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七集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上節課算是一個總結。一個初學佛的人,那你應該要具備的一些條件,基本上就是心態的問題。心態是我們追求佛陀的真理,不要在文化上,文化就一直包括到佛學,佛教哲學的領域都屬于佛教文化的範圍。

  

什麼叫佛教文化呢?簡單舉一個例子,愛因斯坦很有成就,這一則公案是美國報紙報的。有一天,很多人就要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生活的,就去圍繞在他的家裏四周,看到他一腳穿襪子,一腳沒穿襪子。喔!這種天才的科學家是這樣,看他走出去就跟著他走出去,跟到銀行去。喔!他要去領錢,一領錢,銀行行員說:“你叫什麼名字?”他說:“喔,想不起來。”原來愛因斯坦記不得他的名字,回去就很多人襪子穿一只腳,人家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喔,我記不起來”。所以那時候很多美國人都叫做“我記不起來”。這個叫做學佛教文化,你要是學這表相上的,一直到語言文字都一樣。

  

佛教有一個最大的特色,是在禅宗裏面表現的“那個”,“那個”你有沒有?你有沒有感受到“那個”?不是語言文字,跟你講“那個”,你是又問哪個,他意思說欠捶的,所以鍾弄那麼大就這樣子——你欠捶呀。要去感受那真實意,佛經千經萬論所講的是什麼?所以我們把它濃縮下來,祖師給我們一個很好的題目——祖師西來意。佛陀到底要教我什麼,你有沒有搞清楚?不要擺架子,不要以爲了不起,到底佛陀要教你什麼,你有沒有弄到?這個才重要,其它不重要。佛陀教你的,你真的得到了嗎?我常跟各位講說佛陀要我們成佛,絕不是要把你捏成釋迦牟尼佛那個樣子。你要知道,所以我們要給你的是那個模式,成佛的模式,不是知識,搞清楚啊。道場也好,師父也好,是要透過那個法門,幫你架構成佛的方程式。你要自己來,不要那邊擺架子,你再怎麼成就也沒用,你只是騙騙這裏的人。

  

那江湖郎中,現在沒有了,以前很多,“锵锵锵”到村子前前後後敲了,晚上幾點開始了,然後黃昏了,要開始擺起來,十八般武藝兩邊排,“啊”就開始了,表演得好大家丟幾個錢,有錢的丟,沒錢的只會鼓掌。哪個村莊比較有錢,那種郎中最喜歡到那裏去。因爲村莊有錢,錢才會多丟一點,村莊沒錢誰丟給你呀?你看小偷來的時候誰跑得最快?那幾個跑得最快。他不是真有本事,他徒有形式,表演可以,真的功夫用不上。

  

我們要的是真功夫,所以我們叫行者,實踐者、力行者。所以你要來到這裏,心裏要有個准備;你想踏進來精進,心裏要有個准備。什麼准備呢?你的心性要被調整,這個是好聽一點,好聽一點叫調整。你的心性,師父這個地方,每個指頭會帶很多針,這樣子抓著,抓著你的心,知道嗎?你不要在那裏叽叽叫,我沒有叫你來被虐待的,但是你做好心理准備,你就會調,要不然真的掐著你——因爲那些都是你不願動的。爲什麼?你的面具,現在不叫面具,叫面膜,這個就麻煩了,太脆了太薄了。以前是哭鐵面,鐵面,笑鐵面,鐵面,所以你怎麼捶他,怎麼掐他都不怕。現在你是用面膜,所以稍微輕輕揮過,你就受不了了。揮過你知道嗎?摸過去而已,不是掐進去。因爲你的心性保護的太過分,自尊心太強。自尊心越強就表示你僞裝的越厲害越虛僞。所以有話對面說,子語無背面,有沒有?寒山告拾得,告訴拾得的時候,子語無背面,直接講。爲什麼有背面呢?因爲你是帶著面具,所以有背面,後面還有東西,所以修行這一關看不破,你沒有辦法到淨識。你還有很多“可是”“但是”“還有”“不過”……那面具重重疊疊,所以你就受不了。

  

這個部分大家先弄好,然後上來,我們給你的道路,絕對一超直入,直接可以到這個地方來。那你要是這些基礎都沒弄好,我們那一套工程,你根本跨不上去,這個叫做華嚴的門坎。人家的門坎是一個,我們門坎有叁階,但是你具足這些條件以後上面就快了,沒有人攔得住你,什麼羅刹、夜叉、魔王……,孫悟空遇到的金角、銀角,蜘蛛精、狐狸精通通攔不住你,你會一下子就過去了,因爲那些東西所不能動。但是你沒有,你看,一個催眠術就多少人被迷掉了。

  

我們爲什麼要一再跟各位講這些,因爲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所以我們要一個一個告訴你,就是因爲你——像這個事件發生,那催眠術推銷的這個。我跟你講,你最好是不要碰上去。因爲我不想講,一講就好像我們沒肚量要說人家,其實他要混飯吃,就靠我們這一群傻瓜蛋,于道于法信心不夠,才要去給他用催眠術來治療。爲什麼我們不談這些事呢?你要知道,因爲這個事件發生以後,我們就發現爲什麼這些人會心性動搖,可見他對正法的熏習不夠。從我跟道場的立場來看,你們平常好像很恭敬,“好像”,好像很聽話,事實上不是,當那魔直接到你身邊來的時候你就被動了。你能不動嗎?爲什麼被動呢?你基礎不夠嘛,你一進來就聽到“喔!這法很殊勝。”“對對對!就是這樣。”那你沒有辦法連接起來。

