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十叁課 大緣起因▪P6

  ..續本文上一頁也不可能成立。

  而且我們去觀察因生果,因生果的話,就有因滅果生。但是因對果要起作用又必須同時。所以的話,這個因生果就很奇特了,很奇怪,奇奇怪怪的。爲什麼呢?後面就說,也就是在一個因上面,它有兩種本體存在,它一個本體在果存在的時候它和他同存,以給與果作用。前面我們講的,因對果作用必須是同時的,因果産生必須是同時的,不同時就沒辦法形成作用,所以因生果的時候,它有一個本體在和果同時存在,給予果,成就它出生的這個作用,這樣的話,因在成就果的時候,還存在,也就是前面存在,後面也存在,就是這樣子,前前後後都存在的一個常法,就是這樣子的一個常法。然後說另一者的話,也就是說它另外的一個體性,又在果産生的時候,它必須要滅盡,這樣子的話,它又成了一個斷滅,斷滅也就是先有後無,就是斷滅。前面因存在,後面果産生的時候,必須因滅果生,有這個側面,才能形成我們名言中說的前因後果。所以,這個因它有兩個體,一個體和果同存,一個體就讓它自身滅盡,這樣子的話它自身又有存在的一個常法,又有斷滅的一個滅法,這樣子一個法上面,怎麼存在一個常斷相違的兩種體性呢?永遠都不可能成立的。說它完全已經滅了,又說它永遠都在,那你說這個不就是相違麼?這種事情怎麼會産生呢?所以這是個直接相違。

  如果因滅時果出生,因沒有對果起到任何作用,應成果是無因生,這也不可能成立。

  那麼有些人就會講,它因滅果生。這樣子的話,它因全部都滅了,只是後來出生果了,那後來這個果是誰對它産生作用呢?沒有同時在的,就無法形成作用,我們前面已經建立了這樣一個共許。而現在的話,果出現的時候,因已經滅了。這樣子的話,這個果就沒有法對它形成作用,那麼這個果的出生,就是一種無因無緣出生的,那這就叫做一個無因生的法。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呢?那無因生我們大家都不可能承許它的。無因生就有無因生的種種過失。所以它就是緣起生。緣起生,實際上是無有自性可生的。

  以上以勝義理論抉擇了緣起生即是無生。

  那麼下面講:內外諸法都是緣起生,以緣起生故,無有自性,正顯現時,如同水月,毫無實質。

  這個法義我們前面已經再再的提了,然後我們再進行下面的學習。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緣起心要釋》中說:“如是觀察的話,若不觀待因緣,則必定成爲空中蓮花一般。”

  爲什麼說像空中蓮花呢?因爲空中蓮花是無因的,它沒有它的因緣呀,它的種子是什麼呢?沒有種子,也不需要陽光、不需要水土,虛空當中的蓮花,沒有它自己的因,不需要觀待因緣,這樣子就是虛空花,空中的蓮花,那空中的蓮花有沒有呢?沒有嘛!沒有的法。如果說不觀待因緣,它就無法顯現,空中怎麼能夠出生蓮花呢?所以的話,就只是一個根本沒辦法顯現的一個法。

   因此,凡是有的,是觀待而産生,或者僅僅依賴因緣而産生。

  所以凡的我們覺得有顯現的法,它絕對是要觀待它特定的因緣,才能夠讓它出生的。或者說它完全要依賴因緣,才能夠出生,不依賴因緣,單靠它自己它無法顯現。

  這樣,凡是因緣所生的法,不成立自性實有,僅僅先前沒有、後面以因緣造作,因此和影像沒有絲毫不同。”

  所以,凡是因緣所生之法,它沒有一個它自己特有的自性,沒有這種自性真實有,所以僅僅是前面沒有,後面通過一些虛幻的因緣,聚合在一起造作,然後再讓它虛幻的顯現,這就像影像一樣,前面沒有,後來因緣聚合又讓它虛幻的顯現。最後因緣一離散的時候,它又虛幻地消失,就是這樣子完全相同的一種狀態

  四:緣起的安立,其義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顯現爲根據:

  我們回到最根源上面,其實這個法義,就涉及到我們成就爲一個真正的解脫自在者,或者能成就佛陀的果位,在哪裏解決這個問題呢?所有因緣的問題都是自心的問題。所有因緣的安立,在最究意上面,也就是說,達到最底層,我們從最根本,最根源上面去觀察,就是在自心前,依靠心的因緣,而有心的顯現。這一切都是唯心所現的。

