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十一課 破有無生因及破四句生因▪P4

  ..續本文上一頁出生就是毫無意義,所以它再沒有生了。有體的生也不成立無體的法,無體的法它也無有生,就像前面我們說,一個母親她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她怎麼會有生的這個作用呢?所以它上面也沒有生。然後無體的生,也不成立于有體的法,無體的生,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的法,沒有的事情怎麼再叫做在有體的法上面呢?然後說,無體的生也不成立于無體的法,就像石女兒不會出生再下面的一個石女兒一樣的。石女的女兒不可能存在這個世界,她不存在難道還會再出現一個石女的兒子嗎?石女的女兒,再出現一個石女的兒子,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樣子是不可能有這種生的,那麼與此相同,我們認爲現在沒有果,但未來會産生有事,或者成爲有事,實際這是不可能成立的。

  前面《四百頌》所講的這些頌文,其實是把情況跟我們分得更細,就是要讓我們認識,我們認爲現在沒有果,但未來産生一個法,或者讓它成爲一個有的一個法,這實際上呢,不可能成立的,現在是無的不能把它變成有,因爲一個無者,無論你任何因緣也不成爲作業的對境,

   如同《入行論》所說:“縱以億萬因,無不變成有。”

  《入行論》說縱然你已(積聚)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因緣,你想用這些因把一個無的果變成有,是沒辦法把它變成有的。爲什麼沒有辦法把它變成有的呢?因爲它就一個無的體性,我們前面講到,這當中的有無生大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個實有上面去觀察,真實有上面。真實有的一個法它是一個無的體性,它的體性就是無,體性是一個無的法,你永遠幫不了它。一個沒有的法,無事法就不能把它變成有事法。因爲你不能夠成爲一個對境,什麼因緣都不能夠把它當成一種對境來幫助它,或者毀壞它,就不可能讓它出生,不能出生的話它就不能變成有。所以,以億萬因“無”不變成有,“無”的一個法不會變成一個“有”的法。

  下面說:“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有而新生。”那麼這些明明顯現的果法是如何出生的呢?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結果是由什麼讓它出現的呢?下面解釋:《寶蔓論》雲:“譬如幻化象,無來亦無去,唯心愚癡爾,實則無所住;世間如幻化,無來亦無去,唯心愚癡爾,實則無所住。”

  人們都承認幻化的象、馬完全是虛妄,這是根據什麼說的呢?幻化的象、馬最初沒有從任何地方産生,根本不見來處。

  一個象、馬出現的時候,我們覺得“哇,很大的一頭大象,哇,奔跑的很快的一匹駿馬”。駿馬和大象都出現了。我們去觀察,咦,它們從哪兒來的呢?哦,原來幻化師在幻化,然而既然是幻化的,就沒有一個來的地方。它從哪裏來呢?假如是真的一匹馬或者真的一頭象,就有從什麼地方走過來的,但是幻化的象、馬是沒有一個地方走過來的,只要幻化的因緣一具足,當下就出現,根本不需要來處,就是“無來而來”。最終也沒去任何地方,不見有去處。假如幻化師最後不再戲弄我們了,不再演戲了,他一停下咒術的時候,哎,這些大象、這些馬就不見去處了,不知道哪兒去了,你還能不能找回它們呢?找不回,因爲他們沒有去處。假如有去處,你就能找回它們。但是由于它沒有去處,你不可能找回它。所以也是“無去而去”。而現在也是除了一堆石頭木塊和念的咒語外,也沒有其他法,現在也沒有象和馬住在這個地方,因爲現在沒有這些顯現,其實只有石頭、木塊這些念咒的因緣。

  古代的幻化師比現在的魔術師厲害驚人,以前做雜技做幻化的這些幻化師,他們只要用一些木塊、石塊,然後再念一些咒語,在把念過咒的藥塗抹在你的眼睛上面,你當時看整個世界都變了,前面有馬,有象,有人文,有美女呀,有山河大地呀,這些景象都會出現,“哎,我以前怎麼沒有看到這些呢,”你就會覺得是這樣子。這實際上是你的眼睛被這些咒藥塗抹以後,已經出亂子了!念咒加持過的石塊木塊就變成了這樣子了。變的時候你就看到景象全變了。所以比現在的魔術厲害。現在的魔術你只是在戲臺上,看到一會兒變這樣一會兒變那樣,而古代幻化師能把整個情景全部徹底變了樣。那麼這些徹底變樣的這些東西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是假的!是你出問題了。就是上面說的“唯心愚癡耳。”唯一只是內心産生了愚癡啊。我們看到這些象、馬的時候,唯一只是我們眼睛産生了迷惑,是我們看錯了,看花了,實際上根本沒有這些幻化出來的象、馬,只有石塊木塊。這些象、馬看似住在這裏,實際根們沒有住,所以是“無住而住”。

