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陀天內院衆生,也因受菩薩教化而能發上求佛道之心。
時諸垣中有八色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
牢度跋提大神發願建造善法堂第一作宮殿大願已經完成,此下第二大神又造垣牆,諸垣牆有七種嚴飾:第一是八色水渠溪流,八色是指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彌勒菩薩于因位中能修八種清淨律儀,果位中感召垣園之水渠亦有八色具足。第二此中每一垣壩,並非泥土,磚石,鋼鐵所成,而是由種種寶珠綜合所成,所以無比莊嚴美妙。
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
第叁莊嚴是每一水渠中之水具有八種功德:一清、二輕、叁冷、四柔、五香、六美、七不損喉、八不傷腹。此水中具有八種功用,形容水質澄清,味美甘柔,飲者亦能除諸疾
,這與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相似。但八味水是說每一色中具有八種滋味,或者于此功德渠中第四味中之柔味中具有八味,因爲第一至第叁中之清、輕、冷叁種功德,並非屬于味塵,而屬于色塵。
其水上湧,繞梁棟間。于四門外,化生四華,水出華中,如寶流華。
第四莊嚴是味具足之八色水:並非向下流出是向上湧起,如同有色彩之噴泉,其高度達至宮殿之梁棟之間,于東西南北四門外,出生青、黃、赤、白四種顔色之華。八色水從華流出,同時四色華又從水而生,水、色交映,相激而成,如寶華流,天宮嚴麗非凡,奇景壯觀,令人歎爲觀止!人間天上唯有此處才有此境,令人向往,希求上生。
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
第五莊嚴是于四門外生四華:每一華上又出現二十四位天女,身相、膚色極爲微妙娴雅,如諸大菩薩,身有寶衣、寶飾物之端嚴身相。令人見之,肅然起敬。此中感有二十四位天女出現者,因菩薩修持身叁、口四之七支淨戒,可以防止過去、現在、未來叁世之罪惡,再加離去叁種心而受戒,即不執著有能受之人,所受之戒法,人法以外之對象。故成二十四種功德。
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諸天甘露,自然盈滿。
第六手出寶器功德:二十四位天女手中,自然變化出有五百億寶器。寶器是由衆寶所成的器皿,如瓶、壸等,能盛液體之物,此中寶器貯滿諸天所飲用甘露水,甘露是飲料中最爲貴重之物,飲用後能治百病,古人稱爲不死之藥,是一種靈丹妙藥,飲用可以長生不老,能療治老病死之苦痛。此表示彌勒上生時,諸衆天人皆得佛法妙味,由信而行,將能脫離生死大患。
左肩荷佩無量璎珞,右肩複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贊歎菩薩六波羅蜜。
第七天女自佩璎珞:諸位天女除手中捧著百億寶器盛滿甘露外,左肩又能負佩了無量璎珞。璎珞是一種莊飾品,如同寶鈴,能發微妙音樂,天女右肩又挂荷了種種樂器,諸位天女身負無量樂器,從八色水上現出,如同瑞雲安住在虛空之中,不動不搖,異口同音,贊歎菩薩所修六度法門。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此叁種屬于福德門,換言之,若想有大福德(報)應修持以上叁種功德。布施是一種喜舍,一種自我犧牲,自他皆得利益。持戒是不作衆惡,唯行諸善,菩薩的持戒,不但不作惡業,且能積極的廣作利生善業,從內心到身口活動無不以利生爲前提,這是大乘的戒行。忍辱是慈悲的流露,瞋恚的降伏,菩薩能隨智慧行,觀察衆生苦難無邊,興起悲憫,不忍生起瞋恚,惱害有情。菩薩救濟衆生唯恐不及,何有害心,瞋心去遠離他們,逼迫他們?禅定,智慧二度屬于智慧門,要想獲得較深智能,必以禅定爲工具,定是淨心功夫,妄心如滲雜泥土之濁水,定如明礬,有沈澱泥沙作用。內心一旦獲得安定、清淨,則對一切問題才能澈底的認識,究竟豁通。所以禅定不但是出世間甚深難解之佛法需要它,作爲工具與方便,對世間的透視,亦不能疏忽它。智慧是對人生宇宙的一種觀察妙用,經過禅定靜慮的智慧,有它的不共世俗觀念的看法,聖賢的偉大,除福德外,是著重在智慧的增上。求智慧,除去多聞熏習外,主要是能由聞而思而修。進而獲得現證慧,再得無漏慧,勘破無始無明,豁然大悟,洞察宇宙實相。這五度之福德,智慧二門,都應以精進度作爲推動力,在不斷的警策向上向善,爲法爲人的菩薩無有暫時放下、休息,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休,因此值得天女們贊歎!
以上由大神牢度跋提發心爲菩薩所建之善法堂有此七種殊勝莊嚴,這表示菩薩內德,由于勤修身叁、口四七支淨戒而得七種聖財(信、戒、聞、舍、慧、慚、愧)。又得七菩提分,破除七使煩惱(欲使、恚使、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彌勒位
十地,一生成佛,位鄰大覺,所感召依報莊嚴無有比匹,攝受有緣衆生同往此土。由菩薩德力、智力而變現天女莊嚴道場。或者由于諸位天女宿緣深厚,持戒、精進功德所能感現,這些希有功德,吾人決不能以凡情去測度。
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禦。
這是結勸上文。吾人對彌勒善法堂--彌勒內院,清淨莊嚴,殊勝功德已有初步認識,應當生信、發願,願生彼土--兜率淨土。一生彼土,由于現世所修叁皈、五戒、十善功德,自然獲得諸位天女的殷(勤下加心)侍禦左右,享受佛法淨樂!
