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爲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修行,但是死亡隨時可能出現,誰又能把握得住呢。人一死亡,就是悠然二世了,未來世能得人身嗎?還能遇到佛法嗎?即使遇到,自己能起信心嗎?這些都是不定的,所以乘著今生的時光,有一天就修一天佛法,不能松懈,不能去浪費比黃金珍貴無數倍的光陰。
二、否定善惡因果的危害
在這個世間,情器萬法都是以業感緣起而顯現的,如是因如是緣,方産生如是果,對于有情衆生來說,一切苦樂的根據即是其自身身、語、意叁門造作的善惡業。以智慧認識世間萬法的規律——因果律,就叫生起世間正見。依靠這種正見,才能遠離世間苦因、創造世間樂因,進而趨入解脫之道。
在古印度,外道派認爲太陽從東方升起不是誰引生的,孔雀羽毛五彩斑瀾也不是誰繪製的,河水向下流淌不是誰引下去的,它們的本性就是這樣,自然界的現象沒有什麼因與果的關系,同樣,世間的各種苦樂善惡雖然有種種顯視,但是其本性就是如此,也沒有什麼因與果的關系,以往的業力不存在,前生後世也不存在。
今天由于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和普及,對于外境(自然界)的規律,大部分人都不會否認,對于各種苦樂、善惡的顯現,現代人也不會否認,但對善惡的因果律和前後世存在這些方面則多持否定態度,不予理睬。
如果認識不到善惡因果律,自己所持的見解不符合世間本來存在的規律,那麼其所認爲的安樂之因只是非因、邪因,由此引發的追求安樂的行爲,統統成了背道而馳,不僅得不到絲毫安樂,反而需要感受相應的苦果。
1、否定因果,不知如何創造快樂
了知善惡因果的法則,我們知道安樂來源于行持善法,並非是物質財富的占有和感官的刺激,可是當今世界又有多少人能了知苦樂之源就是自己所造的善惡業呢?當代人大多認爲物質的豐富與貧乏是人生苦樂的原因,所以才拼命追求物質發展。
受世俗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爲外部物質的豐裕、精良是産生安樂的因。但物質本來是無情物,在它上面怎麼會有苦樂的本性呢?而且追求外物只會助長貪欲,給自己帶來今生和後世的痛苦,所以認爲占有外物能帶來真正的安樂,只是一種愚癡的邪見。
這種邪見如同一根指揮棒,牽引著人心奔逐外境,爲了獲取財富、創造優越物質生活而殚精竭慮、虛耗光陰(追求外物給自身帶來的痛苦在《貪欲世界》一章中已經作了闡述),如此耗費一生的人在當今時代該有多少?這一點在社會上生活的人心裏都清楚,由此可見邪見的危害有多大,因爲它能主導人一生的行爲方向。
由于漠視善惡因果的法則,使得真正的安樂之源——行持善法不能開啓,而外在的物質又不能提供真實的安樂,沈溺于物欲的人們不知自返,終究只有無可奈何地飽受心靈之苦。了知善惡因果的法則,我們就知道行善才能獲得安樂,在外境上尋求安樂,實有南轅北轍之歎。
2、否定善惡因果,不知如何解除痛苦
人們常常會感到身心痛苦,這些痛苦是前世今生所造的惡業成熟之果,它不會因爲外在物質條件的增上而消失,因爲那根本不是對治煩惱的正因,人心的痛苦絕不會因此而減少絲毫。由于否認、漠視善惡因果,人們在痛苦來臨的時候,不知如何對治,這樣只能深陷在痛苦中苦苦煎熬。
看看現代人是怎樣去解除痛苦的,他們往往以爲依靠感官享受,能減輕身心的痛苦,有人想靠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來緩解生存的壓抑。當痛苦實在難以忍受時,有人就會尋求刺激,以求麻痹神經,暫時忘記現實的生活,或者放浪形骸沈醉聲色,或者服用煙酒毒品。各種麻醉品、興奮劑古已有之,于今尤烈。有些人很想擺脫痛苦,又不知如何解脫,就只能以酒澆愁,以煙解悶,極端者則依靠吸毒進入迷幻世界,讓身心得到現實中難以得到的虛幻快感。有些人甚至走上自殺的絕路,以爲從此可以告別痛苦的人生,但是我執心沒有斷除,新的輪回之途仍然顯在心前。另有一類人認爲內心的煩惱如果能發泄就可以解脫,但是隨順煩惱的宣泄,不但不能息苦,反而痛苦愈演愈烈。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對于如何解除痛苦這樣的大問題,現代人走錯了方向,而且因爲不注意戒除惡習,行持善法,致使痛苦煩惱日益加劇。
如何才能消除痛苦呢?世尊雲:“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依照佛的教言只有斷惡行善,依四力猛勵忏悔罪業,才能遮止以往的惡業,淨除未來的苦果。可惜的是,現代人對此不是茫然無知,就是雖然聽說過,也不放在心上,置若罔聞。
3、否認因果致使行爲顛倒
否定善惡因果會使人的行爲産生錯亂,人們對不應行的惡行無所畏懼,而應力行的善行卻不去行持,抛置一邊。今天社會上已經出現了顛倒善惡的現象,對惡行進行欣賞,比如即使用非法手段積聚財富,有些人內心也非常羨慕,認爲這樣的人有本事;而對善行則進行嘲諷,視善良爲懦弱,堅持操守、舍已爲人被認爲迂腐過時。當今時代持這種觀念的人如麻似粟。
