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經首 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再繼續往下看經文的部分,這是第叁段第四行,經本是第叁頁倒數第叁行:“摩尼寶王而爲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衆生居處屋宅,皆于此中現其影像。”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裏是前面第叁段的結論,它重點是在“摩尼寶王”。這寶王,我們寶王山的寶王,就是從這裏取名的;摩尼寶王,就是摩尼寶是所有的寶——我們常跟各位講,你萬一有機會不小心迷路了跑到寶山去——這個聽說常常有這種經驗,掉到寶山去好多的寶,你不知道要拿哪一個,因爲太多背不動,不拿又可惜,要拿哪一個呢?那就是要拿摩尼寶,摩尼寶一個就夠了,所有的武器那麼多,孫悟空就是挑那個金箍棒最好,同樣的,寶那麼多,你拿摩尼寶王,摩尼寶王它能出生一切寶。
理論上講很簡單,當你看到花花綠綠的這種種寶的時候,你就知道,你不知道要挑哪一個,哪一個都不錯,這個就是我們自己不認識。我們不認識的東西相當多,那我們要告訴各位,你首先要認識的就是你自己。什麼叫認識自己?這個我前面跟各位講過了,你要看到你這一生在這世間,你有什麼製約沒有,什麼東西約束你、限製你沒有。你沒有辦法跟別人比較。人家說:“哎呀!你有爸爸真好,我從小就沒有爸爸。”看到人家有爸爸他好高興。你可能會說:“哈,你沒有爸爸真好。你都不知道,我就是有這個老爸,所以我沒辦法。”爲什麼呢
每一個人的製約是不一樣的。那你假如會發現這是你的製約,你要有辦法,也就是要有智慧去解除它。你有沒有這個能力?那你的人生一定會有很大的超越!這裏頭你要知道,你要能夠發現你生命中的製約是什麼的時候,事實上你已經發現寶藏。對治你這個製約那就是那個智慧,那個法門,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超越了,那個智慧那個法門就是你的“摩尼寶王”,而這個“摩尼寶王”是可以到處起作用。因爲你最重要的製約是這一個啊,對不對。譬如說我沒有讀書或書讀的很少,那麼要你寫文章、演講當然你的挫折感會很重。但是不要擔心啊,這是你的製約嘛,那你需要有智慧來克服這個部分嘛,是不是?那你要用什麼智慧來克服這個部分呢,那就是你自己要找的摩尼寶王。
所以當一個人能夠很明確地發現自己的缺點,這通常叫做缺點,其實就是你的先天性或者後天性的限製條件。假如你認爲它對你是一個障礙的話,那你就從這個障礙上面去研究。這個就提疑情去想辦法找到對你的對治良方,那就是你的法門。它會讓在這個地方産生智慧,讓你的生命達到超越這樣的一個境界,那個法門就是你的“摩尼寶王”!當你會這樣很謹慎地去檢視自己,那麼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就會經常遇到寶藏,然後獲得摩尼寶王,它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現的,是不一樣的境界。
我們怕的就是這種人。哪一種人呢,這種人就是不承認自己的毛病跟缺點,而且還要掩飾它,那就完了。你即使遇到寶藏,也沒有用,無意義,你要留意到這一點,你要掩飾自己的缺點,那你就一定不會去找那個對治的法門,開發你智慧,讓你的生命超越的這一個摩尼寶王。當你在生命中失落了這一個因緣的時候,你這輩子將會空過,會白過!我跟你講的是真實的,這不是舉例。你看人家爲什麼福報那麼大,福報哪大?他前輩子掌握到這個要領。從福報來講,他是無漏福!無漏,生生世世它都會現前,因爲他有摩尼寶王。那你過去不管你現在總要吧,過去有現在更要,因爲你本來就會了,看到自己生命中的一個什麼限製條件,然後設法去找到克服你這個限製條件的方法,你就會有很卓越的成就,超越你生命的極限。要記得,這是很重要,你必須坦然地面對它。
反過來,你對于你這種缺點,還要百般的掩飾,那你完了。你不但這摩尼寶你拿不到,因爲你已經絕緣了。在掩飾的過程裏,你一定會造業,那你就是養成了一個墮落的模式!這個模式包括思維模式、行爲模式還有你的語言模式,這是很可怕的!你要往上走,朝解脫的究竟走;你不往上走,你很可能就墮落。而且往上走的人,你看生生世世他那個福報會一再顯現;你往下走的人呢,那很簡單嘛,生生世世阿鼻地獄啊。因爲你是一個錯誤的模式,你墮落的模式——你掩飾。掩飾本身就是墮落、虛僞,而且你常常行爲錯誤。行爲錯誤就是傷害衆生,傷害自己,然後你又去掩飾它,你這輩子盡形壽都在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你當然墮落。你是一個解脫模式的人,他會看到自己的缺點,他正好是他修行的下手處,從這個地方去超越。你培養無漏福,培養無盡的善根,而這輩子呢你一定會超越自己,這是個關鍵。所以修行不難,難在面對自己。
