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十課 破斥不合理的诤辯 能破正理▪P5

  ..續本文上一頁一個空。這樣子他能夠斷煩惱嗎?不能。這是一個邪見,邪見是不能斷煩惱的,只能增加煩惱。所以就等于是和處道太陽派一樣了。外道太陽派也是在他的空當中沒有顯現啊。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來看對于第十一的破斥。

  “此處以勝義理論破顯現分,不是因爲世俗谛不重要,唯獨勝義谛重要,而是由于衆生執著顯現爲實有,不能理解現即是空,如果不破顯現,終究無法將現與空介紹爲無二雙運。”

  面對著前面的問難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自宗或者我們佛法的勝義理論是一個很殊勝的秘密武器,這個秘密武器是給我們介紹諸法本性的。而且是如實的介紹的,不是想讓我們去偏離真理。這個地方解釋得很直接了,以勝義理論破顯現分,你要知道它是什麼原因。不是因爲世俗谛不重要、勝義谛重要,二谛當中沒有一者重要一者不重要,都是平等重要。我們就是在抉擇二谛的本性。但是爲什麼要破顯現呢?這是有原因所在的,是因爲衆生一直執著顯現是實有的。他不理解顯現即是空性,如果不打破顯現,就無法打破實有,無法打破實有,他就不理解空性。所以爲了讓衆生知道顯現和空性是融通無二的,顯即是空,空即是顯,必須要破顯現。衆生的實執心太強了,必須要打破顯現。如果不打破顯現的話,就不知道萬法當體即空,就始終無法將顯空介紹爲無二雙運。其實要打破顯現就是要讓我們知道顯空雙運,也就是說顯空都是無二的。沒有任何的差別,顯即是空,空即是顯,是平等無二的。如果衆生把空性和顯現來偏袒的執著,顯現是實有的,這樣一執著的時候就不平等了。把顯現執著爲一個實實在在的,就無法雙運。爲了打破這種愚癡顛倒,就要打破顯現。只有把實有的執著放下,才能還複萬法的本來狀態。

  《入中論》雲:“癡障性故名世俗。”

  世俗世俗,可以直接從字面來講說世間庸俗,你見到顯現你就是見到世間庸俗。爲什麼佛陀要用這個詞語呢?還是爲了救度我們衆生。因爲我們衆生看到顯現的時候,就顛倒的通過自己的愚癡障礙把它見成了實實在在的實有,而沒有見到顯現的當下見到了空性。而是顯現的當下見到的是實有。這是我們的愚癡,見不到諸法的本性。諸佛悲心起現,就打破我們的這個顛倒。這樣子安立了“世俗”這個名字。從字面上看世俗這個名字確實它就比勝義低,因爲勝就是殊勝的意思,殊勝之義當然比你世間庸俗之義要高了。但是佛陀建一個高低,是爲了打破我們對顯現的執著的緣故,才建這個名稱。全知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的注釋當中已經講了這個含義,就是佛陀想救度我們衆生,並不是想真真實實地說世俗就不重要,勝義重要。而在凡夫位的,確實就是要把我們世俗的顯現的執著打破。否則,我們永遠認識不了顯空雙運的。

  因此所問與破顯現分的原因不相合。

  這是就衆生的顛倒執著而說需要破,而並非是就顯現本身與空性來比一個高下,不是在諸法的對境上面去比高下,實在是想打破衆生的迷亂顛倒,所以要破顯現。

  “其次,從二谛的角度來說,本來沒有主次的差別,兩個法若是他體,可以安立一者主要、一者次要,如同主尊和眷屬那樣,但是,世俗谛的顯現和勝義谛的空性本來無二一味,現即是空,空即是現,何來主次的差別呢?”

  再進一步的說,如果二谛本身它有主次的差別,必須是它們兩個是他體的關系,就像一個是寶瓶,一個是柱子,才會說一個重要一個不重要。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兩個法,是他體之法,可以來進行比較,但是由于世俗的顯現和勝義的空性這兩者並不是一個他體之法,而是無二一味的現即是空,空即是現的一個法,怎麼有主次的差別呢?沒有主次差別,兩個不是他體之故。其實破顯現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他是無二一味。正是要在衆生的心當中建立顯空無別平等的智慧啊!所以你把這個目的認識錯了。

  “運用勝義理論在二谛中遮破顯現,不論勝義或名言方面都不同于外道順世派的見解”。

  外道對二谛都是錯謬執著的。中觀是抉擇了二谛的本性,二谛的真實。所以二谛都是中觀非常殊勝的抉擇。而外道順世派的二谛都是迷亂、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根本和他完全不一樣。兩方面都不一樣。不要說名言不要說勝義單方面,兩方面都不一樣。

  “也就是勝義方面以勝義理論抉擇四邊,破了無邊,遠離以無邊所攝的粗細邪見的執著。”

  中觀派用勝義理論在勝義方面把勝義當中我們要打破的四邊全部破了,四邊當中包含了無邊,所以也把無邊所攝的粗細邪見的執著全部遠離了。不是無邊。是一個離四邊八戲的境界,所以勝義和外道不一樣。外道的勝義就是“無”,是一個無的邪見,而且還是一個粗的無的邪見。

