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十一課 破有無生因及破四句生因▪P2

  ..續本文上一頁們學是在能破的理上面來學。對這個所破的有無生要進行分析一下,分析以後用我們能破的正理把它打破。這就是“破有無生因”。

  無垢光尊者在他的《如意寶藏論自釋》中說:“此種種有事顯現“是有法,”“無實有”是所立,“遠離自性有無生故”這是能立的根據。

  在這個能立根據上面我們看到,有一個自性的有無生,自性就是我們講的實有,法是有自性的,它才是實有,自性的有就是實有的有,自性的無就是實有的無,而我們觀察之後,是遠離實有和實無的出生的緣故,所以一切顯現的法都是無實有的。因爲無法出生這樣子的法,我們是站在果上面去觀察,把它當成是真實有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是很當真的,把它當作真實有的。我們任何一個顯現在面前的法拿出來,哦!這個法是真實有的,能不能出現呢?我們去觀察它是不能出現的。拿在你手裏面的一本書,它是有的法,有的法能不能出現呢?不能出現,假如它是有的,就永遠保持它這種有的體性,誰讓它出現呢?沒辦法讓它出現。因爲它已經有了,所以沒有了生,沒辦法出生。然後無的法能不能夠讓它出生呢?沒辦法生。所以雖然我們看到一個有的法,是一個無生的法,沒有出生的法,那你拿到手裏面是什麼原因呢?那就是有問題!這個問題,世間人會不把它當成問題,但是作爲一個有智慧的人、聰明的人,爲我們的生命負責的人,你一定要去看一看,我覺得它存在的東西有沒有問題啊?它根子上面難道就真的沒問題嗎?如果它真沒問題我們就踏實了。但是,我們觀察的結果實際是很不踏實的。比如說,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生啊!不可能出生它爲什麼會有呢?不可能出生又有的法,絕對是有問題啊!這個問題可大啦!不是個小小的問題,你爲什麼不深入去觀察一下是什麼問題呢?

  所以中觀,它解決的是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一看我們整個宇宙人生當中有問題,而這個問題是什麼問題呢?就用“有無生因”去看,實際上我們所有認爲的這些法,它都本來無生,沒一個出生。

  我們覺得自己是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那我們有沒有出生呢?我們身邊的人他有沒有出生呢?我們自己看到自己所在的房屋,它有沒有出生呢?地板有沒有出生呢?哇!這個問題如果去分析的時候,說:“遠離自性,有無生故。”它是一個無實有的!這個結論是要去仔細思維:完全把我否定了,說否定我們現前存在,是不存的,不真實的,是有問題的,你現在已經出問題了,你還不知道嗎?我告訴你爲什麼出問題,有的不可能出生,無的也不可能出生,都沒出生過,沒出生過爲什麼我們會覺得有顯現呢?

  那你就應該知道是:無而現,是虛妄的、無實有的顯現。這個我們要去反複地去思維,這個在結論上面就已經夠震撼了,爲什麼出現這個結論呢?它的原因也是一個銳利的武器讓我們清清楚楚看到絕對是如此,這個學習,就要深入到這樣的一個透徹。

  以下具體分析,下面我們去具體分析一下:

  雖然有事宗和世間凡夫都承許果由因生,但如果以勝義理論善加觀察,則會了知“生不成立”,其根據如下:

  如果以勝義理論善加的觀察,善是指好好的、善妙的、仔仔細細去觀察,而不要去蒙混,或者是說把它粗粗略略的放到眼睛裏面看一下就劃過去了,千萬不要這樣,要善加觀察。這個世間是沒有經過觀察過就這樣生活下去,而且踏踏實實的生活下去的人,就像睡在圈裏面,一天只知道吃得胖胖的、肥肥的、一吃完就在那兒“轟轟轟”地,很歡喜的那種生命差不多,所以我們是和這樣子的豬八戒是不一樣的,和這樣的生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做有智慧的人,就要用勝義理論去善加觀察,觀察一下才我發現:哇!我吃的東西、我穿的東西、我用的東西、我看的東西,這一切都是生不成立。沒有一個出生,從來都沒有出生過,沒有出現過,沒有一個真實的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出現,我們世間凡夫者,還執著一個實有的宗派,就像小乘,看這些法都是實有的,生的,實際上這個世間是生不成立,因爲它的這種出生是不成立的。這個結論是非常驚人的,它將會把所有的世間人都驚呆,把所有的有事宗,就像小乘的這些經部宗、有部宗都會嚇壞的。

  以前阿底陝尊者就是給兩位比丘,給他們剛開始講一些名言谛的法的時候,他們非常歡喜,要持戒啊這些的,他們就很高興。但一講到勝義空性的時候,兩個人就嚇得把耳朵捂起來,不敢聽!所以我們道友們要麼就是全部已經了達了,所以聽起來不害怕。要麼就是一點都不懂、一點都不關心,所以不害怕。真正的這個害怕的人呢,就是似懂非懂的人。那麼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懂的,而無畏懼受持妙法的智慧生命,而不要去把它放到一邊,這個道理沒有什麼震撼,這個道理是很震撼的,因爲生不成立,那麼根據是什麼呢?

