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P30

  ..續本文上一頁世間的物質享受;或者爲利欲驅使,標新立異、自贊毀他,以各種狡詐行爲騙取信衆的供養;或者雖具出家相,內心卻仍被俗情牽纏,始終處在怨、親的分別之中,難以超塵脫俗;或者以染汙心執著上師是自己所有;或者以發展佛教事業爲幌子,以佛經、佛法、佛像等叁寶物作爲商品,販賣營利……諸如此類,說明外披袈裟,心裏還是一顆貪戀世間的顛倒心。如果沒有對輪回生起厭離,修行人當中有幾個能保證自己不墮入世間八法的歧途中呢?

  本來,教法都是指月的標示,需要以法作爲一面鏡子,反觀自己的內心,如果只是在文字上做概念遊戲,這也是心趨于外的表現,法和心不能融合,容易走入概念化的歧途。現在有些人把佛法當作世間學問一樣研究,就有這些遺憾。佛法並不是一般的世間知識,佛法是指引衆生步入解脫的明燈,其關鍵是要和自己的身心行爲相結合,依照佛法來調整改進身心的行爲。要改變以往世間法的那套,自己的人格和對人生、世界的認識要依照佛的言教來進行調整。如果只是當作世間學問一樣來研究,即使表面上的文章寫得再多再好,也有入寶山而空返的遺憾。

  本來,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通過依止善知識而成就的,連世間簡單的謀生技藝也需要通過師父教才能精通,何況出世間的佛道,凡夫人單憑自己的力量怎麼能成就呢?如果我慢貢高,不能依止善知識虛心求教,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即使窮經皓首,也很難得到心要,結果會入于盲修瞎煉的歧途。所以在此勸請佛弟子,能夠依止真正的具德上師。依止上師的道理和方法,請參閱《普賢上師言教》。

  一切佛的教法都是隨順衆生而安立的,衆生的根機、意樂千差萬別,佛以大悲心應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這些法門都是使衆生趨入成佛的方便,所以經中說:“佛法如蜜,中邊皆甜。”凡夫智慧有限,對于佛的教法沒有整體、全面的認識,不知道無量法門都是救度衆生的妙藥,反而以自己狹隘的心量貪執自宗、嗔毀他宗。這樣會誤入謗法、舍法的歧途。

  現今時代,由于網絡的便利,大家都有發言的機會,而且可以匿名發言,在各種論壇上可以不時地看到各種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互相攻擊,爭執不休。這樣以偏袒心攻擊法門、妄評佛法,會使千千萬萬需要依靠這個法門才能趣入解脫的衆生,因爲這些言論的影響而退轉。這也是謗法罪非常嚴重的地方,這一點希望再叁深思。

  今天,佛弟子當中很少有人能對整體的佛法深入認識,如果自己沒有通達他宗教理,最好不要先入爲主,以自己的分別念,妄加評論。試問:自己還不通達他宗的意趣,怎麼去評論他的高低深淺呢?如果不懂禅卻要談禅,不知密卻要論密,一個門外漢偏偏談論他家屋裏事,極不合理。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能了知正見像行路人的眼目,在解脫之路上,衆生趨入各種歧途的根本原因是心中缺少正見。由此可見正見在整個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

  

  十一、光明之路

  

  一、現代人很少考慮了生脫死

  在世間上,雖然有的人擁有大量的財富和極高的權位,在輿論和他人面前也盡顯風光,然而其內心深處仍然對生死疑惑迷茫,人們可能在享受物欲和感官愉悅的時侯,將這個問題掩蓋,然而這個困惑卻始終埋藏在心,無法揮之而去。因爲生命中最本質的問題,並不會因人的高低貴賤而改變,煩惱的火焰並不是世間的財富、權勢、學問所能熄滅的。

  對于生死這個問題,世間人大多采取駝鳥的方法,把頭埋在沙裏,僞裝視而不見,悠悠一世最後步入死亡,終身都是一大困惑。世上的人可以爲錢財奔忙勞碌一世,卻不願理會生死的奧秘,對現代人來說,恐怕連思考幾分鍾的耐心都沒有。對于生死和解脫,人們認爲太玄虛、太不切實際了(世人所謂的實際就是利益),根本不肯向這方面展開思考,甚至連帶著懷疑惑來問一問都不願意,一直到死亡降臨都不肯超越物質世界一步。

  現今時代,大家普遍只關心改善現世的生存狀況,只追求現世的物質享受,對于個人的升遷和利益念念不忘。至于生死問題,至于有沒有解脫之道,則統統置之不顧,而且誰要提這些問題,十有八九會被別人笑話。關心口袋裏的鈔票,關心電器、樓房,對生死和解脫毫無興趣,這是這個時代荒唐透頂的事情。

  作爲有靈知的人,身遭酷刑還不算真正的痛苦,真正的痛苦是不知道輪回和解脫的道理。現代人目前所處的這樣一種狀態,可以說是完全處在迷夢之中。在陽光照耀的人世間,內心卻一片漆黑,這是一件多麼悲涼的事。在今天這個時代,一個學佛者能讓一個世間人了知解脫的道理,那真是了不起的功德。

  物質文明的繁華僅僅是表象的熱鬧而已,在內心世界中依然是空落無依,如同無邊曠野中一人孑然而行,在漫無邊際的輪回路上上下顛簸翻轉,怎麼不疲勞呢?問一問心性疲勞的現代人,可曾知道何處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

  二、爲什麼要皈依叁寶

  1、了知輪回苦患,生起強烈怖畏之心

  所謂皈依就是面臨怖畏時,需要依止一方免除這種恐怖,那麼可以反問自己,是否以一種怖畏之心皈依叁寶?

