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然,以言比量中之时空名物,则尽之矣。可以说现变实事现事实性矣。华严法界之六相、十玄观,亦在是矣。亦知识方法之杰哉!时量之计算法,中国说有一瞬一霎之小单位,依肉眼及所见电光之最速度而言。然几瞬几霎以为一须臾,则无计算之法。故仅泛说而已。有计算者,则为三十须臾为一时辰,十二时辰为一昼夜,约三十昼夜为一月,三月为一时季,四季以为一年,三十年为一世,如此而止。今世所通行者,六十忽为一秒,六十秒为一分,十五分为一刻,四刻为一小时,二十四小时为一日,约三十日以为一月,约三百六十五日分十二月为一年,百年为一世纪。此为人事上之时量。生物学者,更有较久之生物纪,动经若干万年。地质学者,更有较久之地层纪,则动经若干千万年。天体学者,更有较久之天体纪,则动经若干万万年。故在时量之计算,限昔中国之计算──基督教等亦然──,于佛陀学之大时量,以其程度相差太远,大都为之不能想像。而近代科学者之时量计算,则渐能几及之也。兹亦用俱舍论之说以略明之。
八 小时量之计算
佛陀学中,大抵以“刹那”为计算时量之最暂小单位。有说一念──即心之一动也──顷有九十刹那,计一分钟为四千五百个刹那。大毗婆沙论则说:一昼夜有六十四万万六千六百零六万六千六百八十个刹那也。然有诸经论,则说:除佛陀不能知刹那之真量。盖以能知之心念量,粗细有殊,则所知之时量亦万别千差也。今以俱舍论说,
表列如下:
刹那:比忽较暂。
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比秒较久。
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比分较久。
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合今通用时计表之四十八分,即当一刻。
五呼呼栗多为一迦攞:迦攞译实时,即当时,合中国古时辰二时,今通用时计之四时。
六迦攞为一昼夜。
依此计算,则一昼夜乃为三千二百八十二万个之刹那,较婆沙之计算,粗显多也。故此可通常俗及学者间之用。更细微之一动,殆非人间心量之所能觉察思辨矣。故小时量,暂应以此所说刹那为准。
九 中时量之计算
佛陀学中,常说昼夜六时,即指六迦攞言。昼三时曰上日,中日,下日;夜三时曰初夜,中夜,后夜。合昼三时、夜三时,为昼夜六时。此大抵为印度佛陀学者之所通用。然亦有分为昼四时,夜四时,合昼夜为八时者。亦有以昼夜六时为昼六时、夜六时,而一昼夜同中国之十二时者。十二迦攞为一昼夜,则牟呼栗多以至刹那,皆加一倍矣。然此等但泛言而非定说,故仍当以俱舍为标准耳。由之进推,则为月季年等。
三十昼夜为一月:每月分为两个半月。曰黑半月,乃是中国之十六日至三十日,用月光之初亏,以至全晦为纪。曰白半月,乃是中国之初一日至十五日,用月光之渐盈,以至圆朗为纪。此律藏中常用之黑月、白月,或半月半月是也。由此观之,印度与中国虽同用月历,然有不相同者,则中国之初一,是印度之十六,中国之十五,是印度之三十也。如此黑月、白月两半分合成者,谓之一月。
四月为一季:玄奘所称印度通行之分季法,即每年分为寒季,雨季,热季是。此分法与余处不同,大抵出于环境关系,为印度适于实际生活之分法。或分二行,则依肉眼所观日在天空运行方向而分。谓第一行中,日逐渐北行;第二行中,日逐渐南行也。此大抵出于印度通俗之传说。或分春、夏、秋、冬四季,则全与中国同,亦为佛陀学理论上之所注重,实为一较妥当较普遍之分法。或分五季,最不齐整。谓四个月为冬季,四个月为春季,一个月为雨季,一昼夜为末季,又三个月为夏季。此似有西洋日历,用一年日数分月之方法者。故以一日另为一季,其一月或不限三十日也。而毗奈耶律,则称此分法为当。或分六季,每季两个月整,乃从三时各分为二而说。故其名称,亦为渐热时,盛热时,雨时,茂时,渐寒时,盛寒时之六时也。或二季以至六季为一年,然以十二月为一年则同。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度月光之盈亏,以为一年。亦必有闰月法,否则数年之后,季候即不齐等,势难通用。然其闰月之法,犹不可知。而每年之十二月,则各有专名:一制怛罗月,二呿舍怯月,三逝瑟吒月,四额沙茶月,五室罗伐拏月,六婆达罗钵陀月,七额温缚叟阇月,八迦刺底迦月,九末伽始罗月,十报沙月,十一磨伽月,十二颇勒寠拏月。合如是十二月,则为一年。一百年为一世:此观于说释迦时人寿为百岁,及说初百年中,以至三百年中、四百年中等,可知矣。五百年为一变:此观于说佛法住世初五百年如何,以至后五百年如何,可知之矣。一千年为一化:此观于说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可知。