  

所以告訴你說,你聽了一個理論你一定要整理,一千個字、兩千個字無所謂,你要表達的很清楚,因爲你在整理的時候,你會發現問題,弄清楚。那個理論那麼好,當你把它整理好,一再地去告訴人家的時候,就那個理論你不要含糊籠統海闊天空亂講,就那個理論一講再講,它就會變成你的生命因素,那才會具體。看起來好像都懂,事實上根本都不懂。光是講舒服禅、觸功德到置心一處,我們講過多少遍,禅修們、幹部們你有聽進去嗎?你聽到哪裏去呢?怎麼一個催眠術就把你迷走了?這個就是一個問題了。道心不夠堅固,所以後面的理論講得再多都沒用。

  

所以你這基礎一定要有,我們這裏來來往往的人,哪一個出場的時候,“出場”你知道嗎?黃俊雄最清楚,那比武擂臺上來剛開始,“铿锵铿锵”,啊,多不可一世,兩下“咚咚,啪”,倒下了。每一個角色出來都不可一世,一過招,咚,擡出去。那叫什麼?我執嘛,我慢嘛。你真有功夫嗎?你看高手兩下子你就擺平了,爲什麼?沒有看到自己。每個人在自我練習的時候就是在自我催眠,都以爲了不起,你法門根本就修錯!

  

在自我練習的時候是戰戰兢兢,爲什麼跟各位講提疑情,就在這裏呀:我這樣做對嗎?我這樣做對嗎?我就跟各位講,第一部經誦的時候,對嗎?你就開始帶著疑情下去。第一個佛號起時,對嗎?第一個咒語起時,對嗎?你就從那個地方開始很嚴謹地看自己。不要老是在那邊算:這一圈一百零八個,我弄了一百零八圈,今天功課完畢。這個叫做繳經,欠釋迦牟尼佛的,然後我繳給你啦,釋迦牟尼佛你看到了,這個(念珠)白的念到變黑的,那個沒有用。

  

從每一個佛號,每一個咒語,每一部經書,每一拜,每一支香做起來,我這樣做,我的功夫得力嗎?這個才叫修行。修行不在于佛號,不在于拜,不在于坐,不在于經,不在,那是媒介。在哪裏?在你那個“我這樣的功夫對嗎?”“我這樣的功夫算嗎?”在算這個,不是懷疑,你要去求證。

  

(打坐)很厲害,很厲害怎麼?哎,給我照相。照了相幹嘛,你比較厲害?要照相還不簡單,那你去當攝影師就好了。不是,你的功夫有嗎?我這麼一坐,或者我這麼一提,我提到什麼?佛陀講的“那個”有嗎?“那個”是什麼?你覺受到嗎?你證到嗎?悟到嗎?你經常要這樣鞭策自己。人家給你“就這樣坐,你就坐在那邊觀四念處”,“師父,我四念處已經都觀空了。”“喔!你成就了。”“這樣,人家我師父說我成就了。”當人家說你根本就沒成就,你就把人家吃掉,要把人揍下去。就一定要說你成就,就不能說你沒成就,是嗎?那你要修什麼?這個就是我們跟各位講的基礎點,那個必要的要件。師兄弟們、同修們相互勉勵也要談這個。不要光是喝彩他的成就,“你不錯喔,滿面春風金光閃閃”,瑞氣千條要抓沒半條,沒效,那個沒用啦,功夫不在那裏。當人家贊美我們,我們就要想,真的嗎?是向自己負責,向因果負責。當人家很肯定很慎重地告訴你,真的是很有成就,那閻羅王找我的話我就拖你下去。對不對,既然那麼肯定地說你有成就,那閻羅王怎麼還會再找你?對吧。

  

你看金壁峰那麼大的成就,閻羅王還是看到了,給我帶回來。那兩只小鬼去就找不到。找不到怎麼辦,找土地公:“他在哪裏?”土地公:“我也不知道,他功夫那麼大,我是個小小土地公,我哪有什麼辦法?”那小鬼地上一踩,“土地”。他說:“來了來了,幹嘛。”“金壁峰哪裏去了?我們那裏生死簿上還有他的名字,他陽壽盡了該來報到了。”“我不知道呀,他功夫大,到哪裏去找他?每次出門一兩個月才回來。”“那要怎麼找到他?”他說:“我知道,那個紫金缽紫水晶的缽他很喜歡,皇帝送的。”他說:“敲一下。”,铛—,他就出定了。“喔,抓到了,你這假修行。”你看那麼微細,你還貪著這個,人家一敲你的水晶缽就跟你那微細的貪心相應,你就出定了,出定就被抓住了。“很慚愧,我要跟你走之前借我摸一下,好不好?”“那你的,摸十下也可以,你抱著它走也好。”他就拿起來,啪,往那個——柱子是木頭,人家厲害就在那裏,他拿那個紫水晶去…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