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另一個名稱叫作杜爾嘉(Durga─ 意爲難近母)。全身金色,共有十手,各持兵器,追殺惡魔。據考察此一女神,本爲住于頻闍耶山中的處女神,是水牛魔(Mahisa)的殺戮者,喜酒肉、好犧供。到了《摩诃婆羅多》中,把她寫爲英雄可利休那的戀人。這個原始山地人民的處女神,由于和可利休那神話的結合,便一變而成了濕婆之妻,又改換一個名字,叫作烏摩(Uma)。
這有一個生動的神話:天上諸神被水牛魔阿修羅打敗驅逐,去向梵天求救, 梵天要諸神去找濕婆的兒子。當時的濕婆卻還沒有結婚,獨在山中靜修,正好山神派他的女兒烏摩在做濕婆的侍者,諸神就派愛神(Kamadeva)去用法術使這兩神相愛,結果就使他們二神成了一對夫婦,並且生了二男二女。戰神迦帝凱約(Kartikega)和智慧神迦藍司(Ganesh)是他們的兒子;文藝女神娑羅掃阿帝(Sarasuati)和吉祥女神拉克辛蜜(Lakshmi)是他們的女兒。烏摩帶了她的兒子戰神,出陣連戰叁日叁夜,最後戰勝了騎在水牛背上的阿修羅。
印度教本以牡牛是濕婆的表征,但在每年祭祀杜爾嘉女神的連續十天之中,每天必殺水牛奉祀,把殺水牛作爲殺敗魔神阿修羅的象征。
但在另一方面,這位配偶女神,又是溫和柔情的。她與濕婆恩愛歡樂地住在山中,度著享受五欲的夫妻生活,因此,她又叫作愛欲女神(Ka─mes、vari);她也是貞潔的清淨女神(Vimala─)。另外尚有很多的名,例如大智女神、生育女神、大母神、戀愛女神、行法修驗女神等等,總數約有一千個。
這個女神既有愛欲及生育等方面的威力,乃至宇宙間的任何威力無不集其一身,所以此派信徒即對女神産生至尊無上的信念。萬物均由女性而生,萬物無不含于女性之中。結果,便是性力的崇拜。
性力派
性力從何而來?初爲生殖器崇拜。此在印度《吠陀經》中尚未發 現,或系出于非雅利安人的土著之間。亦有人說是由外來民族的輸入,唯其在印度文獻之中出現,乃爲《富蘭那》聖書。
將宇宙的破壞及再生,以濕婆及其妻作爲表征。又用男性生殖器憐伽(Lin.ga)及女性生殖器優尼(yoni),象征男女二神。即以男女陰陽的崇拜,作爲信仰破壞力與再造力的對象。
本來,僅對生殖器的崇拜,不致激起放逸的淫風,因在後來又産生了一種理論,認爲人體機能,有無數的脈管,共分六大部分,分屬六個中心輪(cakra),各輪均如蓮花狀,由上而下分六個位置。最下部最重要,那便是生殖器,稱爲木拉陀羅(mu─la─dha─ra)輪。即以此輪而修(男女)相應(瑜伽)之術,可將此一相應産生的力,由最下輪而升至最上輪。上下之輪相通相接,便可産生超自然的奇迹。(此可注意者,中國亦有一派術士,把修定運氣稱爲轉*輪,氣脈接通稱爲破關,也同于此了。)
于是,由女神的性格,導向女性的生殖器;又把女性生殖器,視作修行瑜伽術的曼怛羅(mudra─ 印契)。現將性力派的祭祀儀節,略述如下:
(一)神殿禮拜:對女神供獻谷物、家畜,乃至以人爲犧牲。
(二)輪坐禮拜:以同等數目的男女各半,進入密室,在夜間圍繞一個作爲本 尊(女神)象征的裸體女人而坐,唱五摩字真言,即是酒(madya)、肉 (ma─m.sa)、魚(matsya)、印契(mudra─)、谷粒(maithuna)。
(叁)行悉檀:悉檀(siddham.),是成就的意思,即以修瑜伽術而獲成就。
(四)最上秘密法:依照怛特羅(tantra)儀軌,接受教師指導,行男女秘密之術。
這四個階段,主要是在吃了魚肉喝了酒,各就「印契」而行交接。這樣的集會,他們稱爲聖輪(s、ri-cakra)會。性力之名,即是由其聖輪會的重心,在于最上秘密法。
秘密法與咒印性力派發展後,印度晚期佛教的秘密乘,也就接受了它的理論。故在尼泊爾及西藏的喇嘛教,也有無上瑜伽法,並將無上瑜伽的經典儀軌,也稱爲怛特羅。
所謂怛特羅,乃爲性力派聖書的總稱,通常所用者六十四種,共計則有一百九十二種。以內容的性質而言,可分四類:1.教義的理論;2.瑜伽;3.建立神殿及神像的規定;4.宗教儀軌的行法。大多是記載女神與濕婆的對話,並非全部是講的最上秘密。因爲其中有數種怛特羅,名爲瑜摩拉(yamaa),有「雙」字的意味,而且此也正是性力派的特征,那即是指的男女二神的擁抱之狀。于是,密教 無上瑜伽部的「上樂輪」,便名之爲怛特羅。
