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較宗教學▪P25

  ..續本文上一頁哲學,必是指的基督教神學。近世的歐美,有了專門的宗教哲學家,那是由黑格爾開始,是以道德的意義來批判曆史的宗教,而不即是基督教的神學了。又有專門的宗教學家,他們廣泛地研究一切的宗教,運用他們廣博的語言學知識,考察了東方許多的宗教,馬克斯彌勒(Max Muller 公元一八二叁─一九○○年),就是其中卓越的一位,法國的勒南(Renan 公元一八二叁─一八九二年),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宗教學家,他主張以古談說(Legends,Legendary-narratives)來解釋基督教的福音書,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雷崧生譯出勒南著的《耶稣傳》。斯脫勞斯(Strauss)則以神話來解釋福音書,稱之爲神話說(Mythical theory),他著有《基督傳》及《基督教信仰論》,詳細地說明了他的態度。勒南也是贊成斯脫勞斯這種態度的,他的「古談說」,即是由神話修正而成。向來的「正統派」教會人士,極力信仰《聖經》的神話爲真理;許多「合理派」的學者,又極力以科學方法找出根據來證明《聖經》神話的虛僞。他們這些宗教學家,則是站在兩者之間,認爲《聖經》的神話,雖然非曆史的事實,乃系心理的事實;雖不以爲耶稣即是神,然而以爲應有一人格作爲中心信仰。這些宗教學家,雖被正統的教會人士群起而攻,但他們站在人類心理上對宗教信仰的要求寄托,仍然重視,所以他們依然承認基督教的價值。

  很明顯的,那些宗教學家所承認的基督教,是他們良知判斷所産生的宗教信仰,是給予人類心理的一種安慰價值;絕不是教會所代表的基督教,也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福音書,他們也絕不承認所謂「教會是唯一的得救之門」。

  (五)反基督的西方學者

  合理派所見的基督教,乃是從曆史的追查及科學的考察而得的結果,基督教本身是反曆史反科學的,所以他們不以爲基督教有存在價值,這有許多的西方學者爲代表,例如不可知論(Agnosticism)、無神論(Atheism)、實在論(Realism)、進化論(Evolution theory)、唯心論(Idealism)、孔德的實證論(Positivism),及目前盛行于美國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等等的倡導者及他們的信徒,可以說無一不是基督教的敵人。若要列出他們的名單,隨手寫來,也可寫滿好幾張紙。唯有那些自以爲是傳統正派的,實際是由教會禦用的神學家,以及一些受了教會培植而又沒有自由思考的膽量及能力的學者,才永遠甘作教會的「奴仆」。

  我現在且舉兩個例子:

  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 公元一六九四─一七七八年),他對基督教做了叁點證明工作:1.以爲一個全能的上帝,天地的創造者,特地選中猶太人那個遊牧的亞伯拉罕部落作爲他的特選民族,是最荒謬的思想。2.這個民族的曆史《聖經》充滿著不可信的、淫猥的、矛盾的事實,他爲此事曾頗費心血地寫了一部《聖經廣注》,把經文重新校訂,加上了無數的按語。3.數世紀以來,教派之間爲了幾個字而互相殘殺,是發瘋的、無聊的行爲。另一位德國的大思想家兼文學家尼采(F. Nietzsche 公元一八四四─一九○○年),他對基督教說了許多使教會人士聽來怒發沖冠的話。在此僅能抄錄其《宗教生活》中的兩段,用飨讀者:「倘我們在某星期日早上,聽到教堂的古鍾蕩響,便不免撫心自問:這真可能嗎?這紀念一個兩千年前被釘十字架的猶太人,因爲他自稱上帝的兒子。這道理沒有證明──基督在我們時代裏,一定是從極悠遠底的古代侵來的古董,而凡人猶相信其道理者──普通凡人對于稱謂的檢驗,非常嚴格的──也許正是這流傳的最古之一。一個天神,與塵世的婦人生子;一個智者,叫人停止工作,抛棄法庭,卻要注意當前世界末日的征象;一種公道,要將無罪者代作犧牲;一個說教者,叫他的徒衆飲他自己的血,對于奇迹的祈求;侮渎天神的罪,卻因一個天神而得忏悔;要恐懼一個來世,死便是那世界的門;十字架的形象要當一個時代的象征,那時代據說是忘掉了十字架的使命及其譏诃的──這一切,看去是多麼鬼怪陰森,好像出自往古底過去墟墓似的!人還能相信,這還能有人相信嗎?」

  尼采這一段話,說得夠辛辣的,但是,其中所說的,都是基督教教義的問題,如果你是基督徒,或者你對基督教曾經用過一點研究的工夫,當可一目了然,否則你可能還不大懂得他在說些什麼。我可告訴你,尼采大致是對准了基督教的〈信經〉的內容而說的,〈信經〉是什麼?留到下一章的第叁節中,再向你介紹罷。

  尼采很不滿意基督教的反智識及反科學的宗教精神,他在《宗教生活》的結尾時便說:「智識、, 科學──只要有這麼一種──因論理的學習與思想的訓練而高過旁人,這在佛門中也一樣的看作神聖之標志,而在基督教世界裏,這些德性是被視爲非神聖之標志,是要被排斥、被毀滅的。」

  (六)西方人信教的原因

  也許你又要問:西方既然有那麼多的大思想家反對基督教,何以基督教依舊爲西方普遍地信奉著呢?

