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凡心修佛行▪P2

  ..續本文上一頁,回想過去、思惟將來,是否要好好洗心革面、嚎啕大哭一場,重新做君子聖人、出世的佛陀?染淨、苦樂兩條路,大家要走好!祝福大家前程萬裏,直向佛法大道邁進。

  

  叁、大富大貴要學佛

   要知道,佛陀看我們人生是最寶貴的。人生怎麼樣寶貴?一切衆生都是未來的諸佛。我們有了凡情作祟,人間的平安就沒有了,又怎麼得到佛陀無上寂靜之樂?有煩惱的人把煩惱當成敵人,同煩惱敵爭英雄,不是自找苦吃嗎?所以要記住這個講題:“轉凡心”,只要轉了凡心,不必等明天修佛行才自在,當下你就清涼自在了。當然轉了凡心,進一步還要“修佛行”,這樣自快樂也令大家快樂。

   爲什麼要聽佛學?就是要學佛行。佛陀是要我們離苦得樂的,信佛的目的是在離苦得樂,不是一般人信佛所想的:“佛陀保佑我發財,保佑我如何如何...。”那是凡情,那些即使求到了也是離不了苦啊!那要怎樣發財才可離苦得樂呢?要虔誠布施、信實通商、童叟無欺、貨真利微、依道取財、互得利益,這樣發財富而仁慈,就真能離生死苦得涅槃樂,如此方謂善取財、善用財也。

   大家要想大富,還是唯有學佛施舍;要想真正大貴,也是要學佛才爲九界之尊。人間有地位是貴嗎?不一定!佛陀有無量的慈悲功德,人人尊敬,那才是真正的貴。佛陀的富,是修四攝六度所感的果報;佛陀的富,不是世間上富有四海的富所能比,天上的富也不能比。

   所以釋迦世尊未出家前,雖然貴爲太子,大皇帝他不做、富有四海他不要,棄富貴如敝履,到雪山去學道,五年遊方、六年苦行,道業完成,叁千年後的今天,他所說的真理大家還是尊重奉行。奉行佛法就安樂自在,不奉行猶如苦海中無慈航、黑暗中無明燈。我們要想離苦海,要有佛法的大慈航;要開智慧,就要有佛陀的大光明。你必要如是信、如是行呀!

   你不可說凡情難舍,不舍你就苦,舍了就自在快樂。一定要舍凡情,佛的行才學得起來;凡情不舍,佛的行就學不起來!所以學佛到底難不難?非難、非不難。你凡情不舍,那就難的做不到;凡情一舍,佛道有什麼難?最容易做的!你做惡事人家會同你打殺抵抗,做善事誰會反抗你?當然有魔鬼反抗你,但邪不敵正,這點要明白。邪鬼只能害人一時,君子是利人一世,佛道利人之樂則是永久的。你當然要求永久之樂吧!

   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我們大家能會面,在此談佛法,快哉、快哉!太稀有了!孔老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那還只是聞人間之道。聞人間之道尚且如此可喜可貴,何況是聞出世之佛道?什麼是人道?叁綱五常、四維八德,那是人的精神、靈魂。如果人沒有五常八德,那就沒有靈魂了。

   有人以爲現在世間壞人多,不是!應該是壞人少善人多,如果壞人多,怎麼現在我們還有這個佛學講座?不可能的!如果壞人多,怎麼還有一個靈岩山寺?畢竟還是善人多。大家不要灰心,壞人就是那幾個,我們感化他就好了。你們認爲老和尚說得對不對?(大衆鼓掌)既然認爲對,那就要辛勞諸位合作弘法利生;利生雖苦,但心中好快樂、好法喜!

  

  四、善用錢財福報大

   佛陀告訴我們,佛法是難行之法,難行還是要行。佛陀對錢財有怎樣的看法呢?佛陀告訴我們錢財是毒蛇、是老虎,不錯!確乎有人爲了錢財而喪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財無道,又不會運用錢財;可是有智慧的人,除了會賺錢,還會善用錢財。

   佛陀還教導在家弟子要賺錢,不賺錢家庭怎樣維持?如何孝養父母、培養兒女?在社會上又怎麼做慈善事業、救濟苦難?信佛的弟子又如何供養叁寶?你沒有福報,用凡情所得來的錢財,也不一定能受用。如果你有布施心,以同情心、公德心來賺錢,那錢賺得愈多愈好;賺的錢舍不得用,只顧自己家裏,甚至連家裏你都舍不得用,這樣就是守財奴。

   本來錢財是個活寶,在社會上能靈活轉動,功力就大,佛法還叫你要布施。說到布施,錢財從那裏來?還是要合理取財,合乎國家的法律、合乎人情忠信之道。做生意彼此更要信實通商,不能假情假意賣假貨,要真真實實的;這樣賺了錢,這個錢就可以受用,用這錢布施社會,子子代代也都可以受用。如果非道取財,雖然發了財,那個財愈發得大,你的禍難也就格外的多。因果就是如此不爽!不管你怎樣愚昧,不能不畏因果、善惡苦樂之報;你怕因果,那就好好修善業之道。

   佛陀教導在家信衆要看破錢財,那是對守財奴而言,叫他要看破。能看破而來施舍才有福德;不看破,錢財到了手裏變成死物,沒有同情心施舍,那裏會有福報?福報從那裏來?從大心、仁慈之心而來。希望大家都要有佛陀的施舍之心——我有多余的就是你的;甚至大菩薩發心——我的就是你的,那是學佛最高的境界。我們凡夫都是凡情,不要說得太高,只要你能:“我有多余的,你都可以善用。”就是有施舍之心了。

