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欢喜自在·移民▪P4

  ..续本文上一页段业缘。

   人一生的罪与福是自作的,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或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乐果报:因此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

   除了生死之外,老也是苦。身体不自由,而且六根衰败——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清楚……,牙齿也掉光了,自身的活动也无法像年轻人那么利落,意识更无法像年轻人那么敏捷。人一上了年纪,就会慢慢退化。

   老是苦,病了更惨!但是病是可以预防的。病有身病与心病两种,身病可找医生预防和治疗,心病却要找大医王——佛陀来治疗了。

   了解生死之后,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上,人与人是互相对待的,我们今天的成就,是众人付出心力的结果。人生最重要的是发挥我们的良能,假如每个人都抱着:我来人间是为了学圣人、利群众的心理,就能时时乐在生活中。

  幸福人生

   克尽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就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时间可以成就一切学业、事业、志业。

   每个人的人生,真正用在做人做事的时间极为有限。一天有二十四小时,睡眠八小时,三餐饮食约二小时;一个月三十天,就睡了十天、吃了六十小时;一年十二个月,睡了四个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时。又除去幼年不懂事、老年不能做事,还有学生学习的阶段:一生数十年,真正能为人群付出的时间,即使再勤劳的人,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生而已。若还要时常觉得「我太辛苦了!我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那么,这一辈子斩头削尾,再扣掉这些吃、喝、玩、乐和对自己计较所浪费的时间,还剩多少

  

   有智慧的人,视时间如钻石:愚痴的人,将时间当作泥土。若能把时间当作钻石般地珍惜,精勤不懈,则世间没有不能完成之事。若在日常生活中,心思涣散昏沉、贪图逸乐懈怠,闲来无事只想着:痛啊!苦啊!那么只是让时间平白地流逝。

   所谓「寿命」是指真正发挥生命功能的年岁,而不是活到八十、一百岁就叫长寿。如果活着而无法发挥功能,就成了「活的死人」,若能生活得非常踏实,充分发挥人生的功能,即使死后,其德仍存,这称为「死的活人」。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分分秒秒,每个时刻都须保持清醒:即使有病痛疾苦,也不可在昏沉中虚度光阴、在忧郁中浪费生命。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自己为世间付出多少。只要克尽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就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智者运命

   人的命与相是相通的,而相会随着业而转。所以,命与相都不是绝对的。

   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世俗人则称作“运气”。

   “业务”是说我们这辈子所受的果,是由过去生中的因而来,它是无影无踪、无形无相的善恶意识。

   凡夫非常关心自己的命运,但自己无法预知,所以必须找人「算命」。过去的算命先生大多是盲人,许多眼明的人拿自己的八字给瞎子算,这不是矛盾吗

  人的命在八字吗

  八字定时辰,何时落地已是定数,由不得自己。而那些迷茫不知所从而去算命的人,却认为江湖术士能算得准,为什么呢

  因为算命先生怎样说,他就怎样做:所以自己的命已经被人掌握、控制,也就是说「命」被转了。

   人的命与相是相通的,而相会随着业而转。有人过去的面相看起来很凶恶,但如果他做了善业功德,心生欢喜,行为举止自在磊落,相就会因此改变。所以,命与相都不是绝对的。

   除了算命之外,有些人也很讲究「风水」。其实,福人居福地,任何屋子、任何地理,都与居住在此的人过去所造的福业、恶业有关,由不得人:因此,一间屋子的位置,若只凭粗浅的见识来论定风水,则居住下来一定不会平安,因为居住者的心态已经受到影响。

   其实我们应该多多用心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不脱离做人的伦理原则,生活态度正确,使我们的生活形态、行动举止、思想观念,都归向善念:心地光明磊落,不以物欲贪着为福报的标准,活得平安快乐,这就是「正命」,何需请人占相吉凶

  

   如果糊里糊涂地随着过去的福延续现在的缘,生活如意顺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报享尽就没有了,这就是不能惜福。

   所以,「命」是可以改变的,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

   人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不但这个身体没有人能为你留住,连感情也可能消逝得令人惊具。

   世间上有哪些东西是「我」所拥有的?又有哪一样东西永远是「我的」?

   人有一口气存在时,就有占有心,常会说:「这个人是我的什么人,这间房子是我的,这些田地、财产、地产、头衔……都是我的。」

   然而,等到「我」这口气断了以后,这个「我」是否还能拥有这些房屋、财产、上地,甚至自己的身躯呢

  

   其实,连「身躯」都不是自己的了!因为一个死了的身躯,家人不会永远将他留在家里,更不可能继续爱他,甚至很快就会被埋掉或烧掉。所以,这个「身躯」根本不再属于「我」,那些亲朋好友也不再是「我」所拥有的了!

