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这个象限,再转化出去给其它众生的时候,它就叫念佛、念法、念僧。这个不一样啊,你用大脑直线推理、推理,就一直推,那都你自己想象的。这一种各象限之间存在的现象,我们叫做多维流淌,多维度。我们不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吗,那个多维度,它是N加1度空间,流淌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
所以我们对我们的生命事实上是完全不了解。我们要怎么样了解我们的生命,你只有透过这种生命的体验,修行,去体验它,深深的体验你才能够感受到。而这个世界,就印度民族跟我们中国民族,这个生命的体验是最殊胜的。所以这两个民族能够经历几千年而不中断,就是因为它有生命的体验,关键是在这里。没有生命体验的民族,它很快就会消灭,它怎么灭亡都不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一种状况。
所以这种经文我们看起来,你假如要从文字上,从大脑的推理上面来看,它也很简单,念过去就算了。我讲这个部分呐,肯定在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听不懂,不要紧,听不懂,你总有一个经验——我有听那种听不懂的经,你有这样的经验就够了。那这一个东西在你的生命里,是留下一个很深的种子,将来一直到你成佛,你都可以受用,不懂无所谓。
好,那这里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我就不仔细地跟各位讲了,这个查辞典就可以查的到了,详细我们不讲,我要跟各位讲的是那个转化。第二个转化,为什么他讲念佛、念法、念僧?我要跟各位谈的是,为什么今天产生第三种转化,他明明就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把人家变成一个念佛,而且又是口念的念佛。这是怎么搞的,经文已经讲的这么清楚了,为什么我们会转变成口念的念佛呢?你在意思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突变,那已经不是《阿弥陀经》的原意。这个念是一种意念,有一点我们另外一个字叫粘,粘东西的粘,强力粘剂,粘住的那个粘,这个念有那个意思,就是你的心是粘住的,跟佛法僧三宝是粘在一起,永不脱离的那种状况,所以我们叫怀念,忆念,是这个意思。用粘这个字当然也没有人喜欢用,粘好像是搞错的,不是,它确实心粘住三宝的意思,确实是这个样子。
今天各位不是把修行当第一重要的事,各位是把赚钱,柴米油盐当第一重要的事,对不对?很多同修说学佛很好,出家也很好,不过……那就别谈了。不过的意思就是我以别的为第一要务,对不对。但是……可是……还有,很多。那个表示你不是把修行当第一要务。当你把修行当第一要务,要成功的话,就是要粘住,粘在佛法僧三宝,那你一定成功。那你下不了这个决心,那只能够说懵修。师父讲懵修,师父说念佛很好,懵念;师父说诵经很好,懵诵。懵字牌不会成功,一定要粘住。这个详细的状况,有机会我们再谈,因为这里面的这个理论它还是蛮复杂的。
第二段这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他把这一段给翻出来其实是没有必要。他为什么会翻这一段,他说“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你不要说,那佛跟舍利弗讲,你不要说这个鸟是罪报所生,为什么呢?“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净土里面没有三恶道。那我告诉你,道场里面常有狗,算不算三恶道?你要是在里面,你好好办道,这个狗是护法,它不是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在净土里,在道场里,没有恶道的名字,更何况有实呢。“是诸众鸟”,这些动物都是 “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这是一个补充,为什么他要补充这一句呢?可见当时佛教刚进来,鸠摩罗什的时代佛教刚进来,众生,就是学佛的人对于畜生道,还有一种不太了解的那种情况,所以他要把这一段经文给列出来。假如要是我现在在这个时代,这段文我就不列了,就删掉了。因为他已经删很多,再删这一段没差,对不对,没差别,删那么多了,何况再删这一段。但是他在那个时代里用这段经文,他有两个意义。你可能会说,我讲的两个意义,语出何处,没有出哪里,这个你自己去体验。
因为在我们来讲,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对于畜生,不见得都认为是恶道,不认为是恶道,你要留意。我们跟动物相处的很好,虽然中国人没有把牛当做像印度人讲的圣牛那么样的崇拜,但是牛是中国人最好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吗,比狗的这种状况还要好。当然狗也是很好的朋友,猫也是很好的朋友,那么这些好朋友来讲,它不可能说把它当作恶道来处理,因此他在这里要做一个解说。所以讲说这个畜生跟我们相处,它是佛的变化。好了,这里头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阿弥陀佛是不是显神通呢,对不对,不然他怎么会变化呢?那这个地方告诉各位,它不是阿弥陀佛显神通。“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个叫做阿弥陀佛本愿力故。就是说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度里,他不是那么刻板的,那么呆板的,只能够贴上一些法语,其它都不能有的,不是,他很自然的,所以自然就容许它的存在,而这些存在在这个地方,它不是恶道,这个叫什么,法如是故。你要知道佛法的一个先决性,就是因缘。所以前面我们跟你讲说,那些动物会因为你的种族习气不同,显现的不一样。