  一個果法最初有而生,或者從無者而生,若是果已有而生,如遮破自生時所說,不能成立;如果果前無而後生,比如認爲“現在除了種子沒有其它,到秋季時會長出過去沒有的莊稼,”這一想法也不成立。

  我們來看一看這裏面講的,其中第一句話給我們講的果法的最初狀態,不外乎就兩種情況,最初是有的和最初是無的,這兩種情況能不能夠出生呢?後面觀察是不能出生,因爲不能成立它的生,爲什麼呢?第一個側面比較好了解,因爲我們在破金剛屑因的時候已經破過自生,第一點我們大家容易理解,自生也就是說先前已經有的,先前已經有的一個法,它出來還是它自己,出生來就等于他自己就等于沒有出生,那麼就等于無義生,沒有意義。假如這樣子的法還要出生,他的因就是他自身,因永遠都是俱足無缺的,沒有任何障礙,所以它永遠都是在生、都在生、不斷地在出生,因爲因已經圓滿了,沒有障礙,所以這樣子自然會出生,控製不住,隨時都是這個因都已經集聚,所以永遠都在無窮生。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無窮生的法嗎?沒有!假如有一個無窮生的法,那就是有問題的一個法,永遠都在生,生生生……不停,哪怕一秒鍾也沒辦法停,爲什麼一分一秒都無法停呢?無法中斷呢?就是因爲它的因是圓滿的、俱足的、沒有障礙,它中間不可能有一個間歇,暫時停一下不出生的,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成立的,果已有的是不能出生,是在遮破自生時已經宣說,金剛屑因已經宣說過。

  如果果前面是無的,後面出生,這種情況打個比喻就像大家都認爲現在除了種子,手裏面拿著個種子,哦!這個種子拿在我手裏面的時候,我想要讓它種出很多的莊稼,而這個莊稼是在秋季的時候收成,現在是在春天,我拿著這個種子呢,我想,它以後會結出很多很多的果實,我就在想種一個種子能夠成辦很多,所以我就種很多種子,最後會種一得百、得千、得萬的豐收我的莊稼,這個想法我們覺得是成立的,但實際上是不成立的,爲什麼呢?因爲要以因産生果,必定要對果作一種作意,如果對果什麼也沒做,以因生果的名稱和意義都不可能存在,因對果作意,只有因果同時和因先果後兩種情況。

  因爲:就是要以因産生果,必定要對果作一種作業,也就是要對它起一種功用,如果對果什麼事情都沒做,那說以因來生果,這個因得因的名字,果産生對于因的觀待的果的意義,因和果的意義和名稱都不可能存在。

  因爲這個對它從來都沒做過任何事情,就說是對它的因,這個怎麼可以存在呢?所以這個果是不能亂得的,在古人所說的,果不能亂得。這因呢,它必須要做事情,才有果,果必須這樣子出生的,就像我們修行,假如你不修行,就得不到結果,如果你要想成就,必須要修行,你要産生修行對于成就有一個作用,它才會出生成就的這些聖道的功德。不可能隨便的,你什麼事情都沒做,在你身上直接出現一個成就,這就是因爲你沒有對果去做什麼樣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有這種成就出現的。必須要做一點事情,必須要産生這種作業。

  那麼我們後面就看,這種作業的話別無選擇,就有兩種情況,因果同時的或因先果後的,這兩種情況我們看因對果能不能夠做事情呢?以下分別破斥,也就看到這是不可能的。

  一、 因果同時不合理

  因爲:沒成立果的期間,因也不成立,故沒有任何作能生的作者;而因成立之時,果也已經成立,不必要對果作任何産的作業。

  因爲這裏面分了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就是果成立和沒有成立兩種情況,果假如沒有成立的期間,因也沒有成立,因爲因果是同時的,果沒有的時候因也沒有,果沒有、因沒有,那這樣子的話因對它沒有任何作用,假如說果已經有了,因這個時候跟他是同時的,所以你的因存在的時候,果已經有了,那麼這個已經有的果,何必要你因對它做什麼事情呢?它的出現不需要你再對它做什麼努力了,所以不必要對果做産生的任何一種作業,假如說果沒有成立,也不可能出現因,假如說出現了因,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果,也不必要因,就是這兩種情況一看,因果同時,這是不可能的。

  二、 因先果後不合理

  在因具有自性時,果尚未成立的緣故,何處也沒有,對這樣的無者,因也作不到能生的作業,因爲“無”的法不會成爲任何利益和損害的依處,“因”、“果”彼此也沒有接觸,畢竟只是無關系而已。

  這一個分析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但是這個意義卻是一個很真實的意義。我們要去仔細的思考它,也許我們覺得中觀怎麼會是這樣子來說呢?難道我們平常是這樣想嗎?你會不相信,但實際上是中觀講了這個道理,就是我們…

《中觀總義 第十一課 破有無生因及破四句生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