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的祭 典,由皇帝親祀于泰山;猶太人摩西,在西奈山(Sinai)見到耶和華(Yahweh);印度人甚至把喜馬拉雅山視爲世界的軸心。羅馬人的朱彼得(Jupiter),北歐人的奧丁(Odin),都在山上。中國人嘗有「山中方七日,世上數千年」的傳說,每以雲深不知處的山中,爲神仙所在。
(四)火的崇拜:原始人不會生火,天然發生的火,如雷火、火山等均是可怖的,能吞噬一切生物的。偶爾發現森林的野火之後,殘留著香噴噴的獸類屍體,便以爲火是能夠吃東西的活物,是神,拜火的信仰就因此産生。馬來人不敢跨過爐火;印度的托達斯人(Todas)燃燈時要對之禮拜;佛經中的佛陀的大弟子迦葉叁兄弟,本爲事火外道;古希臘人,每家必守一長明的火,以祀火爐女神;羅馬人也這樣做;秘魯人以女子看護神火,稱爲「太陽之妻」(Wives of the Sun);印度《吠陀》中的火神阿耆尼(Agini)爲最高的神,婆羅門種姓的印度人也不敢用口氣吹滅火;猶太教的耶和華,與火神也有關聯。
(五)日月星的崇拜:晝夜的交替變化,最令原始的人類驚異。人類對于黑暗的恐怖,可謂與生俱來。黑夜中阻止了人類的活動,卻又幫助許多生物的活動,所以視之爲神秘。有了光明,人類就有了幫助。光明是恩物,所以對白天的太陽,夜晚的月亮和星象,加以崇拜。大不列顛曾植有大石柱以祀太陽,又有祭壇 以祀月神。但是,在旱燥的地方太陽則成爲可怖之物,居民只崇拜月神,例如中非洲人怕見太陽升起而僅崇拜月神。古代以色列人每見新月,便舉烽火于山頭,傳播這個喜信。太陽的崇拜也很普遍,日本的大和民族,自以爲是來自太陽神,迄今仍以太陽作爲其國家的象征;古秘魯人也信他們的王是太陽之子;古波斯的故事中有日神蜜德羅(Mithra);希臘的日神爲希利奧斯(Helios);羅馬的日神爲所耳(Sol);埃及的日神爲拉哈(Rah);印度《吠陀》中的日神是蘇爾耶 Su─rya)。星的崇拜,在世界各地也很普遍。最初的天文學家,即是一些富有宗教色彩的星象家,他們能由星象的運行,預言人之吉凶及年歲之豐欠,時節之好壞,命運之通塞。中國道家的拜鬥,即是星鬥崇拜。在古迦勒底人及希伯來人之中,也將占星術與星的崇拜合爲一起,星被視爲神靈所在處。耶稣出生時,即有星象指示波斯博士的傳說。隕星在各處多被目爲災禍的前兆;非洲黑人以爲隕星是已故的神巫回來作祟。
動物崇拜此處所說的動物,即是英文的animal,並不包括人類在內。原始人類對于強大的動物産生畏懼感,對于更能適應于自然環境的動物又産生神異感。人類有許多地方及不上動物,所以引起崇拜動物的信念。
各民族所奉的神靈,常因環境而異;動物崇拜的種類,也因地方而不同。北 方民族的狼與熊,南方民族的獅、象、虎、鳄魚等,每成爲崇拜的對象。
古埃及所拜的動物很多,例如牛、蛇、貓、鷹、鳄魚等等。印度人對于各種鳥獸乃至爬蟲,都加以崇拜,牛、蛇、鷹、猿,則受最高禮敬;尤其是牡牛,被視爲特別神聖的動物。有些中國人視無鱗的魚爲不祥的物,視黑魚爲七星魚而禁止食用。美洲的印第安人敬奉熊、野牛、野兔、狼及幾種鳥。墨西哥人視枭爲惡靈;中國人對貓頭鷹的看法也很惡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人敬奉鳄魚。中國內地崇拜狐狸、黃鼠狼的風俗也很普遍。
動物崇拜之中,莫如蛇的崇拜最爲常見。《舊約‧創世記》中以蛇爲人類第一號敵人。所羅門王智慧過人,但他有四事不解,其中之一便是蛇之爬行于石上。在印第安人的大科達族及蕭尼族,蛇和精靈是同一個名辭。馬拉巴人(Marabar)的屋中,均另設一小房作爲蛇居;臺灣的排灣族也有這種風俗,以爲蛇是祖先的化身。在馬來西亞的槟城邦,有一座蛇廟,許多看來有毒的毒蛇,竟然不會噬人。北美洲的奧日貝人(Ojibways)和則洛基人(Cherokees)以響尾蛇爲神。秘魯人崇拜蝮蛇。古希臘及羅馬,將蛇奉爲醫藥之神。現代崇拜蛇的風俗,仍可見于世界的許多地方。蛇在中國,也嘗被視爲神物,例如《史記‧漢高祖本紀》,劉邦之母夢與神(蛟)交于大澤之陂而生。劉邦斬蛇,則謂白帝子化爲蛇,被赤帝 子所斬。在漢文的傳說中,尚有許多蟒神的故事。
植物崇拜植物(plant)的春發、夏長、秋凋、冬藏,生命力的表現與對氣候的適應,使得原始人類以爲它們也是有精靈做主宰的,也有著與人類相同的感情意志。有些含有特殊液汁的植物,能使人麻醉和中毒,故也特爲人所敬畏,例如印度的酒神蘇摩(Soma),本爲一種蔓草之名,此草可製酒,用酒祀神,蘇摩即成了神的名。
莊嚴偉大而年代久遠的樹木,常被人類視爲神聖而予以擬人化。樹神或神樹,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均可發現。對樹的崇拜可以治病,樹木能與人說話,乃至化爲人形與人戀愛結婚。在傳說中,也有活人變化成爲樹木的。