   世间之物,即使是我最爱的东西,在生命终了之时,难道能带走吗

  而我最爱的人,他们又能留住我吗

  不但这个身体没有人能为你留住,连原有的感情也可能消逝得令人惊惧。如此,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我」呢

  

   若能看透人生「无我」、只有「大我」,就会将「小我」的生命与时间多付出,奉献给「大地」众生。

  舍弃「我」

   要真正的完成人格,就必须付出代价——忘我

   众生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如此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群跟着争执痛苦。因此,真正求解脱就是要「忘我」——把私我的观念突破,超然地挣脱束缚,与大地万物合为一体,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才能获得大自在。

   凡事都要为众生着想,如果为自己着想,那么不但真正超然的大事业无法成就,即使是本身的修养亦无法完成。

   所以要真正的完成人格,就必须付出代价——忘我,才能在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及幸福的人生观。

   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寒暑,时间对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的。会利用时间的人,就可以累积功德、完成道业,一切事业都是长时间累积起来的: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每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长时间下来只会造更多的恶业。

   我们需要一个很长的寿命,那就是法身的寿命。法身需要福德智慧来照顾、延长,就像色身需要衣食住行来保护一样。因此我们除了照顾色身之外,更要为未来的法身慧命努力,使爱心永留人间。

  最美的形态

   形貌并不重要,真正让人喜爱的是温柔、殷勤的形态。

   很多人都过于保护自我,怕自己的身体太劳累,而舍不得付出力量。

   有的人怕双手太粗糙,舍不得用双手做事;为了使青春永驻,去美容院把皮肤磨得又细又白;怕脸上有皱纹,连笑都不敢,把笑靥冻结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冰霜美人」。

   而看看她们双手双脚的指甲,都经过美容师修剪,修得又细又长,涂抹得非常红艳,因此不愿用手做家事、洗衣服,工作时还要戴手套、擦护手膏,深恐双手粗糙生茧。

   其实,形貌并不重要,真正让人喜爱的是温柔、殷勤的形态。温柔是指面容干净、时常面带笑容。微笑的面容比「抹黑擦白」的化妆更漂亮;保持温柔的气质及干净的肌肤,更会令人喜爱。而粗糙的手比涂满色彩的手更令人觉得踏实、可贵。

   有位部长夫人,以一般人的观念来说,应以华丽的装扮来配合她的身分。但是她与一般妇女一样勤俭,自己上市场、下厨房、打扫房屋,双手粗糙厚短、指甲不曾修饰。婆婆的衣服均由她亲手缝制,全家羹汤也是自己下厨烹煮,来配合婆婆、先生以及儿女的胃口,令全家高兴快乐。

   这样的女人最美,因为她没有地位高下的分别心,也没有自大、骄慢的傲心,朴实而真诚,温柔而贤淑,完全显露出美善的一面。

   人不可为了求安逸、怕操劳而过度保护自我,这样反而无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须以身体力行来提升,永不懈怠。

  人间菩萨

   菩萨有很长的情、无微不至的大爱,生生世世都不间断。

   一般人遇到困境的时候,常会念一声「菩萨保佑!」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菩萨」两字的真实意义。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其意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菩萨有很长的情,来到人间延续过去生为众生撒下的情缘,生生世世都不间断;也有无微不至的爱,情承以往、远观未来,能包容天下。

   世俗凡夫所谈的情是私情、是染着的情;所谈的爱是染污的爱、是不清净的爱,是很小也是很短的爱。

   佛、菩萨、众生所结的缘是不解之缘,这个缘就是永久的长情大爱。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度众生;普贤菩萨发十大弘愿;地藏菩萨立的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些都是觉悟后的「有情」。

   我们众生也叫做「有情」,但这是迷中之情——知性被埋没了,是迷中的有情者。执迷的情与爱,所带来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会使人失去良知良能,造业害人。

   真正的菩萨在活生生的人间。只要有觉悟的自性,有大慈大悲大愿心,真正以大爱长情度人离苦的人,就是有情有爱的菩萨。

  忍而无忍

   忍就像搬石头压在草地上一样,地下的种子却依然存在,只是一时无法生长出地面而已。

   我们要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真功夫」

  功夫一定要从历练中得来;修行的方法很多,但离不开一个字——「忍」。

   做人如果经常忍不下一口气,那真是非常痛苦的事;当…

《欢喜自在·移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欢喜自在·自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