我跟各位讲,你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你生活的周遭很多朋友,对不对。对于动物,我们叫敏感度各有不同,有的人看到蚂蚁,就把它拨开没事了;有的看到蟑螂,弄掉就好了;有的看到老鼠,叩叩叩赶走就好了。但你会发现有些人对这些东西,他的反应非常的歇斯底里,有没有?有的看到蚊子,非得把它打死不可,打到玻璃全破了,他还在打,为什么,因为讨厌蚊子。有的看到蟑螂,你看那什么态度,呀!好像什么武器拿起来,非得把它打死不可,蟑螂什么都不怕,就怕拖鞋而已。有的光是听到老鼠,他就过敏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种性,个人的那个习气反应不同。同样的对你喜欢的也一样,所以有的人会把猫背在身上,把狗背起来,抱起来。你对狗、对猫那么孝顺,你不会把你妈妈抱起来啊,为什么,这颠倒嘛。你也不能说他颠倒,人性本来如此,他有所偏好嘛,对他喜欢的猫狗给它吃最好的,他老爸、老妈,他才不管他,要吃你自己去找,对不对。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人反而不如宠物,这没有办法,这是他的习气。所以来到净土里头,也会因为人的习气,净土里面的人的习气,他的这些。这叫依报嘛,依报,环境的这种依报,它显相会不同。所以你可以从这个地方看到,众生跟你的关系,跟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通通一样。
我有好几次在台湾,看到鸟在天上飞,那景色非常美,就明明在车上,我就告诉车上的人看,他就看不到。我说奇怪,那鸟那么漂亮,那尾巴那么长,你没看到?他说哪里,哪里?我很想把那两颗眼睛给挖下来,因为他没福报看不到,你是想看就在那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是众生习气所使然,所以你看这个地方也是一样。这是第二个问题,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不是,法如是故,不是阿弥陀佛显现神通所变化。很多人就说它是阿弥陀佛显现神通,佛都不要人家显现神通,为什么他自己要现神通,不是,是他的愿力,法如是故。因为每一个佛都希望这世间是多采多姿的。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你来学佛,你记得,要学得脸上像一朵花,不要变成苦瓜。这个本来学佛就是很自然的,要顺其自然。今天下雪了,就下雪了,今天太阳出来,就太阳出来,你不要硬是自己把它框成某一个样子,不是。这种经文就告诉我们,你看佛的国度里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的自在,而不是人为刻意去怎么样,一定把草皮整修成什么一个样子,那你弄错了,自然就好。自然,而不是你自己刻意去弄,草皮一定什么韩国草,多细,头发流几分长一样,然后白石头铺好,然后还要再去弄个什么圈圈,这样搞,那不是,那已经非人了,人是一种自在,自然。你看它这个地方很自在,他法如是故,他只要维持全方位的一种生态平衡就好了,不要人刻意地去把它弄成什么样子。明明就一颗树,就把它剪成一只公鸡,到底是公鸡还是树,对不对,没有必要,让它自在,树就是一颗树,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剪成奇形怪状的,那就不自然。这是第二段讲的。所以他之所以要写这个东西,要把这经文留着,有它的价值跟意义,要不然从解释这个鸟非罪报所生,是不必解释了,删掉就好了,因为它有这两层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跟大家做说明。
第三个部分是这一段了,他说“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这就是讲大自然了,这意思就是山川草木,他没讲,还有流水哦,小桥流水,小桥大概没有,流水应该会有,在极乐世界里,但是这里没有写到。没写到,所以极乐世界图里头就没有河流,没有河流怎么有个湖啊,怎么有个七宝池、八功德水,那应该有嘛。所以你就会发现历史上其实早就已经被污染了,意识形态的污染。它这个山川林木很自然都存在,这才是净土啊,才是净土。你不要以为极乐世界水都是涌泉,涌泉冒出来,多的哪里去,那些人喝水都不要尿尿,那要怎么处理?那你就是完全意识形态了,你就好像在看电影一样,那些演戏的人,都不要吃饭,也不要睡觉,演戏里头从来没看过厕所,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不用。不是,极乐世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地方,一个净土,所以它这些存在都是很自然的,那么这一段讲的是山川,这个林木所存在的现象。
好,既然是这种状况,它也会出一种微妙音,那么来到这里,和雅音跟微妙音有什么差别,我们就不跟各位区别了,你硬要区别的话,可以说那些吉祥鸟所发的声音叫和雅音,山川林木,风…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