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经首 第十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经文上写着:“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这是一个结论,小结论。“一切佛土”是指空间,空间的最大单位是佛土,一切佛土就全部包括在这里面了。“不思议”,它是个形容词,它本来是个单位的数字,我们叫做大数。这个大数形容的“劫”是指时间的单位,时间中最大的单位叫劫。那“一切佛土不思议劫”讲的就是时空,所有时空,这里面有空间,有时间,有横,有竖,它里面代表的是这个意思,不是单纯的只有时间跟空间。空间是表广度,时间是表纵深,所以一个横的,一个直的。
这里面也表达着所有二元对立的全部容纳在这里面。二元对立,我们说人有那种人,两种,男人、女人,对不对,就穷尽了吧,所有对立的大概通通包括在这里面。人有两种人,哪两种人,死人跟活人,那就时空都包括在里面了。那么你怎么样去运用这些呢?佛法它用的很好,它用时空两个东西代表,理事双融、定慧等持、福慧双修、教观双举,这二元对立它通通融在这里面。它可以向无为法这边前进,也可以向有为法这边来;是非、成败、得失、毁誉,有没有,这就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就教观、定慧、福慧、理事向这边过来。它用时空来连结有为、无为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一切它穷尽了,穷尽了,各个部分的所有庄严通通让它现前,它都能显现出来。
这里我要跟各位提一个——宏观佛法中所谈的这个部分是微观佛法里头它没有办法触及的。宏观佛法里是各方面你都要去学,各方面你都要去认知。这一点有很多人做不到,不管是时间也好,精力也好,甚至于有些人是才力的问题。才力知道吗?才华啦。像你要叫我唱歌干脆把喉咙堵起来就好了,比较快。我不会唱你硬叫我唱确实有困难,不过叫我听是可以,你唱的好坏我很清楚,你叫我唱就不行了,不只长城会倒,大楼都会倒。有些这种状况要怎么办呢?这个就变成要长时间,不是这辈子的事,那下辈子的事。这辈子不会,好,下辈子我一定会给你看!这个就是用时间来弥补。
这里面讲到,一个宏观佛法的修行它不限于这辈子,但是你一定要能够知道。你不能够说我这辈子当鱼一定要飞到天空上去,那你是过分了;我这辈子是鸟你要我潜水潜下去,你是要谋杀,对不对?当然有些它有可能,它既是鱼也是鸟,企鹅就这样,可是你不是张企鹅,也不是黄企鹅,对不对?所以你不可能,你只某一部分可以。那宏观佛法就是有这样的心量。看清楚,这些是下辈子修的,你不要急,你看清楚这些这辈子要修的,有的前辈子修过了,你不管,但是贯穿你的整个生命史来讲,生命史尽过去际,尽未来际,你的生命史来讲,你是通通要会的。可是你这辈子是极有限,极有限不是很有限而已,你只在某一个小区块里,那你要把这个区块一定要做好,不求其大,不求其多,但一定要求其好,所以我们叫善用其心。
做人怎么圆融,不是对不对,你一直在争对不对,那大家都不对,要圆融,圆融,大家都对。这个是佛法在告诉你人生的问题怎么样圆融。儒家不是讲圆融,儒家讲和,和为贵。你看,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事衰。你看看,和很重要啊,和就是佛法讲的圆融,你要怎么圆融,这是个关键。所以经常在吵对不对的,都不对。你留意到,修行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么这一偈告诉我们,透过时空的训练,化解你心中的各种隔阂跟障碍,你的生命可以无限地扩张跟延伸,你才有可能所有庄严悉令显现,才有可能。这“所有庄严”是不限定任何地方,所有的空间,所有的时间。
各位你再仔细看看,我们曾经跟各位举过很多例子。你看不好的,另外一方面看是好的;他所看好的,是你不好的。我们跟各位讲过,这一块黑色的木头叫做黑檀,我们说很好,对不对?这个拿起来敲声音多好怎么样,弄得多美,讲得多好听,啄木鸟飞到这里来,这下死了,它只要“嗵”一声,马上要到啄木鸟牙科医院去,对不对,这对它来讲一定是不好的,它要的那种木头是里面有虫的,对不对,那我们叫坏材,对不对,坏材里面才有蛀虫,那蛀虫对啄木鸟就好了。啄木鸟不是要啄木,啄木鸟是要里面的虫,所以它看到那种木材,它说,好,那叫良材,里面有好的食物。可是那个东西你来看说,不对,你说这棵树病了。我们鹿谷那里很多樱花,樱花里面都有虫。那个谁建议说养两只啄木鸟,我说你要绑着腿、绑着脖子,啄木鸟到处乱飞,你要杀业也不要这样造嘛。你就会发现,同一个东西不同的看法,你不要争对不对,对不对是你的主观意识认为对或不对。可是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就变了;同样的,不同的时空来看也变了,也变了。
