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四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的這個象限,再轉化出去給其它衆生的時候,它就叫念佛、念法、念僧。這個不一樣啊,你用大腦直線推理、推理,就一直推,那都你自己想象的。這一種各象限之間存在的現象,我們叫做多維流淌,多維度。我們不是叁度空間、四度空間嗎,那個多維度,它是N加1度空間,流淌它是動態的,它不是靜態的。

   所以我們對我們的生命事實上是完全不了解。我們要怎麼樣了解我們的生命,你只有透過這種生命的體驗,修行,去體驗它,深深的體驗你才能夠感受到。而這個世界,就印度民族跟我們中國民族,這個生命的體驗是最殊勝的。所以這兩個民族能夠經曆幾千年而不中斷,就是因爲它有生命的體驗,關鍵是在這裏。沒有生命體驗的民族,它很快就會消滅,它怎麼滅亡都不知道。這是一個真實的一種狀況。

   所以這種經文我們看起來,你假如要從文字上,從大腦的推理上面來看,它也很簡單,念過去就算了。我講這個部分呐,肯定在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會聽不懂,不要緊,聽不懂,你總有一個經驗——我有聽那種聽不懂的經,你有這樣的經驗就夠了。那這一個東西在你的生命裏,是留下一個很深的種子,將來一直到你成佛,你都可以受用,不懂無所謂。

   好,那這裏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我就不仔細地跟各位講了,這個查辭典就可以查的到了,詳細我們不講,我要跟各位講的是那個轉化。第二個轉化,爲什麼他講念佛、念法、念僧?我要跟各位談的是,爲什麼今天産生第叁種轉化,他明明就講念佛、念法、念僧,我們就把人家變成一個念佛,而且又是口念的念佛。這是怎麼搞的,經文已經講的這麼清楚了,爲什麼我們會轉變成口念的念佛呢?你在意思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突變,那已經不是《阿彌陀經》的原意。這個念是一種意念,有一點我們另外一個字叫粘,粘東西的粘,強力粘劑,粘住的那個粘,這個念有那個意思,就是你的心是粘住的,跟佛法僧叁寶是粘在一起,永不脫離的那種狀況,所以我們叫懷念,憶念,是這個意思。用粘這個字當然也沒有人喜歡用,粘好像是搞錯的,不是,它確實心粘住叁寶的意思,確實是這個樣子。

   今天各位不是把修行當第一重要的事,各位是把賺錢,柴米油鹽當第一重要的事,對不對?很多同修說學佛很好,出家也很好,不過……那就別談了。不過的意思就是我以別的爲第一要務,對不對。但是……可是……還有,很多。那個表示你不是把修行當第一要務。當你把修行當第一要務,要成功的話,就是要粘住,粘在佛法僧叁寶,那你一定成功。那你下不了這個決心,那只能夠說懵修。師父講懵修,師父說念佛很好,懵念;師父說誦經很好,懵誦。懵字牌不會成功,一定要粘住。這個詳細的狀況,有機會我們再談,因爲這裏面的這個理論它還是蠻複雜的。

   第二段這個是鸠摩羅什翻譯的,他把這一段給翻出來其實是沒有必要。他爲什麼會翻這一段,他說“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你不要說,那佛跟舍利弗講,你不要說這個鳥是罪報所生,爲什麼呢?“彼佛國土無叁惡道”,淨土裏面沒有叁惡道。那我告訴你,道場裏面常有狗,算不算叁惡道?你要是在裏面,你好好辦道,這個狗是護法,它不是叁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在淨土裏,在道場裏,沒有惡道的名字,更何況有實呢。“是諸衆鳥”,這些動物都是 “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他這是一個補充,爲什麼他要補充這一句呢?可見當時佛教剛進來,鸠摩羅什的時代佛教剛進來,衆生,就是學佛的人對于畜生道,還有一種不太了解的那種情況,所以他要把這一段經文給列出來。假如要是我現在在這個時代,這段文我就不列了,就刪掉了。因爲他已經刪很多,再刪這一段沒差,對不對,沒差別,刪那麼多了,何況再刪這一段。但是他在那個時代裏用這段經文,他有兩個意義。你可能會說,我講的兩個意義,語出何處,沒有出哪裏,這個你自己去體驗。

   因爲在我們來講,中國人來講,中國人對于畜生,不見得都認爲是惡道,不認爲是惡道,你要留意。我們跟動物相處的很好,雖然中國人沒有把牛當做像印度人講的聖牛那麼樣的崇拜,但是牛是中國人最好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嗎,比狗的這種狀況還要好。當然狗也是很好的朋友,貓也是很好的朋友,那麼這些好朋友來講,它不可能說把它當作惡道來處理,因此他在這裏要做一個解說。所以講說這個畜生跟我們相處,它是佛的變化。好了,這裏頭就産生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阿彌陀佛是不是顯神通呢,對不對,不然他怎麼會變化呢?那這個地方告訴各位,它不是阿彌陀佛顯神通。“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個叫做阿彌陀佛本願力故。就是說阿彌陀佛在他的國度裏,他不是那麼刻板的,那麼呆板的,只能夠貼上一些法語,其它都不能有的,不是,他很自然的,所以自然就容許它的存在,而這些存在在這個地方,它不是惡道,這個叫什麼,法如是故。你要知道佛法的一個先決性,就是因緣。所以前面我們跟你講說,那些動物會因爲你的種族習氣不同,顯現的不一樣。