評分 頂端 Posted: 2008-07-29 20:54 | 山東省 [樓 主]
入是
級別:
等級: *
精華: *
發帖: *
威望: * 點
金錢: * RMB
貢獻值: * 點
在線時間:(小時)
注冊時間:*
最後登錄:*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舉報 只看 複製
這是結勸上文。吾人對彌勒善法堂--彌勒內院,清淨莊嚴,殊勝功德已有初步認識,應當生信、發願,願生彼土--兜率淨土。一生彼土,由于現世所修叁皈、五戒、十善功德,自然獲得諸位天女的殷(勤下加心)侍禦左右,享受佛法淨樂!
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淨檀金無量衆寶以爲莊嚴。
牢度跋提大神爲莊嚴兜率淨土,以大神力造了宮殿、林園後,又發心建造彌勒菩薩說法的師子寶座。這種師子寶座由十種嚴飾成就:第一是法座量度高大,寶座非由木石所造,而由金、銀、
璃、頗梨、赤珠、瑪瑙、(左石右車)渠七寶所成,莊嚴華麗。以大師子爲名者,師與獅二字相通。因獅子爲百獸之王,常說:獅子一吼,百獸皆奔。在衆獸中,獅子有大威力。智度論說:「佛爲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師子坐。佛有大智慧,大威力,說法能降伏魔王,外道,世人。所以佛所住坐的地方皆名師子座。佛教中對說法能攝伏他人者稱爲「作師子吼」。
法座高廣有四由旬,依中由旬算,有壹佰陸拾華裏,說有四由旬之高廣,約法身內含常樂我淨四德說,菩薩位登等覺,法身圓滿顯現,超越時間,無始無終,堅窮叁際所以說是「常」。法身是離一切苦,得究竟自在解脫樂。法身超越空間,橫遍十方,無所不在,所謂「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之普遍存在之法界性,故稱爲「我」。法身清淨,離諸障染,絕諸戲論,如晴空廓朗。此彌勒寶座約化身所生,僅有四由旬,四德與四由旬名數相同,法身是體,能顯應化身大用,教化群迷,越諸苦海。
第二金寶莊嚴,此大寶座由黃色(閻浮檀)金,無量衆寶而莊嚴成就。菩薩身、口、意活動皆能隨智慧行,清淨無諸瑕玼,所以所坐寶座,皆由無量衆寶之所嚴飾,如大富長者,所用家具皆由珍寶製成。福德無量,享用也是無盡。
座四角頭,生四蓮華。
寶座中含有四種莊嚴,此說明第叁莊嚴能生四色蓮華。四角能生青色四蓮華,以菩薩能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慈悲已如前文中說。喜是隨喜功德,彌勒菩薩除以慈悲爲修行宗旨外,亦多修隨喜功德,喜是自己無能力廣作布施等六度法門,但是,見到他人修六度時,內心不生障礙,嫉妒,而生隨喜贊歎,恭敬,羨慕之心。經說:「人有一毫之善,我皆隨喜﹂。常以鼓勵、贊歎、勸人爲善。自己不能作到,只有自我慚疚!如此心量才能逐漸寬大。舍心不是布施心,而是不執著心,正當自己修行慈、悲、喜心時,內心不生能修慈、悲、喜心之執著,或者對于親人生起慈悲心,對冤家則生可厭心,皆非舍心。菩薩能夠冤親平等,自、他不二,無貪、無瞋,如此才能稱爲舍心圓滿,這需要有大智慧才能成辦。
一一蓮華,百寶所成。
第四蓮華由百寶莊飾。法座之四角生四蓮華,每一朵蓮花皆由百寶之所莊嚴。菩薩因中廣修十善功德,果位能感百寶莊嚴。十善即身叁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善業: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意叁善業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此十善業道爲上生兜率之正因。菩薩修十善法門,每一善又具十種不同功德:一自己作,二教他作,叁贊歎作,四歡喜作,以上四種從修持方法說。五少分作,六多分作,七全分作。此叁種是約持十善業多、少之不同說。八少時作,九多時作,此二約修持十善的時間長、短之差別說。十盡喜行作。就內心的盡力而歡喜的去作,有此十種差別不同,以十乘十共成百行,菩薩因位修十善百行,果中所感外境皆由百寶莊嚴。
一一寶,出百億光明。
第五放大光明。百寶蓮華,每一寶,皆能放出百億光明,如陽光普照。菩薩智慧無量,能破除衆生無量黑暗愚癡。象征菩薩證入等覺、妙覺。悲,智雙運,說法利生,廣度群迷!
其光微妙,化爲五百億衆寶雜華,莊嚴寶帳。
第六雜華莊嚴。由一一寶中放出光明,這種光明非常微妙,不可異議,又能變化五百億衆寶所成之雜色華,此諸雜華莊嚴高懸在寶座上的寶帳上,寶帳猶如寶幢,爲莊飾法堂之用,菩薩高坐于寶帳下說法利生,恒轉不退*輪。
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爲寶鈴,懸寶帳上。
第七梵王懸鈴。當時有十方來的上百成千的梵王,每人手拿一個梵天所有妙寶所成的寶鈴,懸系在寶帳之上,…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記(印海長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