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P9

  ..续本文上一页弥勒内院。牢度跋提,此云恶主,以彼能对治一切恶暴之人,即天上之夜叉神,因彼冥潜难测,名为神,又于诸神中为最殊胜,故称大。若约法说,表弥勒菩萨以无漏根本妙智,能现妙土,摄授一般具有无漏性功德之有缘众生,同生此妙土。如佛地经说:「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如如意故有神用故;亦是凡夫发菩提心加行智感。」即是此意。大神为欲庄严弥勒内院,先礼佛发愿,仗十方诸佛威力加持,能使愿遂。大神遍礼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现前诸佛后,而后志诚发愿。因有凡圣同感,内院方得成就。

  「若我福德应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令我额上自然出珠。」

  正说发愿,愿是志愿,理想。大神为造内院,作为菩萨宣说妙义之堂舍。表法堂尊胜,此宝珠先从额出。至于庄严内院,宫宇、园林、宝座、宝柱等尚在次要。

  既发愿已,额上自然出五百亿宝珠,琉璃、玻璃,一切众色无不具足,如紫绀摩尼,表里暎彻。

  以下说明大愿达成:天神以无比威德,能思物得物,思宝得宝。下有五种庄严成就,第一宫殿成就,首先出众宝珠,其次宝宫庄严。从大神额上自然出现无量宝珠,有碧色之琉璃,有红色之玻璃,以额上之珠是以红色,碧色为主,其它众色亦能具足。如同紫而发绀青的如意摩尼神珠,莹晶透明,表里暎彻!

  此摩尼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

  宝宫庄严,共有八种庄严成就:一、宝宫。由宝珠光明映彻,照回空中,旋绕无尽,重重宝宫,每重又有七重,七七共成四十九重宝宫,映现于空中。显示弥勒菩萨,从最初发心,经过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之四十心,及至初地以去到达九地(善慧地)菩萨,今

  在十地,而于修行中皆能持戒坚牢,故感召宫殿亦重重密牢坚固。

  一一栏楯,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

  二、栏楯。此四十九重宫殿之旁,各各均有由万亿清净摩尼宝合成之栏杆,作为经行,游履之用。

  诸栏楯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

  三、化生天子天女,在内院宫殿旁之栏楯之间,又能化生出九亿天子,诸天人皆由化生而有,非由父母所生,以天报业力不可思议,自然而生。九亿天子,显弥勒佛出世能化度九法界众生(天、人、地狱、鬼、畜生、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或者说弥勒已能超越九种因位众生。又能感召五百亿天女,以弥勒具有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之功德。

  一一天子手中,化生无量亿万七宝莲华。

  四、手生莲华,九亿天子,每人手中又能变现出无量数由七宝所成之莲华。莲华表示圣洁,出生于污泥中,不被所染,显弥勒菩萨,虽生欲界第四天之知足天,却不为天福所诱,精进于法,画夜恒说妙法,能使同愿大众,皆不退转道心。

  一一莲华上有无量亿光。

  五、无量光明。莲花上发出无量亿光明。光明说明天宫无有黑暗,一望无际光明。菩萨智慧照彻每一众生,希望众生皆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尤其上生兜率内院有情,均蒙菩萨智光加被,无有弃舍。

  其光明中具诸乐器,如是天乐,不鼓自鸣。

  六、光有乐器。在无量光明中又具有种种乐器,乐器是奏乐之工具,东方与西方文化不同,乐器也有异,但在天宫之乐器与我们人间更加不同,最为精巧,细致。如是诸乐器能自己发出天乐,不需人为吹、击、敲、打、故说「不鼓自鸣」此是天宫福乐,一切自然而有,不靠人工作为!

  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

  七、乐响起舞。当天乐和鸣之时,五百亿天女又各各自然执众多乐器,如琵琶、箫、琴、笛子等乐器,彼此相竞而歌唱跳舞。人间歌舞,有娱乐性,诸天宫歌舞亦有此一功用,但是唯有兜率内院众多天女歌唱舞蹈,妙声皆是法音,引发天人生起无上菩提心之共鸣。

  所咏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

  八、演佛法音。诸天女执诸乐器歌舞婆娑。但所唱歌曲不外十善:十善是五乘法门根本功德,若不具此十种功德,则人生亦难保持不失,何况生天?十善反面是十恶。一个人生存世间,若以恶业为谋生方便,以身业中杀生、偷盗、邪淫为获得生活资具来源。这不但违背了佛法的律仪,也有损自己的人格和世间法律。从口业上说有四种恶业:即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容易发生的口角,也是最难以控制的罪行。通常说:「祸从口出」,一个人要能牢口如瓶,实在不易。小之一个家庭,团体社会,大之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组织,彼此成员若能每人均能严守此口边上的清净,则能和谐相处,融洽无间,否则尔诈我虞,明枪暗箭,冷讽热嘲,则人间即成为修罗世界,乃至家庭亦成为欺诳乌合之处所。人间净土之实现,从身业上,必须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因为这三种业力最大,给人影响力亦最深重。因杀生是夺取他人宝贵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条,只要被人侵害剥夺一次,则不能活命下去。其它众生生命也是一样,一旦被杀,则无复活希望,所以杀生罪恶极重。一般人为贪口福,美味,每天不知杀害多少飞禽走兽,水陆、空中之动物,造成无边杀业。所以弥勤法门是提倡素食,不但表现了大乘佛法的慈悲,所谓「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之悲悯众生平等一体精神,也是儒家忠恕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良知。