否認善惡因果的規律,世人就難以主動去行善斷惡,因爲行持善業如逆水行舟,在當今時代更是舉步艱難,如果否認善惡因果,認爲行善不會有好結果,那麼世人還有誰願意去傾其畢生精力行持善法呢?而造惡業如同江河下流,既放縱又自由(當今很多人就喜歡這樣,這股風氣尤其對年輕一代影響嚴重),如果還不會帶來什麼惡果,誰不樂于造惡業呢。
看看當今世人對善惡業的態度,能不痛心疾首嗎?在當今社會上還能聽到多少強調善惡因果的聲音呢?這種顛倒的狀況真是令人掩面泣淚。
叁、遍計無明的危害
一個冷冰冰的物質世界並不能給人溫暖、安樂和終極的解脫,厭倦了物欲的人們開始尋求超塵離世的精神超脫。在人們開始回歸精神家園時,如果沒有宿世的福德因緣、明辨是非的抉擇能力和善知識的引導,同樣處處都可能誤入歧途。
衆生分別心的假想能力極強,時時充滿著幻想,它可以虛假地構想出種種世界觀、宇宙觀,各式各樣對生命的闡述和修行方法,這些遍計的觀點在《入行論智慧品》、《中觀四百論》、《入中論》等論著中有很廣泛的描述,今天與古代社會相類似的遍計邪見仍然存在。
以遍計無明爲因,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了種種哲學思想、修道宗派、邪門左道,他們的言說也力求順應人心。由于人生的痛苦在現實中無法解決,這個世間又如此不圓滿,對于死後的去向更是毫無著落,人們迫切需要一種精神的安慰。利用人們的這些心理特點,很多邪教推出所謂的安樂世界、便捷修法,聲稱可以把人從苦海中解救到彼岸,這些對于厭倦了煩重物質生活的現代人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這些所謂的“教主”,其本身還是充滿貪嗔癡處在生死流轉中的凡夫,沒有見到世界的真相,沒有真正解脫,盲從其邪說的人們將會被引向何方呢?在邪師的欺惑下,如果沒有用智慧來簡別,往往容易接受其一套神奇誘人的邪說。這些遍計的言論,一旦熏習日深,就會成牢不可破的邪見。在邪見蒙蔽下,人容易神魂顛倒,趨入一種虛妄的世界中難以知返。他們堅信“教主”賜予自己的“安樂世界”真實不虛,“教主”有著超能不可思議的主宰力,相信隨順他的言教必定能解決人生的一切問題。
被邪見染汙的人們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死死執著一個子虛烏有的幻想世界,內心極其虔誠地受持“教主”傳授的種種“神奇大法”,進行荒唐的苦行修煉。其所思所行沒有一點實義,完全與真理背道而馳,所苦苦追求的只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美麗幻想,有些人的身心被邪師、邪法左右,喪失理智,甚至做出引火自焚,殘殺妻兒的惡行……這樣的現象,在當今世界時有發生,這些抱持邪見不放的人們不知何時才能迷途知返,真是可憐之極。
四、避免修學中的歧途
1.正見的重要性
憑借往昔的善根、福德力,有一部人得以和叁寶結緣,有了趨入聖教、求證聖果的機會。但修行人成千上萬,並不能保證個個都一路平穩,自己將來會有多大的成就,取決于有怎樣的見解修行。要想順利踏上菩提之路,關鍵是相續中要生起佛法正見。
世親菩薩在《俱舍論》中說:“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爲體。”所謂的佛法即是教法與證法,聞思教法是要對佛法産生確定不移的定解,依定解串習,在心中實證,這就是證法。之所以要對教法進行廣泛、深入的聞思,是因爲我們相續中充滿了各種無知、邪知和疑惑,這些無明障礙了本有的智慧,而沒有生起智慧,無明也不會自動消除。所以第一步要依止善知識,長期聞思教法,審思明辨,達到確定不疑的地步。如果不廓清心中的疑惑,使觀念産生轉變,心行就不可能和法相應。內心沒有轉變,盡管外相上有種種修持,終究只是一種影像,難以得到佛法的實益。
今天,身居塵世的人會體驗到當今世界有各種各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些觀念見解通過報刊、書籍、音像影視在不斷散播,如果沒有對佛法生起清晰堅固的正見,內心很容易被這些世間觀念所染汙、所轉移。可以想見,一個在世間長久熏習的人,如果不在正見的確立上狠下功夫,那麼以前顛倒的知見就不會轉變,即使進入佛門,仍然會做出違背佛法的事來。
一個入于佛門的人其行爲要依照諸佛菩薩的言教作爲所依,逐漸淡化世間的觀念。現在一些學佛者對于這點認識不夠深入,有的人每天也抽時間誦經修法,可是一旦和外境接觸,和世間人相處,對世間的那套財色名利仍然看得很重,這就是正見還沒有真正得到穩固。如果見解真正穩固,其觀念、行爲必定和世人有本質的區別。
2.修學中的種種歧途
進了佛門之後,如果沒有用功調伏煩惱,輪回中的可怕勁敵——我執、我所執依然會改頭換面地發展。或者希望自己成爲佛教領袖、社會名流,貪求宗教家、慈善家的美名;或者獨占山頭,招攬徒衆,力圖壯大自己的聲勢,使自己成爲一方的“大德”;或者爲了滿足虛榮心,挖空心思開展各種毫無意義的儀式、慶賀、歌功頌德的活動;或者依然追求…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