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歡喜自在·移民▪P4

  ..續本文上一頁段業緣。

   人一生的罪與福是自作的,世間人生活的形態是甜是苦、是幸或不幸,都是過去生的業力所帶來的苦樂果報:因此我們應該以一分歡喜心來承受。

   除了生死之外,老也是苦。身體不自由,而且六根衰敗——眼睛看不清楚,耳朵聽不清楚……,牙齒也掉光了,自身的活動也無法像年輕人那麼利落,意識更無法像年輕人那麼敏捷。人一上了年紀,就會慢慢退化。

   老是苦,病了更慘!但是病是可以預防的。病有身病與心病兩種,身病可找醫生預防和治療,心病卻要找大醫王——佛陀來治療了。

   了解生死之後,我們要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在這個社會上,人與人是互相對待的,我們今天的成就,是衆人付出心力的結果。人生最重要的是發揮我們的良能,假如每個人都抱著:我來人間是爲了學聖人、利群衆的心理,就能時時樂在生活中。

  幸福人生

   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學業、事業、志業。

   每個人的人生,真正用在做人做事的時間極爲有限。一天有二十四小時,睡眠八小時,叁餐飲食約二小時;一個月叁十天,就睡了十天、吃了六十小時;一年十二個月,睡了四個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時。又除去幼年不懂事、老年不能做事,還有學生學習的階段:一生數十年,真正能爲人群付出的時間,即使再勤勞的人,也只有叁分之一的人生而已。若還要時常覺得「我太辛苦了!我身體不舒服,需要休息」那麼,這一輩子斬頭削尾,再扣掉這些吃、喝、玩、樂和對自己計較所浪費的時間,還剩多少

  

   有智慧的人,視時間如鑽石:愚癡的人,將時間當作泥土。若能把時間當作鑽石般地珍惜,精勤不懈,則世間沒有不能完成之事。若在日常生活中,心思渙散昏沈、貪圖逸樂懈怠,閑來無事只想著:痛啊!苦啊!那麼只是讓時間平白地流逝。

   所謂「壽命」是指真正發揮生命功能的年歲,而不是活到八十、一百歲就叫長壽。如果活著而無法發揮功能,就成了「活的死人」,若能生活得非常踏實,充分發揮人生的功能,即使死後,其德仍存,這稱爲「死的活人」。

   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分分秒秒,每個時刻都須保持清醒:即使有病痛疾苦,也不可在昏沈中虛度光陰、在憂郁中浪費生命。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不在于生命的長短,而在于自己爲世間付出多少。只要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智者運命

   人的命與相是相通的,而相會隨著業而轉。所以,命與相都不是絕對的。

   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

   衆生依善惡業而來,命運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稱作“業力”,世俗人則稱作“運氣”。

   “業務”是說我們這輩子所受的果,是由過去生中的因而來,它是無影無蹤、無形無相的善惡意識。

   凡夫非常關心自己的命運,但自己無法預知,所以必須找人「算命」。過去的算命先生大多是盲人,許多眼明的人拿自己的八字給瞎子算,這不是矛盾嗎

  人的命在八字嗎

  八字定時辰,何時落地已是定數,由不得自己。而那些迷茫不知所從而去算命的人,卻認爲江湖術士能算得准,爲什麼呢

  因爲算命先生怎樣說,他就怎樣做:所以自己的命已經被人掌握、控製,也就是說「命」被轉了。

   人的命與相是相通的,而相會隨著業而轉。有人過去的面相看起來很凶惡,但如果他做了善業功德,心生歡喜,行爲舉止自在磊落,相就會因此改變。所以,命與相都不是絕對的。

   除了算命之外,有些人也很講究「風水」。其實,福人居福地,任何屋子、任何地理,都與居住在此的人過去所造的福業、惡業有關,由不得人:因此,一間屋子的位置,若只憑粗淺的見識來論定風水,則居住下來一定不會平安,因爲居住者的心態已經受到影響。

   其實我們應該多多用心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不脫離做人的倫理原則,生活態度正確,使我們的生活形態、行動舉止、思想觀念,都歸向善念:心地光明磊落,不以物欲貪著爲福報的標准,活得平安快樂,這就是「正命」,何需請人占相吉凶

  

   如果糊裏糊塗地隨著過去的福延續現在的緣,生活如意順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就是不能惜福。

   所以,「命」是可以改變的,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

  我

   人到了生命最後一刻,不但這個身體沒有人能爲你留住,連感情也可能消逝得令人驚具。

   世間上有哪些東西是「我」所擁有的?又有哪一樣東西永遠是「我的」?

   人有一口氣存在時,就有占有心,常會說:「這個人是我的什麼人,這間房子是我的,這些田地、財産、地産、頭銜……都是我的。」

   然而,等到「我」這口氣斷了以後,這個「我」是否還能擁有這些房屋、財産、上地,甚至自己的身軀呢

  

   其實,連「身軀」都不是自己的了!因爲一個死了的身軀,家人不會永遠將他留在家裏,更不可能繼續愛他,甚至很快就會被埋掉或燒掉。所以,這個「身軀」根本不再屬于「我」,那些親朋好友也不再是「我」所擁有的了!

