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十一课 破有无生因及破四句生因▪P3

  ..续本文上一页平常想的事情的真相,只是我们平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茫然地接受这个结论了。

  你仔细观察,实际上,因先果后是不合理的。我们平常会说,哦!前因后果。这是大家共许的,这个共许只是站在名言假立上面我们允许你共许。假如不是名言假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那我们大家必须要观察能不能成立呢?不可能成立!为什么不能成立呢?因为:在这里面讲的说,因具有自性时,也就是说因它是有的,这个时候果还没有成立的缘故,那有些人想,哦!果没有成立,因要正式对他成立出生的作用啊!但是我们要去站在实有的立场上面去,你要站在真实有,站在胜义理论观察的这个立场上去看,这个果尚未成立的缘故,所以它什么地方都不可以有,都是无的一个法,也就是说对这样一个无者,也是一个无的法,对这样一个无的法,那么你不可能以因做到能生的作业。

  为什么呢?后面就讲根据,因为无的法不可能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坏之处,就像有一个人,他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你想帮助他,没办法帮助,你想去损害他,也无法损害他。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你怎么去杀害他呢?你怎么去安抚他、利益他呢?都没办法,因为他是一个本身不存在的一个东西,我们在前面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就讲到过,是无的就是真实无,而且他的体性决定了是无的法,无的法谁也不会帮助他,我们说因对果产生了作用,就是因帮助了果,那么你因要帮助果,必须果是有,有这个对境你才帮助得了他,但是你那个对境不存在,不在这个世界,你怎么帮助他呢?所以,果如果是无的话,怎么也不能帮助他,也无法毁灭他,说帮助他或毁灭他都是一些戏论,都是一些不可能的。这样子由于因和果之间彼此没有接触,他是任何关系都连不上的。我们自己和一个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是面出现的,现在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一个人,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那有些人说,现在没有,但是他以后会有啊!以后有就不叫做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个果法啊!那是另外一个法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果法是一个无的体性的法,后来我们说有一个果出现了,那是另外的一个法,因为那个法已经叫做有了,不叫做无了,而你假如说一个东西是实有的,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就体性只能在有无当中去选择,你选定了无,就不能成为有,因为它的体性就是这样,就像这个人,你已经决定了他就是谁谁谁,他再不能变另外一个人了,变了另外一个人这绝对是一个变化,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幻化的人,不是一个真人,哪会有这种变化呢?所以我们就会要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到我们通常所认为到的一些错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的法,通过我们的努力,最后会让它出生,所以现在他的种子是因,他的庄稼是果,但实际上呢,后面的庄稼现在有没有呢?现在根本没有啊,现在根本没有就是一个无的法,无的法我们怎么去帮助它呢?没办法去帮助它。那让它出现,后来有没有呢?后来假如说时间慢慢变化,到了未来,真有一个叫庄稼出现的话,那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惟增道业,”那都是因缘生法的缘起生,不叫做自性生啦?自性生必须是一个有自性生的法生出一个有自性的,你自性的一个因生出的是自性的无或者自性的有,但是你出生的却一个可以改变的、转变的、无自性的一个法,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因生果实际上它只是假名安立而已,实际当中去观察是不可能前因后果。

  如是善加观察,虽然因对果没做到任何作业,但有如是因的显现就出现如是因的显现,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他根据再怎么观察已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我们所认为生没有自性生,只能叫做缘起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自性的法产生。我们前面分析了,自性的法它自己的体性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确定是无的,是无法产生的,确定是有的,也是没办法产生的。所以观察之后,我们就回观这个世界,我们想一想,因和果确实通过观察不可能有任何的作业,也就是说因对果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啊!那么,我们现在又有这样子的因出现了,最后它又会生起这样一个果的显现,因的显现、果的显现,最后会通过因生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有一个唯是显现,我们唯是看到了因的现显,唯是看到果的显现,唯是看到因生起果的显现,那么就只是显现,只叫做显现,没有自性,你根本看不到自性,只是显现。那么,这里除了显现本身作为根据以外,你再没有其他自性实有来做根据。因为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它的一个自性。既然只是一个因生果,唯一是一个显现,只是显现而无自性,那么这种显现我们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把这个名字安立给它,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空就是说无自性,亦惟是假名。也就是说一个名字而已。

