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講錄▪P20

  ..續本文上一頁千世界等十句,明所化境也。百億須彌者,千萬大地也。贍部洲,此雲勝金,即指本地球而言也。是諸國中等六句,明息難之方法也。

  己二 廣明災相

  波斯匿王言:“雲何七難”?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變白色、赤色、黃色、黑色,或二叁四五日並照,月色改變赤色、黃色,日月薄蝕,或有重輪一二叁四五重輪現。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諸星各各爲變,或時晝出。叁者、龍火、鬼火、人火、樹火大火四起,焚燒萬物。四者、時節改變,寒暑不恒,冬雨雷電,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砂礫,非時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漲,流石浮山。五者、暴風數起,昏蔽日月,發屋拔樹,飛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陽,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七者、四方賊來侵國,內外兵戈競起,百姓喪亡。大王!我今略說如是諸難,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天種種災,無雲雨雪,地種種災,崩裂震動;或複血流,鬼神出現,鳥獸怪異,如是災難,無量無邊。一一災起,皆須受持、讀誦、解說此般若波羅密多”。

  此廣明災相也。第一、爲日月失度難,或變相,或失體,或增體,均不吉之兆。日月薄蝕者,明無光也;日無光曰薄,月無光曰蝕。第二、星辰失度難,或時變體,或時晝出。第叁、諸火焚燒難,由龍而起之火,或由鬼等而起之火是也。第四、時候失度難,冬夏交錯等類是也。第五、大風數起難,如文自知。第六、天不雨難,旱災也。第七、賊來侵國難,內先相爭,外方侵奪也。此上七難,近年皆有實現之象,故足證明末法之時至矣。今我略說如是諸難,至無量無邊一節,列舉衆難,如文可解。一一災起二句,顯持經之重要也。

  己叁 顯禍福因

  庚一 問

  爾時、十六國王聞佛所說,皆悉驚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災難”?

  十六國王聞佛宣此諸難,心皆驚怖,欲求滅除之法,又不知災難之因,故發此問。

  庚二 答

  辛一 明禍因諸惡積

  佛言:“大王!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諸惡,有是難興。 

  此明禍因也。災禍之來,不外二因:一者、人民等不順德本,二者、國王等不行正法。民之不順德本者:一者、不孝父母,此則不報有恩,爲一切不善之根本。二者、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此則不尊道德,不敬福田,一切才德即無自而生,一切清淨功德法亦無自而生矣。國王大臣不行正法者,以其不知尊重叁寶,故不知以戒善之正法治國,由是種成惡因而衆難興焉。

  辛二 明福因般若生

  “大王!般若波羅密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如摩尼寶體具衆德,能鎮毒龍諸惡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滿足;能應輪王名如意珠;能令難陀跋難陀等諸大龍王降注甘雨,潤澤草木;若于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此般若波羅密多亦複如是。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幡蓋,燒香、散華廣大供養,寶函盛經,置于寶案;若欲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衆寶爲座,置經于上,種種供養,如事父母,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此明福因般若生也。福爲所生,緣若即爲能生之法。何以故?世出世間一切漏無漏諸功德法,悉皆導源于茲。能出生一切諸佛法者,總舉一切善法也。一切菩薩解脫法者,顯出生出世善法也。一切國王無上法者,顯出生世間善法也。一切有情出離法者,總明出生世出世善法也。如摩尼寶等十五句,舉喻爲釋,其要義有二:一者、止惡,二者、生善。寶珠具此功德,猶如般若,故以爲喻。言難陀跋難陀者,龍王上首之名,此雲賢喜;等者、等諸天衆或其眷屬。余義,如文可解。汝等諸王等十六句,勸作供養也。父母爲世間之最有恩德者,一切衆生悉皆孝事,而般若正法,爲出世間之最有恩德者,國王以正法爲父母,故尤宜供養奉事,如諸天之敬事帝釋也。

  辛叁 結明禍福因

  “大王!我見諸國一切人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恭敬供養得爲帝王,一切聖人得道果者來生其國,作大利益,若王福盡無道之時,聖人舍去,災難競起。 

  此總結以明禍福之因也。今世帝王之福,由前世侍佛修得,今既受王位,應更依佛言教,修諸善業。若不修善業,至前世之報受滿,不免墮落矣。又居王位者,若恃其威權破滅叁寶,則其罪益深也。