這經文很簡單一句話,“摩尼寶王”,這寶王而爲其網,它的作用像網狀一樣。這是一個,一個寶王,可是你的一生不應該只是一個摩尼寶王,你有很多摩尼寶。你越徹底,那個摩尼寶就越大。他講“摩尼寶王”的意思就是我對這個缺點,我徹底看透,肯定,然後我用種種方法來克服它,超越它,而且呢,都很究竟、很徹底,那這個就叫“摩尼寶王”。我們一般人是馬馬虎虎,我就是有這個缺點,好啦,改啦,老是改一半,說一半倒沒有啦,有的改叁分之一,有的改叁分之二啊,有沒有,我想這是大部分的人。這樣的人都是摩尼寶,你肯接受它嘛,對不對。接受這個缺點也願意改,只是懵改,加減改,人家一提起我就改,人家不提起習慣又來,這種人他基本是善的,只是比較被動而已,這個有摩尼寶,但不是摩尼寶王,有沒有?好,這一個。
當你發現一個就一個摩尼寶王,那你可能發現兩個、叁個、五個,很多。我們人都有缺點,不會只有一個缺點,有很多缺點。你每個缺點都面對它,肯定它,然後想辦法幹掉它,超越它,你的生命就會很燦爛!你只要發現,有些時候真的是改不過來,但是你要忏悔啊。譬如我們想要學英文,五六十在講英文你就知道,你會感覺我學得太晚了。你有這種感受,這是缺點,不是生命中的缺點,好,不要緊,那就忏悔。現在叫你去把英文學得像那個五六歲的小孩要學的那種程度,那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不要緊,你應該知道,不要自己從這裏去找理由,說我就怎麼樣,好像不懂英文是很了不起的。你像這一類的情況就無藥可救,那個找理由就是在掩飾自己,欺騙自己。你要留意到。怎麼樣面對因果,向自己負責,就是這樣的心態,就是這樣的情況,向你的缺點去,你有多少缺點不要緊,一個一個改,那你就一個一個摩尼寶王會出現。這王一多啊,你就交織如網,就出來了。
這一張(圖)我不知道誰挂的,大概等一下要跟各位講。這個叫做綠度母,有一千個綠度母啊,意思就是綠度母滿天。發願修學這個法門的人,他已經發願到這個綠度母這個寶他交織成網了,有沒有?這王當中啊,他先成一個摩尼寶,那變成好多摩尼寶,然後再跟其它的摩尼寶交織在一起,這叫做“摩尼寶王而爲其網”。這個就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你在修行也是一樣,不是說我修綠度母,哪個綠度母,坐在神桌上那尊綠度母。不是啊,你記得啊民間有一句話講,這尊神像的神明很靈,你注意聽好哦,神像是木頭刻的那個,裏面住著一個神明,那個神明很靈,哪一天那個神明打個哈欠睡著了,那神像就不靈。或者他請假了,土地公跟玉皇大帝請假說,我這幾天放假,要到國外去看看風景。請假了,那個時候神明不住裏面,神像就不靈。你不要從相上看,你要從那個法身慧命看,看那真實的部分。相有時候會落空,那個實質的部分你要看好,然後它重重無盡,它才會而爲其網。
好,那麼到這個地方,從前面宮殿樓閣,他一直談到是衆寶所成。這衆寶當中我們也跟各位講,你一定要透過這些,很簡單講,四攝法、五分法身、六度六波羅蜜、七菩提分、八正道這幾個。我是舉例做代表這樣子,那你好好去修學,透過這些寶來超越你自己。你記得,從四攝法、五分法身、六波羅蜜、七菩提分、八正道,這個叫做原始因素。原始因素有人叫作原始佛教,我說生命的原始因素,都單一因素的作用。這個單一因素有點像那個原子結構一樣。我們大乘佛法尤其是華嚴跟各位談的,是分子結構,不是原子結構,它會自然形成叁昧力、圓融道。那一個叁昧力裏頭所要的這些修行因素它是整串的,它的分子結構是很複雜的。你能體會到嗎——分子結構。
我記得有一個藥叫作鍺,有沒有聽過?鍺聽說是人參裏頭很多,靈芝裏面也有,是金字旁一個讀者的者,那個鍺。純鍺那跟金屬一樣,金屬粉末一樣,所以他就弄了一個叫作有機鍺。有機鍺的分子跟純鍺的分子不一樣,它是有機的,有沒有。腦袋裏頭清一清你就清楚了,這個有機鍺也不好吸收,他要的是要像人參這樣的作用,它叫作天然有機鍺,也就是說這個天然有機鍺的分子成分是一個整體的。那麼有機鍺是一串的分子成分,那麼講鍺的這個純鍺的成分它只是鍺元素而已,這鍺就像原子一樣。有機鍺是簡單的分子,那天然有機鍺的是一個可以完整起作用的分子結構。那麼圓融道這種行法本身它的分子結構就是一整套…
《華嚴經經首 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