  名言方面,如《顯句論》雲:“有師難雲:諸中觀師與無見者全無差別。何以故?此說善不善業、作者、果報、一切世間皆自性空,諸無見者亦說彼無,故中觀師與無見者全無差別。”

  有些人就給我們中觀自宗妨難說,這些中觀師啊,你們和無見者,就像順世派等有什麼差別呢?全無差別,爲什麼呢?因爲中觀宗也在這個地方說,善業和不善業,作者,果報,一切世間都是自性本空,都說沒有這一切。而無見者的順世派等,他們也說沒有這一切,所以和中觀師有什麼差別呢?無有任何差別。

  論中回答:“然非如是,諸 中觀師說有緣起,由緣起故說此世、他世等一切無性,諸無見者非由如是”。

  論中:就是《顯句論》當中,月稱菩薩說,然而並非是如是啊,轉折說否定,諸中觀師所說在二谛當中講名言的時候有緣起,由于有緣起的緣故說有此世有他世,今生來世一切都是無有自性的。但是諸無見者他並不是這樣子說的。我們是由緣起故說無自性,我們是承認緣起,而無見者他並不是由緣起的緣故說他無,說是沒見到的緣故所以說是沒有。是這樣子的。

  “是緣起故就性空門,達後世等是無實事。”

  通過緣起的緣故讓我們了解是自性本空,這樣子通達後世等都是無有實有的。

  “若爾雲何?謂緣現世諸法行相自性,然未見彼從前世而來此世,及從此世而往他世,謗無余世,等同此世可緣之事。”

  外道他們只能緣今生不能緣過去世和未來世。他們就看到現世的諸法,每一個法都是有自性的,然而他們的能力是一個凡夫根識,沒有超世的修行,所以看不到前世,也見不到未來,沒有看到自己是以一個前世什麼樣的身份來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死了以後到後世有沒有。由于沒有見到的緣故就毀謗說沒有前世,沒有後世,像今生一樣是一個可以用我們的境界緣取的一個事情。所以就說沒這回事,直接就否定了,因爲我沒見到的緣故。我見到的就像今生今世的這一切,我們現在的世間人很多都是這樣子的外道的子孫。只見今世不見過去世和未來世。這個和中觀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我們承認是有緣起的。

  “若爾,彼等亦于諸法無性通達爲無,由此見故,且有相等。答曰:非有。中觀論師許世俗有,彼等不許,故非相等。”

  既然他們說沒有,那至少從“無”這一點和你們中觀是一樣的。我們就跟他們說不一樣啊,爲什麼不一樣呢?因爲中觀論師說世俗當中有,他(外道)在世俗當中都不承認啊,不是說在勝義當中不承認,在世俗當中都不承認,名言顯現裏面都沒有的。所以,和他是不相通的。我們是在名言當中承認有這種緣起的顯現的。那麼我們再回過來看第十二。

  第十二,“如果勝義理論的所破是顯現,則與緣起因相違。因爲緣起因是一切顯現法緣起生故,自性空”。

  對方說如果勝義理論的所破是顯現,那麼就和緣起因相違了。爲什麼呢?因爲緣起因就是說一切顯現法是緣起生的緣故,所以是自性空。假如沒有緣起的顯現怎麼有自性空呢?正因爲是緣起顯現的緣故,所以說是自性空,假如要破顯現的話,你怎麼得到自性空呢?實際上我們說一切顯現法緣起生,其實就是無生。緣起是什麼呢?緣起是一個無實有的,暫時名言的建立。我們說一切顯現法緣起生的緣故,是講它的名言是緣起生,但它的勝義是自性空。所以,在名言當中是緣起生而不是自性生,在勝義當中沒有一個自性可得,是自性本空的。是緣起在名言當中而不是緣起在勝義當中,是在世俗谛中說緣起。因爲世俗谛是緣起生,所以勝義谛是自性空。並不是說勝義當中連顯現都不破。在自性空當中哪有什麼緣起相呢?因相在哪裏呢?果相在哪裏呢?緣起在哪裏呢?從何而談緣起呢?所以無法。這是在名言世俗當中講緣起,而不是在勝義當中談緣起。

  

能破正理

  這裏所說的“能破正理”,主要是說中觀的能破正理。中觀的能破正理和密法的能破正理能破是不一樣的。正理就是從理所破上面的一個能破的理論。能破就是說能摧破,摧破我們前面所說的顯現等。這個正理它就是一個能夠摧破這些所破的一個武器一樣的。它就像武器,而前面(所說的顯現)就像是個靶子,武器可以把它摧破。由于這個正理是一個威力無比的正理,是古今中外不管你怎麼發展曆史它都是永遠不落後的正理,它是一個真理。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遠都是正確的,這是佛法的正理,它不是過去能這樣用,現在不能這樣用的,而是永遠都是一個不落後的一個武器。這個威力無比武的器可以摧毀我們內心相續當中的顛倒執著邪分別,打破這些以後,最後摧破了這些和諸法實相不相應的,…

《中觀總義 第十課 破斥不合理的诤辯 能破正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