  己四 明政教護

  庚一 以教護政

  辛一 教敕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護叁寶者,我令五方菩薩摩诃薩衆往護其國: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诃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诃薩,手持金剛摩尼,放日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诃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诃薩,手持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中方金剛波羅密多菩薩摩诃薩,手持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是五菩薩摩诃薩各與如是無量大衆,于汝國中作大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此教敕也。大王等七句,告示若有國王護持正教者,佛敕五方菩薩,保護其國,令得安甯。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诃薩等五句,明東方菩薩往護其國也。大凡菩薩有二種身:一、悲智身,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爲悲智之本相,如普賢菩薩等是。二、威怒身,爲降魔惡現金剛身。金剛手者,即信心堅定之意,此菩薩即大行普賢菩薩之變相。四俱胝,即四百億。南方等五句,明南方菩薩往護其國也。金剛寶者,以手持金剛摩尼寶故;此菩薩,即虛空藏菩薩之變相也。西方等五句,明西方菩薩往護其國也。金剛利者,以手持金剛利劍故;此劍喻智慧之利,此菩薩即文殊菩薩之變相。北方等五句,明北方菩薩往護其國也。金剛藥叉者,以手持金剛鈴故;梵雲藥叉,此雲盡怨,以其威德能盡諸怨故;此菩薩即是摧一切魔怨菩薩之變相。中方等五句,明中央菩薩往護其國也。言金剛般若波羅密多者,以手持金輪故;顯般若妙用故;此菩薩即轉*輪菩薩之變相。是諸菩薩及其眷屬,往護國土,汝等諸王,當于建道場時,並安立其像而供養之也。

  辛二 咒願

  壬一 敘咒因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诃薩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于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複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衆難”。 

  此敘說咒之因也。咒者、祝詞也,陀羅尼、具總持、轉持二義。禮足卻住,顯敬承佛力之意。于一念頃,即至其所,顯迅速守護建立般若法會也。此陀羅尼,密示實相觀照般若,佛從彼生,因彼成佛,故爲成佛速疾之門。若能誦習通利,即能除諸災難也。

  壬二 正說咒

  即于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娜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娜莫(引)阿哩夜(二合)吠(無蓋切)。路者娜(引)野(二)怛他(引)檗多(引)夜阿啰诃(二合)谛(叁)叁藐叁沒馱(引)野(四)娜莫阿(引)哩野(五二合)叁滿多跋捺啰(二合引)野(六)冒地薩怛嚩(七)摩賀薩怛嚩(二合引)野(八)摩賀迦(引)噜抳迦(引)野(九)怛你野他(引十)枳穰(二合)娜缽啰(二合)你(引)閉(十一)惡乞叉(二合)野句勢(十二)缽啰(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叁)薩嚩沒馱(引)嚩路枳谛(十四)喻誐跛哩你濕跛(二合)甯(十五)俨避(引)啰努啰嚩誐(引)系(十六)底哩野(二合)特嚩(二合十七)跛哩你濕跛(二合)甯(十八)冒地質多散惹娜你(十九)薩嚩(引)毗曬迦(引)毗色訖谛(二合二十)達磨娑(引)誐啰叁步谛(二十一)阿暮伽室啰(二合)嚩儜(二十二)摩賀叁滿多跋捺啰步彌(二十叁)涅(奴逸切)哩野(二合)谛(二十四)尾野(二合)羯啰孥(廿五)跛哩缽啰(二合)跛你(二十六)薩嚩悉馱(二十七)娜麼塞訖哩(二合)谛(二十八)薩嚩冒地薩怛嚩(二合二十九)散惹娜你(叁十)婆誐嚩底(丁以切叁十一)馱沒(引)麼谛(叁十二)阿啰你迦啰你(叁十叁)阿啰孥迦啰你(叁十四)摩賀缽啰(二合)枳穰(二合叁十五)播啰弭谛娑嚩(二合)賀(叁十六)” 

  此正說咒也。娜谟、此雲皈命,亦雲頂禮,或稽首。啰怛娜、此雲寶,怛啰夜野,此雲叁,合言即皈命叁寶也。以上第一句釋竟。娜谟解同上。阿哩夜、此雲聖者,吠路者娜野,此雲遍照,亦曰大日,即毗盧遮那是也;怛他檗多、此雲如來;阿啰诃谛、此雲應供;叁藐叁沒馱野,此雲正等覺,亦雲遍知;合言即皈命聖者毗盧遮那如來應供正遍知者,此皈命大乘佛寶也。以上第二叁四句釋竟。娜谟阿哩夜,同前。叁滿多、此雲普,跋

  木奈啰野、此雲賢,冒地薩怛嚩、即菩提薩埵,摩賀薩怛嚩、此雲大勇,摩賀迦噜抳、此雲大悲;合言即皈命聖者大勇大悲普賢菩薩,此皈命大乘僧寶也。以上第五六七八九句釋竟。怛你野他,此雲所說,枳穰、此雲智,娜缽啰你閉、此雲燈亦雲慧也,惡、此雲無,乞叉野、此雲盡,句勢、此雲藏;合言即所說智慧無盡藏也。以上第十至第十二句釋竟。缽啰底婆娜嚩底、此雲具大辯才。薩嚩、此雲一切,沒駝、此雲覺了,嚩路枳谛、此雲所觀,即所觀真俗性相因果之法;合言即所觀一切覺也。喻誐、此雲相應,跛哩你濕跛甯、此雲圓成,俨避啰、此雲甚深,努啰嚩誐系、此雲難測,底哩特嚩、此雲過現未叁世,跛哩你濕跛甯、此雲圓成;合言即與圓成實性相應,甚深難測,過去現在未來叁世圓成也。以上第十叁至第十八句釋竟。冒地質多、此雲菩提心…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講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