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較宗教學▪P10

  ..續本文上一頁hebes)。到了西元前二千年時,有來自敘利亞方面的外敵入侵,造成數百年的混亂局面。至西元前一千五百八十年,始由阿哈米斯(Ahmes)奮起,擊退外敵,建都于底比斯,稱爲新王國。到了西元前五百二十五年,終爲波斯(Persia)所滅。

  在舊王國的時代,他們的社會是由貴族階級的地主、下層階級的農民(戰俘、奴隸),以及中間階級的一般人而組成。

  中王國末期之世,除了王族及奴隸之外,又有祭司、武士、平民的階級。其中以祭司的地位最高;國內有二分之一的土地爲祭司所有,並享有免稅的特權,因此而與王族的勢力時常發生摩擦。祭司之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勢力,因爲他們是國內第一等的知識階級,他們是學者、預言家、醫師、裁判官、政治家、建築家,他們直接爲國王的輔佐,爲國家處理極其廣泛的事務。所以,祭司們一面佐助國政,一面服勤于神廟,同時又擔任學校的教師,普及知識于國民。我們看到《舊約》中的摩西的才能,實在就是埃及祭司那樣的人物。

  神的信仰在部落時代,各部落均有其所信的神,乃是由于圖騰崇拜而來的祖神或家族神。圖騰之物,往往是動物,故其神與禽獸的關系,非常密切。例如底比斯地方的神阿明(Amen)是牡羊形,孟斐斯地方的神匹達(Ptah)是牡牛形,黑裏奧帕裏斯(Heliopolis)地方的神阿托姆(Atum)是獅子形。

  到了南北兩王國對立的時代,歐姆婆斯(Ombos)地方的沙特(Sat)是南王國的神,比提脫(Bedet)地方的霍魯斯(Horus)是北王國的神。由于兩國對立,在故事中此二神也常有沖突。後來竟將沙特視爲惡神。

  舊王國時代,因其都于孟斐斯,所以專祭匹達神。不過已往的匹達是牡牛形,此時已轉爲人的姿態。然在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半人半獸的神靈信仰。

  在舊王國的第五王朝,系出于祭司翁(On)的世家,他們將獅子形的阿托姆神視爲太陽神。除此之外,他們尚信奉好多的神。又從此一時代的國王墳墓的銘文發現,他們相信王死之後,即成爲奧息裏斯(Osiris)神。此神的性質,約與巴比侖神話中的植物神達摩茲類似;同時,他們以爲凡人死後即降至下界,國王死後即成爲神,進入天上的樂園。故後來又將奧息裏斯視爲善神,而與沙特相對。

  到了中王國時代,因其都于底比斯地方,所以崇拜這地方的阿明神,並使他成爲一般人崇拜的神。因爲中王國的埃及人,受到外敵侵淩達數百年之久,所以産生了一種類似後來以色列人的彌賽亞(Messiah)思想,渴望有一位大力的王來拯救他們。相反地,我們也可以說,以色列人的彌賽亞思想,恐系淵源于此,也說不定。

  西元前一千四百年時,有一位叫作亞克那頓的國王創立了一神教,只奉亞頓一神。因受到保守主義的祭司們反對而遷都,但當此王死後,他的宗教也歸滅亡。

  總之,古埃及的神,最先是動物神的信仰,把狒狒、獅子、貓、牛、豺、鷹、鳄、羊、蛙等,都當作神來崇拜。有的動物是屠宰了當作供神的物,所以視爲神聖;有的動物則被視爲神殿的守護者,所以認爲神聖。進而由動物神進入擬 人化的過渡階段,即出現半人半獸形的神。例如創造神庫奴姆,戴著牡羊的頭;巴斯太托神,戴貓的頭;托烏斯神,戴紅鶴的頭;敏志神,戴鷹的頭。但到後來,牡牛形的匹達神成了人形,牡羊形的阿明神也成了人形,奧息裏斯神也是人形。由此可以見出進化的曆程。

  埃及的神靈,有産自本地的,也有來自非洲、亞洲、巴比侖的神,所以非常複雜。

  神殿及祭司古代埃及的神殿,並不完全相同,大致是在神殿中置一密室,安置偶像。密室之前爲連柱堂,祭壇即設于連柱堂前方。神殿周圍有用牆圍成的大廣庭苑,苑內另有小房,收藏祭物並供祭司使用。神殿的財産極多,全國七分之一的土地爲其所有,有一個時代,神殿的奴隸達十萬七千人,大小家畜達四十二萬之數。

  祭司每晨爲神殿開門、焚香、清飾神像、供養花果飲食,並誦一定的祭詞。諸神各有各的大祭日,每逢祭日,祭司用船形的櫃安置神像,擡在肩上,排成一個大行列,訪問其他的神殿。祭日的神殿,滿飾草花,供物山積。在祭儀之中,祭司串演神話中的角色,並與信徒共同演出,以娛神靈。

  來世思想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後可以複蘇,複蘇的死人生活,與現世的生活 一樣。所以人死之後要用陶器及石器裝了食物和水陪葬,並以家具、武器、化妝品、泥製的屋子及船、石和土製的人等,和死人埋在一起,以供死人在另一世界之用。因此而建築堅固偉大的墓(如金字塔),因此而用香料製成永不腐爛的木乃伊。祭司要爲木乃伊的耳目口鼻誦咒文,使得死者的官能到複蘇時再使用。

