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P11

  ..續本文上一頁所有,以構成人生世界觀:物質精神化,發源于自然,自下而上升,高至于國際曆史、迷信、魔術,爲物質精神之混合;上達而歸極于佛陀。精神物質化,發源于佛陀,自上而下,降至低于魔術、迷信、曆史、國際,爲精神物質之混合,下達而歸極于自然。世界而人生欤?人生而世界欤?以全世界之衆緣而集成人生,分析人生之衆緣而爲全世界,此在有現代學者常識之人士,苟能平心靜氣以審察之,則此人生世界觀,固皆現實而無何詭奇也!

  八 太陽系之小叁界

  佛陀學中所說叁界,乃一大千界之叁界,過于高廣,不能由人生界一躍即至于彼。故今准依經論所傳,別于一蘇迷盧系內,說小叁界。此小叁界,依統治者立名:一雲、能天主界── 即天神界 ──,叁十叁天之能天主,正統太陽系中天生、神生,兼統人生、旁生及餓生、苦生故。二雲、琰摩王界── 即地祇界 ──,正統餓生、苦生,兼統人生及旁生故。叁雲、轉輪王界── 即人畜界 ──,正統地星、水星、金星、火星人類,兼統象、馬等旁生故。故能統治者之勝劣,故其次第如此。若依正被統治者言,由劣而勝:一、餓生、苦生界,居于水星、金星、地星之心或面,琰摩王建都于地星之腹而爲統治。二、人生、旁生界,居于水星、金星、地星、火星之陸或海,轉輪王建都于地星,禦飛輪巡行于水星、金星、火星等處而爲統治。叁、天生、神生界,居于日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衛星、小行星等,能天主建都于日球,以四天王等處而爲統治。

  統餓生、苦生之琰摩王界,茲據衆傳繹其意雲:餓生住處,一正,二邊。正、居此地球下五百逾繕那處,有城周匝數千逾繕那量,琰摩王統餓生居住其中;邊、居不定,山谷、空中、海邊皆有。有威福者,有妙宮殿── 若人間諸神廟 ──,無威福者,或依糞穢、草木、冢墓、屏廁而住。據言大威德者,火星亦有,然此是神生類,乃空行、天行藥叉等,非餓生類。或說地球西有五百島城,半居有威福者,半居無威福者。傳有轉輪王你彌者,嘗飛行遊觀之。梵名曰閉戾多──薜荔多──最初琰摩王名秕多,秕多界中所有曰閉戾多,形或似人,或亦似諸旁生,類皆饑虛畏怯,性極貪求飲食,故名餓生。苦生住處有叁:一熱,二寒,叁邊。熱苦器在地球中心,有八大獄,最苦者爲第八阿鼻旨獄。此八、每一有十六小獄爲眷屬,合有一百叁十六所。寒苦器在地之邊際──即南北極──,或亦通水、金二星邊際,大者亦有八所。邊苦器無定處,或在山間,或在水間,或在曠野,此應通于水、金、地星叁處。其受諸苦,或有主治,或無主治。大抵熱邊諸獄,輕者由琰摩王之所治罰,重者與諸寒獄業招其處,受自然苦。梵名曰那落迦,意譯苦器,唯受諸苦,故名苦生。兼管人、旁生者,蕭梁元嘉十年皇族文宣王家,設有亡母靈床,一日居一身長色赤而似人者,舉家駭傳,人競往觀;沙門僧含與之問答甚多,久之形隱,唯聞語聲。據雲:此間有一女子,應在收捕,奉戒精勤,致稽時日。此床虛設,故權寄居。既爲時衆目觀耳聞,應爲事實。收捕于人,可知兼管人間事也。

  統天生、神生之能天主界:四天王以千手天、持鬘天、常放逸天、星宿天爲眷屬,統諸藥叉、龍等,朝能天主于忉利天善法堂中,各依方位面向能天主坐。能天主所都善見城,縱廣一萬逾繕那量,天主與眷屬居,諸寶嚴飾。城外更有歡喜、粗惡、雜車、雜亂諸遊戲之園林池苑,諸天神等受樂其中。諸妙翅鳥、龍等神生,傳有寶宮殿園池等。鳥常食龍,然但能食由胎、卵、濕生者,而化生龍威德勝鳥。寶宮殿中奉佛經像,自在快樂,皆等天生。兼統人生等者,毗昙論雲:是四天王,于善法堂,以人間等善惡奏聞能天主等。四天王等,每月分界巡行人世間等,次第觀察人等持戒、布施、修福德等,若多若少。善行者多,能天主等天衆歡樂;惡行若多,能天主等天衆憂惱。琰摩王等,亦受能天主之管轄。諸薜荔多有威德者,則服勞于四天王等。故能天主直接間接統治全太陽系諸有情器。世之神教,乃奉爲人生世界之唯一真神、真父、真主,按之亦其福德較優人中轉輪聖王耳。