  緣起究竟以何者安立呢?譬如照鏡子,臉上有什麼表情,明鏡中就會顯現相應的影像,臉比喻自心,鏡像比喻一切顯現。

  我們照鏡子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張臉去照鏡子的話,那裏面哪兒會有影像呢?那裏面的影像,有的人看著鏡子,看著鏡子,就會覺得鏡子裏面的人太莊嚴了,實際上看到的就是自己,就是依靠自己的臉面,然後顯現在鏡子裏面去,然後自己看到鏡子裏面的像的時候,自己在那裏“水仙花情結”産生了,就開始自己憐愛自己。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臉印在鏡像上面,出現了這樣子的一個影像。所以這個臉就是自心。自心産生外在一切萬法的顯現。我們看到一切法的顯現,都是你的自心。你要是進到廁所裏面的話,你就要知道,你的心有一個肮髒的顯現。你要是看到綠草,就知道,這個我內心清涼、舒適的顯現。完全都是心裏面的顯現。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不圓滿的,都是你的心不圓滿。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地方溫馨一點兒的,就是你心裏面的善根的溫馨。所以沒有哪一個側面可以離心而得以顯現的,完全都是你的心的顯現。甚至叁世諸佛,上師叁寶,都是你的心的善緣而得以顯現的。如果你沒有這個善緣,你是無法見到這一切的。都完全是自心因緣的一個顯現。

  如像由臉現,由臉假立,顯現也由心造,以心假立。

  所以,我們的這一個影像,完全是由我們這張臉,假名安立而已。實際上,這一切萬法的顯現也是如此的,都是由心造出來的,所以是由心假立的。

  比如,同一條河的水,以地獄衆生的嗔習,顯現烊銅;以餓鬼的悭習,顯現膿血;以人的習氣,顯現水;以天人的善業習氣,顯現甘露。

  這一點就非常甚深了,也就是同樣的一條河水,地獄的衆生,因爲嗔恨心的習氣,這是落到心上面,是嗔心。嗔心讓它顯現的是什麼呢?是烊銅。所以的話,地獄的衆生看到河水,是非常恐怖的景象。就像燒溶化的鐵水,一碰到身體,馬上就焦爛。這是由嗔恨心顯現出來的景象。惡鬼一看,完全都是膿血。惡鬼一直不喜歡給予別人,哪怕只是一口水喝。所以自己看到水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喝啊!都是膿血。這是它悭吝的習氣,還是落在心上面。然後我們人的習氣呢,就是看到水。我們的心的習氣當中有善有惡,所以,就看到能夠飲用的水。但是這個水還不是那麼圓滿。假如說心當中的善法比較圓滿的話,就像天人,因爲內心當中善的習氣,讓他看到的是甘露,是非常的甘美呀!這完全由自心而顯現。所以我們在前現也講過,在中陰的境界當中,我們看到的一切景象,完全是由于我們的業習,在我們面前一幕一幕地顯現,就好像是做夢一樣的。什麼心,就顯現什麼景象。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你沒有見到在死亡中陰境界當中所見到的這一切,也是同樣如此的。你看到的這個人間,全部是由你內心的業的習氣所幻現出來的。依靠你的心做爲因緣而顯現的。

  別別的顯現,只是觀待別別的習氣而産生的,依各自的心假立,也只在各自心前顯現。

  前面我們講的是同分妄見,後面的話所講的就是別業妄見。別業妄見就是別別的顯現完全是觀待別別的業的習氣而生産。完全都是各自心有自已特定的顯現。這個世界,有些人看到是這個樣子,有些人會看到另外一個樣子,這是個人各自不同的業。就像上師講到過的一個公案:一個小孩子喜歡偷鳥蛋而造下很多惡業,後來他在田地裏就看到有地獄顯現。其他人看到他在田地裏面跑,但是在他的境界裏面,他就感覺是一片地獄,而且最後居然也把他的腳給燒爛了。別人把他弄醒的時候,一看周圍,再也沒有那個地獄了。這就是他的心裏面有地獄呀。所以每個人的顯現,都是每個人的習氣。我們大家覺得共同的地方,就是我們共同的習氣。都是由我們內心所形成的一個外在的顯現。

  同一個人,伴隨習氣的變化,也有顯現的變化,習氣清淨一分,顯現也清淨一分;習氣染汙一分,顯現也染汙一分。

  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心上去觀察,你自己的習氣一變化的話,所有的顯現就開始變化。你的心開始變得清靜一點兒的話,你的顯現也會變得清靜一點兒。假如你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和善,越來越對人好,一看每個人都是好人,看世界都是好世界,看什麼事情都是好事情,這樣子的話,你就會感覺,這個人真的是好人,這個世界是好世界,什麼事情都是好事情。全部都是好的。假如一個人經常觀過失,經常看這個世界也不行,看這個人也不行,看這件事情也困難。這樣子的話,就是他心不行,心裏面染汙。所以我們心裏面染汙的話,顯現什麼東西都是染汙。心裏面自在的話,顯現什麼都自在。心裏面清靜的話,什麼都清靜。心裏面安樂的時候,什麼都安樂。心裏面痛苦的話,什麼都痛苦。

  就像古人所說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本來是非常美妙的景象,但是你內心當中有感傷的時候,看到花瓣上面的露珠,本來是晶瑩剔透的一個美景,可他一看起來就像掉眼淚一樣。然後在分別的時候,聽到鳥叫的聲音,就好像自己內心的哀號一樣。實際上鳥叫聽起來是很悅耳的,反而成爲了自己的一個悲歌離情,所以這就是我們內心感知,以及萬法顯現的時候,這些顯現也就隨我們自心而變了。

  所以古人寫一首詩說:我見青山多妩…

《中觀總義 第十叁課 大緣起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