  我们这个世界上面有没有一个法出现呢?是一个缘起出现的,而这种缘起上面的显现它真是有吗?没有,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缘起生,只是一个假名,我们世界上面都只是一个名字,这个世界上面出生了果,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只有这个名字,没有这个意义。然后有一个孩子出生了,只有这样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实有一个出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名言世俗当中的一个假立。但是这个假立如果站在胜义当中一看,哦,缘起生就是无生啊!就是空无自性,在这里面连因和果的相都没有啊,连这些显现像都不会存在,因为观察的结果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当中哪会有什么显不显现啊?但是站在名言当中,我们讲是缘起生的显现,所以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解释名言显现。名言显现呢,就只是一种缘起生的显现,而无自性。

  另外,《四百论》云:“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

  其实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和上面我们讲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讲有无生因,首先是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它不会生出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有法不会出生有法,有法也不可以出生无法,因为无的法不可能出生。然后呢,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这里其实就是在“有无生”上去配属,在因和果上面去配。那么,因和果一配,因和果都有有无,最后,不可能有一个实有的。

  但是呢,这两个颂词是站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个颂词它是站在对方他觉得有一种生的作用的缘故,所以,它就有这种自性产生。他说生是有自性的,因为它有能生的作用,而这作用是有自性的缘故,有的法它会出生无的法,或者无的法会出生有的法,这是因为有出生的这个作用,能够出生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去观察,已经成就了的芽,它是一个有体的法,也就是说它有它的本体。

  现在我们拿着一个芽,它是一个已经有的果法,它不会从种子的有的法而出生的。也就是有的一个法,这个芽也是有的,种子也是有的,它就不能够变坏,它就不能变成无,但是一个种子它要变成芽,它就要毁坏它自身,让它自己成就果法,也就是说它献身给果,我们说因要献身给果,这个时候才能成为一种因果关系,你没有献身,奉献你自己,就不可能出生它。所以种子生芽的时候种子是坏了,然后才出生芽的,但是种子假如不坏的话,还是那个种子,它怎么会变成芽呢?所以种子必须要变坏才能变成这个芽。

  但是,有体的种子,它一直是自性有,自性有就不能够成为无,它一直要存在,就一直没坏,没坏的话,它就不会出生这个果法的芽,并且芽已经是一个有体的法了,它已经生起了,所以再出生它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就成为一个自生的过失,也就是一个“无义生”的这个过失。

  其实这一个有体的不能生出有体的,最主要有两个过失,一个过失是:种子它是有体的法,它不可能变坏而出生这个芽。第二过失是:芽已经存在了,种子再生它,是毫无意义的。它已经出现了,你为什么要再让它出现呢?所以有这两个过失。然后再看,芽是一个有本体的法,它也不从种子的这个无体法而出生,因为无体的法无有生果的功能的缘故,也就是种子先前是没有的,没有的法它怎么会有生果的这种作用呢?一个无的法,就像我们说一个人他是有的,然后他的母亲是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他怎么会出生呢?他母亲没有一个生的能力啊!他母亲都是一个像虚空一样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所以“有不生无法”,有体的法不会从无体的法而出生的,无体的果法不从无体的因法出生,这就像烧焦的种子不会出生烧焦的芽一样,种子已经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了,它的本体是坏的,果也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已经坏了,那就是说无体的因法不会出生无体的果法,这两个都是无的,还有无体的果法不从有体的因法而出生,因为有体的因法它就不能够变坏,这和第一个是一样,也就是说芽,首先是一个有体法,它是一个有体的法,它就一直有,它就没有变坏过,它就没有失去它的本体过,不变坏的话,它就永远也不会出生,它不会奉献它自己,所以也不会有。这样子去看的话,无有有自性的生,它的出生的因缘都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实际上,了无实义。这就是第一个颂词里面所讲的。

  第二个颂词里面讲的:“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对方他说,生啊、灭啊、这些都是有体性的,或者呢,是无体性的法,也就是说生灭,就觉得生和灭要么是有它的本体,要么是无的它的本体,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生起的一个有体的法,不能成为再生的有体法,它再出生就无有任何的意义了,第一个是有体的生,第一个“有”是生,落到生上面;后面的“生”落到法上面,有本体的生它不成立在有体的法上面,有体的法没有出生,因为它再…

《中观总义 第十一课 破有无生因及破四句生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