性力派尚有一項特征,也爲佛教的密乘接受或相近,那便是咒印。其內容可分六點:1.咒文(mantra),是指某些不必解釋其義理而專供念誦的文句。2.咒字(bija),是指以某些個字,代表某些個神,例如「唵」字代表宇宙神的叁位一元。其他各神均有特定的字,誦每一咒字即能借得某一神的神力。3.咒符(yantra),是以種種符號代表種種神,用血書寫的符號所得的神力最大。4.咒劄(kavaca),在石片、木板或紙上記下咒文、咒字、咒符,隨身攜帶,有避凶趨吉的功用。5. 咒念(nyasa),口誦咒文之時,用指摩觸身體各部,便可獲致神力加持。6.印契(mudra),是用手指所作各種姿勢表達各種神意,其目的是在求取相應。口誦咒、心觀字、手結印,便是叁密相應。故將最上秘密的相應,也視爲印契之一,而且是大印契。
可見性力派的信仰,有取于婆羅門教的咒法巫術;最上秘密,則又類于中國道教的房中術或禦女術。此爲尼泊爾及西藏的喇嘛教所吸收。但是,喇嘛教畢竟是以佛法爲中心的。欲知喇嘛教的教理及教儀,則請參閱另一拙著《西藏佛教史》。本書限于篇幅,已不能介紹了。
印度教的思想家在商羯羅之後,到了西元十二世紀,毘紐笯派出了一位羅 摩那耆(Ra─ma─nuja),主張限製的一元論,與商羯羅的思想抗衡。十叁世紀時,又有摩陀婆(Madhva)主張人神二元論,開出摩陀婆派。十四世紀則有羅摩難陀(Ra─ma─nanda)出世,他以史詩中的英雄羅摩爲毘紐笯的十大化身之一,故以羅摩爲崇拜的對象,並且主張四姓平等,向賤民階級傳布他的信仰。至十五世紀,又有基于羅摩難陀的立場,采納回教的優長,開出一個改進派,後在此派之下,便出現了印回雜的錫克教(Sikha)。
這種貴賤平等的思想,原出于佛教,此時再度興起,影響很大,故在十五世紀的難提夫(Na─mdev)以及十七世紀的吐迦龍(Tuka─ra─m),均系賤民出身的宗教家。他們兩位排斥偶像崇拜,主張道德生活,誠心皈依毘紐笯。這又是接受了回教影響的思想。
自十九世紀以下,由于西方殖民主義的國家,爲印度帶進了基督教信仰,基督教未能吞滅印度教,卻使印度教的內部又起了一次改革性的變化。例如朗摩罕拉(Ra─m Mohan Roy)所創的婆羅門薩摩傑(Bra─hma-Sa─ma─j),以及陀耶難陀薩羅斯薄底(Daya─nanda Sarasvati)所創的雅利安薩摩傑(A─rya-Sa─ma─j),都是受了基督教的刺激,起而鼓吹複古思想;主張站于《吠陀》的立場,強固純印度傳統宗教的信仰。
第五章 中國的宗教
第一節 中國民族及其宗教的起源
中華民族 現在的中華民族,是包括了漢、滿、蒙、回、藏等種族而成。從人種學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蒙古種系的黃種人,故可以說:今日的中華各民族,原來就是同一種族的各支分系。根據中國古史記載的傳說,中華各民族,也都是炎帝及黃帝的後代。
不過,在中華諸民族中,以居留于黃河流域的漢族,發展最盛,文化最高,開化最早。所以,往昔提起中國人,即會與大漢民族連在一塊。中國的曆史文化不自漢朝開始,何以自稱中國人爲漢族?那是因爲秦漢時代的中國武力最強,版圖最大,最先接觸到外來如西域及印度的文化,並將中國的勢力向外延伸。所以外國人最早知有中國者,是秦始皇時代,故稱中國爲「秦」,用羅馬字拼音,便是 CHIN。西洋似有一個慣例,每喜歡在許多地名的末尾,加一個A字的「阿」音以表示地方之意。因而中國的西洋名稱就成了「秦那CHINA」,日本人則稱我們爲 「支那」。也許中國人以爲秦始皇行暴政,並且國祚短暫,漢朝武帝國力極盛,崇尚儒學,推行仁政,國祚長久,所以甯願自稱漢民族,而不願自稱秦民族。
那麼,漢族最先是來自何地?西洋學者間有種種之異說,據李學曾的《亞洲種族地理》,總集之分爲十說:1.巴比侖,2.中亞,3.于阗,4.甘肅,5.印度支那半島,6.土著,7.美洲,8.埃及,9.印度,10.土耳其。
各家學者所見不一,但也均有若幹立論的根據。不過其中多少亦含有地域及宗教上的主觀色彩。例如有的西方人或基督教、猶太教、回教的信徒,他們相信上帝造人的一元共祖的說法,所以總希望設法證實中國人也和他們的祖先是在同一個地區發源的。
根據錢穆的《國史大綱》,以北京人的發現及爪哇猿人的對照,便以爲西洋人所持中國人來自西方的臆測是可以不攻自破的。以爪哇猿人及北京人齒骨及頭骨的性質解剖,唯與東亞的蒙古種人及北方的中國人相類似。爪哇猿人距今已五十萬年,北京人的牙骨可能已是百萬年前的遺物。
至于歐洲所見最早的克魯麥囊人,距今不過四萬年至二萬五千年之間。依基督教的《舊約》,上帝創造宇宙及亞當和夏娃的時代,據奧古斯丁的推算,尚不到六千多年而已!克倫威爾時代的天主教士Usher說:是造于西元前四○○四年十月 二十八日星期五那天。
然而,太古人類的史迹難求,中國人的祖先究…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