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依論(上)▪P10

  ..續本文上一頁  哈  │

  │ │ 五 │(缺)  │阇(重音)│雜  │

  │ │  │(缺)  │若  │尼鴉(二合)│

  │ ├──┼────┼────┼─────┤

  │ │ 舌 │吒  │吒  │查  │

  │ │  │搋  │佗  │叉  │

  │ │ 聲 │茶  │茶  │楂  │

  │ │  │擇  │茶(重音)│楂  │

  │ │ 五 │拏  │拏  │那(哈)  │

  │ ├──┼────┼────┼─────┤

  │ │ 齒 │多頁  │多  │答  │

  │ │  │他  │他  │塔  │

  │ │ 聲 │柁  │陀  │達  │

  │ │  │  │  │  哈  │

  │ │ 五 │達  │陀(重音)│達  │

  │ │  │娜  │那  │納  │

  │ ├──┼────┼────┼─────┤

  │ │ 唇 │跛  │波  │巴  │

  │ │  │頗  │頗  │葩  │

  │ │ 聲 │婆  │婆  │拔  │

  │ │  │  │  │  哈  │

  │聲│ 五 │薄  │婆(重音)│拔  │

  │ │  │磨  │摩  │嘛  │

  ├─┼──┼────┼────┼─────┤

  │ │  │也  │耶  │鴉  │

  │超│ 前 │洛  │啰  │喇  │

  │ │ 四 │砢  │羅  │拉  │

  │ │ 亦 │縛  │和  │斡  │

  │ │ 曰 │舍  │賒  │沙  │

  │ │ 半 │沙  │沙  │卡  │

  │聲│ 韻 │娑  │娑  │薩  │

  │ │  │呵  │呵  │哈  │

  └─┴──┴────┴────┴─────┘

  若字形屈曲之寫法,古今變遷不一,近人多用提婆那伽利書,與今所傳,不無殊異。此外綴音生字之法則等,詳在悉昙字記。

  五 名及名身

  瑜伽及顯揚等,均以聲明六相爲名身六依處。蓋聲明雖包括名、句、文身,而名實爲主要。謂之名明,亦無不可。廓充之,若中國且合因明稱曰名學,可知“名”之關系大也。然在華文,于此乃無專著,比迹尋之,略有可述。一者、名之構造,所謂字界字緣。二者、靜詞啭變,所謂蘇漫多聲。叁者、動詞轉變,所謂底彥多聲。

  六 字界字緣

  梵文名身,多有語根,及最簡單之“名”,而爲“余名”所從演繹,謂之字界,字之因也。于語根之首尾,附加單名,謂之字緣。字緣附字因後,字因原義,或變或否,乃成語幹,謂之字體。成唯識論有雲:“毗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此說主張“疑”是“慧”之一種。末底、般若,均譯爲慧,以“毗字緣”,加助“末底字界”,成“毗末底”,則爲“疑”義。主張字界原義不變,則疑仍爲慧之一種。若主張字界原義已隨字緣而轉變,則疑非慧。辨此糾紛,在明字界、字緣,毗是字緣,末底是字界也。取譬明之,字界、字緣,皆若華文單字,例人與言;字界字緣合成字體,則若華文二字合成一辭,亦同會意之字,例“人言”之爲“信”。人言固爲言之一種,可仍是言,然合爲信,則別指信德而非指言矣。此爲二名構成一名之式。

  七 蘇漫多聲

  于字體上,更于其末聲韻變化,以表此名與他名之中介等關系,及“名”在“句”中之位次者,有八啭聲:一、體聲,梵雲你利提勢,表能作者;或一事一物之當體,居句中之主位,例雲“農人”。二、業聲,梵雲邬波提舍泥,表所作即動作所止,居句中之賓位,例雲務農。前二汛說之詞。叁、具聲,梵雲羯咥唎迦啰泥,此表動作之所由藉,居句中之附加主位,例雲由耕種力。此明自因。四、爲聲,梵雲叁缽啰陀你雞,此表動作之何所爲,居句中之第二賓位,例雲爲資生故。此明目的。五、從聲,梵雲裒波陀泥,此表動作之所從來,例雲從師學來。此明他緣。六、屬聲,梵雲沙弭婆者你,表動作者系屬所在,例雲務農中國。此明統屬。七、依聲,梵雲珊你陀那啰梯,此表動作之所依對,例雲依農具等;或于田中。此明助緣。八、呼聲,梵雲阿曼怛羅泥,此表所呼召者;獨舉其名,與余無涉,故在句中爲獨立格,例呼某人。今更問答明之。例如觀一農作,問曰作者誰?答曰農人。工作何事?答曰務農。用何務農?答曰由耕種力。爲何務農?答曰爲資生活。何能務農?答曰從師學來。務農何屬?答曰務農中國。將何務農?答曰依農具等,及于田地。爾何姓名?答曰某某。集成一文,即“農人務農,由耕種力,爲資生活,依犁、田等,從師傳習,務農中國,名爲某某”也。于此文中,各名關系及其位次,在梵文皆以各名之尾聲變化示其區別。察其尾聲區別,知示何種關系,居何位次,謂之啭聲──參閱瑜伽論及雜集論等──。唐譯經論,應用其八啭聲者甚多,茲不繁引。

