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九課 略說自續派與應成派的所破差別 下▪P3

  ..續本文上一頁是在名言當中破。

  答:這樣應成,應成派和自續派只是說法上的差別,意義上並無不差別。

  我們回答說:假如你這樣分二谛來破的話,就等于應成派和自續派就沒有什麼差別,說法上有差別,實際意義是一樣的。也就要說分二谛了。但實際上我們要認清楚,在宇宙人生當中最真實最究竟的真理,就是要一切萬法達到一味真心所見的一真法界。人人都最終要見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當中就是萬法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一種大平等性。這種大平等性假如說我們沒有達成,你的學法、你對真理的了知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深處,沒有達到究竟。所以這裏講,如果說只是在勝義中遮破,不在名言當中遮破,那還是二谛各處自位,顯現在世俗谛,空性在勝義谛,二谛永遠都還在各自區別的,這樣還沒有形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樣一種大空離戲、徹底平等的大境界。

  (1) 不破分別心前的顯現分,應成真實名言谛中無法安立無顛倒的基道果故。

  有些人覺得這些顯現分不能打破,打破了就沒辦法安立這些基道果。實際上,正是因爲要破了顯現以後,才能安立這些基道果。如果不能打破這些顯現分的話,在名言谛當中也無法安立所謂的一個本基、所謂的修道、還有一個所謂的最終得成就。這個基道果有些人也許會覺得這個名詞太生疏了,實際上這個名詞是一個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一個很親切的名詞,“基”就是大家都要面對的基礎,宇宙人生啊這些它所處的狀態。這是大家都要面對的真現實,這個真現實是一個基本的,凡聖都要面對的,你是凡夫人,他是聖者,大家都要面對這樣一個平臺。我們所見的一切,這個現實是什麼,這是一個基本平臺。對于這一基本平臺怎麼認識呢?認識對了,就符合它的真實相,就叫做基的本性、又叫基的實相。

  我們下面所說的都是介紹基的實相,或者說無顛倒的基。假如你把它認識對了,你所做的取舍就是對的,按照正確的取舍你就能夠修行,回歸真實的聖道,按照這種回歸真實聖道,不斷走圓滿了,你就能夠達到聖果,就能夠成就最真實的最終佛果、覺悟的果。所以,基道果是一連串的,你的基是錯誤的,你的道是迷亂的,你的果是一個顛倒的果,得不到真正的證果的。我們都希望說,但願我們即生證得正果,我們修行能得正果。這個正果必須要有正道,有正道的話,你必須要對基有一個正確無顛倒的認識。這是一連串的,我們說基的本性認識對于每一個修道者來說,是一個最需要最迫切解決的事情。所以諸多的成就者在引導我們的時候說,比修行更重要的就是要樹立見解,比修行更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怎麼修行;你要知道怎麼修行,你就要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理。,你對真理都不知道,你憑什麼說你修行呢

  你修行的東西就不是爲了現證真理。所以這個“基”其實是我們大家要面對的、凡聖都要面對的基的本性。

  我們的這一個世界是什麼樣的狀態,這就叫做基;這個狀態,通過我們抉擇真相以後,用修行去實現它,這就是道;這個道不斷圓滿,最終達到究竟圓滿的果,這就是基道果。我們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這樣,首先你對這件事是怎麼看的?然後對于這個事件的看法決定你的取舍,你的取舍決定你的成就,所以你對基的無誤了知,就能夠決定你以後能夠修得好,假如你對基是一個錯誤了知,你以後的修行都是錯亂的修行,所以這個基是最基初的、最根本的抉擇。我們在抉擇大空性、顯空雙運就是抉擇這個基的本性,你把它的抉擇對了,最後源自于它的取舍才是正確的。

  不破分別心前的顯現分,應成:能取所取所攝的法不成立是客塵法,諸法本性不成立爲離戲自性清淨,故無法安立無顛倒的基。

  假如,我們不打破分別心面前的這些顯現法,就應當成爲一個結果,什麼結果呢?也就是說:能取的法和所取的法兩個所攝的一切法,不成立爲客塵法。能取就是能夠執取,所取就是所執取的,能執取的就是我們的心識,所執取的就是我們所見到所聽到的這些顯現法,這就叫做二取法。一切顯現就在這二取法當中,所以二取法攝盡一切顯現法。

  假如我們不破我們分別心面前這些顯現分,二取法就不叫做客塵法,你只有說這個顯現分不對勁,你的這些二取法才叫做不對勁的法,而客塵就是爲了表達不真實的這些法。“客”是什麼意思呢?客就不是主人,客是不能做主的意思,它是忽而出現的,它不僅不能做主,而且不能永遠安住,是暫時出現的。它有“不住”的側面、有“非主”的一個側面,這是客的意思。“塵”是什麼意思呢?塵就像灰塵一樣,灰塵有搖動的狀態,灰塵又有染汙的作用。這個客塵法,是一個忽而出現的不安住的一個法,這一個搖動的法,使我們的境界産生了動搖,形成了染汙,覆蔽了這個真實,所以能所二取,實際上是一個不是主而是客、不是安住而是不住、不是永遠寂靜而是搖動的狀態、不是一個清靜狀態而是一個染汙狀態。所以一切能所二取就是我們現前的這些境界,而這些境界就是一種客塵法。