  起初,埃及人相信複蘇的死人是生活在墓中,後來則相信死者將移居到遙遠的境界中去生活。因此而産生了「西方淨土」的觀念,並將奧息裏斯神視爲西方淨土的神。人在死後,亡魂即到天上,在奧息裏斯神之前,接受數十位列席的法官審判,用天秤載之,以斷其善惡。審判結果,若受有罪的宣告,即被大怪獸吞食。罪有兩類:1.對神的非禮、掠取神的財物;2.對人的殺害、偷盜、奸淫、誹謗。因此,人在下葬之際,隨著屍體帶有一份「死者之書」(Book of the Dead),寫著類似如下的句子:「我沒有使人們鬧過饑荒。」「我沒有傷害過任何仆役及他的主人。」「我沒有搶奪過死者殉葬的食物。」

  這「死者之書」,是爲求得神聖或裁判死者的法官之恩赦,是爲表明自己無罪。死者之書當中,除了類似的自白外,尚有符咒,有頌贊奧息裏斯神的詩篇,有指引亡魂通過關卡的方法。我們另當明白的是,基督教末日審判的思想,此處已經有了先驅。

  

  第叁節 以色列民族的宗教

  希伯來人現存的世界各大宗教中,以回教最年輕。要知回教,當先了解基督教;要知基督教,當先了解猶太教;要知猶太教,當先了解希伯來人(Hebrews)的宗教;要知希伯來人的宗教,當先了解巴比侖和埃及的宗教。這都有著血統因果關系。巴比侖與埃及,已經介紹,現在介紹希伯來人的宗教。

  希伯來人與以色列人同爲猶太人的名稱。根據《舊約》記載,耶和華爲亞伯拉罕(Abraham)的孫子雅各(Jacob)取名爲以色列。所以希伯來人自稱爲「以色列的子民」(Children of Israel),或稱以色列人。

  以色列這個民族,最先是從那裏來的?史家頗難查考。大概是在今之敘利亞地方的閃族(Semitic Race)的一個分支。他們曾經做過巴比侖、埃及、亞述利亞人的順民,卻是玩著打家劫舍的把戲。後來由于饑荒的緣故,不知在那個世紀中,從阿拉伯沙漠遷往埃及,做了法老們好多個世紀的奴隸。最後又進入亞洲西部的肥沃平原,那個叫作巴勒斯坦(Palestine)地方,才有了自己最起碼的文化。

  巴勒斯坦的閃族巴勒斯坦的東面是阿拉伯沙漠,西面是地中海,南面是西奈半島,北面是黎巴嫩山(Lebanon)。它的面積東西約叁十裏,南北約八十裏, 由于地勢特別,氣候頗多變化。以色列人就在這塊小小的地方成長起來。在此以前,他們處于荒古的狀態下,逐水草、藉遊牧爲生,居無定所,流浪散處。

  原始民族的宗教信仰非常單純,他們除了考慮自身的安全以及自家族人的安全而外,不會想到其他家族的人也希望得到安全。所以,閃族的人,由于各個部落分散在各地,各部落均有他們各自的家族保護神。後來,其中有一支閃族人在摩西的領導下,實力強大,所以把他們自族的保護神耶和華的勢力也擴大了,並強調唯有他們以色列人的神,才是獨一無二的神。但此神的性質,仍是其民族神,而非其他民族共同的神;因爲他們相信,唯有以色列人,才是神的選民。

  根據謝扶雅的《宗教哲學》第二章說:「希伯來民族,移住埃及之先,本由四酋族合組而成,其中兩族曰野牛族(Leah),曰牝羊族(Pechel),顯系最原始宗教時代之圖騰製度……至摩西領該族出埃及而赴迦南之際(西元前一叁二○年),開宗教的新局面。」

  因此,希伯來宗教乃由原始的圖騰崇拜,進化爲多神崇拜,再演成爲一神崇拜,是很明顯的。

  希伯來宗教與猶太教一般的宗教學者,未嘗把希伯來宗教與猶太教(Judaism)區分,往往一說到希伯來宗教或猶太教時,就意味著是同一個宗教的兩 個名稱。其實,它們是有不同的。希伯來宗教,始于摩西時代。到西元前五八六年,希伯來人(所謂亞伯拉罕的子孫)被巴比侖人流放到美索不達米亞之時,他們已經失去了自己領土的樂園而亡了國,已經離開了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而被他們自己的保護神所不喜。真的希伯來宗教,也就在那個時候壽終正寢。

  至于猶太教,是在希伯來人漸漸地又從被流放區域允許回到了巴勒斯坦之後的事。當西元前四四四年,尼西米(Nehemiah)做耶路撒冷的省長時,率領祭司及文士,大會以色列人,宣讀摩西律法(見《舊約‧尼西米記》第八章),人民一致宣誓遵守,此即爲猶太教呱呱墜地的第一聲。

  但是,以色列人的宗教,雖可分期研究,卻有其一貫的思想原則;若要介紹其內容,仍以打通了希伯來及猶太之間的界限爲宜。所以,有關以色列人的宗教內容,將在第七章介紹猶太教時再做論述。

  第四節 古希臘的宗教

  希臘及其人種

  相傳希臘人自稱是「赫倫人」(Hellenes),此字意爲赫倫之子;稱其國家則爲「赫勒斯」(Hellas),意爲赫倫人之地。赫倫(Hellen)是希臘人傳奇式的王,他有似亞伯拉罕之與猶太人的關系,希臘人把赫倫當作他們的始祖。

  但是,要說明希臘人究竟是什麼人?是一件頗不容易的事,因爲她是一個混合的種族。從他們的宗教、…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