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十七集

  

華嚴經經首 第十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經文上寫著:“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

  

這是一個結論,小結論。“一切佛土”是指空間,空間的最大單位是佛土,一切佛土就全部包括在這裏面了。“不思議”,它是個形容詞,它本來是個單位的數字,我們叫做大數。這個大數形容的“劫”是指時間的單位,時間中最大的單位叫劫。那“一切佛土不思議劫”講的就是時空,所有時空,這裏面有空間,有時間,有橫,有豎,它裏面代表的是這個意思,不是單純的只有時間跟空間。空間是表廣度,時間是表縱深,所以一個橫的,一個直的。

  

這裏面也表達著所有二元對立的全部容納在這裏面。二元對立,我們說人有那種人,兩種,男人、女人,對不對,就窮盡了吧,所有對立的大概通通包括在這裏面。人有兩種人,哪兩種人,死人跟活人,那就時空都包括在裏面了。那麼你怎麼樣去運用這些呢?佛法它用的很好,它用時空兩個東西代表,理事雙融、定慧等持、福慧雙修、教觀雙舉,這二元對立它通通融在這裏面。它可以向無爲法這邊前進,也可以向有爲法這邊來;是非、成敗、得失、毀譽,有沒有,這就有爲法的部分;無爲法就教觀、定慧、福慧、理事向這邊過來。它用時空來連結有爲、無爲法之間的關系,來說明這一切它窮盡了,窮盡了,各個部分的所有莊嚴通通讓它現前,它都能顯現出來。

  

這裏我要跟各位提一個——宏觀佛法中所談的這個部分是微觀佛法裏頭它沒有辦法觸及的。宏觀佛法裏是各方面你都要去學,各方面你都要去認知。這一點有很多人做不到,不管是時間也好,精力也好,甚至于有些人是才力的問題。才力知道嗎?才華啦。像你要叫我唱歌幹脆把喉嚨堵起來就好了,比較快。我不會唱你硬叫我唱確實有困難,不過叫我聽是可以,你唱的好壞我很清楚,你叫我唱就不行了,不只長城會倒,大樓都會倒。有些這種狀況要怎麼辦呢?這個就變成要長時間,不是這輩子的事,那下輩子的事。這輩子不會,好,下輩子我一定會給你看!這個就是用時間來彌補。

  

這裏面講到,一個宏觀佛法的修行它不限于這輩子,但是你一定要能夠知道。你不能夠說我這輩子當魚一定要飛到天空上去,那你是過分了;我這輩子是鳥你要我潛水潛下去,你是要謀殺,對不對?當然有些它有可能,它既是魚也是鳥,企鵝就這樣,可是你不是張企鵝,也不是黃企鵝,對不對?所以你不可能,你只某一部分可以。那宏觀佛法就是有這樣的心量。看清楚,這些是下輩子修的,你不要急,你看清楚這些這輩子要修的,有的前輩子修過了,你不管,但是貫穿你的整個生命史來講,生命史盡過去際,盡未來際,你的生命史來講,你是通通要會的。可是你這輩子是極有限,極有限不是很有限而已,你只在某一個小區塊裏,那你要把這個區塊一定要做好,不求其大,不求其多,但一定要求其好,所以我們叫善用其心。

  

做人怎麼圓融,不是對不對,你一直在爭對不對,那大家都不對,要圓融,圓融,大家都對。這個是佛法在告訴你人生的問題怎麼樣圓融。儒家不是講圓融,儒家講和,和爲貴。你看,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事衰。你看看,和很重要啊,和就是佛法講的圓融,你要怎麼圓融,這是個關鍵。所以經常在吵對不對的,都不對。你留意到,修行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那麼這一偈告訴我們,透過時空的訓練,化解你心中的各種隔閡跟障礙,你的生命可以無限地擴張跟延伸,你才有可能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才有可能。這“所有莊嚴”是不限定任何地方,所有的空間,所有的時間。

  

各位你再仔細看看,我們曾經跟各位舉過很多例子。你看不好的,另外一方面看是好的;他所看好的,是你不好的。我們跟各位講過,這一塊黑色的木頭叫做黑檀,我們說很好,對不對?這個拿起來敲聲音多好怎麼樣,弄得多美,講得多好聽,啄木鳥飛到這裏來,這下死了,它只要“嗵”一聲,馬上要到啄木鳥牙科醫院去,對不對,這對它來講一定是不好的,它要的那種木頭是裏面有蟲的,對不對,那我們叫壞材,對不對,壞材裏面才有蛀蟲,那蛀蟲對啄木鳥就好了。啄木鳥不是要啄木,啄木鳥是要裏面的蟲,所以它看到那種木材,它說,好,那叫良材,裏面有好的食物。可是那個東西你來看說,不對,你說這棵樹病了。我們鹿谷那裏很多櫻花,櫻花裏面都有蟲。那個誰建議說養兩只啄木鳥,我說你要綁著腿、綁著脖子,啄木鳥到處亂飛,你要殺業也不要這樣造嘛。你就會發現,同一個東西不同的看法,你不要爭對不對,對不對是你的主觀意識認爲對或不對。可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來看,就變了;同樣的,不同的時空來看也變了,也變了。