  這裏所謂的怖畏之心是什麼呢?就是對輪回苦患的怖畏,整個六道輪回的情形如同一個上下封閉的瓶子,我們就像一只蜜蜂一樣在裏面上下亂飛,或者像古代的水車一樣,一直不停地轉動,不能止歇。這個六道輪回中遍滿了痛苦,地獄有寒熱之苦,餓鬼有饑餓之苦,旁生有愚癡之苦,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的八苦,阿修羅有鬥爭之苦,天人有懈怠之苦,在這六道中衆生以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不停地轉生,生生死死,始終都跳不出這個封閉的圈子。無始劫來,我們都是這樣轉生的,到現在還無法解脫。

  也許有些人覺得現在在世上生活還算快樂,但我們這個人身實際如同大海中的泡沫一樣,一下子就會破滅的。一旦死亡降臨,死後會流落到哪一道,那是一個未知數。無有窮盡的輪回旅途是世間至爲可怕的事情,這比世間患不治之症嚴重不知多少倍,患絕症也只不過是一世之苦,但是輪回之苦卻無有盡頭。所以這個生生死死無有窮盡的輪回苦患,才是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我們要反複思考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相對這個問題來說,在世上發財也好,不發財也好,有名聲也好,沒名聲也好,這些都顯得微不足道。這就像陷入一個無有窮盡無法醒來的噩夢一樣。對生活在這一世的人來說,那些人間的痛苦已經受夠了,何況還有無窮無盡的更可怕的叁惡趣苦在後面等著?

  現在有許多人說六道輪回中的痛苦都是宗教家用來嚇唬底層群衆的,對這種說法可以像破斥無有前後世一樣來駁斥。

  平時一個火星落在皮膚上也會痛苦難忍,何況地獄之火?那麼我們就應當思考:到底有沒有辦法擺脫輪回這個無窮盡的惡夢?到底誰有辦法能擺脫?到底依靠什麼樣的辦法來擺脫?例如輪回就像一株不斷增長的毒樹,到底有沒有辦法將它斬斷?到底誰有斬斷它的辦法?這些都是我們務必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依止叁寶才能走出輪回惡夢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到底誰有辦法截斷輪回之根。

  陳那菩薩說:“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

  在生死苦海中掙紮的衆生,被狂暴的業風吹刮得沒有少許自在,他們在尋覓有誰能救護自己。這是一個迫在眉睫、不容回避的問題。每一個追求解脫的人都應該好好思維,自己應該以誰作爲導師,應該如何走自己的路,以誰作爲可靠的友伴。

  所有先進的科技産品,它們能解決我們的痛苦嗎?顯然不能,這些科技産品只能滿足我們感官上的享受。關愛我們的親友,他們雖然對我們慈愛,但是除了能在生活上作一點幫助之外,也不可能給我們指明解脫的方法。世間的老師只能教授一些世間知識,對于出世間的道也是一無所知。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如星辰般的世間智者,他們是各種世間學問的行家裏手,通過他們的智慧打造了如今這個繁華的物質世界,那他們有沒有辦法斷除輪回呢?實際上,他們面對死亡時,承受的痛苦和一般人沒有兩樣。

  這個世界也流行著無數認爲可以救度人們的思想和學說,但終究只是分別念製造的戲論,和最切近的離苦得樂並沒有多大關系。

  一個自己還在生死海中沈溺的人,怎麼可能救護我們?一個自己尚在輪回曠野中迷路的人,怎麼能爲我們指明道路?一個尚不懂得如何利益自己的人,怎麼可能真實地利益我們?……

  如果世間沒有出現超越生死的聖者,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才能走出痛苦的輪回,斷除難盡的輪回噩夢。即使是有出世的聖者,如果他的智慧、慈悲、方便還沒有究竟,我們也不可能得到最圓滿最徹底最直捷的救度。

  幸運的是,諸佛已經成就,是叁界導師、衆生慈父,是我們最理想的皈依處。

  因爲佛經曆了成佛的所有過程,所以完全明白應該如何斷惡行善,才能擺脫惡趣,走向善趣,知道應當如何斷絕生死的根本,才能得到寂滅;如何顯現智慧,遠離無明,最終回歸法界,得到永恒大樂。

  在本性中自然現前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使得諸佛不可能安住于涅槃中,置苦海衆生于不顧,諸佛唯一所行即是利益衆生。

  佛陀慈悲地爲衆生宣說了無數種超離痛苦、獲得安樂的方便。佛陀所說的浩如煙海的教法,沒有一句欺惑語和虛诳語,《金剛經》雲:“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曆史上,印、藏、漢各地有無數人以佛法爲依成就了菩提,證實了佛法的真實不虛。我們應當皈依叁寶,發誓生生世世修持佛的妙法。

  “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宇宙的法則普遍存在于每個衆生心中。如果以佛所指示的佛法爲皈依處,那麼在未來世,我們必將現證佛所成就的一切。

  菩提道上,如果一人孤獨而行,肯定難以到達目的地,所以我們還要皈依僧,作爲修行路中的伴侶。

  叁、皈依的學處

  皈依就是生生世世以佛、法、僧叁寶爲依止處的誓言,不管出現任何狀況乃至有生命危險也不舍棄叁寶…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