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n="left">現在我們來看這二十項生命因素是什麼?在我們生命中你如何的莊嚴?那麼你有沒有辦法(用)二十個(來莊嚴),這是用代表的二十個,其是兩大類,那麼佛是可以這樣,我們做不到這樣。你做不到,但是你有兩種狀況可以做到:第一種狀況是讓這二十種都有一部分來莊嚴你,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這二十個挑一個——剛才我們跟各位講說,你要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也就是在菩提道上要定位,定位有理有事。講定位也好,講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也好,都一樣,這兩個條件要有:理,對叁寶具足信根,以普賢菩薩爲本尊,你要對叁寶具足信根,然後又以普賢菩薩爲本尊。
爲什麼普賢菩薩,他是這二十個當中的第一個,老大。你就以這個爲本尊,來莊嚴你自己,你就跟他相交融嘛,對不對?現在還是凡夫,總要找個依靠啊,要找就找最殊勝的——普賢菩薩,對不對?要選就選最好的——普賢菩薩。那你不要再妄想了:哎呀,還有那個更好,還有十一面的那個。那是修密法的,你從經教圓融道來講,基本上以普賢菩薩爲本尊。還有其它的,當然有,你叁心二意,到時候你頭上就有十一個頭。不要疊床架屋,就一個普賢菩薩就好。我要叁頭六臂,別想那麼多了,普賢菩薩。因爲我們是普賢乘的弟子,是普賢行者,要行普賢願,普賢行願,那當然普賢菩薩爲本尊,而這一個已經統攝一切了。那怎麼講我們不管,現在我告訴你,選擇一個。
不是說其它不要,其它會跟著上來。所以你對于其它的不排斥,也不宜排斥,更不必排斥,何必呢?對不對,所有的都是你的生命因素,都是你的性德,爲什麼要排斥?所以你就不必念得那麼辛苦了,南無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摩诃薩,南無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這樣一直念下去,不必了,你就念一個其它會帶起來。當你的這個生命因素成長到六十六分的時候,其它的生命因素全部翻起來了,就這麼樣一個狀況。所以這個是第二種,單挑一個你來培養。
當你到了某個程度以後,其實你到了六十分以後,其它生命因素你就自己會去翻了;你即使不翻,到六十六分以後,通通翻醒了。那個你都不用擔心,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法。那假如你現在,已經有一些征兆,我不知道,你可能有,有些征兆證明你前輩子已經修行到這裏,五十九分了,現在一聽你就開悟了,六十分了。其它,你有一些征兆顯現——你都具備那些生命因素,那你可以全部翻開來。這個時候其它的呢,它承載也很快,因爲你很快就會到六十六分的標准,然後其它的生命因素它會飛快的成長。但是不管怎麼樣,你這個第一個生命因素,它絕對追不過去,因爲第一個生命因素你會先到達一百分。當你到達九十、九十五分的時候,其它的生命因素大概都跟上來了,都跟上來,因爲你的生命是以這個生命因素爲主軸,爲中軸線在前進的。這個是很清楚的。
現在我們來跟各位介紹這二十個菩薩的名號。它是二十個,應該來講,二十類的生命因素,二十大類。你說二十個也可以,這沒有關系,因爲看你個人的認知程度到哪裏?因爲我們古代的這些經典講生命的東西,它跟現代的大腦的學術、科技上面的定義是不太一樣的。現在的學術理論它有它的定義方式,可是生命領域裏頭的定義跟它不太一樣。所以你可能會有一種感覺說我在講話的定義不太准,但是我分類是分的很清楚,既可以這樣講又可以那樣講,因爲在生命領域裏這些是無所謂的。但是有必要弄清楚的時候我們是會弄清楚的,這是因爲你用大腦跟用生命的那種差異,它不同的地方。所以你把它當做一個生命因素也好,當做這一大類的生命因素也可以。因爲這邊既然已經列了這兩個,二十個分兩組,就可見生命因素基本上有兩組,然後每組它各舉十大類,來這樣跟我們談。
第一組是普字頭的,所以你看,“普賢菩薩摩诃薩、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诃薩、普光獅子幢菩薩摩诃薩、普寶焰妙光菩薩摩诃薩、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诃薩、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诃薩、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诃薩、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诃薩、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诃薩、普光明相菩薩摩诃薩”,這十個是一組。
