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大丈夫,秉持以般若智爲鋒,金剛焰爲芒,破邪顯正的慧劍,不但能摧毀外道的邊見、計執,也早讓天魔聞之喪膽了。
震法雷 擊法鼓 布慈雲兮灑甘露
說最上一乘法,真理之聲,發聾啓瞆,普令得正見、正覺,加被衆生如慈雲,潤蘇慧命如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 叁乘五性皆醒悟
大乘法門,普利人天、二乘,使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不定性學位聖者、不具叁乘無漏種性者,都使之覺醒,開悟佛性。
雪山肥膩更無雜 純出醍醐我常納
雪山上只生長一種名叫肥膩的草,沒有任何植物混雜,就像由佛性開顯出的大乘法門一樣。喻如定慧的白牛吃了,乳汁就像乳中珍品的醍醐一般滋養慧命。這裏的醍醐,象征最上乘法門。
一性圓通一切性 一法遍含一切法
“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叁祖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所謂“納須彌入芥子”,“于一義作無量義,于無量義作一義”,這就是“一多相即,體用不二”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一月喻佛性,一切月喻衆生,衆生即佛性,佛性現衆生。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河沙妙用在心源。
諸佛法身入我性 我性同共如來合
法身即自性,自性即法身,如其本來即自性,複得本來面目即是如來。千佛同一本源,萬佛同一性體。衆生自性,與佛無殊,所以說“我性同共如來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 非色非心非行業
只這定慧圓明的安祥心態,就涵攝了一切殊勝境界,它不是色身和表層意識的作用,也不是修行有爲法的成績。
彈指圓成八萬門 刹那滅卻叁祇劫
在見性的瞬間,就圓滿具足了八萬四千總持法門。刹那之間,無明打破,就超越了叁大阿僧祇劫,而得不曆僧祇獲法身。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所謂過了河,不用船,對于明心見性者而言,叁藏十二部經典,一千七百則公案,毫無用處,于大覺佛性,毫無交涉。
不可毀 不可贊 體若虛空無涯岸
佛性湛寂圓滿,涵攝太空,無量無限,毀譽不可及,無你尋覓處。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見
佛性當下即是,覓即轉遠,況且覓即不得,得亦不是。世智辯聰到這裏,半點也派不上用場。
取不得 舍不得 不可得中只麼得
“說似一物即不中”,你如何取?你就是佛,你怎麼舍?無邊虛空,河沙世界,就是你自己,另外你還想得個什麼?更何況如來禅本無所得耶!
默時說 說時默 大施門開無壅塞
默時觌面全體相呈,說時以有言顯無言。“默時說”的像拈花、舉拂、擎拳、豎指、張弓、吹毛、揮棒……都是離言說法。“說時默”的典型如陳睦州大師的“秦時鍍轹鑽”,只這一句,就喚醒了雲門大師生命的覺醒。雖損一足以爲藥引,倒亦很值得。
此外,汾陽、慈明師徒的诟罵、臨濟的大喝,乃至好大哥、主人公……無不以有言顯無言,即言無言,說是奇特,未免太糟蹋大師,其實這不過是完成了法的人格化,離心意識的自然流露,若說這是禅的性格,倒很接近。
自從六祖受衣南下,得青原、南嶽、荷澤……等諸龍象,而點睛除塵,以至五家七宗,可謂大開法門,廣施甘露。今且光被寰宇,普度衆生矣。
有人問我解何宗 報導摩诃般若力
如果有人問我懂得哪個宗派的法門?我將告訴他:只是來自一切理、事、衆生源頭的無師智、根本智——摩诃般若的解脫力。
或是或非人不識 逆行順行天莫測
如馬祖道一大師,有時說即心即佛,有時說非心非佛;有時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有時說揚眉瞬目是,有時說揚眉瞬目不是;這些都是殊勝方便,無礙智慧的運用。其他如呵佛罵祖、燒像、斬貓、燒酒、狗肉……都是超出常情,諸天罔測的解脫境界與特殊方便。
我早曾經多劫修 不是等閑相诳惑
此生頓悟之果,來自多劫修行之因,這不是隨便騙人的。
建法幢 立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建最上一乘之法幢,樹立以心傳心,見性成佛之宗旨的,分明就是達摩西來,衣缽爲信,單傳心印,今在曹溪的六祖惠能大師所開法門。
第一迦葉首傳燈 二十八代西天記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大家都不能領會聖意,唯獨迦葉,心領神會,破顔微笑,世尊對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于汝……”此爲教外別傳之始。自迦葉傳到達摩祖師,在印度傳了廿八代。
法東流 入此土 菩提達摩爲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 後人得道無窮數
禅,由印度東流傳到中國,東土的初祖就是西方來的菩提達摩大師,初祖傳法給二祖慧可。二祖傳叁祖僧璨。叁祖傳四祖道信。四祖傳五祖弘忍。五祖傳六祖惠能大師。都是內傳心印以印法,外傳衣缽以表信,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從六祖以後,開甘露門,廣度群倫,得道者的衆多,簡直不勝窮數。
真不立 妄本空 有無俱遣不空空
真理是原本如此,普遍如此,絕諸相對的,有何可立?有誰能立?既是虛妄,根本就沒有不變的屬性和實質,當體是空。有、無是應該揚棄的邊見和計執。見性之人,唯見佛性不二,萬象當體是空。
二十空門元不著 一性如來體自同
大覺佛陀爲應群機,廣說方便,有二十個空諸業障之法門,爲:一切布施門 具足持戒門 無盡忍辱門 無量苦行精進門 禅定寂靜叁昧門 無量大辯智慧門 一切所行方便門 四無量神通門 大慈悲四攝門 無量功德智慧門 一切緣起解脫門 清淨根力道法門 聲聞小乘門 緣覺中乘門 無上大乘門 無常衆苦門 無我衆生門 不淨離欲門 寂靜滅定叁昧門 隨諸衆生起病門。
以上二十個法門,都是隨緣對機的方便法門,對已見性的人,並無需要,自然不會執爲實法;因爲他已證知千佛同源,萬靈一體,衆生本來是佛,本是同一的性體。此外豈有剩法?甯有余事?