  

我跟各位講,你現在還可以看得到二十年的時間。你往後看二十年,往前看二十年,二十年以前的社會價值觀是什麼,現在的社會價值觀是什麼,你再過二十年你看看,社會價值觀一定又再改變。而且未來的二十年改變會很快,而且非常激烈。你去注意看看,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時空會改變我們的價值觀,所以人不能夠堅持他的意見。會有理想堅持的人是好的。你要記得,有理想堅持的人是好的。你要是堅持相對理想的話,那是你個人的災難。你要是堅持絕對理想的話,那是個修行人。你留意一下。相對理想是什麼?世間相對事物的爭執,都是相對理想。絕對理想的他不在世間爭,他爭的是超越世間的,才叫絕對理想,那種人絕對是修行人。

  

我在北京遇到一個畫家,那畫家一看你就知道,非常幹淨。他來見面,他說要來見師父,要找一個他寫過的字,翻箱倒櫃翻出來,“心燈無影”,他說這個適合,要給師父的。我一看他打開以後,我說,這樣一個人怎麼會寫這樣的字。他介紹完畢以後,開始聊天了,那修行人的格局完全攤開。雖然他在古董街裏賣古董,是一個絕對市儈氣,爾虞我詐的地方,他就是堅持著人生的終極理念。所以你看這樣一個人,在那樣市儈氣氛、氛圍非常濃厚的地方,他照樣是一泓清泉。人在哪裏不打緊,是你的生命質量,他就具足這樣的一種狀況。各位想想看,你是個修行人嗎?你在修行的行業裏頭,很有可能你所具備的那種心性,還是紅塵市儈的心性,那就沒有用了,沒有用了。

  

所以你要看到一個時間洪流裏頭的東西,你很多東西,昨天跟各位講的——那個不動去看動,全部都現前。一個絕對的理念的堅持,絕對是修行人,因爲他不動。世間人也會有理想、有目標、有堅持,那是目標,他會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 “跟你講,哎呀,我不爭世間名利。”這種人是爭不到,不是不爭,真的不爭的人,你看,他就在古董街裏,他很靜,他不跟人家攀緣,自己畫畫,要買,認識貨的再講,不認識貨的那就給你欣賞,這樣就好。他有個最低的底線,不要看一看把我摸走就可以了;不要看一看把我弄壞就好了,就這麼簡單。其它要看隨你,價錢就是這樣,識貨成交,不識貨拉倒。這個就是修行人啊,哪裏都有,問題是你是嗎?我們反問自己是嗎?

  

所以莊嚴在哪裏?在心裏。你心裏能莊嚴,你放出去的光芒就到處莊嚴。這是非常殊勝的,非常殊勝!從“于一切法成最正覺”,一直到“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成最正覺令所有莊嚴悉令顯現。這個文章非常完美,文辭晏美,前後又一貫,這非常好的,跟那個《心要法門》一樣。古人學養兼優就在這裏,我們不行,我們寫下去都不知到哪裏去,像我講一講都有頭無尾,常常掉一段,不知道掉到哪裏去了,接不起來,我們沒有古人的素養。

  

這是第二段經文,那麼第二段經文後面要接下來其實是在形容這個“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尤其是“所有莊嚴”這四個字,他用什麼來形容呢?用這二十位菩薩來形容。所以菩薩不是二十個人,他代表著生命中最亮麗的、最燦爛的生命因素。那麼生命因素相當的多,他說“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所共圍繞”。這十個佛世界就是十個佛土。十個佛刹都磨成極微塵,一微塵一世界,然後一微塵一個菩薩,有那麼多的菩薩摩诃薩。這菩薩摩诃薩是指生命因素百分之百兌現。那有多少生命因素?十佛刹微塵數。這些完全兌現的生命因素,來所共圍繞,來莊嚴你,就是所有莊嚴,你要留意到。

  

佛的定義跟各位講過了,如來的定義也都講過了,菩薩的定義也講了。這個第一會就跟各位講了,我就不再講了。菩薩簡單,菩薩摩诃薩是指那個生命覺醒的因素完全兌現,那個因素完全的覺醒,可以充分自由自在運用。它是指這樣的一個定義。傳統定義怎麼樣我們要知道,你也不要否認它。你從這傳統定義延伸出來新時代的定義,你必須要自己能夠講的很清楚,就像昨天跟各位講的,你一定要把這些,新的這些理論架構自己整理好成爲一段,自己隨時可以跟人家介紹:普賢乘它的殊勝在哪裏,你要怎麼告知人家?菩薩定義是什麼,你要怎麼告訴人家?這很簡單的你要弄清楚。

  

《華嚴經經首 第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