  二偷盗,是造成社会不安最大主力,一个人不以自己知识,技能去谋生,而以强夺,暗窃为业,则此人不但是害群之马,亦是人格堕落,自寻末路。有人说「饥寒生盗心」,为了不饿死、冻死,只有出此下策。但是只为自己生存而罔顾他人生活保障(佛法称财产,资具为外命,能维持生活无有匮乏),去明夺暗偷,这也是不道德,不名誉的,所以偷盗为国家法律所制裁,亦为佛教戒律所禁止。

  三邪淫,合法的夫妻,是正淫,因家庭和乐,建立在夫妇感情恩爱基础上,若其中有一人或丈夫在外拈花惹草,金屋藏娇,或妻子红杏出墙,暗通私交,则此家庭不能成为一个美满理想幸福的家庭了。邪淫就是不经过正大光明法律证明,而见色心狂,不但破坏了自己家庭和乐,亦破坏他人的家庭幸福!

  四种口业有轻有重,如恶口、两舌、妄语较重,绮语较轻。今综合来说:恶口是破口大骂。两舌是挑拨是非。妄语是一种欺骗、哄诈,不达目的不止。较重的大妄语,在佛教中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以获取他人利益供养。绮语是花言巧语,令人听后心起邪念恶行。如一般的黄色小说,电影,歌曲等,大凡能引人邪思,走上自毁,堕落的语言、文字,皆属绮语范围之内。此一种语言文字,表面看不出有何罪恶,但久之令人迷执不悟,则法身,慧命从此断送,趋于颓废、消极、无药可救的深坑下去。因此,说话有点幽默,诙谐不伤大雅,若成绮语,自害害人不浅。

  烦恼很多,最重要,具有力的是贪欲、瞋恚、愚痴三毒,此三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吾人修十善业,身三、口四,如前文所说,已经表现出来之身业,口业,但主要能发动此身、口二业的原动力是内心的三种烦恼,如杀生中有贪、瞋、痴三毒的等分。偷盗由贪、痴二烦恼促成,邪淫由贪爱烦恼的推动。口业中恶口、有瞋、痴成分,两舌有贪、痴的成分,妄语和绮语有贪、痴的成分。所以身、口二业的犯罪,内心的三毒应是罪根。菩萨发心受戒,除去身、口二业保持清净不犯,主要是能够降伏心内的不贪、不瞋、不痴。不贪、不瞋才能修慈悲法门,不痴才能随智慧行。菩萨的心戒,不但不使身口二业违犯以上七种不善行,而能使内心清净,充满悲智,则十善业道之行自然容易修持了。

  十善功德是人天法门,将来弥勒下生,轮王治世,人民多以十善为业,则世界和平,国界安宁,人民幸福自在。今兜率内院,天女手执乐器所咏法音,必先以此十善而教化,希望上生的天众,听闻法音而修真实行,当来随弥勒下生,于龙华树下而悟道。

  诸种天乐中除了歌咏十善功德法音外,并有四弘誓愿法门。四种大愿为三世菩萨,大、小菩萨所共发的通愿,欲想成佛,无不从四方面勤修。一愿未离苦者离苦,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以自己作为桥梁,为船舶,使一切众生皆能得度苦海,未度苦谛者令度。二愿未得乐者愿得乐,亦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有苦是果,其因是从烦恼而来,菩萨以智慧找出众苦之因是在烦恼,故发愿要断除众生烦恼的集谛,使未解脱者能得解脱,解脱了烦恼系缚,则能获得究竟妙乐。三愿未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者,愿早发心断恶修善。菩萨不但自己发广大菩提心愿,上求下化,亦愿一切众生皆能上求下化,上求下化必需具有种种方便,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勤学灭苦之道|八圣道支,或持八种斋戒等皆能断恶修善,直往佛道。第四愿未成佛早得成佛。即「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希求早成佛道度尽恒沙众生。但是以地藏菩萨大愿说,宁可众生先成佛而后成佛。『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表示菩萨,深愿如大海,弘誓似虚空。四大愿是发菩提心之理想,为大乘行门总枢杻,离此则无菩萨行可修,离此亦无法上求与下化。弥勒净土以直趋大乘佛道而先依人天法门为阶梯,所以说十善后,即示四弘誓愿,表示依人天法门进趋大乘,不必从声闻乘迂迥大乘。

  十善,四弘誓愿之妙音,使令听者皆能发无上道心,此无上道心即成佛之心。成佛为无上之道路,为九法界众生之尊,故称无上。即发大乘心,如何发大乘心,必有种种内因外缘。依法印经说有种种因缘:一众生接收诸佛教化,佛以善巧智慧,说三乘是方便,大乘是究竟,佛道遥远,但行远必自迩,只要发心正确,终得有成。二眼见佛法行将欲灭,此不忍圣教衰亦能激发菩萨悲心,发心欲使正法久住,牺牲一切在所不惜!三于苦恼众生中心起大悲,不忍众生苦,故能上求佛道。四因受菩萨教化,亦能发上求菩提之心,如释尊因受文殊师利菩萨教化而发心修学大乘,故菩萨是诸佛之母。此诸天子天女,凡生兜率…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