   世間之物,即使是我最愛的東西,在生命終了之時,難道能帶走嗎

  而我最愛的人,他們又能留住我嗎

  不但這個身體沒有人能爲你留住,連原有的感情也可能消逝得令人驚懼。如此,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我」呢

  

   若能看透人生「無我」、只有「大我」,就會將「小我」的生命與時間多付出,奉獻給「大地」衆生。

  舍棄「我」

   要真正的完成人格,就必須付出代價——忘我

   衆生煩惱是因爲“我執”的關系,以“我”的自私心理爲中心,以自我爲大。如此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響周圍的人群跟著爭執痛苦。因此,真正求解脫就是要「忘我」——把私我的觀念突破,超然地掙脫束縛,與大地萬物合爲一體,舍棄小我、成就大我,才能獲得大自在。

   凡事都要爲衆生著想,如果爲自己著想,那麼不但真正超然的大事業無法成就,即使是本身的修養亦無法完成。

   所以要真正的完成人格,就必須付出代價——忘我,才能在修身養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及幸福的人生觀。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時間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會利用時間的人,就可以累積功德、完成道業,一切事業都是長時間累積起來的:不會利用時間的人,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長時間下來只會造更多的惡業。

   我們需要一個很長的壽命,那就是法身的壽命。法身需要福德智慧來照顧、延長,就像色身需要衣食住行來保護一樣。因此我們除了照顧色身之外,更要爲未來的法身慧命努力,使愛心永留人間。

  最美的形態

   形貌並不重要,真正讓人喜愛的是溫柔、殷勤的形態。

   很多人都過于保護自我,怕自己的身體太勞累,而舍不得付出力量。

   有的人怕雙手太粗糙,舍不得用雙手做事;爲了使青春永駐,去美容院把皮膚磨得又細又白;怕臉上有皺紋,連笑都不敢,把笑靥凍結起來,成了名副其實的「冰霜美人」。

   而看看她們雙手雙腳的指甲,都經過美容師修剪,修得又細又長,塗抹得非常紅豔,因此不願用手做家事、洗衣服,工作時還要戴手套、擦護手膏,深恐雙手粗糙生繭。

   其實,形貌並不重要,真正讓人喜愛的是溫柔、殷勤的形態。溫柔是指面容幹淨、時常面帶笑容。微笑的面容比「抹黑擦白」的化妝更漂亮;保持溫柔的氣質及幹淨的肌膚,更會令人喜愛。而粗糙的手比塗滿色彩的手更令人覺得踏實、可貴。

   有位部長夫人,以一般人的觀念來說,應以華麗的裝扮來配合她的身分。但是她與一般婦女一樣勤儉,自己上市場、下廚房、打掃房屋,雙手粗糙厚短、指甲不曾修飾。婆婆的衣服均由她親手縫製,全家羹湯也是自己下廚烹煮,來配合婆婆、先生以及兒女的胃口,令全家高興快樂。

   這樣的女人最美,因爲她沒有地位高下的分別心,也沒有自大、驕慢的傲心,樸實而真誠,溫柔而賢淑,完全顯露出美善的一面。

   人不可爲了求安逸、怕操勞而過度保護自我,這樣反而無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須以身體力行來提升,永不懈怠。

  人間菩薩

   菩薩有很長的情、無微不至的大愛,生生世世都不間斷。

   一般人遇到困境的時候,常會念一聲「菩薩保佑!」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菩薩」兩字的真實意義。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其意是「覺有情」,也就是覺悟的有情衆生。

   菩薩有很長的情,來到人間延續過去生爲衆生撒下的情緣,生生世世都不間斷;也有無微不至的愛,情承以往、遠觀未來,能包容天下。

   世俗凡夫所談的情是私情、是染著的情;所談的愛是染汙的愛、是不清淨的愛,是很小也是很短的愛。

   佛、菩薩、衆生所結的緣是不解之緣,這個緣就是永久的長情大愛。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度衆生;普賢菩薩發十大弘願;地藏菩薩立的願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這些都是覺悟後的「有情」。

   我們衆生也叫做「有情」,但這是迷中之情——知性被埋沒了,是迷中的有情者。執迷的情與愛,所帶來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會使人失去良知良能,造業害人。

   真正的菩薩在活生生的人間。只要有覺悟的自性,有大慈大悲大願心,真正以大愛長情度人離苦的人,就是有情有愛的菩薩。

  忍而無忍

   忍就像搬石頭壓在草地上一樣,地下的種子卻依然存在,只是一時無法生長出地面而已。

   我們要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真功夫」

  功夫一定要從曆練中得來;修行的方法很多,但離不開一個字——「忍」。

   做人如果經常忍不下一口氣,那真是非常痛苦的事;當…

《歡喜自在·移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歡喜自在·自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