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依論(上)▪P8

  ..續本文上一頁球上,亦有半年有太陽,半年無太陽者,或幾常年有太陽者。故四王天以人間五十年爲一晝夜,忉利天以人間百年爲一晝夜,則人間之一日,在彼不及一秒;況彼心念生滅更爲微密,人間一秒,彼又不啻一時。蚍蜉不知晝夜,而大樁以八千歲爲春秋。相對觀之,如此延促相差,可知今此時量,皆爲人間幻覺中之幻相,而彼等當別有不同之時量也。然彼等猶規定在大時量中者。更若華嚴經說,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刹一劫──即一大劫──,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刹爲一日夜──代表初地菩薩時量──;極樂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刹爲一日夜──代表二地菩薩時量──;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轉音聲輪世界善勝光明蓮花開敷佛刹爲一日夜──代表叁地菩薩時量──;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劫,于離垢世界法幢佛刹爲一日夜──代表四地菩薩時量──;離垢世界一劫,于善燈世界獅子佛刹爲一日夜──代表五地菩薩時量──;善燈世界一劫,于妙光明世界光明幢佛刹爲一日夜──代表六地菩薩時量──;妙光明世界一劫,于難超過世界法光明蓮花開敷佛刹爲一日夜──代表七地菩薩時量──;難超過世界一劫,于莊嚴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爲一日夜──代表八地菩薩時量──;莊嚴慧世界一劫,于鏡光明世界月智佛刹爲一日夜──代表九地菩薩時量──;從鏡光明世界、如是乃至無數佛刹之最後一世界一劫,于勝蓮花世界賢勝佛刹爲一日夜,普賢菩薩及諸同行菩薩充滿其中──代表十地菩薩時量──。自大觀之,此一大劫在彼殆不及一刹那;自小觀之,此一刹那,在彼殆不啻一大劫。相對觀之,如此延促相差。可知今此時量,皆爲此世界有情類幻覺中之幻相,而彼等當各有不同之時量也。

  十二 相對之空量

  前曾假定極微爲不可以長廣厚量之微圓點,極微以上之微量等,則爲可以長廣厚量而有六方分者;又假定以十萬萬恒星系──恒星系即太陽系,億萬恒星系,即大千界──爲最大量,然亦暫以人間之比量所知境,爲此言耳。相對觀之,人身中之細胞有情,則以人身爲彼地球,而地球爲彼不能想像之宇宙。然色究竟天之有情,身高十八萬逾繕那,大于地球者若幹倍,則人于彼又細胞之不若;況彼觀察力強,細胞可大于人,而細胞中又有無數之細胞依以生活,不啻人之依地球住!如此小大相差,長短廣狹厚薄以及南北東西上下之量,固相對無定也。則奈端等以地球中心吸力所立之地文算學,以日球中心吸力所立之天文算學,雖可暫適人間實用,究爲人間幻覺中之幻象。然此等猶規定于大空量中者。進如華嚴經說:“諸佛子!此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香水海中,有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佛刹微塵數,即一大千界之微塵數──,世界種安住;一一世界種,複有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世界──一世界假定爲億萬之恒星系──。諸佛子!彼諸世界種,于世界海中各各依住,各各形狀,各各體性,各各方所,各各趣入,各各莊嚴,各各分齊,各各行列,各各無差別,各各力加持。諸佛子!此世界種,或有依大蓮花海住,或有依無邊色寶華海住,或有依一切真珠藏璎珞海住,或有依香水海住,或有依一切華海住,或有依摩尼寶網海住,或有依漩流光海住──漩流光海,似近人所說之“以太”──,或有依菩薩寶莊嚴冠海住,或有依種種衆生身海住,或有依一切佛音聲摩尼王海住。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或有作須彌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漩流形,或作回轉形──此太陽系似之──,或作輪辋形,或作壇墠形,或作樹林形,或作樓閣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蓮花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衆生身形,或作雲形,或作諸佛相好形,或作圓滿光明形,或作種種珠網形,或作一切門闼形,或作諸莊嚴具形。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或有以十方摩尼爲體,或有以衆色焰爲體──此太陽系似之──,或有以諸光明爲體,或有以寶香焰爲體,或有以一切寶莊嚴多羅華爲體,或有以菩薩影像爲體,或有以諸佛光明爲體,或有以佛色相爲體,或有以一寶光爲體,或有以衆寶光爲體,或有以一切衆生福德海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衆生諸業海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佛境界清淨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菩薩大願海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佛方便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刹莊嚴具成壞音聲爲體,或有以無邊佛音聲爲體,或有以一切佛變化音聲爲體。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則自大而觀之,一太陽系不啻一極微矣,然曰一微塵中有無數刹(一刹即億萬太陽系),無數刹中有無數佛,一一佛身各毛孔中有無數刹,刹中佛身,佛身毛孔,毛孔中刹,重重無盡。則自小而觀之,一極微之大于太陽系,又不知若幹倍矣。相對之空間量,相差如此之遠,則知今此空量,皆爲此世界有情類幻覺中之幻相,而彼等當各有不同之空量也。