  是客塵法,我們才要斷除它,假如不是客塵法,我們是斷不除的。不是客塵法的話,它就是能夠做主的,永遠安住的,不動搖的,不是染汙法,那麼你就永遠斷不除它。如果我們無法將這些二取法抉擇爲空性、抉擇爲遠離戲論的話,諸法的本性就不能成爲離戲自性清淨。這樣子就變成諸法本性永遠都是戲論,不叫做自性清淨,而是永遠都是染汙。諸法本性就無法介紹爲離戲清靜了。

  這句話裏面包含了斷和證的真實,也就是說:既然斷除一切顯現法是空性的,能取所取的二取法是客塵,所以才能斷。諸法本性是一個離戲自性清淨,我們才能證它。這裏面包括了證和斷、斷和證這兩個安立的基礎,沒有這個客塵就無法斷,沒有這個自性清靜就無法證。如果不這樣安立的話,就無法安立無顛倒的基,我們所認識的宇宙人生就永遠認識不到它的真理,我們就無法看到最究竟的真實相是什麼。這樣子去安立一個顯現是存在的、分別心是存在的,就有分別心的法,分別心的法就是戲論法、染汙法,而且它是不破的話它就永遠存在,這樣子的基就是一個迷亂的、錯亂的基,我們無法抉擇一個真實的、究竟的一個基。

  聖者根本慧定爲毀壞顯現法之因,故無法安立無顛倒的道;

  如果我們基的抉擇出問題了,那麼道也會出問題的,因爲我們修行就是要打破現前不清靜的客塵法,證得離戲自性清靜,顯發我們每一個衆生本來平等具有的真心境界。最後我們修行不僅沒辦法證悟到這些,反而我們假如真要修行還成爲一個麻煩事情,把現前的這些毀壞了,是在破壞這個世界,而不是在恢複這個世界。實際上我們修行聖道就是想恢複這個世界,恢複我們的人生。我們現在的人生、我們的世界已經被我們的分別心糟蹋成這樣子一種狀態,一種輪回的狀態,一種肮髒、臭晦的、無常痛苦的染汙狀態。如果說分別心的這些顯現無法打破,那麼最後我們要打破就成爲一種非理的打破,就成一種毀壞了,聖者在根本慧定中沒見到這些顯現法,而這些顯現法是不能破的,那麼聖者入根本慧定的時候又把它打破了,就等于聖者根本慧定在毀壞這個世界、毀壞這些顯現法,這樣子就會成爲一種邪的修法。

  我們不是在打破這個世界,不是在毀壞這個世界,我們是想把這個世界完美地呈現出來,顯現這個世界最真實最完美的狀態,這是我們修行所需要做的事情。我們修行不是想故意毀壞這些顯現法,而是因爲我們這些衆生內心出了問題,出了這些肮髒、臭晦、痛苦的世界,我們想把這個痛苦的染汙的世界還原爲一個聖潔、清靜、圓滿、永遠不變的安樂的世界。假如我們的顯現不需要打破,聖者入定的時候卻又沒有見到這些,那就等于聖者出問題了,他把顯現法毀壞了,這樣子,反而不叫修聖道,應當成爲一個顛倒道了,所以不破顯現就無法安立真實的修道。

  那麼說一個證悟者“虛空粉碎大地平塵”,有些人一聽,天啊!把虛空也毀壞了,把大地全部毀壞了,在他的境界當中完全都毀壞了顯現法,那麼這種是贊歎呢?還是誹謗呢?實際上這個是在誹謗。我們應該聽到說“虛空粉碎,大地平沈”。哇!他才真的是做了一件真實的事情,他的人生才是具有真實意義的。因爲他再不演戲了,他把整個世界最完美的、最真實、最聖潔的清靜狀態給我們呈現出來了,所以他實現了人生的真實意義,這才叫做符合真相,所以我們的抉擇必須要打破顯現,因爲聖者的道必須是正道,而他的正道當中並沒見到顯現。

  佛陀智慧前存在山河大地等的不清靜顯現,不具二種清靜的功德,故無法安立無顛倒的果。

  以前記得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美術老師就給我們講,說上美術和照照片是不一樣的,爲什麼不一樣

  照相時,你照世上任何東西,它有殘缺的地方,有肮髒的地方,你一照就全部照下來,假如一個很美好的風景前面有一堆牛糞,你在照相的時候還是要把那堆牛糞給照下來。所以照照片時沒辦法想怎麼照就怎麼照。但你要是畫畫就可以這樣,這個世界上面有的東西,你覺得好的東西你把它畫下來,這個世界有的不好的東西,你不想要它就不要畫它,你才能畫出美的東西。一幅畫把世界上我們覺得美好的都集中展現出來,所以它很美。

  我們修行也是這樣,把一切不清靜的顯現寂滅,把這個世上最不希望見到的最不想面對的這一切苦惱的事情,這一切不莊嚴不美妙的事情全部把它寂滅,否則這個世界永遠是丘陵坑坎的、這個世界永遠是寒熱交替的、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一種不清淨的、不美妙的世界,我們無法把這個世界真正做到很美妙。然而在佛陀的世界上面、佛陀的智慧面前,所有的山河大地都不存在。佛陀還原這宇宙人生最真實最美妙的境界,回到了最美妙境界當中…

《中觀總義 第九課 略說自續派與應成派的所破差別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