我跟各位讲,你现在还可以看得到二十年的时间。你往后看二十年,往前看二十年,二十年以前的社会价值观是什么,现在的社会价值观是什么,你再过二十年你看看,社会价值观一定又再改变。而且未来的二十年改变会很快,而且非常激烈。你去注意看看,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时空会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人不能够坚持他的意见。会有理想坚持的人是好的。你要记得,有理想坚持的人是好的。你要是坚持相对理想的话,那是你个人的灾难。你要是坚持绝对理想的话,那是个修行人。你留意一下。相对理想是什么?世间相对事物的争执,都是相对理想。绝对理想的他不在世间争,他争的是超越世间的,才叫绝对理想,那种人绝对是修行人。
我在北京遇到一个画家,那画家一看你就知道,非常干净。他来见面,他说要来见师父,要找一个他写过的字,翻箱倒柜翻出来,“心灯无影”,他说这个适合,要给师父的。我一看他打开以后,我说,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写这样的字。他介绍完毕以后,开始聊天了,那修行人的格局完全摊开。虽然他在古董街里卖古董,是一个绝对市侩气,尔虞我诈的地方,他就是坚持着人生的终极理念。所以你看这样一个人,在那样市侩气氛、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他照样是一泓清泉。人在哪里不打紧,是你的生命质量,他就具足这样的一种状况。各位想想看,你是个修行人吗?你在修行的行业里头,很有可能你所具备的那种心性,还是红尘市侩的心性,那就没有用了,没有用了。
所以你要看到一个时间洪流里头的东西,你很多东西,昨天跟各位讲的——那个不动去看动,全部都现前。一个绝对的理念的坚持,绝对是修行人,因为他不动。世间人也会有理想、有目标、有坚持,那是目标,他会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 “跟你讲,哎呀,我不争世间名利。”这种人是争不到,不是不争,真的不争的人,你看,他就在古董街里,他很静,他不跟人家攀缘,自己画画,要买,认识货的再讲,不认识货的那就给你欣赏,这样就好。他有个最低的底线,不要看一看把我摸走就可以了;不要看一看把我弄坏就好了,就这么简单。其它要看随你,价钱就是这样,识货成交,不识货拉倒。这个就是修行人啊,哪里都有,问题是你是吗?我们反问自己是吗?
所以庄严在哪里?在心里。你心里能庄严,你放出去的光芒就到处庄严。这是非常殊胜的,非常殊胜!从“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一直到“所有庄严悉令显现”,成最正觉令所有庄严悉令显现。这个文章非常完美,文辞晏美,前后又一贯,这非常好的,跟那个《心要法门》一样。古人学养兼优就在这里,我们不行,我们写下去都不知到哪里去,像我讲一讲都有头无尾,常常掉一段,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接不起来,我们没有古人的素养。
这是第二段经文,那么第二段经文后面要接下来其实是在形容这个“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尤其是“所有庄严”这四个字,他用什么来形容呢?用这二十位菩萨来形容。所以菩萨不是二十个人,他代表着生命中最亮丽的、最灿烂的生命因素。那么生命因素相当的多,他说“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这十个佛世界就是十个佛土。十个佛刹都磨成极微尘,一微尘一世界,然后一微尘一个菩萨,有那么多的菩萨摩诃萨。这菩萨摩诃萨是指生命因素百分之百兑现。那有多少生命因素?十佛刹微尘数。这些完全兑现的生命因素,来所共围绕,来庄严你,就是所有庄严,你要留意到。
佛的定义跟各位讲过了,如来的定义也都讲过了,菩萨的定义也讲了。这个第一会就跟各位讲了,我就不再讲了。菩萨简单,菩萨摩诃萨是指那个生命觉醒的因素完全兑现,那个因素完全的觉醒,可以充分自由自在运用。它是指这样的一个定义。传统定义怎么样我们要知道,你也不要否认它。你从这传统定义延伸出来新时代的定义,你必须要自己能够讲的很清楚,就像昨天跟各位讲的,你一定要把这些,新的这些理论架构自己整理好成为一段,自己随时可以跟人家介绍:普贤乘它的殊胜在哪里,你要怎么告知人家?菩萨定义是什么,你要怎么告诉人家?这很简单的你要弄清楚。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