我們這樣跟各位講,你要弄清楚,好像這些菩薩摩诃薩經過我這樣講了以後不夠殊勝。我應該要這樣講:普賢菩薩多偉大,多殊勝,多麼不可思議,多麼了不得……一直講這些,你就會覺得說這些菩薩好殊勝,好殊勝。其它的阿羅漢走路是離地叁寸,菩薩離地五寸,菩薩摩诃薩離地七寸,這普字輩的離地十一寸,普賢菩薩離地叁尺,這樣最殊勝。這又不是踩高跷,越高越強,不是這樣比較,雖然我們是這樣講。但是你要記得,是你的生命因素你一定會非常的珍惜跟寶愛。對不對?我們用來形容你自己生命裏頭最珍貴的因素,你絕對是把它當作是最殊勝的。你假如認爲我這樣講不夠殊勝,表示你對生命沒有認知;要不是你對生命沒有認知,你還是用大腦在聽經,你不是用生命去感受。因爲既然講到這些是你生命中最主要的因素——我想,你對你的心髒、你的大腦,那種寶愛跟呵護的程度肯定超過一切,你知道嗎?那是你身體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對不對?是不是這樣?你想不是,皮膚比較要緊,臉蛋比較要緊,心髒跟腦袋哪要緊?應該不是吧,對不對?是因爲吃飽閑著才臉蛋要照顧、皮膚要照顧。你要沒飯吃,我看你去照顧臉蛋多漂亮,什麼SKⅡ。你顧肚皮都顧不過了,還顧什麼臉蛋SKⅡ,不是,講到生命的它絕對是你第一重點,人生的第一重點,它的殊勝是殊勝在這裏。所以不要因爲我們這樣講,你就認爲說它不重要,不夠殊勝;是因爲你用大腦,所以它才不殊勝。你要弄清楚。
生命絕對是你的第一要務,你要照顧的第一個。所以你認爲說怎麼樣才叫殊勝,不是用大腦去想象,是你用生命去實踐,去實踐。我想你在人生中有很多這些經曆。什麼叫做真實的?要能夠感受到,感受不到,再真也沒有用,再真也沒有用。你看那個水晶做的戒指跟鑽石做的戒指,有沒有,你不認識的話,都差不多,對不對,燈光一照都亮晶晶的。你說哪個是鑽石、哪個是水晶?你就會說便宜就好,因爲你分不清楚,對不對?你分得出來,那就不一樣了。今天生命的這種東西,就跟鑽石一樣的殊勝,那你到底看得懂,看不懂?你要統統把它當作說“我買施華洛世奇的那麼的一顆,都不要那麼貴”,那你就去買那個,因爲你不認識。所以我們一直跟各位講說,你一定要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在這裏,因爲你才會認識。你不發心,不發追求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你對生命永遠不會了解,永遠不會了解。
好,我們現在看普賢菩薩。普賢的定義,用儒家的話來講,普賢是亞聖,佛陀是至聖,所以他叫賢,他不叫聖。你要弄清楚。所有的菩薩名號,只有普賢菩薩有“賢”這個字;普字有很多,但是我們通常所運用的,都是普賢的普,其它九個沒有出現過。沒有出現過,只有在《華嚴經》有,其它不出現。所以“普”跟“賢”兩個字,古來大德就有多定義,就很多定義。普是什麼呢?賢是什麼呢?普就是指大威德,賢就是指自在王;因爲威德夠,所以普遍;自在,就是我們所講的如來,它存在;把這兩個加起來的意思,我們說普賢菩薩就是生命存在的原形。
生命存在這一個東西,他可以有好多地方來表達,所以前面這十個普字輩的、普字號的菩薩,都是講生命存在的狀態。我們跟各位講,當生命到達止于至善以後的那個生命是怎麼樣的生命呢?就是從這十個來定義的,他是永恒的、是恒動的、是光明的,他是一再地在饒益衆生的,他讓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一天比一天在進步,在光明的。就是從這十個菩薩的德號中,你從它的定義你自己去解釋,你就可以看得到。這是從生命存在的那種狀態來看,就是所,生命存在的原形那個所,後面十個是能,這十個全部是講生命存在的狀態。所以普賢菩薩有什麼性德?普賢菩薩性德,你就從這十個來解釋,積極性、光明面,非常的燦爛!你看,普寶髻華幢,有沒有?普覺悅意聲、普清淨無盡福光、普光明相……光明相不是陽光嗎,簡稱嘛,用現在的話講。
你不要一直以爲,古代的文字就很殊勝,用現代的文字就不是文字,現代的文字就不夠殊勝了。用現代文字跟各位談是讓你容易了解。你不要把我們的生命都看的那麼枯澀。好像用古代文言文來講就比較殊勝,用現代白話文來講就不值錢了。告訴你一樣。你的意思就是說,穿古裝的人是比較值錢是嗎,穿現代的這種服裝的人就不值錢了是嗎?不是,語言文字只是一個媒介,來形容讓我們引導我們進入那個領域,然後你要感受到那份存在,感受不到就沒用了,感受不到就沒用。你要真感受不到,那你根本就不要,不要去花費,浪費那個時間,浪費那個精力。所以那個時候要怎麼辦?就是前面講的,你要慢慢的培養你生命因素的水平,到那個地方你才看得到。你看不到,那根本就不用講。
所以宏觀的佛法它有這個好處。當你真的水平太低,那不行,要先提升,做那提升的教育。現在的話講說,有沒有那份氣質,氣質不夠,先教育吧。要不然就去看窈窕淑女,窈窕淑女還沒有經過訓練的時候跟槟榔西施講話差不多,她一開口,你人都會昏倒,經過調教以後,她就會走入一個正軌的文化系統裏。同樣,當我們生命水…
《華嚴經經首 第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