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較宗教學▪P56

  ..續本文上一頁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壽無窮已,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龍,上下太清。」

  葛洪是金丹派的方士,所以特別鼓吹金丹的神效,他在〈金丹篇〉中把它分爲九種:

  (一)丹華:用雄黃水、汞、戎鹽、鹵鹹、礬石、牡砺、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火之叁十六日成,服之七日仙。

  (二)神符:服之百日仙,行度水火,百病皆愈。

  (叁)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與六畜吞之亦終不死。

  (四)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有朱鳥鳳凰翔覆其上,並有玉女至傍。

  (五)餌丹:服之叁十日仙;有鬼神來侍,玉女至前。

  (六)煉丹:服之十日仙;若以汞合而火之即成黃金。

  (七)柔丹:服一刀圭,百日仙。

  (八)伏丹:服之即日仙。

  (九)寒丹:服一刀圭,百日仙;有仙童仙女來侍,飛行輕舉,不用羽翼。「凡此九丹,得一便仙,不在悉作之。」

  《抱樸子》引「老子訣言」說:「子不得還丹金液,虛自苦耳。」「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丹砂。」還丹之名,即由于此。九還丹又名九鼎丹,在此之上,尚有「太清神丹,難于九鼎,然是白日升天之法也。」又有「九轉丹」,以丹砂燒成水銀,積變還成丹砂,是爲一轉丹,服之叁年得仙;如是轉變九次,稱爲九轉丹,服之叁日得仙。

  可謂洋洋大觀,然而,傅緯平的《中國道教史》第九章中說:「魏晉南北朝士大夫,以服石爲時尚,死者累累,而不知悔。其後則唐帝之服金丹而死者,亦相繼焉。」可舉者有唐朝太宗、高宗、憲宗、敬宗、武宗,皆因服此丹藥而喪命。

  

  行氣與導引

  吐納之術,稱爲行氣。行氣分有兩類:

  (一)服食天地之氣:《莊子.逍遙遊》說:「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莊子的六氣,不知何指?《李注莊子》,即解爲:「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天玄,地黃,爲六氣。」即是天地日月之氣,服食日精 月華而成仙的意思。

  (二)服食自身之氣:此即胎息之術。《抱樸子.釋滯篇》說:「得胎息者,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自耳聞其[烈-列+旡]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烈-列+旡],而鴻毛不動爲候也。」

  行氣之術的效力也是奇大的,《抱樸子.至理篇》中說:「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與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從行,數十人皆使無所畏;此是氣可以禳天災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氣禁之,皆即絕。……入山林多溪毒蝮之地,……以氣禁之,能辟方數十裏上伴侶,皆使[烈-列+旡](無)爲害者。……以禁白刃,則可蹈之不傷,刺之不入。若人爲虺所中,以[烈-列+旡]禁之,則立愈。」

  行氣的理由,《抱樸子》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于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惡。」又說:「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龜及鶴能知導引吐納之法,所以得活長壽。

  修煉行氣,與佛教密宗的修持也有相通處。例如西藏喇嘛有一種「吐木」法:「修煉了吐木,你就具有內在熱量。這內熱存在于精神系統中心,猶之乎電 流存在于電瓶內。……內熱發自兩股之間生殖器下的會陰處。我在冬天的冰雪裏,光著身子在深山之巅坐著,可替一隊人馬二十多條潮濕了的毛毯烘幹;他們把濕毯子放在我的背上,不到一分鍾,跟火爐上烘幹的一樣。」(陳澄之譯《西藏見聞錄》第十六節「一位大喇嘛的自述」)

  行氣與導引相通,但作法不同,導引是一種健身的方法。據宋朝張君房的《雲笈七簽》卷叁二,詳載導引方法,如說:「清旦未起,啄齒二七,閉目握固(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把之),漱漏唾叁咽氣,尋閉而不息(不呼吸),自極。」「一曰精,二曰唾,叁曰淚,四曰涕,五曰汗,六曰溺,皆所以損人也。……人能終日不涕唾,隨有漱漏,咽之,若恒含棗核咽之,令人愛氣生津液,此大要也。」「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熱,摩身體,從上至下,名曰幹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夜欲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幹浴,辟風邪。」諸如此類者很多。

  可知導引之術,即是調息、咽唾、按摩、柔軟操等的健身法。誠如《別旨》所說:「夫導引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開氣暢,閉之則叁宮血凝。實養生之大律,袪疾之玄術矣。」

  道教注重長生,要達不死之目的,固然絕不可能,研究養身的方法,卻是值得尊重的。

  道教房中術的內容

  房中術,又名禦女術或禦婦人術,即是以男女性交達成養身的目的。此在西漢之末,頗爲盛行。《漢書.藝文志》在「方伎略」的項下,載有房中八家的書目,共一百一十六卷,多半以「陰道」命名。例如《容成陰道》、《務成子陰道》、《堯舜陰道》等,此既見錄于《漢書》,起源當也不遲了。只是此房中八家之書,早已失傳了。

  《漢書.藝文志》說:「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先王製外樂以禁內情,而爲之節文。」可見房中術的本身,並不是以享受淫樂爲著眼的。

