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海是生命的海洋。但實際上它是有個體的,大海裏有水分子,全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有了貪、有了欲,就難出輪回,看了別人做愛很欣賞,就會被吸進去投胎,入胎以後,他前世的表層意識就歸入了第八識,就歸檔,人就變成了有知覺沒意識,完全受生理的支配,你看那剛出生的嬰兒,餓了就哭,冷了就哭,解了小便你不給他換尿布他也哭,吃飽了換了尿布他就睡。嬰兒沒有意識,你給他什麼東西乃至于大便他都吃,他沒有淨穢的觀念,沒有是非的觀念,都沒有。當他逐漸成長,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客觀環境,慢慢的,他要去逗狗,說不要逗,會咬你,他就知道狗會咬人。熱湯他要喝,要喝會燙,燙過一次他知道了,這叫製約反應。
六塵慢慢的堆積,就堆成了表層意識。在我們本心的表層有那麼個分別心,我們讀了“信心銘”就知道了。信心銘說“境由能境”,“境”就是客觀環境,“能”就是主觀認知。“境由能境”是說客觀環境由主觀的認知而産生。“能由境能”,主觀的認知因爲有了客觀環境他才形成主觀的認知。我們說上帝是無知的,因爲上帝是唯一的存在,衪沒有客觀,衪其大無外,衪沒有客觀,所以衪也沒有表層意識。
生命的形成靠“緣”字,父母的因,精子卵子的緣,然後接觸這個世界,出生以後外界的緣,形成人的表面意識。表層意識不是罪惡,不是要把它洗掉。你們大家學佛,不要誤會,表層意識就是真心,真心就是表層意識,關鍵在你要了解主從,佛法在于一個“知”。
我時常講,安祥禅有叁個步驟,第一是離執禅定,我們看了一切都沒有執著,不執著就是一絲不挂、一塵不染。第二是去執,我們雖然沒有執著,但是過去的積習還在。要靠反省、去執,去到沒有執著時,就是大解脫。
學法要知道疼癢
問︰自己知道自己愚昧,不能領會師父講詞中的意思,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認識自己呢?
答︰我想你人在這裏,可惜我手上現在沒有道具,若有道具打你一棒,那你就認識自己了,確實認識自己了。打你一棒的時候,除了“疼”以外,你什麼都沒有,所以古人說,“學佛法要知道痛癢”,“知道痛癢”就認識自己了。打你一棒,不問青紅皂白,不講是非,也不責備你,來啊!來啊!好久不見,來啊!來!過來!過來打你一棒!這一棒打下去,你什麼意識都沒有了,你只有感覺,感覺到疼。那就是你本來的面目。那就把無明也打掉了,沒有無明了,簡單的講,就是這樣。
安祥會受到影響是火侯不夠
問︰弟子雖努力求安祥,可是面對混亂的交通狀況,時常感到擔心、害怕、無奈,而影響了安祥心態,在這種狀況之下,應如何維護安祥心態呢?
答︰影響安祥心態那表示你火候不夠。六祖壇經上說︰要是會的人,輪刀上陣,只此一念,拿了刀去打仗,都還是安祥。證道歌說︰假使鐵輪頂上旋──鋸木截鋼的電鋸在你頭頂上旋轉,定慧圓明終不失?那就是安祥。什麼叫定慧圓明?定就是不動搖,慧就是很清楚,曆曆明明啊!各位現在就是定慧圓明的境界,心不動搖,腦子裏沒有妄想,人也沒有睡覺,定慧圓明。那爲什麼你在馬路上會擔心呢?這是很自然的現象,馬路上誰要不擔心安全,十有八九會被車撞倒,那是很自然的。至于說影響安祥,那是火候不夠,火候夠了以後,電鋸在你頭上旋轉,你都很安祥。須要火候,成佛須要叁大阿僧祇劫,經上說要叁大阿僧祇劫,你要經常保持安祥,久了以後,你就會有力量。
明師難遇難求
問︰接觸安祥禅後,覺得好學易懂,平易近人,日常生活中,深覺受用,因此每日依法持誦金剛經,但是我聽有人說︰“讀破金剛經,念透大悲咒,不受明師指,仍在輪回受。”令我深感茫然,恭請師父開示。
答︰你雖然沒有“明師”,你有個“暗師”也還是可以了,我來當你的“暗師”好了,有了“暗師”也可以脫離黑暗,老師願意在黑暗替你輪回,你就可以出輪回了。“明師”難找啊!實在講,你用我那個方法念金剛經會相應,你若用其他的方法念金剛經,兩個字──無效。我那個方法是什麼?你不管經是什麼意思,從頭讀到尾只管念,這個叫轉經,你若是“如是我聞”“喔!是這樣,我聽說……”,那是被經轉。六祖講得很對,你不要被經轉,你也不要聽任何人的話,“明師”難遇,如果你認這個“暗師”,我走向地獄,你脫離輪回,所以你聽我的話,比較有利益,交朋友交傻瓜,你比較不吃虧。
如何去我執
問︰生性羞澀畏怯,待人謙恭有禮,自尊尊人,處事精細不認輸,愛面子,請問師父,如何去掉我執?
