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

  太虛

  第二章 所知現實之成事

  所知現實之成事者,謂所知變現事實之已生成者。事實亦即事物。事物之已變現成者,類而別之,近人大抵分之爲無機物──或無生物、與有機物──或生物。研究無機物者:爲天學,即天體學、天文學、氣象學等;爲地學,即地質學、地理學、礦物學等。研究有機物者:爲生物學,即生理學、形態學、心理學等;爲人生學─人類爲生物之第四級;一、單體細胞級亦曰生元,二、植物級,叁、動物級,四、人類級──,即人類學、人種學、社會學等。而綸貫之以化學、物理學。化學言質,物理言力。無機物與有機物,皆質力變現成故。此爲執唯物之科學。今依現實主義之佛陀學,則當分爲“有情”與“器界”研究之。然其研究之內容則同其豐富,而範圍之廣大過之。故應盡量采納上述之各科學而施設之于適當之位置。

  然此有須先特別提明者,現實主義之佛陀學,旨在現性實覺、現量實相不可诠說,但隨世間──習俗之各種有情世界間──、機會──一地方一時代之機感的人衆,或異類異界中的機感有情衆──而說。世間各種有情機會之能知所知量,淺深廣狹有多差別。其能知上之所知境,有似夢境,奇幻非實。但由業習力相似相續故,一種有情機會之習俗心境養成故,習深俗成。在此機會中者,衆有情覺其如此,一有情亦覺如此。但由先傳如此故,衆信如此故,覺其如此,其實非必如此。故雖謂之世間真實,若衡之以學者世間知所知境──科學者、哲學者、禅學者等──,及出世間現量實相,則非真實。現實主義者之隨機而說,在由不違世間之習俗心境中,俾達到現量實相之現實心境。能達到現量實相之現實心境,則習俗之心境自空,如睡夢醒,夢境自滅,故其爲說,有二要旨:不妨礙達到現量實相之習俗心境,則隨順或修改而略說之;不令嗔恨而生不關要之抗爭──若伽利略地動說爲耶稣教禁止等──,且令歡喜而來信受最關要之主旨,所謂世間悉檀是也。有妨礙達到現量實相之習俗心境──若唯神、唯我、唯物諸迷謬執等──,及有益達到現量實相之世間心境──習俗世間、學者世間──,則對治或稱道而詳論之,所謂對治悉檀、生善悉檀是也。本此二旨,釋迦佛陀現于印度,其密迩人間之有情器界──若瞻部洲、蘇迷盧等──,較爲當時印度人衆所公認如此者,自不能不用隨順或修改而略說之態度,此不能不與“自有所執”之科學者,異其態度也。故佛陀所說密迩人間之有情器界,不能如嫥嫥于此之科學較爲詳確,殊不足爲怪也。然現實主義者之在今世,則因地球人類交通進步,知所知境擴張,舊時一方一族之習俗心境漸開放,而以組織研究之精進故,印刷宣傳之便利故,科學者世間之科學,漸爲地球人類有勢力之世間心境,則本于隨機而說之主旨,當隨順科學或修改而略說之。所以必加一修改條件者,則因科學者世間之科學心境,雖較舊時習俗心境爲勝,然亦未達現量實相之境,不無違礙之處,故隨順中仍加以修改也。

  第一節 所知有情

  一 何謂有情

  有情、具雲有情衆生,即動物也。西文動物一名,亦是“有心靈之物”義。此雲有情,亦即有心靈義,特別是指“有一切種識”義。即各有一“永續統攝自覺進化之性命系”,轉趣于諸生類,故名補特伽羅──數取趣──。此體系于礦、植非各有其一者,且爲間接依各有此一體系之有情以相續生死成壞者。此爲有情衆生與礦植器界之法爾分類,亦爲現實主義依現實之當然分類。彼科學者等以析觀所得之非現實的唯物“質力”爲所依止者──最後原質與原力,大抵皆爲假說或臆說,純正科學者皆承認之,故彼非以現實爲依──,自應與唯依現實爲分類者殊,不足怪也。

