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净土论讲要▪P4

  ..续本文上一页,无能过者。文义皆易了,略不详述。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从空而下谓之雨,空中有如是花、衣等者,皆由安乐国土功德力之所成就故。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前之形相妙色功德,虽讲光明,然皆说色法上之光明;此中说佛智慧之光是非色法之光明。色法光明能破器世间之昏闇,不能破有情众生内心上之痴闇。众生之痴心闇冥,唯佛智慧之光才能破之,故智慧之光,乃是真实光明。心之痴闇尤甚于器世间之昏闇,世所谓“宁盲于目,不盲于心”。以目四盲多仅一世之痛苦,心盲造业流转生死,痛苦无穷。

  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梵即梵天,音声之中,梵声极为清净。极乐世界所有佛声、菩萨声、声闻声,乃至风声、雨声,一一皆如梵声清净,深远微妙而普闻于十方。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此显土中有主。如言中国,不但言土且有人民及主权统治权。极乐国土亦复如是,不但有种种庄严之国土,且有阿弥陀佛为其主。正觉是华语,梵音为佛。正觉阿弥陀,顺中国文法即是阿弥陀佛。法王亦佛德号之一,于一切法得自在者、曰法王。等觉菩萨于法尚不自在,唯佛于法能得自在。阿弥陀佛是法中之王,于法自在,故能善为极乐世界之住持者。

  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世人言眷属,指家族而言;阿弥陀佛之眷属,是以极乐世界之一切众生,乃至十方世界之一切众生而为眷属。此土有胎、卵、湿、化之四生,若生极乐净土,皆是莲华化生,故称极乐世界之凡夫、二乘、菩萨一切众生为净华众。而此诸净花众,皆由阿弥陀佛正觉之功德化生,故曰正觉华化生。正觉华者,七觉支又名七觉华。由七觉支能成正觉,犹如有华得成果实。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此土众生,触食为食,以稻谷麦等滋养生命。极乐众生,是以佛法味及禅、三昧为滋养生命之物。

  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极乐世界衣食自然,远离身恼;无有爱别离等忧愁苦恼,远离心恼。此土受苦无间,彼土受乐无穷。

  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此中文义已详前解。然论文有须特别注意者有二:一、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之句,即明偈中所言极乐世界无有二乘、女人、根缺之三种讥嫌,是就净土行者已得生净土之果报上讲;非谓因中二乘、女人、根缺不能修净土也。二、等者、平等一相故者,此即解已得净土果报所以无二乘、女人、根缺诸相之义。谓生极乐者,于九品往生中虽有下品往生为凡夫,中品往生为二乘等之别,一生极乐则其身相平等,同为大乘菩萨之相,故无二乘、女人等相。

  现画西方净土相,有画男、女、二乘等相者,此不过对照此土之相,令众生见彼土有吾人之相而发愿往生,亦弘法之方便。其实生净土已,则离现在之我相,均得菩萨之三十二相。

  一切所求功德满足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生彼极乐世界之众生,由阿弥陀佛之本愿力故,所有一切愿乐,皆能满足成就。不仅生活上之愿求能令满足,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皆能圆满成就。

  己三 结显妙义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无量寿佛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谓前所说十七种功德是略说者,显赞莫能穷,说莫能尽,略中包广之义。总前所说十七功德,具自利利他二种功德,净土能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听闻佛法,乃至不退,证无上觉,乃真正利他功德,故曰: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之化土,然化土即报土,报土即法性土;法性即真如、实相、一真法界,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故曰:彼无量寿佛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佛之三身、依正二报,本不可分,三身即一身,三土即一土,而后人妄执分别,以为化佛非报佛,报化土非法性土,不知化佛必依法、报佛而起,法、报佛必为化佛之所依。十六句及一句者,以前十六种是别,后一种是总。戊二 观佛功德

  己一 列门

  云何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座庄严,二者、身庄严,三者、口庄严,四者、心庄严,五者、众庄严,六者、上首庄严,七者、主庄严,八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前观佛土之中,虽亦观佛及菩萨,然只是从土中总相观察,此乃以别相观佛功德。此先标列别观佛之功德,总有八种。