心是根 法是塵 兩種猶如鏡上痕
我執才生,能、所便立,六根六塵,如膠似漆,難解難分,形成前塵緣影的表層意識,由斯迷失真我,渾忘本來,猶如明鏡有痕,障卻本明。金屑雖貴,在眼亦病,當知染法如此,淨法亦然。若能泯前塵緣影之妄心,當下圓成,一切具足,一法不欠,一法無余,豈不自在?
痕垢盡除光始現 心法雙忘性即真
空、有不著,人、法雙忘,秒秒安祥,便是優遊實際理地,享受本地風光,何等潇灑自在?可惜萬法本閑,唯人自鬧耳。
嗟末法 惡時世 衆生福薄難調製
可歎現在的學法者,根器日下,不向自心發掘佛性,一意向外馳求,舍本逐末,形成末法衰相。而且物質生活越提升,思想人格越墮落,欲望越來越高,品德越來越低。因此五陰熾盛而靈性汨沒,欲求調和身心,怎奈欲振乏力,殊難宰製,佛祖再來,也束手無策,只有慨歎了。
去聖遠兮邪見深 魔強法弱多怨害 聞說如來頓教門 恨不滅除令瓦碎
明心見性的善知識日少,拜物、邪見、肉體、迷信、神怪的邪教日多,形成正法衰微,魔強法弱,沈于邪見,謬于神怪,習于淺陋,嗜于功利者,聞說大乘佛法,非但不肯舍暗投明,棄邪歸正,反而妒嫉、毀謗、誣蔑,千方百計打擊、破壞,恨不得連根拔除而後快。
作在心 殃在身 不須冤訴更尤人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輪
心造惡業,身受惡報,是廓然大公的因果法則,用不著喊冤訴苦,抱怨別人。想不招墮阿鼻地獄,毫不間斷地接受痛苦,奉勸你還是不要毀謗、阻撓相承自我佛如來之正法的運轉吧!
栴檀林 無雜樹 郁密森沈師子住 境靜林間獨自遊 走獸飛禽皆遠去
見性之人,圓具一心,絕諸相對。大乘道場,唯有諸上善人,難容小根劣器,故以栴檀之林喻之。所謂獅子遊行,絕諸伴侶,乃是覺者不與萬法爲侶的自在境界;也是真獨立、真自由的離執境界。這是唯證乃知的。
師子兒 衆隨後 叁歲便能大哮吼 若是野犴逐法王 百年妖怪虛開口
禅門宗匠的龍象法子群,追隨參學,一經開悟,叁歲就能作獅子吼,震懾魔外,彰顯正法。如果那外表有些像獅子的野犴,要想驅逐獅子,固然自不量力;那些借著六塵所積的表層意識,所累積的似是實非的廢知識、閑學解,來模擬大師由自性流注之破邪顯正、儆迷啓悟的獅吼、雷音,除了汙染別人心地,弄瞎別人慧眼之外,還有別的效用嗎?像妖怪一樣虛僞狡詐的惡知識啊!你還是免開尊口的好。
圓頓教 勿人情 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 修行恐落斷常坑
圓覺頓悟的向上法門,是唯求真實,不講人情的。所有依文解義的擔板漢、以辭害義的老學究、循情背理的德之賊,都不契向上法門。倘使有疑義膺胸,或見處不真、行處不穩,都應該徹底辯個明白!這並不是逞強好勝,而是深恐學者落于邊見,背離中道,求悟轉迷,求解愈縛。
非不非 是不是 差之毫厘失千裏
過去有一種外道,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衍爲非非非非有等百非,寓義雙關,是非兩可。遜至以不非爲非,不是爲是,是非不分,迷悟不辨,這種“概念遊戲”,徒增無明,大損正見。至于二乘以止、作、任、滅爲行門,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了。
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
法華經載:靈山會上有一龍女,獻佛寶珠,佛爲說法,龍女聞法,頓悟無生法忍,證明正見疾得解脫。
過去有位善星比丘,雖然…
《“證道歌”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