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总义》第十二课
益西彭措堪布著 圆春法师讲授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渡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今天接着一起来共同学习堪布益西彭措所讲授的《中观总义》。现在我们学习能破正理的内容,在这一个能破正理当中,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离一多因。
(4)离一多因
不是对因、果观察,而是对诸法的本体观察的理论。
这一个理论主要是对诸法的本体上面观察本体上面有没有一体?有没有多体?多体上去看,一、多的存在,除了一、多,再无有实法的这种关系,所以我们在体上面去观察的时候就必须要找到“一”,然后依靠多个“一”而建立“多”,这样我们就说能够找到法。如果连一体的法都找不能找到,那么等于一法都没办法找到。这样子来观察诸法的本体。
出处:《楞伽经》、《中观庄严论》、《入中论》、《入般若波罗蜜多论》中都运用了这一理论。如《楞伽经》云:“大慧!至微尘之间观察,亦不得实有,以无有故。圣者智慧之外,颠倒有牛角,不应妄执为有。”
在《楞伽经》当中,《中观庄严论》当中,尤其在《中观庄严论》当中,从始至终用离一多因,用得非常的精彩。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菩提萨垛尊者在《中观庄严论》当中将离一多因如同幻化一般的应用”就是看到离一多因非常精彩、非常伟大的破实执的力量。在《入中论》当中也经常会看到这种一体不可得、多体不可得的离一多因的运用。月称论师又在他开示般若的一部论典叫做《入般若蜜多论》里面,已经开显了离一多的这个理论。那么具体看《楞伽经》当中,佛陀教诫大慧菩萨说:大慧啊!万法当中我们从取一法来,从粗至细乃至于微尘之间去观察,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有,为什么呢?以它“无有故”,找不到的原故,不存在的原故,所以对我们没有得到诸法的实有。那么圣者的智慧没见到一个真正的牛角存在,牛角当中是万物里面的一个法,这一牛角,我们圣者智慧能不能够执著它呢?在圣者智慧面前没有,圣者智慧不会执著它。然而谁执著它呢?就是这里面所说的圣者智慧之外的,我们凡夫人的这种分别念,我们会执著有牛角,这个牛角是正确的执著吗?不是!它是颠倒的。本来没有的,你执著它有,这就是一种颠倒。所以是一种颠倒有,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虚妄的颠倒执著它存在,而应当随顺于圣者智慧,认识到牛角等的一切万法本无所有。
又云:“大慧!如是兔角者,是由观待牛角。牛角析为微尘,诸微尘继续分析,则不存在极微尘的自相,彼观待何者而成无有。”
这句话其实是很殊胜的问。这个问当中讲到说:大慧菩萨,你看兔子它是没角的,那么,兔子的角它是观待牛角而成为无有的。也这是我们看到牛角存在,看兔子上面没角,我们才想到它是没角的。这是观待而认为它没有角。
但是我们去分析牛角的本身(它的本体),把它从粗至细地去分析,乃至分到最细微的微尘。然后又对这些微尘继续分析,最后连一个极微的自相都不存在。也就是没有找到一个真实组成的元素。它没有基本组成。因为找不到基本组成法的缘故,所以它无基本组成。这样子的一种没有基本组成的牛角,也就是无有牛角。它连基本组成都没有了,那它的自体又怎么能存在呢?所以就可以直接说,没有牛角。那牛角的这种不存在,是观待什么来不存在呢?它和兔角不一样,兔角是和牛角一比较的时候,喔,兔子没角。这样子的话,是观待而出的、是比较出来的。而牛角不是观待出来的,它不是观待其他法而不存在。而是它本体上面就不存在。我们用离一多因来分析,找不到牛角的本体。所以我们说离一多因是在本体上面观察的。它的这种观察,涉及到的是诸法的本体。观察之后的结果是没有的话,就是本体本无所有。所以牛角通过离一多因观察之后,是在本体上面完成无有的。这不是将自体与其他法比较之后才产生的结果,而是在它本体上发现的。
《中观庄严论颂》云:“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
“自他所说法”是有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中的离一多,是因,也就是根据,“无性”也就是所立。“如影像”是能立。也可以说: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无有自性。为什么呢?离一及多故,如影像。这样我们就对有法、所立、能立、比喻就非常清楚地了知。
