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一冊▪P2

  ..續本文上一頁,此僅爲方便說法而已。實則如來藏或不壞明點清淨如虛空,法身亦清淨如虛空,二者無離無合,在名言中強說爲住。

  丙二、立誓句:

  加持甘露喜宴利樂雨,降入衆生大海願歡喜。

  爲令無邊衆生皆獲廣大無變之安樂,上師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樂妙雨,紛紛注入衆生相續大海中,任其歡喜恣情地享用。此即大恩上師宣唱此教言前所立誓願。聖者金剛語谛實不虛,有緣衆生若能汲取教言精華融入相續,則定如暢飲甘露喜宴般,盡享大利益與大安樂。

  “願歡喜”爲大恩上師之祈願。大菩薩一心唯願衆生得到歡喜,故于如是降注甘露喜宴利樂大雨之時,祈願每位善緣道友皆能由衷生喜。世事無義,不值生喜,而上師的言教,對我等生生世世,皆有暫時與究竟義利,故唯有教言融入相續,方值得我等歡喜。

  乙二、勸請聆聽教言:

  叁學如意樹頂競綻放,叁信蓮花善緣之道友,

  請聽淨心乳海中流出,年邁大恩老父此心語。

  大恩上師慈愛地勸請我們:

  “從叁學如意樹頂端綻放,具有叁種信心蓮花的善緣道友,請谛聽我這年邁大恩老父親,從淨心乳海中流露之心聲。”

  此頌前兩句是講本教言的當機衆,後兩句是勸聞之教言。

  1、本教言之當機衆:

  叁學如意樹頂競綻放,叁信蓮花善緣之道友,

  何者爲本教言之當機衆?即具有叁種信心的善緣者。叁種信心,即清淨信、欲樂信及勝解信。此叁種信心並非無故産生,而是從戒定慧叁學功德所生。是故,此處上師以詩學手法,將善緣者比喻爲“叁學如意樹頂端綻放、具有叁種信心的蓮花。”蓮花具多種功德相,比如綻放與清淨。如是,若具叁種信心,則心一定是開放、清淨之狀態,不會封閉而不受教,亦無懷疑之垢染,悉能領納教言之加持。所以,此處以蓮花比喻信心。

  爲何具有叁種信心方是堪受教言的善緣者?因爲,無信心者即使聽聞如此殊勝之教言,亦不願信受奉行,如此教言于彼根本不起作用,故言彼是無緣者、非爲本教言之當機者;相反,若具信心,則必恭敬谛聽上師言教,聞已銘記于心,且會以正知正念依上師教言行持。如是,上師教言于彼即能起到極大的加持作用,對其相續影響至深,如同將一極爲深重之物深植心田,遂能不斷影響、推動其相續,令彼今生來世得大利益。

  2、勸聞之教言:

  請聽淨心乳海中流出,年邁大恩老父此心語。

  “淨心”指清淨菩提心,由“淨心乳海中流出”可知教言來源非常清淨,以大恩上師的菩提心清淨無垢之故。

  從大悲心的角度闡釋“淨心”:上師說此教言悉爲饒益有緣弟子,而無任何希求名聞利養與異熟果報的雜染私心,故發心極爲清淨。猶如慈母以無私的慈愛,將乳汁奉獻自子,而無任何希欲,唯子得樂,母心足已;

  從智慧的角度解釋“淨心”:凡夫智慧有限,目光短淺,故所說話語多少夾雜染汙,不符實相,而上師的教言,悉從照見因果實相的大智慧中所流現,非以分別心假想臆測,故無不成、不定,以及相違的過失。

  如是,上師從智慧與大悲所流現的聖言谛實不虛,悉皆清淨無垢,故說是“淨心乳海中流出”。

  爲何將“淨心”比喻成“乳海”?“乳”乃取其精華之意。比如,母乳是最能滋養嬰兒身體的精華,嬰兒若肯吸取母乳,則定能長養身軀。如是,大恩上師從淨心乳海中流露的心語,乃教言之精華,極其珍貴,即便點滴融入相續,亦決定能長養慧命。上師的教言具有長養慧命之用,非余平凡語言所能比擬。