   我跟各位講,你看看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在你生活的周遭很多朋友,對不對。對于動物,我們叫敏感度各有不同,有的人看到螞蟻,就把它撥開沒事了;有的看到蟑螂,弄掉就好了;有的看到老鼠,叩叩叩趕走就好了。但你會發現有些人對這些東西,他的反應非常的歇斯底裏,有沒有?有的看到蚊子,非得把它打死不可,打到玻璃全破了,他還在打,爲什麼,因爲討厭蚊子。有的看到蟑螂,你看那什麼態度,呀!好像什麼武器拿起來,非得把它打死不可,蟑螂什麼都不怕,就怕拖鞋而已。有的光是聽到老鼠,他就過敏了。爲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爲種性,個人的那個習氣反應不同。同樣的對你喜歡的也一樣,所以有的人會把貓背在身上,把狗背起來,抱起來。你對狗、對貓那麼孝順,你不會把你媽媽抱起來啊,爲什麼,這顛倒嘛。你也不能說他顛倒,人性本來如此,他有所偏好嘛,對他喜歡的貓狗給它吃最好的,他老爸、老媽,他才不管他,要吃你自己去找,對不對。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況,人反而不如寵物,這沒有辦法,這是他的習氣。所以來到淨土裏頭,也會因爲人的習氣,淨土裏面的人的習氣,他的這些。這叫依報嘛,依報,環境的這種依報,它顯相會不同。所以你可以從這個地方看到,衆生跟你的關系,跟行者之間的關系,不是通通一樣。

   我有好幾次在臺灣,看到鳥在天上飛,那景色非常美,就明明在車上,我就告訴車上的人看,他就看不到。我說奇怪,那鳥那麼漂亮,那尾巴那麼長,你沒看到?他說哪裏,哪裏?我很想把那兩顆眼睛給挖下來,因爲他沒福報看不到,你是想看就在那裏。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是衆生習氣所使然,所以你看這個地方也是一樣。這是第二個問題,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不是,法如是故,不是阿彌陀佛顯現神通所變化。很多人就說它是阿彌陀佛顯現神通,佛都不要人家顯現神通,爲什麼他自己要現神通,不是,是他的願力,法如是故。因爲每一個佛都希望這世間是多采多姿的。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說,你來學佛,你記得,要學得臉上像一朵花,不要變成苦瓜。這個本來學佛就是很自然的,要順其自然。今天下雪了,就下雪了,今天太陽出來,就太陽出來,你不要硬是自己把它框成某一個樣子,不是。這種經文就告訴我們,你看佛的國度裏是多麼的自然,多麼的自在,而不是人爲刻意去怎麼樣,一定把草皮整修成什麼一個樣子,那你弄錯了,自然就好。自然,而不是你自己刻意去弄,草皮一定什麼韓國草,多細,頭發流幾分長一樣,然後白石頭鋪好,然後還要再去弄個什麼圈圈,這樣搞,那不是,那已經非人了,人是一種自在,自然。你看它這個地方很自在,他法如是故,他只要維持全方位的一種生態平衡就好了,不要人刻意地去把它弄成什麼樣子。明明就一顆樹,就把它剪成一只公雞,到底是公雞還是樹,對不對,沒有必要,讓它自在,樹就是一顆樹,爲什麼一定要把它剪成奇形怪狀的,那就不自然。這是第二段講的。所以他之所以要寫這個東西,要把這經文留著,有它的價值跟意義,要不然從解釋這個鳥非罪報所生,是不必解釋了,刪掉就好了,因爲它有這兩層意義,所以我們有必要跟大家做說明。

   第叁個部分是這一段了,他說“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這就是講大自然了,這意思就是山川草木,他沒講,還有流水哦,小橋流水,小橋大概沒有,流水應該會有,在極樂世界裏,但是這裏沒有寫到。沒寫到,所以極樂世界圖裏頭就沒有河流,沒有河流怎麼有個湖啊,怎麼有個七寶池、八功德水,那應該有嘛。所以你就會發現曆史上其實早就已經被汙染了,意識形態的汙染。它這個山川林木很自然都存在,這才是淨土啊,才是淨土。你不要以爲極樂世界水都是湧泉,湧泉冒出來,多的哪裏去,那些人喝水都不要尿尿,那要怎麼處理?那你就是完全意識形態了,你就好像在看電影一樣,那些演戲的人,都不要吃飯,也不要睡覺,演戲裏頭從來沒看過廁所,爲什麼,因爲他們都不用。不是,極樂世界是一個現實生活的地方,一個淨土,所以它這些存在都是很自然的,那麼這一段講的是山川,這個林木所存在的現象。

   好,既然是這種狀況,它也會出一種微妙音,那麼來到這裏,和雅音跟微妙音有什麼差別,我們就不跟各位區別了,你硬要區別的話,可以說那些吉祥鳥所發的聲音叫和雅音,山川林木,風…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