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淨土論講要▪P4

  ..續本文上一頁,無能過者。文義皆易了,略不詳述。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故。

  從空而下謂之雨,空中有如是花、衣等者,皆由安樂國土功德力之所成就故。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故。

  前之形相妙色功德,雖講光明,然皆說色法上之光明;此中說佛智慧之光是非色法之光明。色法光明能破器世間之昏闇,不能破有情衆生內心上之癡闇。衆生之癡心闇冥,唯佛智慧之光才能破之,故智慧之光,乃是真實光明。心之癡闇尤甚于器世間之昏闇,世所謂“甯盲于目,不盲于心”。以目四盲多僅一世之痛苦,心盲造業流轉生死,痛苦無窮。

  妙聲功德成就者,偈言:“梵聲語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梵即梵天,音聲之中,梵聲極爲清淨。極樂世界所有佛聲、菩薩聲、聲聞聲,乃至風聲、雨聲,一一皆如梵聲清淨,深遠微妙而普聞于十方。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此顯土中有主。如言中國,不但言土且有人民及主權統治權。極樂國土亦複如是,不但有種種莊嚴之國土,且有阿彌陀佛爲其主。正覺是華語,梵音爲佛。正覺阿彌陀,順中國文法即是阿彌陀佛。法王亦佛德號之一,于一切法得自在者、曰法王。等覺菩薩于法尚不自在,唯佛于法能得自在。阿彌陀佛是法中之王,于法自在,故能善爲極樂世界之住持者。

  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淨華衆,正覺華化生”故。

  世人言眷屬,指家族而言;阿彌陀佛之眷屬,是以極樂世界之一切衆生,乃至十方世界之一切衆生而爲眷屬。此土有胎、卵、濕、化之四生,若生極樂淨土,皆是蓮華化生,故稱極樂世界之凡夫、二乘、菩薩一切衆生爲淨華衆。而此諸淨花衆,皆由阿彌陀佛正覺之功德化生,故曰正覺華化生。正覺華者,七覺支又名七覺華。由七覺支能成正覺,猶如有華得成果實。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愛樂佛法味,禅、叁昧爲食”故。

  此土衆生,觸食爲食,以稻谷麥等滋養生命。極樂衆生,是以佛法味及禅、叁昧爲滋養生命之物。

  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極樂世界衣食自然,遠離身惱;無有愛別離等憂愁苦惱,遠離心惱。此土受苦無間,彼土受樂無窮。

  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叁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叁者、諸根不具人;無此叁過者,名離體譏嫌。名亦叁種:非但無叁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叁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此中文義已詳前解。然論文有須特別注意者有二:一、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之句,即明偈中所言極樂世界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叁種譏嫌,是就淨土行者已得生淨土之果報上講;非謂因中二乘、女人、根缺不能修淨土也。二、等者、平等一相故者,此即解已得淨土果報所以無二乘、女人、根缺諸相之義。謂生極樂者,于九品往生中雖有下品往生爲凡夫,中品往生爲二乘等之別,一生極樂則其身相平等,同爲大乘菩薩之相,故無二乘、女人等相。

  現畫西方淨土相,有畫男、女、二乘等相者,此不過對照此土之相,令衆生見彼土有吾人之相而發願往生,亦弘法之方便。其實生淨土已,則離現在之我相,均得菩薩之叁十二相。

  一切所求功德滿足成就者,偈言:“衆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生彼極樂世界之衆生,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故,所有一切願樂,皆能滿足成就。不僅生活上之願求能令滿足,即“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弘誓願,皆能圓滿成就。

  己叁 結顯妙義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莊嚴十七種功德,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無量壽佛土莊嚴,第一義谛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謂前所說十七種功德是略說者,顯贊莫能窮,說莫能盡,略中包廣之義。總前所說十七功德,具自利利他二種功德,淨土能令一切衆生往生彼國,聽聞佛法,乃至不退,證無上覺,乃真正利他功德,故曰: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之化土,然化土即報土,報土即法性土;法性即真如、實相、一真法界,是第一義谛妙境界相,故曰:彼無量壽佛土莊嚴,第一義谛妙境界。佛之叁身、依正二報,本不可分,叁身即一身,叁土即一土,而後人妄執分別,以爲化佛非報佛,報化土非法性土,不知化佛必依法、報佛而起,法、報佛必爲化佛之所依。十六句及一句者,以前十六種是別,後一種是總。戊二 觀佛功德

  己一 列門

  雲何觀佛功德莊嚴成就?觀佛功德莊嚴成就者,有八種應知。何等八種?一者、座莊嚴,二者、身莊嚴,叁者、口莊嚴,四者、心莊嚴,五者、衆莊嚴,六者、上首莊嚴,七者、主莊嚴,八者、不虛作住持莊嚴。