  二 有情略分類

  有情以心身離減逼迫條件,而自由活動爲樂;以心身緊增逼迫條件,而不能自由活動爲苦。其前業引生──自然──之心身,依此苦樂差降,以人爲根據點明其類別,舊雲六趣,或曰六道,今曰六生:一者、人生:诠釋人生,唯有叁義,即見于舊新毗婆沙論者:一、止息意,謂于六趣之中,能止息煩惱惡亂之意,莫過于人故;二、忍,謂于世違順,情能安忍故;叁、末奴沙,謂于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能用意思惟觀察所作事故。立世阿毗昙論所雲摩菟沙──人──之八義,不異末奴沙。而契經所雲人有勝于諸天之叁事,亦不外此。蓋末奴沙故,勇猛勝;忍故,憶念勝;止息意故,定慧勝也。據茲推察人事,偏于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能用意思惟觀察所作事故,演爲西洋人分析之哲學,我對物之文化,勇之生活。偏于世違順情能安忍故,演爲中華人變易之哲學,我對人之文化,仁之生活。偏于六趣中止息煩惱惡亂之意故,演爲印度人還滅之哲學,我對我之文化,智之生活。然此叁各偏,皆于人性未全故。偏于末奴沙,其進境限于阿素洛;偏于安忍,其進境限于北拘盧人及欲界天;偏于止息意,其進境善者可至于生空涅槃,不善者則僅至于色無色界而妄執爲涅槃。必依真現實論之佛陀學──大乘──,乃能由人而菩提薩埵,而佛陀,圓滿人性。據人升推上級,二者神生:舊雲阿素洛趣,或阿修羅道,今以爲有情衆生之一類。但心身靈通,遊行變化,故名曰神生。阿素洛爲神生一種,而不限于阿素洛也。乃人生、傍生、餓生之精靈者,及天生之降德者,諸雜類之總稱,故舊亦曰雜趣。人之精靈者,曰神仙,曰緊那羅。傍生之精靈者,曰龍,曰迦樓羅,曰摩呼羅伽。餓生之精靈者,曰藥叉,曰羅刹,曰健達縛,曰毗舍阇,曰鸠槃茶,曰薜荔多,曰富單那。天之降德者,曰阿素洛。凡是皆能通行于人生、傍生、餓生、天生之四趣神變而靈奇者。據神升推上級,叁者、天生:天以自然享用內外光明身資勝妙爲義。蓋他星球較人更進化之一種有情衆生,故曰天生。有欲界天生六:曰四王天,曰忉利天──叁十叁天──,曰時分天,曰知足天,曰化樂天,曰他化天。有色界天十八:曰梵衆天,曰梵輔天,曰大梵天;曰少光天,曰無量光天,曰極光淨天,曰少淨天,曰無量淨天,曰遍淨天;曰無雲天,曰福生天,曰廣果天,曰無想天;曰無煩天,曰無熱天,曰善現天,曰善見天,曰色究竟天。無色界天有四:曰空無邊處天,曰識無邊處天,曰無所有處天,曰非想非非想處天。據人降推下級,四者傍生──或曰畜生,義狹不用,或曰橫生,義與傍同──;不能完全直立其身,旁身橫身,以行動故。除人類外,在地球諸動物是。曰陸行類,若獸類等;曰水行類,若魚類等;曰空行類,若鳥類等,此有單棲、兩棲、叁棲之可區別。或無足類,若蛇魚等;曰二足類,若鳥類等;曰四足類,若獸類等;曰多足類,若蜈蚣等。觀一滴水與一人身,有無數蟲,與近代生物科學于所研究之動物,大抵相等。然近人之分類,繁細難盡,約而舉之,曰無器官類,若無器官組織之細蟲等;曰有器官類,則諸有器官組織者皆是。從有器官類,可略分有脊骨類,無脊骨類;無脊骨類若諸無骨蟲等。有脊骨類,可略分爲哺乳類,不哺乳類。此大抵從動物學中之形態學以分類者。欲窮詳盡,可自尋研。據此降推下級,曰餓生類,舊雲餓鬼。鬼之一名,世多誤解,佛陀學乃饑虛之義,可包餓名義中。別含幽闇之義,亦爲有情衆生之類,可雲幽生。今曰餓生,非人死之所成,乃轉生之異類。說有九種:最下無財級者,曰炬口類,曰針咽類,曰臭口類;處中少財級者,曰針毛類,曰臭毛類,曰大瘿類;最上多財級者,曰得棄類,曰得失類,曰勢力類。勢力類則上通于神生矣。瑜伽師地論分由內障礙飲食,由外障礙飲食,飲食無有障礙之叁類,大致相同。依正法念處經,又說有叁十六種鬼:一、镬湯鬼,二、針口自死鬼,叁、食吐鬼,四、食糞鬼,五、食火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鬘鬼,十二、食血鬼,十叁、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黑闇鬼,十八、大力鬼,十九、熾然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海渚鬼,二十叁、琰摩王執杖鬼,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刹鬼,二十七、火燒食鬼,二十八、不淨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叁十、食炭鬼,叁十一、食毒鬼,叁十二、曠野鬼,叁十叁、冢間食灰土鬼,叁十四、樹下住鬼,叁十五、交道鬼,叁十六、魔羅身鬼。各有業因,成其果報。本此饑虛幽闇之有情衆生義,則除特指之餓生外,凡恒饑虛及只能生活于幽闇中之有情衆生,與在光明中生活之人類不能遇者,亦可屬之餓生。則餓生類,亦得通于近世生物學之研究中矣。據此降推下級,曰苦生類。舊曰地獄,不合梵文原義,梵文原音曰那落迦──泥犁──,義爲常受苦具逼迫之有情衆生類,故今曰苦生類。隨受苦之區別,曰八寒類,受寒逼迫:一、額部陀,寒極身生疱故;二、尼刺部陀,嚴寒逼迫身疱裂故;叁、 頞折吒,凍僵發此痛苦聲故;四、臛臛婆,寒痛之極,發此聲故;五、虎虎婆,冷風襲喉,發此音故;六、嗢缽羅,身分凍裂如青蓮故;七、缽特摩,身分凍裂如紅蓮故;八、芬陀利,身盡骨折如白蓮故。曰八熱類,受熱逼迫:一、等更活,熱死一齊更活受烈熱苦故;二、黑繩,全身火鐐铐苦逼故;叁、衆合,衆火山火具合逼故;四、號叫,沸油煎迫失聲故;五、大號叫,衆火煎迫大聲泣故,六、燒炙,受熱镬煎炙故;七、大燒炙,在火湖中受燒煮故;八、阿鼻旨,受苦無間斷,亦無少樂相間故。八寒八熱,有多同類,共受其苦。別有孤生各處,身心無少自由而諸苦環迫者,其數繁多,曰孤獨類。此大抵用俱舍論說,大智度、瑜伽師地論,大同小異。知苦生類爲常受苦具逼迫之有情衆生,除特指諸苦生類外,亦可通生物學所研知諸身心無少自由活動樂趣之動物類,亦可屬之苦生類矣。此六生類,每類有多等級。就人類言,最野…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