  《抱樸子.至理篇》說:「然行氣宜知房中之術,所以爾者,不知陰陽之術,屢爲勞損,則行[烈-列+旡]難得力也。」同書〈微旨篇〉又說:「凡服藥千種,叁牲之養,而不知房中之術,亦無所益也。」

  房中術究竟如何修法?這是道教的秘密法,必須師承密授,無從見之于文字的。所以《抱樸子.釋滯篇》說:「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衆病,或以采陰益陽,或以增年益壽,其大要在于還精補腦一事耳。此法乃真人口口相傳,本不書也。雖服名藥而複不知此要,亦不得長生也。」可見道教重視此術的程度,要比行氣、服藥更高。不知房中術,行氣不得力,服名藥不能長 生,但是,葛洪也不主張僅靠房中術成仙,故在同篇又說:「一途之道士,或欲專攻交接之術,以規神仙,而不作金丹之大藥,此愚之甚矣。」

  房中術的功效,有人以爲可以致神仙,可以移災解罪,乃至升高官發大財,但是葛洪並不信此,他說:「其理自有極,安能致神仙及卻禍致福乎?人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縱情恣欲,不能節宣,則伐年命。善其術者,則能卻走馬(不出精)以補腦,還陰丹以朱腸,采玉液于金池,引叁五于華梁,令人老有美色,終其所禀之天年。而俗人聞黃帝以千二百女升天,便謂黃帝單以此事致長生,而不知黃帝于荊山之下,鼎湖之上飛,九丹成乃乘龍登天也。黃帝自可有千二百女耳,而非單行之所由也。」

  黃帝以修房中術達一千二百個女子,兼以服九丹之力,所以乘龍升了天。此一傳說,當系方士的假托,並且假黃帝之名僞造了好多道書。所以道教自稱爲黃老之教,信奉黃老,則始于漢桓帝(西元一四七─一六七年)時,可見黃帝升天的傳說,出現更在此時之前了。但在《紀年》及《博物志》中,卻說「黃帝崩」,而未說升天。

  葛洪是金丹派的方士,他對房中術,則說:「余實複未盡其訣矣!」(內篇卷八)。但他又宣稱:「大都其要法,禦女多多益善;如不知其道,一兩人足以速死 爾。彭祖之法,最其要者,其他經,多煩勞難行,而其爲益不必如其書。人少有能爲之者,口訣亦有數千言耳,不知者,雖服百藥,猶不能得長生也。」(內篇卷六)。由此可見,房中術,頗不簡單,它要將數千言的口訣,配合了行氣之法,以及四時百藥的用法,然後才能「禦女多多益善」,才能「卻走馬(不出精)以補腦」。至于能不能長生不死?那根本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其實,葛洪說;「人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善其術者……終其所禀之天年。」這也不是真理,因爲熟知其術的道士們,並沒有一個從古到今地活下來。東西方各宗教的出家人,自古以來體健而長壽的,卻可數之不盡了。一般人,固須男女婚配,如果不婚不嫁,卻又未必「坐致疾患」,尤其是虔誠聖潔的僧尼們。

  

  修煉的成果

  神仙之道是以保存現在的身體以永遠,以肉體及精神的愉快自由爲理想,無論是用齋醮符籙與外丹內丹,目的均在于此。但是,自古以來修了道教方術的人,不知凡幾,真的達成其願望者,卻未見一人。不過,他們確有若幹的成果可觀,例如「行蹻」、「變化」等術,我們則不必否定其實有。

  什麼是「行蹻」?《抱樸子.雜應篇》中說:「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叁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叁曰鹿盧蹻。或服符 精思,若欲行千裏,則以一時思之,若晝夜十二時思之,則可以一日一夕行萬二千裏,亦不能過此。」

  什麼是「變化」?是變化形體,使之成爲異人異物。《抱樸子.遐覽篇》所引:「其法用藥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含笑即爲婦人,蹙面即爲老翁,踞地即爲小兒,執杖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爲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廚(飲食自來),興雲起火,無所不作也。」《抱樸子.雜應篇》又說:「鄭君(葛洪之師)雲:服大隱符十日,欲隱則左轉,欲見則右回也。…… 或可爲小兒,或可爲老翁,或可爲鳥,或可爲獸,或可爲草,或可爲木,或可爲六畜。或依木成木,依石成石,依水成水,依火成火。此所謂移形易貌,不能都隱者也。」因此而有五遁之法,依于金、木、水、火、土之任何一物,皆可遁形而去。這種魔術,雖也神秘,但是並不稀罕,用藥、用符、用咒、用心力(定心能發神通),均可辦得到的。近世世界享名的大魔術師,和印度的瑜伽術師,均有若幹變化的能力。

  古來道士,能夠變化隱遁者,固然是有,但也不是尋常的事,能夠隱遁避世的,就美其名曰「白日飛升」;不能隱遁而老病死去的,道書中又製造出一種美名,稱爲「屍解」;或因刀兵而死的道士,另外再造一個美名,叫作「兵解」。雖 然《集仙錄》中也有說明:「…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