答︰你刻意的對人謙虛這是好的,你在別人面前有很多拘束,這是不好的。你要接受我的意見“自他不二”,你跟別人沒有距離,完全一樣,生命的真實是完全相同的。墨水有藍墨水、綠墨水、紅墨水,但是氫二氧一是相同的,水分子沒有改變,它的結構都沒有改變,這叫做在塵不染。你呀!能夠自我認知,自我肯定,而且你要常“照顧腳下”,不要以爲有他存在,有什麼拘束啊!外向、內向,這都是我執,我執越多越有壓縮感,沒有“我”就沒有壓縮感。我在“觀潮隨筆”寫了一小段,垛生招箭,你這個靶豎起來了,槍就打你,靶倒了打誰呀?你若安祥越深,我執越淡,保持安祥久了以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了。
先生有外遇怎麼辦
問︰弟子的先生有外遇,離家在外已很多年,完全不顧妻子兒女的生活,請問師父,弟子該如何面對?
答︰第一相信“事事皆因果”,自己先看開些!第二步,可以把他的家人找來談,或到調解委員會,大家攤開來討論討論,看大家怎麼裁處?一個是他給你生活費,你願意守活寡;一個是離婚,你離婚了,再去找合適的人續婚都可以。有人說︰結一次婚是道德,結兩次婚是罪惡。這話不對,這是極端錯誤。大家知道孔子是聖人,他是講道德的,他的兒子孔鯉死了,他的媳婦很年輕,他把她當女兒嫁出去了。他有一個孫子怎麼辦?他自己養。說孔老夫子是聖人那是沒錯的。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問︰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保任或管帶,知道“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是個修行指導;也知道能做到秒秒安祥才最正確,然而于行證上總感覺不得力。請問師父于行的方面,如何增強秒秒安祥的持續力?如何增強心力?並善用心力?
答︰像這個我已經講得太多了,你保持安祥,一分別、一用心,就不得力,這表示你火候功力不夠。這好比跟你講解蛙式遊泳的要領,你知道了,你去下水,你還是要喝水,爲什麼呢?你還沒練好,需要慢慢的練,如果說知道了就等于做到了,就成佛了,那不用叁大阿僧祇劫了。看了安祥禅,聽了錄音帶,明天就成佛了,事情沒有那麼容易,要慢慢去修。我很強調進入不二法門,進入不二法門以後,分別就是不分別,“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有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家裏,我確實腦筋裏沒有想什麼,爲什麼呢?我想的沒有用嘛!我現在沒事情,退休了,我就不想了。那我到各位這裏來,我是不是分別心很強呢?很強。我有沒有安祥?我跟各位人格保證,我確實是安祥不斷,這是什麼?練出來的,幾十年了,專門練這個,沒有練別的。所有影響安祥的因素,我都把它揚棄,有助于安祥的,我都把它充實,慢慢的鍛煉,不是一天的功夫,功夫就是代表時間。
慢慢的保任,保就是保持,任就是信任,管帶就是跟帶小孩買菜一樣,帶著他,不要丟掉安祥,丟掉安祥以後,就不會進步。剛才我們還講,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那一定要有這個功夫,這是目標,只要全力以赴,朝這個目標前進,雖然慢,他總是會到達嘛!慢慢來,慌不得的,越偉大的事情,越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無明垢重誠意不夠
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犯錯,卻不自覺,須要別人來點破,是否正見不夠,還是無明垢重?恭請老師開示。
答:那就是無明垢重,那是說你只知不行。學法要知行合一。修行修行,就是要去實行,不行等于不修。前幾年跟我學禅的人,我都叫他先學王陽明。王陽明有四句究竟話頭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講得很好。我也有個究竟話頭:“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這是我的究竟話頭。你沒有時時自覺,事事心安所以才有這個現象。我要求你做的你沒做,你要是做了你就沒有這個現象,就不會說活在無明中。
什麼叫無明?壓在心裏沒解決的、不滿足的、憤恨的、不滿的,你也不知道是什麼?這叫無明,這個就表示不敬。第一次講“禅、禅學與學禅”,我就講了誠敬信,因爲不誠無物,誠是儒家的心法,敬就是很認真、不隨便、不馬虎。要相信真理,像這樣的修行,誠意不夠,努力不夠。
對念頭要批判
問:在觀心時,總覺有不必要的念頭出來,而且時有時停,是否心力不足,要如何提升?
答:那不是心力不足。人人都有念頭,每個人修行過程都是如此,古人說:“知道不爲冤”;知道就好,知道了就批判它。念念自知,你也不要壓抑它,知道它是善、惡、正、邪……然後加以批判,就可以了。天天知道,天天批判。有一天它就不敢出頭了,試試看就知道,這是很有效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修行的前提放松
問:觀心時感到吃力又不自在,後來在無意中放松自己,發現不起念而心裏清清楚楚的,不受周圍一切的影響,是否正確?
答:這個很正確,很正確。修行的方法,所有的修行有個基本前提,只有兩個字,就是放松、放松。你打坐要不放松,一定會出毛病;你守竅不放松,他一定走火入魔;你做什麼事都要放松,打太極拳都…
《解惑錄二(耕雲先生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