   大家都有這種慷慨心理,世間那裏還有你爭我奪的?若是爲富不仁,見人餓死都不同情,那就難免墮餓鬼、地獄了!餓鬼是饑火常燒,見不到大海有水,見水皆火,既餓又渴,何其苦哉!所謂“腹如滄海大,喉似針鋒尖,有食難下咽,饑火常焚口。”

   不舍就沒有仁慈,人家餓死是人家的事,這樣沒有慈君之德,那有福報?當然更不會有菩薩之心,那又如何能成佛道?諸位聞到了佛學真理、佛行慈悲,倒不是叫你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布施,而是希望你自己家裏吃得飽、穿得暖了,有多余的要發心布施。

   你看大慈善家,他們爲何富有、人事和樂、合家如意?我們初步要向他們看齊,學習慈善,豐富人生。諸位聞到了佛法,要好好的運用錢財,這樣大家快樂、富有,永遠的富有,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這是菩薩道四攝六度的第一度——布施。

   佛陀爲什麼福德圓滿?因爲他不但能舍身外之物,連身內之物都能舍,所以我們要學佛的行爲。你不學佛的行爲,怎麼會有大智大慧?沒有大智大慧,自己都苦惱了,怎能利益人?好!大家在這個講題上要多注意!下大功行!

   以上這些話諸位都明了了,如果說得對,大家要好好地改變以往的凡心,一定要修佛行,使我們自身有福報,希望兒女更要有福報。記住!福報是從勞動施舍中來,既不是天生就有,亦不是地長而得,而是從勞苦中得來,與人分享才有福報,不是僥幸可得。

  

  五、太空喻心人成佛

   現在我還要講最重要的——令我們真正離苦、得究竟樂的佛法。如何才能真正離苦、得到究竟之樂呢?所謂人之大苦,就是有生老病死。“我們轉凡心學佛行,就真正能解除生老病死苦嗎?”當然!你不要疑惑,只要能轉凡心學佛行,你決定能得到畢竟圓滿大樂——成佛。

   或者你問:“想徹底解苦得樂,一定要達到佛陀的位子,才可以圓滿成就,那我們只是可憐的凡夫,能不能成佛呢?”我百分、千分、萬分肯定的回答:“只要你轉凡情修佛行,決定成佛!不轉凡情修惡行,決定墮地獄!心造諸法嘛!”

   大家都知道“佛”,什麼是佛?佛就是心。什麼是心?心即是佛。凡夫心同佛的心有沒有兩樣呢?沒有兩樣!真理只有一個。既然只有一個理體,爲什麼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有無量的罪業,佛陀卻有無量的功德?關于這,請你靜定谛聽。

   這是在行爲上有差別——你是凡夫心、凡夫行爲,修凡夫的因就感凡夫的果,就有生老病死苦;你有佛的心、佛的行爲,就能了脫生老病死苦,才是真正的解脫自在。我們雖有佛心,卻無佛行;若有佛行,凡夫就成佛了。此道理要明白,行爲要做到;我們命光短促,不可聞而不明,不可明而不實行喔!

   再問:“凡夫有佛行就真能成佛嗎?”是的!因爲有心,心即是佛。心就像太空,你看太空不是空的嗎?太空當然是空的,如果不空,怎麼會有山河大地、無量的星球?正因爲它是空的,才有無量的星球。你們不要聽到佛法講空,就錯以爲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佛法講的空是指什麼都沒有,那還要修行幹什麼?從今以後請記好:太空能出生一切,人學佛即能成佛。

   佛法講的空就如太空,太空能出生一切法、包含一切法、長養一切法。所以以後聽佛法要抓住這個根本真谛,佛法講空不是沒有,它是一個名詞。太空是不是一個名詞?太空本身雖名爲空、了無一物,可是卻有無量無邊的一切山河大地人物,有情、無情等,無不在空中啊!皆是因空有一切法呀!

   有情就是指飛禽走獸、人及其他的動物,無情就是指山嶽海洋、所有的星球,這一切皆在空中。空中具足無量原子、無限變化,生滅相續永恒不斷,因此有過去、未來,這都是“真空實相”中大本大能之能原。這真空實相我們凡夫肉眼不見、凡心不知,多麼可憐、愚癡、慚愧呀!快將凡心斬掉,以智了達空無一物,而又隨因緣具足一切法。媽媽肚子本來無我,可是因緣相合,我出生了;佛本無種,人隨著佛道修四攝六度,功德圓滿、時間一到就成佛了。恭喜你知道了,祝你早成佛!

   以上但講條件集合,不講什麼鬼魂、靈魂啦,因爲有一些信科學的人,不信有鬼,更不知什麼人性、佛性;既不知、不信,又何必強要他信呢?可是時間到了,他終究會信的。

   我這樣講,初聞佛法的人當然不明白,雖然不明白,你聽進去就是一個種子,真理種子是永久不滅,時間一到智慧就會生了;研究佛學的人當然明白。在座好多人會念心經,心經上有一句:“空即是色”。你看無量的星球、一切的色法不都是在太空中嗎?有空才有色,你要認識空,空能生一切法,所以說“空即是色”;“空不礙緣生”,見空即見色,這要靜心正思惟,觀空實相才可開般若慧啊!

   太空有沒有邊際?凡人認爲它有邊際,出世聖者知它沒有邊際,廣大無窮盡;若是有邊際,那還算廣大嗎?太空又是什麼時…

《轉凡心修佛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得戒和尚開示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