  梵語中具啭聲變化之名,皆有數目,其別凡叁:一數爲一言,梵雲翳迦啭遮拏;二數爲二言,梵雲陀毗啭遮拏;叁數上爲多言,梵雲波呼啭遮拏。此叁亦以字尾啭聲爲別。但曆來譯文,殊少明白標出者。但亦有時以數目差別,不能不辨者。例成唯識論解“二各二”雲:“上一二字,顯兩種二:第一種悔眠二,第二種尋伺二”。蓋特嚩炎是一言之二,特嚩曳是二言之二,特嚩是多言之二。“二各二”句,上一“二”字,是一言二,則但二法。是多言二,則可多法。今此上一“二”字,是二言“二”,表有四法,故統兩種二法。前八啭聲,各以此一言、二言、多言之叁啭乘之,則成二十四種啭聲。聲尾示單數、多數之區別,英文亦有,但華文則無耳。

  名、代、形容等啭聲名,又有男聲──梵雲蓬棱伽──,女聲──梵雲屍吒唎棱伽──,中聲──梵雲纥梨波棱伽,譯不分男女聲,或作非男非女聲──之別。歐文亦有此種區別,中國近亦仿之。如以他字呼男,她字呼女,它字汛呼者是。此等雖以物之性質爲別,然梵語于尾聲變化,不厭其繁。男女聲韻,長短差異,故其字體亦變爲他種聲而供應用。大抵男聲尾爲短韻,女聲之尾則爲長韻。每四句頌,短韻長韻,相間而用,猶中國之律詩別平仄然,以聲韻爲區別。故諸啭聲,皆可有此叁別。唯識樞要釋成唯識謂:梵音毗若底(識),摩呾刺多(唯),悉提(成),于女聲內呼之。若用男聲,則爲毗若那(識),摩呾刺(唯),悉達(成),即其例也。以玆叁啭乘前二十四啭,則有七十二啭。此前叁共七十二種啭聲,皆明名、代、形容諸靜詞尾聲變化者,總曰蘇漫多聲,多以蘇聲居後而成其啭聲故。且此在泛常文語中亦多用之,故基師雲:“見于泛文”。

  八 底彥多聲

  梵文除介詞、助動詞、連詞等名,無聲韻變化之應用外,其余靜詞、動詞等名字體──原名、或字界字緣合成名──,雖不變動,然每視所應表白而變其尾聲。前已明諸靜詞之啭聲矣,今更進明動詞啭聲。梵語動詞中時之區別甚繁複,波尼你嘗舉語尾羅聲之種種,表時變化,曰十羅聲。名義如次:

  ┌泛說…………羅吒………泛說現作

  (一)現在時┤願望…………棱…………說現願作

  └命令…………路吒………命他現作

  ┌正過去………藍…………泛說已作

  (二)過去時┤已過去………梨吒………說久已作

  │  ┌泛說………魯頞…………泛說非現時作

  └不定過去…┤

  └希求………悉啰棱………表已願作

  ┌單純未來…┌泛說………魯吒…………泛說當作

  (叁)未來時┤  └假設過去…羅林…………假說已作實是當來

  └複述未來…………………羅唎吒………藉余語以顯其當作

  此種分別,亦近希臘語系諸國文語。華譯于過去用“已”、“訖”等,未來用“當”等,命令用“應”等,願望用“願欲”等。雖甚了然,攝略未盡。此表時別異之動詞,亦用聲尾啭音爲表,即二九韻,或十八啭聲也。先分爲自而言、爲他而言二種,每種有泛說、說自、說他之叁種,則成六啭;每種又有一言、二言、叁言之別,乃成十八啭聲。其式如次:

  ┌泛說………一言………二言………多言

  爲自言┤說自………一言………二言………多言

  └說他………一言………二言………多言

  ┌泛說………一言………二言………多言

  爲他言┤說自………一言………二言………多言

  └說他………一言………二言………多言

  此十八啭,多以底聲居後而成其啭聲者,故曰底彥多聲。泛常文語,不甚嚴別,惟學者間取爲准繩。故基師曰“則以莊嚴文句”,非謂泛文無動詞變化也。底彥多聲中爲他言九韻,梵雲般羅飒迷,即動詞所表動作及于他身他物者。其爲自言九韻,梵雲阿答末泥,即動詞所表之動作仍返于自身而止者。爲他之言,泛用較多,爲自之言,多用令文巧妙。文語俗雅、樸華,雖不離絕,然亦往往因之而判。又瑜伽論初、中、上士,初士梵雲烏他摩補魯殺,此即泛說;中士梵雲摩馱摩補魯殺,即此說他;上士梵雲缽羅檀補魯殺,即此說自。初以泛說,中以說他,後乃說自。不同歐西以自名第一人,以他名第二人,以泛名第叁人。先泛後自,爲順序之知識;先私後公,乃顛倒之思想,此亦梵歐之一殊也。初言未辨他、自,類如小兒;次言辨他忘自,則類庸人;後言察余明自,乃類達者,故基師以之爲喻也。

  九 名句間之六合釋

  構名成句,有時還用構成之句用之若名。此名句綴合之成語,泛文之應用者殊廣,遠爲歐羅巴系等文語所不及。而各有其構成之法則,因此含義周詳,可省無數繁文複韻。然譯爲華文者,未能著其條例;有之、則其一部分之六合釋──梵雲殺叁摩娑──耳(參考法苑義林章等)。此六合釋,亦曰六離合釋,蓋欲尋一合成語句之義,當先離析以爲二名或叁四名,然後察其以何方式合成,定其訓釋之義。茲先列其六種方式,乃援例證成之。

  一、依士釋,又曰依主。句中前分爲後分依,對之有領屬關系者。

  二、持業釋,又曰同依。句中前分泛用諸名以敘述後分者。

  叁、帶數釋,亦曰雙物。句中前分專用數名以敘述後分者。

  四…

《真現實論宗依論(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