  是的,這個問題問得很中肯,我應該向你解釋。

  這當分作叁方來刺透它:

  第一,在我們的上一個世紀,的確已經由西方人宣布了上帝的死刑,不幸地,到了我們這個世紀,西方的社會人心又落入空虛彷徨的歧途,失去了心靈的寄托,所以西方人又覺得上帝還是死不得,以期利用上帝天國的迷信,來對抗唯物共産的迷信。這實在是以毒攻毒,以救一時之急的措施。

  第二,現在的基督教之在西方的社會裏,已由一千幾百年來的鎮壓、灌輸、熏陶,使得它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風俗習慣,從嬰兒的出生、成人的結婚,以至臨終的死亡,都希望有一種什麼儀禮上的表示,以作爲慶賀、隆重、追思的表征,基督教爲此而編定的儀式,已被西方人用了一千幾百年,一時間尚未找到其它的方式來取代它,所以,縱然是個對基督教義毫無興趣的人,逢到這種場合,還是未能免俗。如說這些未能免俗的人就是熱中于基督教信仰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同時,現代西方的各種宗教集會,乃是社交的活動。

  曾有一位美國朋友來訪我,我問他對宗教的看法如何?他回答得很妙,他說他崇仰中國的禅宗,不過宗教的習俗在美國是一種生活而未必即等于信仰,他的生活環境是基督教的,爲了生活的方便,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基督徒。如果表明他是佛教徒,勢必要使他的社交生活的範圍,縮小很多,因爲佛教在他們那裏,雖已受到許多學者的重視,且有了許多著名的大學開了佛學的課程,但在比例上說,佛教徒的人數,尚是很少。我又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叁日的《中央日報》副刊上,讀到歐陽子女士的〈中國女人看美國女人〉一文中,說她應邀參加奧斯汀城一個教會主辦的婦女座談會,會中大家談的多半是宗教的問題和《聖經》的故事。但到會後一同進午餐時,話題完全不同了,有一個銀發斑白的寡婦,邊吃邊談她的困難

  ,她的困難是要找一個有錢的丈夫,另一個擔任座談會中《聖經》教師的婦人就說:「可惜有錢的人討得到年輕的太太。」于是兩人一起搖頭。我們由這故事,也可明白西方人的宗教集會,與其說是宗教性的,不如說是社交性的。大家利用這種機會,碰碰頭,談談自己心中的事,至于「天國」的事,不過是一個假借而已。

  第叁,現在的西方教會,做的已不是吸收信徒的工作,而是西方人在利用教會的體系,做公共關系及世俗事務的工作。至于現在西方人心中的上帝,與其說是教會所規定的那個上帝,倒不如說是指的各人自己的良心,許多的人,一年之中難得上一次教堂,也根本不相信教會裏的那個上帝,但在爲了要表白他忠實不欺的信譽之時,也會向人家說:「我對上帝立誓。」其實他所指的上帝,即是他的良心,並不是良心之外,另有個上帝。這和我們中國人筆下的上帝和口頭的天理良心,乃是同一個東西,但卻不是基督教的。

  (七)從研究中認識基督教

  我們知道,基督教總是「偉大的」,它能利用各種的機會和面貌,來延續它的生命,擴展它的勢力。它在傳播的時候,在一個新開辟的「牧區」內,絕不輕易暴露它的個性,它會使你相信它是爲了基督的博愛而來幫助你的,到了一旦大勢在握之時,如果是僅有一個教派的話,你就得小心你的良心,要爲教會所沒收了。

  當然,依照事實的發展,專斷的、唯一的教會,當不會順利地再現于未來的世界,比如今日美國教會,它是專斷不起來的,因其教會的派系太多了,所以就互相牽製住了。

  但是也難確定,萬一有一天,有一個天主教國家,那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正像今天美國這樣的強大,或者更加強大,她出了一位美其名卅終身職的總統,那位總統恰巧又成了天主教的教皇,那麼,問題就非常地不簡單了。不過,你不用恐怖,在我們所能預見到的將來,尚看不出有這樣的一天要來臨。雖然越南吳廷琰的政權,曾經演習了

  一次,然而他是失敗了!畢竟,人類的曆史是進化的。

  相反的,一旦獨裁專製的政權從我們的世界上消失,並有另一種理性的宗教信仰,爲人類普遍地接受了,到那時候,如他不是考古學家或曆史學家而仍談論基督教的話,一定是把基督教的故事,當作天方夜譚來欣賞了。

  可是,當基督教正在此間度著蜜月的今天,我們應當嚴正地把它當作時代的「顯學」來研討。不論是正面的或反面的,既不應該盲目地排斥,也不應該盲目地附和。

  我寫本章的目的,是用曆史的材料及事實的分析,來給我們的時代社會做疏導。我既不要攻擊基督教,也不想宣傳基督教。因爲佛教徒的多數並未研究基督教,所以平實地介紹給大家參考;基督教徒之了解基督教者,也是很少很少,縱然他們讀過教會史,卻無…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