  九 轉輪王界變遷史

  據傳:統人生旁生之轉輪王界,由來已久。唯此地球變遷最繁,水、金二星亦有變遷,火星最爲安定有常。而轉輪王雖統治四星、或叁、二、一星不等,要皆宅生于此地球。此地球上,于減劫中人壽八萬歲時,各轉輪王禦金輪寶飛行空中,統治地星、水星、金星、火星──人及旁生;四星皆可交通往來,持十善法,自行教他。六萬歲時,各轉輪王禦銀輪寶,統治地、水、金星,交通往來。四萬歲時,各轉輪王禦銅輪寶,統治地、水二星,交通往來。二萬歲時,各轉輪王禦鐵輪寶,統治地星,交通全球。皆以十善,自行教他。人壽減至不及千歲,無複具大福德轉輪王出。雖有余善流布人間,惡增苦滋,交通阻絕,分爲各國,各治其族,猶如粟散,時有離合。傳轉輪王皆備七寶:一曰、輪寶,乃天然物。二曰、象寶,叁曰、馬寶,此二屬于旁生。四、將軍寶,則爲軍事部長;五、主藏寶,則爲財政部長;六、典禦寶,則爲交通部長;七、善女寶,則爲母儀後範;此四屬于人生。有此七寶,故能統攝人間之礦、植、動爲資用也。現代人造飛機,亦鐵輪寶之流亞欤!然人類之善行不見增長,凡所作爲,多由忿殺貪爭而爲出發,戰鬥傷殘壓迫之苦,呼號奔走,無可甯息。證知近代工藝等雖大有增進,譬之落日回光,觀若絢爛,而益近于黯暗。故今猶在第九減劫之末,大多數人之惡趨勢,殆非少數善人之可挽回。然有心人亦不以此灰其志願,留此善種傳持不斷,自能上生天界,往生淨土。既可爲此人間減盡轉增之遠勝緣,亦可爲現時略略減惡增善之近勝緣也。故應益加奮勵,以諸善行,自修教他,化導人生。蓋此人間壽量,由減極而增之增劫已經八度,由增極而減之減劫今爲九度之末;除初一度及最後度唯是由極長壽而減之外,中間須經十八度之減增。增減每經一度爲一小劫,加初及後之二減劫,合爲二十小劫,爲此地球人生等類相續生存時量。今在第九減劫之末,譬之一人年未及半,正當盛壯之歲,雖暫病于衰弱,必能徐複康健,前途幸福猶無限量。擴此胸襟,雲何不勉!他日海陸寬廓,河山平正,人壽物豐,金輪寶現,水、金、火星與地交通,慈氏龍華叁會度人無量,吾今胡可不勤修勝行哉!火星交通之後,吾人亦得分享其樂。如雲:俱盧洲人,入善體等河中沐浴遊戲,脫衣置岸,著時隨取,無有自他分別;乘諸寶船,優遊快樂;諸樹出生衣服、璎珞、甘果、瓊漿,隨意衣食;出諸樂器,歌舞彈唱,唯情所欲。全人間爲一大公園,諸有情者聞之,當起歆慕!

  十 大千界之大叁界

  統大千界即索诃世界以言之,佛陀學中最普通者,分說叁界。前二界有形器,無色界無形器。無形器者即如虛空,遍于前二界中,故索诃界統稱叁界。而此叁界,亦爲異生、外道種種有情器界最繁複者。他方諸有情器界之心境,或勝于此,則減少此中之惡趣;或劣于此,則減少此中之善趣;無有更增加于此索诃界之情境者,有之則唯超情之佛刹耳。故此叁界,可代表一切有情器界之種種心境。叁界向稱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今爲精密其分別之意義,兼用色、欲二字以爲界別:一、有色有欲界,包括天趣及人趣等六趣異生;二、有色無欲界,包括四禅諸天;叁、無欲無色界,包括無業果色諸天。色者、指諸物質以言,有色即有物質之身器者,無色即無物質之身器者。欲者、指塵欲言,于自身外所有之物,謂之曰塵,于塵有所貪欲──貪等相應之欲,不與貪等相應之善欲等,非此所雲──,謂之塵欲;此塵欲,簡言之即爲食色之欲──“欲界有情”乃以食色爲性命,故雲食色天性。要之、爲風輪所軌持之魔羅天以下,即有陰陽之性,有陰陽之性即有食色之天性,有食色之天性即有貪著受用于自身外之五塵欲──色、聲、香、味、觸五塵。故有欲者,即是有此五塵貪欲,專就人事顯著者言,亦曰有于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既有物質之身器,複有五塵之貪欲,故曰有色有欲界也。初禅以上,雖有身器,然由業果化生 , 無有男女陰陽性別,而以禅悅滋養身心,亦不貪求身外色、香、味、觸之物爲食 ; 男女飲食之欲完全解脫,無此五塵貪欲,故謂之有色無欲界。無色界天,不但無五塵欲,亦無業果所生物質身器──色有二種:一、業果色,由異熟生;二、定果色,由禅定生,此有後者而無前者──,故謂之無欲無色界。凡佛陀學,初步、在離神、旁、餓、苦四生之雜惡業,成人天之善業,重在律學;次步、在離塵欲之業,成清淨之梵行,兼重律、禅二學;叁步、在擇滅雜染之惑業,成淨善之聖行,修律、禅、慧叁學,由此乃能度越叁界,圓成出世間之聖果。叁界爲諸異生外道各別貪著之所,既爲佛陀學者所對治之病患,亦爲佛陀學者修曆中之過程,故應先了察之。否則、將舉步荊棘而無從措手;甚或隨情貪著,誤認異生外道之境而爲聖證,終陷叁界深坑,末由超出。此爲佛陀學之重要關頭,習者當審擇焉!

  十一 大千界之九地

  前于所知有情節中,分六種生類之情器,詳于欲界而略于色無色二界,以此二界諸天合爲天生類故。叁界之分,上下等略。今分九地,則詳色無色界而略欲界,以欲界六趣並爲一雜居地故。茲先列表再解釋之。

  舍  離  定  離  五

  空無邊處地……………………………………………………………

  念  喜  生  生  趣

  識無邊處地……………………………………………………………

  清  妙  喜  喜  雜

  無所有處地……………………………………………………………

  淨  樂  樂  樂  居

  非非想處地……………………………………………………………

  地  地  地  地  地

  ︵  ︵  ︵  ︵  ┌──┴───┐

  四  叁…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