一万二千年为一周:此观于佛法住世正、像、末共一万二千年,可知之。
然历来佛陀学者,详于心念生灭相续史,及物界成坏相续史,故说小刹那及大劫
簸之时量。而对于人文相续史,则视之较漠然。故年以上之世变等,言之不甚详确,致今日以详知其历史为难也。在公平观之现实主义中,于此一点,不能不推中国及西洋为较胜。
十 大时量之计算
大时量即佛陀学常用之“劫”字,具云劫簸,意译大时。而此劫簸,又大抵分为小、中、大劫之三种。小劫以此地球人类寿量增减计算,中劫以此地球人类始有终计算──住劫──,大劫以一恒星系之一度成住坏空计算。各大劫各有其名号,今贤劫。其大致相同之劫量如下:
一、人寿一减一增为一小劫:大地初成,属于成劫,尚非住劫。居者为天神等,化生自然,非属人类,不入此增减之计算。迨入住劫,乃人生类。初生者,寿量八万四千岁,身材长大约十余丈。后百年生者,即减寿一岁,身亦渐为短小。如此百年百年,递减一岁一岁。至人寿六万岁以前,则曰圣世。天人交通,人皆圣善。从此百年百年,递减一岁一岁,至于人寿四万岁时,则曰贤世。福利渐减,犹为贤善之世。从此百年百年,递减一岁一岁,至于人寿二万岁时,则曰盛世。犹有贤世善利之半。从此百年百年,递减一岁一岁,以至人寿百岁,极于十岁,则为衰世。诸善益衰,诸恶增长。此为一减。减至十岁,身材仅尺余长,类一猿猴。地旷人稀,更无恶事可为。恶机既消,善心来复,由此仍以百年递增一岁,递增至八万四千岁,由衰世而圣世,是为一增。如此一减一增所历年数,曰一小劫。说此地球人寿,已经八度减增,今在第九度之减中。释迦出世,已为衰世之人,寿仅有百岁时。今当更减去二三十年矣,亦有于增寿作倍增计者,则十余万年即可增足矣。
二、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人寿一减一增所历年数之小劫,二十度为一住劫,即为中劫之量。住劫之前,大地无人,住劫之后,大地无人。言住者,存在也。此地球人类存在之时量,故曰住劫。然勿谓等于住劫劫量之中劫,必须有人寿减增为计算之也。人寿减增二十度之时量,但为计算等于中劫劫量之方法耳。然藉此方法计算,则知住劫之劫量,亦知等于住劫劫量之成劫等劫量。
三、四中劫为一大劫:等于住劫劫量者,前有成劫,而后有坏劫、空劫。成劫为此世界之生长期,住劫为此世界之壮盛期,坏劫为此世界之老死期,空劫为此世界之灭无期。由空劫而再转入于成劫,如是成住坏空相续而无已时。一度成住坏空,为一大劫。然一世界或同系统之千世界、百万世界、亿万世界成住坏空,非全宇宙中诸世界皆同时成住坏空也。或成、或坏、或住、或空,故太空中常有无数之世界成而住,亦常有无数之世界坏而空也。然此大劫依一个火坏劫而说,乃太阳分崩之一度坏灭。每一大劫,有四中劫,八十小劫。每一中劫,二十小劫。兹为一图,以助小、中、大三劫之记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劫) (中劫) (小劫)
四、七火坏劫──即大劫──后有一水劫:地为所坏,水、火、风为能坏,火坏经七度后,其第八度乃为水坏。火坏坏尽初禅而止,不及二禅;水坏乃能坏尽二禅。
五、七水坏劫后有一风坏劫:经七度之水坏,其第八度乃为风坏,水坏坏尽二禅而止,不及三禅;风坏坏尽三禅,但四禅天为不坏耳。每一风劫,有七水劫,有五十六火劫。每一水劫,有七火劫。其式如下:
┌───────────┐︵
│ │风
│ │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
│ ││ ││ ││ ││ ││ ││ │劫
└─┘└─┘└─┘└─┘└─┘└─┘└─┘︶
: : : : : : : ︵
: : : : : : : 火
: : : : : : : 劫
: : : : : : : ︶
然佛陀学中常用之劫字,皆指每一度火坏之大劫而言。水劫、风劫,既不常用,而中、小劫亦必加称小劫、中劫,无单称曰劫者。故劫字乃专用为大劫之称呼,而亦以大劫为大时量之最大单位。以若干劫为计算也。
十一 相对之时量
然时量中小时量之最小刹那位,既暂以此一人间心念生灭量而假定,在心念生灭量更微密或更粗疏者,不定如此。而中时量,暂以日球对地球一度隐现之一日以为计算单位,亦属假定。他星球上,人与太阳关系有殊;此地…
《真现实论宗依论(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