  “對芽果來說,生住滅等相也是如此”,

  對芽和果來說,就像演戲法一樣的,一會兒發芽了,這種出生實際上是無生;生出來的芽還在那個地方還沒有壞,還是住在那裏,但實際上也是“無住而住”,根本沒有這種幻相;最後這個芽果壞滅了,其實也沒有一個去處,它滅到哪兒去了呢?沒有去處,是“無滅而滅”。這些生住滅的相,唯一是幻化般的顯現而已,無始以來以無明而不認識這一點,也只是自己不認識而已。事實上,芽果和幻事沒有什麼不同,這一句話給我們點出了要害,點出了我們的現實。這是我們所有做生命的真現實。最真實的東西就是這句話,裏面講到我們衆生無始劫以來,依靠無明而不認識這一點,也就是我們有無明,看不到真相,“明”就是明鑒真實,我們的無明沒有明鑒真實的智慧,所以我們沒有認識的能力。由于我們自身的無能,首先是無明,無明使我們無能,我們自身的無能,使我們對宇宙人生失去明鑒的真實能力,我們看不透著一點,其實只是我們自己不認識而已。

  不認識並不等于這個世界就聽我們的,我們覺得它現實,它就是現實的,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些芽果代表了宇宙萬物的任何的顯現,這些結果和幻化的事物是沒有絲毫區別的。我們就是看著幻化的世界,看著幻化的人,看著幻化的電腦,看著幻化的大地,看著幻化的房屋,我們穿的衣服是幻化的,連我們自己人本身都是幻化的,幻化的人穿著幻化的衣服,坐在幻化的地方,聽著幻化的課,我們在這麼個幻化的世界,覺得在學一個幻化的佛法。就是這樣一個幻化的事情。所以,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幻化,只要對此深入思維,就能對無生和緣起義生起定解。我們要多去想一想,多去思維,深入思維“噢,確實是幻化的啊”。不要隨便想一下就不去想了,要去反複反複地思維。反複思維以後,才能對無生的空性産生決定的信解,也才能對顯現的緣起産生決定的信解。對于無生的空性和緣起的顯現,“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在內心産生定解。

  這就如《入中論》說:“由說諸法依緣生,非諸分別能觀察,是故以此緣起理,能破一切惡見王。”我們其實就是對緣起生不了知,我們就用這種分別、那種分別建立了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建立了很多的生。而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自性生,只有無生。那這個世界上出現的是什麼呢?這些不是我們邪分別所能夠思維的,它就是一個緣起的法理而已。依靠這樣的了達,生起定解以後,我們就能夠破除一切有無是非的、惡見的網,把這些迷網全部打破。這就要求我們去思維,而且要深深地思維,才能夠破除邪見,而生起對無生緣起的定解。這是需要下功夫的,比如在有無生上面去分析,會不會出生呢?哦,不可能出生,那爲什麼有這些生呢?這些生都是緣起生,沒有一種自性生。

  反複思維“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你就會越來越有體會,越來越有感覺。既然是緣起生就不會是自性生,沒有自性生你就不會當真,就會把它看成是幻化的世界。一切都是幻化,一切幻化的本質就是無生,最後觀無生而入它的勝義本體,最後把一切幻化全部泯滅,寂滅到法界無生的本體當中。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深深的思維來度過中觀的學習,把這種思維帶到日常生活當中,帶到你身邊的任何事任何法,用這種觀察最後你就看到,生住滅的現象都是幻化。這個道理推廣到林林總總的內外顯現法上,無一不是如此。我們觀察這個道理,一個法上它是如此的,換一個法還是如此,換了所有的法,不管是內心的法還是外在的法,不管是有情界還是器世界,這些顯現法,沒有哪個法不是這樣子的,沒有哪個法是離開幻化般的無生緣起。這是我們學法當中遇到了佛法,或者說遇到了一切所知中的精華。爲什麼呢?因爲這是能夠推廣到林林總總一切萬法上面的真實,這個終極的真實是貫通一切萬法的。你把這一法認識了,你就把所有法的本性都認識了,把無生、緣起、性空都認識了,所有諸法的本性你一下子就了達了。

  所以這是佛法中一個很殊勝的正見,是上根者或者有福報的人才會碰到的,因爲這種宇宙人生中的精華的義理,一般人是沒有福份的。因爲一般人看到顯現法,不會把它看成是幻化的、緣起的,只會看成是實有的,看成實有的生,實有的顯現,我們無始劫以來受著無明的欺騙,誘惑,我們太當真這些林林總總的內外顯現法了,所以沒有生起無生緣起的機會。我們一直活在邪見當中,甚至現在道友們還不深入去學習的話,只要不通達法義,自心當中還會有自性實有的邪見,就會落到“常”“斷”“有”“無”當中去,過著虛妄的生活。一個假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一點意義都沒有。而我們就是活在假的中間,以假爲真。所以這就看出,你只要把這個法義認識透,貫通萬法的時候,才能活到真實中去,活在真實裏面的人,才是一個有意義的人,才是有意義的生命。“

  換言之,乃至存在能取所取分別習氣之間,將會顯現種種的有事,這一切有事,最初産生時並沒有從任何地方新地産生,現在顯現時也只是以習氣力顯現,故沒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終消盡能所二取的習氣而不再顯現時,也沒有到任何地方去,僅僅是在遠離二取的無…

《中觀總義 第十一課 破有無生因及破四句生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