印第安人中的奧日貝族,不喜砍伐方在生長的樹木;奧科(Oko)的土人不敢用某幾種樹木做獨木舟;暹羅人在伐答健木(Takhien)以前,必用餅和米來祭祀。在佛教的律藏中,比丘伐木之前,應先向樹木乞施,乃是起源于印度的古俗。
有些原始人類,自信爲植物的後裔。在墨西哥的曆史上,有一位君主,傳說是兩株樹木的後裔。有些大神被供奉的偶像,均做樹木形,例如墨西哥的陶大(Tota)、羅馬的橡樹神、希臘的戴奧尼修斯(Dionysus)即是。《舊約》的〈創世 記〉說,人類之有生命和智慧,是因爲亞當、夏娃吃了生命和智慧樹的果子,這個神話是起源于巴比侖。
英文的寺廟(temple)一語的原意是樹木,因爲原始人類即以森林作爲廟宇來祀神。在波斯有些神樹上面,挂了衣服破布和法物等;德國、美國均有神林(Sacred groves)。剛果的黑人,崇拜一種名爲彌耳侖(Mirrone)的樹木。在臺灣的阿裏山,也有一株神木。在尼加拉瓜,不但崇拜大樹,玉蜀黍和豆類,也被崇拜。
根據佛教的看法,一切鬼神,多是依草附木而住;草木之有靈驗,不是草木的本身,而是由于依附著草木的鬼神。所以佛教雖也承認諸神的存在,卻與庶物崇拜的原始宗教不同,正信的佛教徒,也不崇拜諸神。
圖騰崇拜圖騰(totem)是原始宗教的形態之一,它的意思,佛雷則氏說:「圖騰是某一種類的自然物,野蠻人以爲其物的每一個,都與他們有密切而特殊的關系,因而加以迷信的崇敬。」
賴納赤氏(Reinach)更具體的說:「圖騰是指一氏族人所奉爲祖先及保護者、團結的徽號之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
圖騰崇拜的近世遺迹,仍盛行于北美的印第安人及澳洲的土人中。「totem」一 語,原出于美洲奧日貝印第安人的土語。澳洲的「科旁」(kobong)一語,也與圖騰同義。
當作圖騰之物雖無限製,實際上則以動植物爲多,例如澳洲的東南部土人的五百個圖騰中,非動植物的僅四十個,此四十個爲雲、雨、霜、霞、日、月、風、秋、夏、冬、星、雷、火、煙、水、海等。
圖騰是指全種類,如以袋鼠爲圖騰,便指袋鼠全部,而不是指單一的某一只。若以某物爲圖騰,通常便不敢殺害其物,亦不食用其物。只有在特殊情形下,如舉行宗教儀式,或其爲危險的動物,或除圖騰之物別無食物時,方宰食之。日本有個北方民族,迄今仍有以屠熊爲莊嚴的宗教儀式。
原始人類以宰食圖騰爲神聖的宗教儀式,基督教迄今猶以吃耶稣的血與肉爲禮敬的聖餐,其與圖騰崇拜的關系,非常的明顯。不過自族的圖騰也當繁殖培養,以供別族的食用,兩族交互食其對方的圖騰,則不禁止。
除了美洲、澳洲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圖騰崇拜的遺痕,例如南非洲的貝川那人(Bechuanas),分爲鳄族人、魚族人、猴族人、水牛族人、象族人、豪豬族人、獅族人、藤族人等。中國人的十二個生肖,均爲動物,乃系淵源中亞民族的信仰,其亦是圖騰的陳迹。
秘魯的印第安人,多自信是出自動物的祖先;印度的孔特人(Khonds),也以動物爲族名,分爲熊部落、枭部落、鹿部落等。中國的猺族奉狗爲祖先;突厥自認是狼種。均爲圖騰的流類。
靈物崇拜靈物崇拜,也是庶物崇拜之一,其對象爲瑣屑的無生物,例如小石、樹幹,或者一頂舊帽、一塊破布等,只要看見它的人直覺它是有靈的,便對之祭祀和祈禱,有驗則受酬謝,否則常被舍棄或毀壞。
有一個黑人(尼格羅人),曾對靈物崇拜做過這樣的自述:「我們中的任何人,若要做什麼事件,必先找一個神靈來幫佐他。跑出門外最先看見的東西,便可以當作我們的神」,「以後便每日供獻它新鮮的犧牲。如果不靈,便把它送還原處」。
靈物雖受崇拜,如果不能使人如願時,常被請求者虐待,甚至搥擊摧毀;黑人們即常如此。
偶像崇拜偶像崇拜,也是原始宗教的形態之一種,可能是由靈物崇拜的進化。以雕刻或塑造各種所崇拜的物之形像,作爲崇拜的對象。有極大威力的神,常有巨大的偶像,以人身而飾以獅子的頭、鹿的腿、鳥的翅。有把偶像當作神靈的本身,有的只把偶像當作神靈之寄處。野蠻人大都即信偶像爲神靈之本身,其 性質即類似靈物崇拜。
偶像崇拜,在後期的猶太教、基督教、回教,都被禁止。初期的佛教也不崇拜偶像。
偶像受信者崇拜,有時也會受到信者的責罰。黑人得不到幸運時,便打他所奉的偶像;中國人在天旱時,往往把神像擡到露天讓它曬太陽;印度婆羅門僧侶在人民供獻不豐時,常用鐵鏈把偶像的手足鎖起。
生人崇拜即是將某一活著的人,當神靈崇拜。
在紐西蘭曾有一個酋長叫作賀格(Hougi),自稱爲神;近年倒臺的迦納總理…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