释词:何为“一多”?如果诸法有实体,则只有一体或多体两种情况,对诸法一体或多体遮破的理论,称为“离一多因”。
一、多是诸法实体存在的情况,也就是说,诸法存在只有两种情况,一体或者多体。假如你能够把一体或多体打破,则一切诸法的实体就能够打破。那么这个理论它是用于打破诸法一体或多体的这种建立。所以这种理论被称作“离一多因”。“因”,我们前面一直讲过,也就是理论的意思。
以执为实有的毛衣为例来说明:
我们随便拿一个法来找,就像我们拿一件毛衣来分析。这个毛衣它要存在的话,它就必须有一体能找。能不能找到一体呢?最后实际上是找不到一体的。
没有经过胜义理论观察时,毛衣能起到蔽体、保暖等的作用,是现量显现的有事自相,但如果以胜义理论观察,则连极微尘许也不可得。
这我们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没有学过中观的人想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去市场上,随便什么地方都在卖毛衣。一件毛衣很贵,尤其是有品牌的毛衣更贵。有些人见到名牌的毛衣,内心就充满了羡慕和渴求,就想获得那样一件毛衣。那么我们给众人讲的这个话,转过来我们用到生活当中去,换一种表达,就是说,你花了上千元买的这件毛衣,实际上没有一点微尘存在,也就是说,你今天花了那么多钱,但实际上连一个微尘也没有买回来。他会反驳说,你看,这不是毛衣吗?你就接着可以说,不要说毛衣了,连毛线也没有,不要说毛线了,连微尘也没有。所以你什么都没有买回来。就是这样子的一种说法。那我们这样子说了以后来看,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把毛衣分解之后,只剩下一根根毛线,毛衣消失无迹;再分解毛线,除了一大堆的毛尘,也找不到毛线的踪迹;对毛尘继续分析到一切微尘最微细量的极微尘,再将极微尘分析而消尽,成了只有一个虚空。
你看,这个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去应用它,所以我们一直执著万物是存在的。而实则万物当中任何一法,我们分析之后,只能最后分成虚空。找不到一个法。这里面的毛衣,具体分析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首先从粗大地去分解它,首先把这个毛衣拆散。拆散之后就剩下一根一根的毛线。你把毛线拆散以后呢,你就只看到毛线,看不到毛衣了。也就是说它只能叫做毛线,不能叫做毛衣。否则给人一堆毛线,也可以叫做给人一件毛衣了。谁也不相信这样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就只有毛线的相,没有毛衣的相了。那这个毛线的相我们进一步用理论再把它拆除,拆到最后,就成为一堆一堆的毛尘。就成为一个一个的小细线。看到这些毛尘的时候,就看不到这些线状的毛线了。所以毛线已经没有它的踪迹了。然后进一步地对这个毛尘继续分析,最后会分析成为微尘。微尘再分析,会成为极微,极微再分析,最后就无可分了,就变成一片虚空。找不到一个最终实有的法。所以我们分析万法,最后就只能分成虚空。我们这个大地在踩着的时候,觉得很实在,但大地分析到最后,也只能分成虚空。我们觉得我们这个住宅是如此地坚固实有,但把这些建筑分析再分析,最后也只能成为虚空。你把手里的一个杯子,拆分拆分,分到最后,也只能成为一个虚空。就连你自己,你慢慢观察自己的身心五蕴,慢慢分析,分到最后,也只能成为一个虚空。一切万法,法法经过这种分析,最后都是拆分成这种虚空。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微小的法存在,更不可能有一个巨大的法存在。找不到一个实有一体的法。这就像古人所说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缕纱”。还有黄檗禅师说,“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从来都是颗粒无进。每天都在穿衣,但实际上却是一丝不挂。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但是却从来没有踩到一片地。你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我们难道在虚空当中走吗?是的,我们是在虚空当中走。根本没有在大地上面行住。所以古人讲得好,这些吃饭、穿衣、走路,其实每一个过程,都是空性的显现。都是虚空的实相,而无有一法可得。但是,圣者证悟了,他可以这样子说。而我们没有证悟,我们只能用道理去分析,推知它而已。但这种推…
《中观总义 第十二课 离一多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