對嗎?你這樣拜佛對嗎?你在找什麼?就在找報身。你一直拜,你要一直想:這樣對嗎?只要你這一個意念起了,要能剪斷是最好,就是參破,參破玄機,那就開悟了,那就成就當然往生了。
但是我告訴你,我們都不敢肯定,所以你到死的時候假如還能夠這樣想,很多人有這樣想法:假如這輩子讓我重來,我就不結婚了。爲什麼?因爲他悟道了嘛。到要死的時候哦,他旁邊老婆氣死了,我嫁給你哪裏錯了?不是你嫁給誰錯了,是因爲那個人他悟道了。假如讓我重來,那我就不怎樣,有沒有,我相信各位也都聽說過。不要到那時候,現在就有人這樣講了,假如讓我再年輕二十年,我鐵定不結婚,有沒有。這個不是後悔,這個叫覺醒。只要你有這種覺醒,保證,我給你保證,絕對往生極樂世界。不敢鼓掌的人一定不相信。
我跟你講,這個覺醒很重要,佛教就是覺醒的教育,人生覺醒的教育,就教你這個。那麼你覺醒的大小、深淺,只是這樣而已,但你總有覺醒,所以當你有這種覺醒的時候,那你再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那只能夠叫散心念佛,憑散心念佛就可以往生。要是能夠再加上吃素,你就坐頭等艙往生,會更舒服。你假如還能夠再息滅貪嗔癡,增長戒定慧,那就直達了,中間不停了。你留意一下這些狀況。覺醒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覺醒。那散心念佛沒關系,爲什麼散心念佛,你每天總要念幾聲啦,你不能夠都不念啦。念,那是資糧道,就好像你要出去,帶個零錢總需要,散心念佛就像帶零錢一樣,帶現金一樣。萬一怎麼樣,你要打電話求救才有零錢,不然你怎麼辦呢,是嗎?散心念佛當然你能夠定期,每天定期念個一千聲、一萬聲,那是更好,那就是說先存鈔票,對不對,百元大鈔先存一些在銀行,要用就有了,免得臨時到,一查說沒買保險,對不對。你要先做這種資糧的,這叫資糧的准備,但是根本的原因就是覺醒。
你人生對哪些事情有所覺醒,而要覺醒你一定有反省,有反省一定有檢討嘛,是不是這樣。只是我們講反省檢討,在古代就叫忏悔,忏悔就拜忏。那你當然現在反省檢討不一定拜,可是你要徹底反省檢討,然後確實證明,嗯!我哪裏弄錯了,對不對。假如讓你再來,你有沒有這樣想過,讓你再重來,從國民學校再讀到大學畢業,你有可能嗎,對不對?我相信有很多人在想一遍的時候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對不對。你要去反省檢討你的一生,這一生過去莫名其妙,爸爸說讀書,我就讀書,媽媽說結婚,我就結婚,人家說找工作就找工作,到底你這一生這樣活著,到底對嗎?有價值嗎?你都沒想過。當你開始在反省的時候,你就肯定你的人生方向,你就肯定了。所以這個覺醒很重要。那麼凡是有這種覺醒,又能夠踏入佛門親近叁寶,雖然不是一心不亂的念佛,也沒有功夫成片,不過散心念佛,叁不五十看到佛像也會恭敬合掌,看到念珠也不錯,買一條兩條了,像這一類的話絕對往生,絕對往生。往生的品位你不用在意,那就看你自己嘛,你悟的那麼少,你跟人家要那麼多,不可能。你悟那麼多,你的位子就那麼高,不可能給你那麼少,這是法界中的因果,法如是故。所以你從本質上,這叫本體,我們現在話叫本質,你從本質上來獲得的,佛法給你的利益是絕對的,絕對的!