  十叁 相對絕對之算學

  前于數量,說常俗與學者及現實主義者叁種,已明其相對之差矣。然此要皆各有情類比量共相中之差別事義,未足以通現量中自相事,及現比量中之普遍義也。爲此當進明相對絕對之算學,以通勝義──即諸法無我及真如等勝義──及現量事。茲引華嚴教觀以略明之。彼于所觀法,分教義與理事等十對;能觀法分叁門十玄。今取所觀法中之第二理事對,以能觀法第叁門中之十玄說明之。彼所用之理、事二名,與今現實主義不同,故先應解釋之。彼以現比量中之普通義──即無我真如等──爲理,而以現比量中之自、共、差別、因、果相事爲事。理指一分勝義,事包一切事及差別義等。明彼理事二名之界,乃可言之。

  一、理如事法門;謂全理爲事,理亦如事而無盡故。

  二、事如真理門;謂事不異理,事亦隨理而圓遍故。

  叁、事含理事門;不唯理含事理,亦且事含理事故。

  四、通局無礙門;不唯全遍十方,而亦不動本位故。

  五、廣狹無礙門;不唯廣容刹海,而亦不壞一微故。

  六、遍容無礙門;以一望多,則一法遍一切時,還複容彼一切,蓋由普遍即是廣容故。

  七、攝入無礙門;以多望一,則一切攝一法時,還複入彼一法,蓋由攝他即是入他故。

  八、交涉無礙門;一多俱爲能入攝故。一攝一入一,一攝一切入一切,一切攝一入一,一切攝一切入一切,一能攝入與多攝入交涉無礙。

  九、相在無礙門;多一俱爲所攝故。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切,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多所攝入在于一所攝入,互相無礙。

  十、普融無礙門;一多遍容,能所攝入,普皆圓融無盡。一能攝入,融于多所攝入,普無障礙。

  依此十觀比量事義,及現量事之別別不同者,一一等于現比量中之普遍勝義故──現量勝義,即離言真如;比量勝義,及依言真如──。別別事義,一一各含一切事義。大──長、廣、厚、高、深、重──含小──短、狹、薄、低、淺、輕──中,于大不迫而小不壞,故即空量而超空量。久──大劫──含暫──刹那──中,于久不促而暫不延,故即時量而超時量。多含一中,于多不失而一不雜,故即數量而超數量。何以如此?現量證知故,比量決知故,緣起無性故,法性融通故,事如幻夢故,變化無限故;總之,則現實如此故。

  第叁節 聲明略說

  一 聲明概說

  聲明即語言文字學,文字根于語言,語言本乎聲韻,故以明語言文字之學曰聲明。語言文字爲有情類情意想念互相交通之具,猶身器交通之道路及舟車也。未成語言之前,固嘗先有聲勢、容勢──手勢面容等──等以互表情想。一群之同類者,習熟聲音曲屈之趣,世代相傳而語言起。未成文字之前,固嘗先有結繩、圖象等以相持意念,一群之同類者,習熟形聲契合之趣──單文及字母,即爲形之符號或聲之符號──,世代相傳而文字起。演而益進,語文蔚興。亦猶椎輪大辂,踵爲汽車。語言如點,功在暫親表示;文字如線,功在遞久傳持。語言如身運足行路,文字如身乘舟致遠。非語言文字,則自心衆心無以相涉曆而通恕。恕者推衆心如自心,比自心如衆心,即爲推比之所由起。欲由推比而求決知,語言文字之爲必要工具,亦不亞于數學,故曰有名爲物之母也。然語言文字,不限于人類,佛本行經說六十四種書──書即語文之學──:梵天所傳書,佉盧瑟吒書,富沙迦羅書,阿迦羅書,瞢伽羅書(上五皆印度古語文學),邪寐尼書(希臘拉丁系語文學),盎瞿梨書,邪那尼伽書,娑伽羅書,波羅尼書,波流沙書,父與書,毗多荼書,陀毗荼國書(達羅毗荼系語文學),脂羅低書(楔形文字),度其差那婆多書,優波伽書,僧佉書,阿婆勿陀書,阿

  少免盧摩書,毗寐奢羅書,阿陀羅多書(烏拉阿爾系語文學),珂沙書(失勒或勒特系文語),脂那國書(中國文語),摩那書,末荼叉羅書,毗多悉底書,富數波書,提婆書(天語),那伽書(龍語),夜叉書(鬼神語),乾闼婆書(鬼神語),阿修羅書(神語),迦樓羅書(妙翅鳥語),緊那羅書(疑人語),摩睺羅伽書(神蛇語),彌伽遮迦書(諸獸語),迦迦婁多書(諸鳥語),浮摩地婆書(地居天語),安多梨叉提婆書(空居天語),郁多羅拘盧書(他星球人語),逋婁婆毗提诃書(他星球人語),西瞿耶尼書(他星球人語),烏差婆書,膩差波書,娑伽羅書,跋阇羅書,梨伽波羅低黎伽書,毗棄多書,阿

  少免浮多書,奢婆多羅跋多書,伽那那跋多書,優差波跋多書,尼差婆跋多書,波陀梨佉書,毗拘多羅波陀那地書,邪婆陀書,多羅書,末荼婆哂尼書,梨沙耶婆多波慘比多書(仙語),陀羅尼卑叉梨書(地質史),伽伽那卑麗叉尼書(天體史),薩蒲沙地尼山陀書(生物史),沙羅僧伽阿尼書(諸書總覽),薩婆婁多書(一切種音)。其在提婆書以下之叁十六種,大抵非此地球人類之語言文字也。在此地球人類各種文字,據傳略分叁式:一、右行式,梵文及西…

《真現實論宗依論(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