  “年邁大恩老父”是指本教言之作者,法王晉美彭措。

  “年邁”:宣說此教言時,上師已近七十高齡,故雲“年邁”;大恩上師已于多劫中,曆盡了菩提之道,圓具修證體驗,故曰“年邁”;“大恩老父”是指以妙法養育我等年幼的法子、具有深重恩德的法身父親。

  如今,具叁種信心的道友能值遇上師、妙法,實爲往昔積功累德、善根成熟之果。既然我等皆爲具足善緣之當機者,而大恩上師亦是從淨心乳海中流出教言精華,值此勝緣之際,我等當以希求心、殷重心領納受持。

  以下宣說教言之正體:

  甲二、中善:一、恒時趣入佛子行積資淨障;二、修持有緣本尊、淨觀他宗;叁、成爲苦難衆生之商主;四、護持高尚善規;五、修持懷業引導衆生往生極樂世界。

  乙一、恒時趣入佛子行積資淨障:

  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聚于清涼雪山之聖地,

  師徒不離趣入佛子行,積資淨障修行我心語。

  在善業願歌的招引下,我等師徒今日相聚于清涼雪山喇榮聖地。值此勝緣之際,師徒恒時不應離開發菩提心趣入佛子行、積資淨障之修行。此乃我衷心勸誡爾等之忠言。

  此頌前兩句,可用五圓滿诠釋。五圓滿即導師圓滿、眷屬圓滿、環境圓滿、時間圓滿和法圓滿。

  1、導師圓滿

  導師即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根據傳記記載:大恩上師曾是普賢王如來于密嚴刹土法界宮轉光明大圓滿無上*輪時的結集者——金剛藏菩薩;叁十叁天大圓滿教主天王之子——德瓦桑炯;金剛持尊前結集密宗者——智藏菩薩;本師釋迦牟尼佛姨母——衆生主母;大持明者嘎繞多吉降臨人間弘揚大圓滿時的母親——德丹旺母;阿阇黎蔣華西甯的首座弟子——如意賢婆羅門;蓮花生大士于印度八大屍林傳授無上密法時的繼承法太子——釋迦莫紮;尼泊爾的哲納麥紮;蓮師在西藏時的二十五大弟子之一——降魔金剛;後弘時期克什米爾的措普大譯師。在甯瑪派的傳承上師中,如大持明者郭吉得澈堅、樂旦多吉、阿革旺波、伏藏大師班瑪陳列與伏藏大師列繞朗巴等,皆爲上師前世。

  爲調化不同根機之衆生、弘揚各宗派之教法,大恩上師曾于印藏化現爲各大宗派之教主。法界金剛大師的伏藏品中授記:“昔日印度羅漢薩革拉,蓮師座下降魔金剛尊,薩迦派法王根嘎嘉村,格魯派中給洛華桑尊,木納地方根索秋紮等。”此授記明確指出:大恩上師曾是印度阿羅漢薩革拉;蓮師座下的大持明者降魔金剛;薩迦派的法王薩迦班智達;格魯派教主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克主傑;木納地方的根索秋紮。

  伏藏大師離垢覺性金剛的伏藏品中亦記載:“尊者昔日是帕思巴法王、明朗教主、道孚大智者拉龍華多、列繞朗巴等,列繞朗巴再過五世將成爲時輪金剛軍隊的主帥,統領五萬眷屬降臨人間消滅外道,凡與之結緣者均可往生香巴拉刹土。”

  由上可知,大恩上師是諸佛菩薩的真實化身、乘願再來濁世度化有緣衆生的大成就者。頌中所說“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從上師的角度而言,上師的本基雖爲真實的法身如來,然以本願力爲緣,而于我等凡夫心識前,化現爲阿阇梨之形相。諸佛如來皆從法身之中,以本願力自然于清淨與不清淨眷屬前,顯現報、化二種色身影相。我等是以業力轉生于娑婆世界的不清淨所化,當化緣成熟時,上師自然于我等根識前顯現化身影相。