所以爲什麼我跟各位談到這個地方,你一看就會覺得:哎呦!好深。深是深,因爲它的語言跟表達的方式,是過去兩千五百年,乃至未來兩萬五千年,這個真理都可以解釋的,都可以通的。那我們也必須要把這真理的實質狀況跟你講清楚,這是我們講經的人的責任。我不能夠說光是講一些故事跟笑話給你笑一笑,賺一些掌聲就好了,不是啊。當然我們也知道,多講笑話紅包比較多,這師父講的好精彩,手整個麻掉了,不是,我們是要你體驗真理,要去體驗真理。各位假如到現在爲止,有在思考過去某些事情,還沒有得到什麼徹底的答案,你都可以再繼續思考,反省檢討嘛,對不對。那是佛法的真實道,不是只有念佛誦經才叫修行。你好好地去反省檢討你自己,給你的生命,給你的人生,給你的人性,確確實實找到定位,這是真修行,這才是真佛法。
我想沒人會這樣跟你講。他一定告訴你一天念十萬聲,才是精進菩薩,吃素,不但要吃素,那個草最好不要炒,因爲草也有生命,給你炒過了,就把它炒死了,你直接吞下去就好,這樣比較慈悲。對不對不管了,反正有人這樣講。那你當牛就好了,牛吃草都不用炒,羊、馬也都不用炒,直接呀,不是,佛法不是講那些。那些東西到今天會變成那種狀況,是因爲曆史的因素,曆史太長了,人類都已經變成意識形態,而失去了它真實的“那個”,有沒有,禅家講的“那個”。語言文字講的“那個”是什麼,那個你不管,你只在那邊文字上吵,文字沒有意義,“那個”才重要。所以真實的佛法是什麼,我們是提供給你了,真的,我沒欠你哦,我已經講清楚了。
這兩個我已經跟各位交代了,這個報身淨土要怎麼進去,是很簡單的,化身淨土就比較麻煩,化身淨土是僧團,要進僧團常住,確實有困難,對不對。你結了婚一定要對方,你那一方蓋章,她同意才行,不然你跟人家結婚,把人家丟一邊,怎麼可以,那不行。孩子還小,也不行。你年紀還小也不行,要父母同意,所以有很多限製。那麼進入僧團以後,僧團更有很多限製,因爲要你精進辦道,好多事情你不能碰,柴米油鹽的事,紅塵中的事,你都要管,你能專心辦道嗎?可是一張嘴巴,喜歡念,看到事情就愛講,愛講就犯戒。不行,你不要去講是非,趟紅塵中的事。油價上漲,哎呦!怎麼可以這樣漲,哎呦!哎呦跟修行也沒關系。你要進入僧團就是僧團的規矩,這個叫化身淨土,佛陀的僧團它就是娑婆的淨土。
娑婆淨土修行難,因爲你有很多問題在,那你到報身的淨土去,那就方便了,所以呢有很多人鼓勵跟獎勵到報身淨土去。這個也確實是這個樣子,沒錯,但是你的方法要正確。你假如一直說師父講的就對,我就依賴師父會保證我去,那我跟你講,肯定你去不了,肯定你去不了,因爲你沒有覺醒。你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依賴,跳到另一個依賴坑,不能去。你必須要覺醒,你要記得,佛教是人生覺醒的教育,佛法,人生覺醒的方法,你有沒有?你只要念佛,我們臺灣話講,給它幹到底就好了,做下去,油門踩到底就好了,叫做一心不亂。真的嗎?那可能是迷信哦。因爲你覺醒,所以你才會粘住,你不覺醒,你的心怎麼會粘在念佛、念法、念僧上面,對不對?這要留意到,覺醒!所以“佛”這個字是對我們來講是人生的覺醒,對生命的覺醒,對人性的覺醒,你只要從這一方面有任何的省思,而有所悟的話,再加上一般的十大願王的修行方式,隨喜功德,廣修供養,這樣子往生絕對沒問題。這個跟各位講完了。
那麼報身佛沒有問題,報身淨土沒問題,化身淨土比較困難,所以要各位常住道場,都有很多考驗。但是在化身淨土裏頭實修的話,那成就快因爲在這裏只要你有善知識指導,很多雜質跟惡質你很快會清洗掉,剩下本質生命因素的兌現,他成長就很快。所以在這個地方,今生,今生也不過一百年而已,你直接可以進法界。按照我們的狀況來分析,只要在我們道場真的能夠精進修行,叁到五年絕對可以入法界。叁到五年時間不長,可是我們搞了好多年,我們爲什麼不能有所成就?完全依賴意識形態,無有是處。要依賴意識形態,英文叫impossible,不可能成就的,不可能成就,修行不能用意識形態,完全要用生命,所以你有這種認知就好辦事,這是第二個部分。
第叁個就是這一段經文講到,光壽無量,無量光,無量壽,我們統稱叫光壽無量。講光壽無量,通通都是報身佛的淨土,通通都是報身佛的,不管哪一個佛。我簡單的跟各位講,簡單的講,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你記得這一個;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就是那八十年期間,有沒有,弘法五十年,那五十年是化身佛。所有其它你聽到的任何佛的名號,通通都是報身佛,這樣你就簡單了。而爲什麼叫報身佛,它的圓滿報身它起作用的,報身是作用用的,它在任何地方會顯現,適應那個環境去起那個作用,所以叫報身佛。化身佛是示現到我們世間來,我們有沒有遇到化身佛,有,你這輩子一定遇到,至少遇到一個,叫做燃燈佛。你爲什麼學佛,誰接引你,誰開啓你對生命的覺醒、探索,有沒有?這個啓發你生命覺醒的那個人,就是你的燃燈佛。
今天你會來學佛,可見你一定有燃燈佛。你可能會說“我想了半天,不知道哪一個。”可能是你父母,可能是老祖母、老祖父,都有可能,不是沒有,只是你自己沒去留意到,這些人太輕了,不算。那你就去遇到冤家死對頭,那才算,對不對。不一定示現什麼形式,你自己去想一想看,你這輩子誰啓發你生命的覺醒?有時候在學校,老師一句話,有沒有:有時候在社會工作,某一件事情激發你,那都算,叫善知識,好的知識,善知識。他不一定現人像,有時候從事件上來啓發你,有時候你看動物自己就會啓發了,有沒有?我們在講“二十四孝”的時候,說那個羊要吃奶的時候是跪著,跪著吃奶,你就要應該懂得孝順,那羊就是你善知識啊,對不對。你人生的覺醒你有沒有,從哪裏來的,那就是你的燃燈佛,…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