  前觀佛土之中,雖亦觀佛及菩薩,然只是從土中總相觀察,此乃以別相觀佛功德。此先標列別觀佛之功德,總有八種。

  己二 分釋

  何者座莊嚴?偈言:“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故。

  前觀國土之中,觀土亦觀佛,此觀佛之中,觀佛亦觀土。彌陀佛座,本以安樂世界爲座,如盧舍那佛以千華臺爲座;千華臺即千世界。然就佛所座之最近處言之,即以無量大寶華王所成之微妙清淨之蓮華臺爲座。大寶王、即大寶華中之王。

  何者身莊嚴?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贊佛偈雲“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即佛身之莊嚴。阿彌陀佛之光明無量,偈中言光一尋者,就此土衆生觀釋迦世尊身光一尋以爲觀阿彌陀佛光明之標准,而言阿彌陀佛之相好光一尋。

  何者口莊嚴?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言語之發生,由唇、齒、舌、及風輪等和合而生,非單獨之口能發言。今唯就發語之顯相上講,以語莊嚴爲口莊嚴。佛之語言聲音微妙,如梵天聲響,能普聞十方。

  何者心莊嚴?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心故。

  佛心即佛之心意,佛之意等于地、水、火、風、空之五大,無有分別。地無分別,好惡之人行于地上不起分別。火無分別,可燒之物火皆燒之,腐爛之草、檀香之木一概燒之而無分別。乃至虛空容納一切無有分別。佛之心意,亦複如是。因佛以平等之心,普度一切衆生,不分貧富貴賤,有無善根;一切皆令得生淨土,乃至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果。

  何者衆莊嚴?偈言:“天人不動衆,清淨智海生”故。

  平常講叁業,福業生人天,非福業生叁惡道,不動業生色究竟天。極樂國土中之天人等衆,其根本皆由阿彌陀佛智慧海中之功德力,令得往生。如慈善家之辦孤兒院,孤兒雖自有力能來院中,然根本由慈善家之慈悲心;先有孤兒院之設立,孤兒始有可入之院。衆生往生,亦複如是。若無阿彌陀佛智慧本願力,成立西方淨土,衆生雖欲往生,亦不可得。

  何者上首莊嚴?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

  此中上首莊嚴,即指大乘不退轉之大菩薩,猶如須彌爲山之王,無能過者。大菩薩亦複如是,衆中之王,無能勝者。

  何者主莊嚴?偈言:“天人丈夫衆,恭敬繞瞻仰”故。

  前從主中顯衆,衆中顯上首,此複從上首中顯主。即以主顯伴,以伴顯主,主伴互顯之義。以從伴中顯主,故說是天人丈夫衆恭敬圍繞瞻仰之主。主能爲天人等衆恭敬圍繞瞻仰者,則其主之功德不言可知。

  何者不虛作住持莊嚴?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無異;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極樂國中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故,諸往生者,皆養成大乘菩薩不退轉力而後能示現十方,普度衆生;否則度生之任,不使荷負。如辦孤兒院者,須教養孤兒,具有德、智、體之叁育,然後使其服務社會,不僅爲一善良之人民,且使爲國家有用人才。阿彌陀佛建立淨土,亦複如是。凡生極樂遇阿彌陀佛者,隨修因之淺深,成佛有遲早之別,然畢竟皆得成佛。以極樂土中有良好之環境,能令衆生菩提日增,煩惱漸斷,無有退失,必至成佛,故言遇無空過。淨心菩薩,有講八地以上之菩薩爲淨心菩薩;通常講淨心菩薩是指初地菩薩,以初地菩薩有清淨無漏智相應故。未證淨心菩薩,即未證初地之凡夫或二乘等。雖非初地菩薩,然可與登地菩薩將來畢竟同證平等法身無異。雖是初地菩薩,然可與上地菩薩畢竟同證寂滅平等。寂滅相、即諸法實相,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之清淨平等法性。念佛之人,有誤解生淨土即是成佛者,于此須知:生極樂世界,非即是成佛或大菩薩,亦有未證淨心之凡夫二乘,及已證淨心之初地菩薩。生淨土者,雖是凡夫或二乘,亦有必至成佛而不退轉之利益。

  略說八句,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

  以上略說如來功德竟。

  戊叁 菩薩功德

  己一 總標

  雲何觀菩薩功德莊嚴成就?觀菩薩功德莊嚴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

  前已觀佛土及佛功德,複雲何觀彼世界中之菩薩功德?謂總觀菩薩有四種正修之功德成就。佛是果位,菩薩是因位。菩薩于因中須修自他二利之正行,故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外道亦有修行,然是不正之行。

  己二 征釋

  何等爲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

  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衆生淤泥華故。

  極樂國中之菩薩,能成就于一佛土之中,身無往來而應化十方,普度一切衆生之殊勝功德。菩薩若離此世界往彼十方應化,則不殊勝;若住…

《往生淨土論講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乘起信論別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