  以今生來說,公元一九叁叁年,于釋迦牟尼佛示現神變降伏六外道本師之吉祥日——藏曆一月初叁,大恩上師誕生人間。與常人不同,上師出母胎時頭部朝上,且落地之後即結跏趺坐,睜開雙眼對衆人微笑,將胎盤如披法衣般甩到左肩上,口中念誦文殊心咒七遍。

  上師于襁褓中時,即具信心與慈悲心。每見宰殺牛羊時,即油然生起難以堪忍的大悲心,焦急地想:此等衆生無故遭殺,實在太可憐了!如有可能,我甯願以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它們。然卻無法言表此悲憫之情,只能抱著母親哀哭。每次見到苦難衆生時都會想:我若能將他們從痛苦的深淵中救護出來,讓他們得到安樂,滿足他們一切願望,那該多麼好啊!如此時時流露俱生的菩提心。

  叁、四歲時,上師即對全知麥彭仁波切具有不共信心。每次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時,即認爲是在祈禱文殊菩薩。從那時起,屢見形象各異的佛菩薩,如平常之事。

  五、六歲時,上師即具無礙神通。對于高山岩石阻隔遮障的物體能通徹無礙盡收眼底(無礙眼通);別人心中所想所思,清清楚楚全然知曉(他心通);昔日于蓮師座下谛聽大圓滿法要,及于夏嘎巴上師前聞受大圓滿法,以及在貢智雲丹嘉措尊者前聞法的情景,悉皆了了分明、曆曆在目。尤其是九百多年前,成爲格薩爾王的意子丹真意吾布美大臣時之情形,恍如昨日之事(宿命通)。

  十四歲時,上師舍離世間,于紮宗堪布索南仁親前披剃出家,受沙彌戒。從此開始了日夜精進聞思修行的出家生活。出家初期,依止了數位具相善知識,廣泛聞思顯密教法,背誦五部大論爲主的經論,每天不下叁百偈頌。且如同全知無垢光尊者十四歲時開始轉*輪一般,上師從此時起,即不斷地爲有緣者轉*輪。

  上師十五歲廣聞無量顯密教法的同時,對光明大圓滿産生了極爲猛利之信心,至心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短期內念誦全知麥彭仁波切祈禱文一百萬遍,且于讀誦《直指心性》一萬遍時,顯現大徹大悟。真實文殊菩薩化現上師形相的全知麥彭仁波切,以幻化身攝受,賜予“阿旺羅珠宗美”之美名。上師當時的證悟境界悉皆著于《大圓滿直指心性注疏》中。十六歲時,上師安住在自然覺性中撰著了《大圓滿實修密訣》。

  十六歲那年,上師聽到托嘎如意寶尊名時,周身汗毛豎立、眼淚流溢,心中暗自思忖:無論如何一定要去谒見依止他老人家。翌年,母親離世,上師遂奔赴石渠江瑪佛學院依止托嘎如意寶。一見托嘎如意寶的尊顔,上師頓生無比信心,粗大的分別念全然消失,並默默發願:我一定要終生以叁喜恭敬依止上師。之後于恩師前懇切全面地聽受顯密教法,尤其是大圓滿的灌頂傳承竅訣。

  在石渠求學的歲月中,大恩上師非常刻苦,住的是極其簡陋的草坯房,只能勉強容身,遮風避雨,遇到狂風暴雨時便搖搖欲墜;冬季大雪紛飛時,草房即被埋在雪中,如一雪堆;無論冰天雪地的寒冬,或是酷暑炎炎的夏季,一年四季身穿從屍陀林撿來的破布所做成的糞掃衣;止渴裹腹的是僧團中分下來的少量酸奶。上師如同全知無垢光尊者依止恩師革瑪燃匝求學一般,追隨前輩高僧大德的足迹。上師當時爲求法…

《《正法妙音》第一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