  己二 分释

  何者座庄严?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前观国土之中,观土亦观佛,此观佛之中,观佛亦观土。弥陀佛座,本以安乐世界为座,如卢舍那佛以千华台为座;千华台即千世界。然就佛所座之最近处言之,即以无量大宝华王所成之微妙清净之莲华台为座。大宝王、即大宝华中之王。

  何者身庄严?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赞佛偈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即佛身之庄严。阿弥陀佛之光明无量,偈中言光一寻者,就此土众生观释迦世尊身光一寻以为观阿弥陀佛光明之标准,而言阿弥陀佛之相好光一寻。

  何者口庄严?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言语之发生,由唇、齿、舌、及风轮等和合而生,非单独之口能发言。今唯就发语之显相上讲,以语庄严为口庄严。佛之语言声音微妙,如梵天声响,能普闻十方。

  何者心庄严?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佛心即佛之心意,佛之意等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无有分别。地无分别,好恶之人行于地上不起分别。火无分别,可烧之物火皆烧之,腐烂之草、檀香之木一概烧之而无分别。乃至虚空容纳一切无有分别。佛之心意,亦复如是。因佛以平等之心,普度一切众生,不分贫富贵贱,有无善根;一切皆令得生净土,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何者众庄严?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平常讲三业,福业生人天,非福业生三恶道,不动业生色究竟天。极乐国土中之天人等众,其根本皆由阿弥陀佛智慧海中之功德力,令得往生。如慈善家之办孤儿院,孤儿虽自有力能来院中,然根本由慈善家之慈悲心;先有孤儿院之设立,孤儿始有可入之院。众生往生,亦复如是。若无阿弥陀佛智慧本愿力,成立西方净土,众生虽欲往生,亦不可得。

  何者上首庄严?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此中上首庄严,即指大乘不退转之大菩萨,犹如须弥为山之王,无能过者。大菩萨亦复如是,众中之王,无能胜者。

  何者主庄严?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前从主中显众,众中显上首,此复从上首中显主。即以主显伴,以伴显主,主伴互显之义。以从伴中显主,故说是天人丈夫众恭敬围绕瞻仰之主。主能为天人等众恭敬围绕瞻仰者,则其主之功德不言可知。

  何者不虚作住持庄严?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极乐国中由阿弥陀佛之本愿力故,诸往生者,皆养成大乘菩萨不退转力而后能示现十方,普度众生;否则度生之任,不使荷负。如办孤儿院者,须教养孤儿,具有德、智、体之三育,然后使其服务社会,不仅为一善良之人民,且使为国家有用人才。阿弥陀佛建立净土,亦复如是。凡生极乐遇阿弥陀佛者,随修因之浅深,成佛有迟早之别,然毕竟皆得成佛。以极乐土中有良好之环境,能令众生菩提日增,烦恼渐断,无有退失,必至成佛,故言遇无空过。净心菩萨,有讲八地以上之菩萨为净心菩萨;通常讲净心菩萨是指初地菩萨,以初地菩萨有清净无漏智相应故。未证净心菩萨,即未证初地之凡夫或二乘等。虽非初地菩萨,然可与登地菩萨将来毕竟同证平等法身无异。虽是初地菩萨,然可与上地菩萨毕竟同证寂灭平等。寂灭相、即诸法实相,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之清净平等法性。念佛之人,有误解生净土即是成佛者,于此须知:生极乐世界,非即是成佛或大菩萨,亦有未证净心之凡夫二乘,及已证净心之初地菩萨。生净土者,虽是凡夫或二乘,亦有必至成佛而不退转之利益。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以上略说如来功德竟。

  戊三 菩萨功德

  己一 总标

  云何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前已观佛土及佛功德,复云何观彼世界中之菩萨功德?谓总观菩萨有四种正修之功德成就。佛是果位,菩萨是因位。菩萨于因中须修自他二利之正行,故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外道亦有修行,然是不正之行。

  己二 征释

  何等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极乐国中之菩萨,能成就于一佛土之中,身无往来而应化十方,普度一切众生之殊胜功德。菩萨若离此世界往彼十方应化,则不殊胜;若住…

《往生净土论讲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起信论别说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